危成筠;陈香美;赵丹阳;庄永泽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其喂养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研究四磨汤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GER)的影响,2003年3月-2004年8月,我们筛选了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45例早产儿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皓;武艳霜;于雪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冲洗内窥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tis surgery,ESS)后术腔,对黏膜恢复的作用.方法78例(140侧)均为本科行ESS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试验组40例(70侧)术后每天用中药制剂冲洗鼻腔,对照组38例(70侧)不使用.两组分别于ESS术后2~3、8~11、13~15周钳取上颌窦开口后壁的黏膜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内镜下试验组在ESS术后2~3、8~11、13~15周,黏稠涕、黏膜水肿肥厚、窦口堵塞、窦内血性分泌物、粘连等项目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光镜下试验组鳞状上皮化生、纤维组织增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电镜下试验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减少排列紊乱、微绒毛和短纤毛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制剂用于ESS术后冲洗鼻腔,可加快促进术腔黏膜恢复,安全易于操作.
作者:熊志洁;章松勤;方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2003年10月-2004年2月,我们用自制复方马蹄香颗粒治疗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50例,并与用西药必奇、金双歧的50例患者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凡;解建平;杜曾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三七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腔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伴腔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大黄3g、三七2g,研成细末混匀,每日3~4次口服,对照组29例,予止血敏2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5例,有效6例,愈显率为70.97%,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6例,愈显率为44.83%,总有效率65.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32±0.82)h,血小板计数为(8.84±1.13)×109/L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分别为(4.15±0.69)h,(6.22±0.89)×109/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三七粉有促进血管收缩,缩短出血时间及止血作用,可增加血小板数量,提高血小板聚集功能.
作者:付德才;于春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氧自由基、氮氧自由基损伤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川芎嗪是活血化瘀中药川芎的一种生物碱,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它对HIE一氧化氮(NO)及氧自由基(SOD、MDA)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朱芮;邹典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临床试验效应值的分析应包括效应值大小和精度两个方面,而对试验效应的解释应遵循准确、清晰和定量的原则.对于主要临床结局,可使用相对危险度、比数比、相对危险度降低率、绝对危险度降低率、减少1例重大临床事件需要治疗的人数等指标;而替代指标和中间指标的解释方法仍需要加强研究.国内中医药研究中的试验效应表达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朱泉;郭新峰;赖世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方法,研究灌服三七提取物后犬血清对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采用永生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被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进一步转化后的细胞(简称MC细胞)作为胃癌前病变细胞的体外研究模型;以三七提取物给彼格犬一次性灌胃,取给药前的血清及给药后不同时点的血清作为实验药物血清.以四甲基固氮唑盐(MTT)法分别检测每个采血时间点上含药血清对MC细胞作用72h后的抑制情况,找出佳含药血清时点(2h、6h);根据以上结果,以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分别检测2h和6h药物血清对MC细胞作用72h后的促凋亡作用.结果2h和6h时点的药物血清对MC细胞的抑制率高,分别达到45.3%和42.4%,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能明显促进MC细胞的凋亡,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其凋亡比例增加(P<0.05).在2h和6h药物血清的作用下MC细胞在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而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但S期并没有一致性的变化.结论灌服三七提取物后2h、6h药物血清对M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均对MC细胞有显著的促凋亡作用,且能降低MC细胞在G0/G1期的比例及增加G2/M期的比例,这可能是其抑制MC细胞增殖及促凋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军祥;王志斌;朱陵群;朱福玲;崔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30%~50%的COPD患者有营养不良,且营养状况是影响COP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生长激素与COPD营养状态密切相关.本院开展冬病夏治已近20年,其中以益气健脾方夏治Ⅱ号冲剂治疗气虚痰湿型COPD缓解期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我们通过检测COPD患者血清瘦素、TNF-α、生长激素水平,探讨夏治Ⅱ号冲剂对COPD营养状态的影响和益气健脾方可能的作用机理.
作者:朱渊红;王新华;朱奕豪;宋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再狭窄发生率较高,已经证实中医药治疗有防治再狭窄作用,本文从冠脉造影结果、血脂、血黏度、纤溶系统、自由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胰岛素抵抗等多方面证据说明痰浊与冠脉介入后再狭窄有直接关系,因而指出痰浊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重要中医病机之一.
作者:王大英;金惠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α-1b(interferon α-1b,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在常规保肝治疗(D组)基础上,A组加用苦参素联合IFNα-1b治疗;B组加用干扰素α-1b;C组加用苦参素,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放射免疫法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p(TGF-β)的表达及血清TGF-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指标变化及HBeAg、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等进行了观察.结果治疗后A组组织学肝纤维化程度计分、肝组织TGF-β的表达及血清TGF-β、HA、LN、Ⅳ-C、PCⅢ及HBeAg、HBV DNA转阴率等指标值均显著下降,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肝组织TGF-β转阴率的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的动态变化一致,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苦参素联合IFN 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作者:潘正顺;余琼华;严鸿;张阳宝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临床经验,谈谈中药方剂名称英译的问题.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据完备的方剂书籍刊载,已经有5万多个方剂,但临床常用的不过是数百个.就这些方剂的名称英译而言,均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译法标准.
作者:杨伊凡 刊期: 2005年第08期
2003年8月-2004年12月,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观察通腑逐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TNF-α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友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益肾软坚散能否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大鼠的肾损害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分为3组,每组6只.模型组予关木通浸膏水溶液间断灌胃制成CAAN动物模型,中药组在造模基础上同步予益肾软坚散水煎剂灌胃,对照组予自来水灌胃.于1、4、8、12、16周分别检测大鼠体重、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SCr);并于第16周末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切片做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p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Ⅰ型胶原(Col Ⅰ)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SCr自造模后1周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P<0.01,P<0.05);16周时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TGF-β1、CTGF、PAI-1、TIMP-1及Col Ⅰ各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中药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24h尿蛋白定量外均被显著抑制(P<0.01,P<0.05).结论益肾软坚散可抑制肾间质内细胞外基质蓄积,从而改善CAAN的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
作者:张聪;谌贻璞;杨彦芳;董鸿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观察椎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椎针组(100例)和针刺组(50例),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疗程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VBA)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血流速度(Vd)及其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VBA的Vp、Vd、Vm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但针刺组VBA中Vp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LVA中Vp、Vm,RVA中Vp、Vd、Vm及VBA中Vp、Vm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椎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作者:洪恩四;邓铭英;程立红;周珊玲;王柏阳;张安莉;李元琴;王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对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蛋白激酶pul97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治疗HCM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中药金叶败毒制剂和更昔洛韦(GCV)干预后感染细胞HCMV pul 97mRNA表达水平,应用MTT法观察两种药物对感染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金叶败毒制剂和更昔洛韦对HCMV pul 97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HCMV感染72h后两种药物均可明显增强感染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金叶败毒制剂可能通过抑制HCMV蛋白激酶pul 97基因的表达而抑制HCMV的表达和复制,从而促进感染细胞的增殖而达到抗病毒作用.
作者:袁慧;闻良珍;李丹;刘继晓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IgA肾病血瘀证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94例IgA肾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94例IgA肾病患者中,血瘀证占61.70%,非血瘀证占38.30%.血瘀证组中医宏观辨证以舌质紫暗常见;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伴血尿,常伴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血肌酐、甘油三酯、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尿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明显低于非血瘀证组;Lee's分级多见于Ⅲ~Ⅴ级者;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管间质总积分、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和血管积分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结论IgA肾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及肾组织病变程度有关,中医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辨证相结合更有利于揭示IgA肾病血瘀证的实质.
作者:危成筠;陈香美;赵丹阳;庄永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2003年1月-2004年1月采用黄芪注射液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尿蛋白、水肿及血压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荣;岳峰;付兆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味木防己汤对大鼠实验性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诱发大鼠产生实验性关节炎,第18天开始给予加味木防己汤灌胃,39天测量AA大鼠体重,脾及胸腺指数,足肿胀度.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加味木防己汤能缓解AA病情,使足肿胀度下降,体重及脏器指数改善,关节水肿减轻,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滑膜增生受抑制.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加味木防己汤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下调IL-1β,TNF-α的含量有关.
作者:陈冬志;孟明;顾立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以诺维本(NVB)、泰素(Taxol)、健择(Genzer)、卡铂(CBP)、顺铂(DDP)等组方被认为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效药物,在对中晚期肺癌抑瘤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化疗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下降等,严重影响化疗如期执行,有些甚至严重感染导致死亡.因此,如何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已成为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课题,2002年8月-2004年8月,我们在化疗同时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防治肺癌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利员;刘展华;余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人参皂甙Rg3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毒副反应及生存期.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低剂量CTX组(简称低CTX组)、大耐受剂量CTX组(简称高CTX组)、人参皂甙Rg3组、低剂量CTX联合人参皂甙Rg3组(简称联合组)及模型组,治疗中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小鼠生存期,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结果低CTX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小鼠体重及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无明显下降,生存期延长;联合组抑瘤效果更持久而稳定,毒副反应未增加,小鼠生存期更长(P<0.01).低CTX组较高CTX组MVD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CTX组和人参皂甙Rg3组MVD及VEGF表达均下降,两者合用时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CTX与人参皂甙Rg3联合应用显示出明显的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抑瘤效果显著且持久,毒副反应小,生存期较单药治疗延长.
作者:康欣梅;张清媛;佟丹丹;赵文辉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