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祥;王志斌;朱陵群;朱福玲;崔巍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妇科疑难病之一,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它具有的侵袭性、广泛种植、易复发的特性.俞瑾教授长期从事妇科临床,对于内异症的治疗经验丰富,认为内异症的病机是气虚血瘀,采用以益气化瘀补肾为主的俞氏内异方并配合中药外敷及灌肠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就36例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宋艳华;俞瑾;俞超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IgA肾病血瘀证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94例IgA肾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94例IgA肾病患者中,血瘀证占61.70%,非血瘀证占38.30%.血瘀证组中医宏观辨证以舌质紫暗常见;临床多表现为蛋白尿伴血尿,常伴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血肌酐、甘油三酯、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尿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明显低于非血瘀证组;Lee's分级多见于Ⅲ~Ⅴ级者;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管间质总积分、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和血管积分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结论IgA肾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及肾组织病变程度有关,中医宏观辨证与现代医学微观辨证相结合更有利于揭示IgA肾病血瘀证的实质.
作者:危成筠;陈香美;赵丹阳;庄永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腹膜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常用和有效的方法.皮肤瘙痒是尿毒症终末期患者的常见症状,影响了腹透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药治疗以抗组胺药,阿法骨化醇为主.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腹膜透析对大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优于血透,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皮肤瘙痒症.笔者根据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特点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透析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沈伟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2003年8月-2004年12月,笔者根据中医学理论,观察通腑逐瘀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及TNF-α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友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2003年1月-2004年1月采用黄芪注射液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观察用药前后患者的尿蛋白、水肿及血压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荣;岳峰;付兆武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味木防己汤对大鼠实验性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诱发大鼠产生实验性关节炎,第18天开始给予加味木防己汤灌胃,39天测量AA大鼠体重,脾及胸腺指数,足肿胀度.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加味木防己汤能缓解AA病情,使足肿胀度下降,体重及脏器指数改善,关节水肿减轻,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滑膜增生受抑制.血清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下降.结论加味木防己汤对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下调IL-1β,TNF-α的含量有关.
作者:陈冬志;孟明;顾立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持续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人参皂甙Rg3对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其抑瘤效果、毒副反应及生存期.方法以荷Lewis肺癌的C57/BL6小鼠为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低剂量CTX组(简称低CTX组)、大耐受剂量CTX组(简称高CTX组)、人参皂甙Rg3组、低剂量CTX联合人参皂甙Rg3组(简称联合组)及模型组,治疗中观察肿瘤体积、小鼠体重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小鼠生存期,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情况.结果低CTX组肿瘤生长比较缓慢,小鼠体重及外周血白细胞数均无明显下降,生存期延长;联合组抑瘤效果更持久而稳定,毒副反应未增加,小鼠生存期更长(P<0.01).低CTX组较高CTX组MVD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CTX组和人参皂甙Rg3组MVD及VEGF表达均下降,两者合用时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CTX与人参皂甙Rg3联合应用显示出明显的抗血管生成协同作用,抑瘤效果显著且持久,毒副反应小,生存期较单药治疗延长.
作者:康欣梅;张清媛;佟丹丹;赵文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小檗胺是从小檗科小檗属植物细叶小檗等中草药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扩血管降压、降低心功能和心率、抗血栓等心血管药理作用,其中小檗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为深入,它可通过抑制钠、钾、钙等离子通道、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提高心肌舒张期兴奋阈值、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而起到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作为新型抗心律失常中草药、植物药等研究方向,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作者:郭治彬;付金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以诺维本(NVB)、泰素(Taxol)、健择(Genzer)、卡铂(CBP)、顺铂(DDP)等组方被认为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效药物,在对中晚期肺癌抑瘤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化疗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下降等,严重影响化疗如期执行,有些甚至严重感染导致死亡.因此,如何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已成为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课题,2002年8月-2004年8月,我们在化疗同时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防治肺癌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利员;刘展华;余丽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中药大黄、三七粉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腔道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肾综合征出血热伴腔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大黄3g、三七2g,研成细末混匀,每日3~4次口服,对照组29例,予止血敏2g,每日1次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5例,有效6例,愈显率为70.97%,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6例,愈显率为44.83%,总有效率65.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32±0.82)h,血小板计数为(8.84±1.13)×109/L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分别为(4.15±0.69)h,(6.22±0.89)×109/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黄、三七粉有促进血管收缩,缩短出血时间及止血作用,可增加血小板数量,提高血小板聚集功能.
作者:付德才;于春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临床经验,谈谈中药方剂名称英译的问题.中医药有数千年历史,据完备的方剂书籍刊载,已经有5万多个方剂,但临床常用的不过是数百个.就这些方剂的名称英译而言,均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译法标准.
作者:杨伊凡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冲洗内窥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tis surgery,ESS)后术腔,对黏膜恢复的作用.方法78例(140侧)均为本科行ESS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试验组40例(70侧)术后每天用中药制剂冲洗鼻腔,对照组38例(70侧)不使用.两组分别于ESS术后2~3、8~11、13~15周钳取上颌窦开口后壁的黏膜组织进行观察.结果内镜下试验组在ESS术后2~3、8~11、13~15周,黏稠涕、黏膜水肿肥厚、窦口堵塞、窦内血性分泌物、粘连等项目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光镜下试验组鳞状上皮化生、纤维组织增生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电镜下试验组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减少排列紊乱、微绒毛和短纤毛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侧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制剂用于ESS术后冲洗鼻腔,可加快促进术腔黏膜恢复,安全易于操作.
作者:熊志洁;章松勤;方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临床试验效应值的分析应包括效应值大小和精度两个方面,而对试验效应的解释应遵循准确、清晰和定量的原则.对于主要临床结局,可使用相对危险度、比数比、相对危险度降低率、绝对危险度降低率、减少1例重大临床事件需要治疗的人数等指标;而替代指标和中间指标的解释方法仍需要加强研究.国内中医药研究中的试验效应表达尚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朱泉;郭新峰;赖世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2003年10月-2004年2月,我们用自制复方马蹄香颗粒治疗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50例,并与用西药必奇、金双歧的50例患者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凡;解建平;杜曾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疾病,30%~50%的COPD患者有营养不良,且营养状况是影响COP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生长激素与COPD营养状态密切相关.本院开展冬病夏治已近20年,其中以益气健脾方夏治Ⅱ号冲剂治疗气虚痰湿型COPD缓解期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我们通过检测COPD患者血清瘦素、TNF-α、生长激素水平,探讨夏治Ⅱ号冲剂对COPD营养状态的影响和益气健脾方可能的作用机理.
作者:朱渊红;王新华;朱奕豪;宋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对胃癌术后早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12(IL-12)调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将要手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30例)术后第1天小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对照组(30例)术后第1天小肠内滴注生理盐水;疗程均为7天.观察手术前后IL-2、sIL-2R和IL-12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IL-2、IL-12升高,sIL-2R降低,研究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虽有所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IL-2升高和sIL-2R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滴注健脾通里中药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这对防治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生存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庆生;刘弋;侯勇;张福忠;易维真;汪晓明;帅剑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海龙蠲哮方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150例4~14岁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海龙蠲哮方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75例)和西药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75例).治疗2周后对疗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血清IgE等指标进行研究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EOS、IgE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临床观察发现海龙蠲哮方配合咳喘平穴位贴敷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改善实验室指标.
作者:高修安;朱锦善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治疗作用.方法对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色甘酸钠20 mg/10 ml,每天2次,共6周(30例);银杏内酯10 mg/10 ml,每天2次,共6周(30例)及生理盐水10 ml,每天2次,共4周(10例)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哮喘患者的症状评分(根据Chetta A的方法)、血嗜酸细胞计数、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RIA法)、肺功能(FEV1、PEF)、对蒸馏水气道激发试验的反应性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银杏内酯和色甘酸钠治疗组在用药6周后症状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5.1±2.3)分、(6.0±2.6)分降至(1.6±1.7)分(P<0.01)、(1.6±1.7)分(P<0.01);银杏内酯组的ECP由6.7μg/L降至4.3μg/L(P<0.05),FEV1、PEF有所提高(P<0.05,P<0.01),而色甘酸钠组仅表现为FEV1的改善(P<0.05);两个治疗组对蒸馏水气道激发试验的反应性亦均降低(P<0.01);生理盐水组虽然有症状评分的降低,但ECP、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均无改善(P>0.05).治疗的不良反应以胸闷、刺激性咳嗽为主,在银杏内酯组尤其多见,但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结论银杏内酯具有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为哮喘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作者:倪健;董竞成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其喂养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研究四磨汤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GER)的影响,2003年3月-2004年8月,我们筛选了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45例早产儿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皓;武艳霜;于雪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方法,研究灌服三七提取物后犬血清对胃癌前病变细胞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方法采用永生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被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进一步转化后的细胞(简称MC细胞)作为胃癌前病变细胞的体外研究模型;以三七提取物给彼格犬一次性灌胃,取给药前的血清及给药后不同时点的血清作为实验药物血清.以四甲基固氮唑盐(MTT)法分别检测每个采血时间点上含药血清对MC细胞作用72h后的抑制情况,找出佳含药血清时点(2h、6h);根据以上结果,以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分别检测2h和6h药物血清对MC细胞作用72h后的促凋亡作用.结果2h和6h时点的药物血清对MC细胞的抑制率高,分别达到45.3%和42.4%,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能明显促进MC细胞的凋亡,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其凋亡比例增加(P<0.05).在2h和6h药物血清的作用下MC细胞在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而G2/M期细胞显著增加(P<0.05);但S期并没有一致性的变化.结论灌服三七提取物后2h、6h药物血清对MC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均对MC细胞有显著的促凋亡作用,且能降低MC细胞在G0/G1期的比例及增加G2/M期的比例,这可能是其抑制MC细胞增殖及促凋亡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军祥;王志斌;朱陵群;朱福玲;崔巍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