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钰;邱全瑛;吴珺;王伊光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清热法与化疗结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中医药以益气养阴清热法为基本治法.诱导缓解以DA、HA、MA、IA等联合化疗方案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患者应用维甲酸、亚砷酸治疗.对照组仅用上述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49例(72.1%),部分缓解9例(13.2%),总缓解率8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血象及骨髓像均有明显改善,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升高及骨髓白血病细胞数的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均有提高,CD4、CD4/CD8比值的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NK细胞活性的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养阴清热法辅助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提高了临床疗效,有比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徐瑞荣;曹芳;刘朝霞;李秀荣;齐元富;唐由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灌胃给予SF 110mg/(kg·d),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肾皮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等,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并与正常组和DM模型组作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M组大鼠肾重/体重、Ccr、24h尿蛋白、肾皮质ET-1显著升高(均P<0.01),肾脏病理学检查显著异常,TGF-β1和Ⅳ型胶原表达明显增高,SF组上述指标显著改善.结论 SF对DM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肾脏ET-1的生成,抑制TGF-β1和Ⅳ型胶原的表达有关.
作者:赵同峰;张梁;邓华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病例简介何某,女性,32岁,香港某医院护士,有SARS患者接触史.2003年4月10日晚,出现发热(38.0℃),恶寒重,头痛,全身困倦,自服止痛西药,症状未有改善.
作者:曹克俭;何翠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体表恶性肿瘤溃破形成顽固性溃疡,临床难以治愈.我们自1996年8月-2002年12月应用单味血竭粉外敷、内服治疗癌性溃疡10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玉龙;范向辉;何宏涛;丁照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于1999年5月-2003年7月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与醒脑注射液联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3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泰脂安与普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泰脂安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其应用于冠心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泰脂安组(39例)及普伐他汀组(39例),运用无创超声检查技术,观察用药前后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1(ET-1)的浓度变化.结果 治疗后泰脂安组,IMT由(1.21±0.17)mm降至(0.91±0.13)mm,FMD由(5.02±0.58)%上升为(8.97±0.39)%,ET-1由(95.93±19.41)ng/L降至(49.35±53.27)ng/L,NO由(42.56±14.12)μmol/L上升至(69.84±21.96)μ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普伐他汀组,IMT由(1.25±0.21)nm降至(0.88±0.32)mm,FMD由(4.90±0.37)%上升为(8.12±0.25)%,ET-1由(89.35±10.02)ng/L降至(47.96±11.05)ng/L,NO由(51.71±9.39)μmol/L上升至(72.93±16.51)μ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泰脂安能够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与普伐他汀相似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戚本玲;成蓓;张俏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解郁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中药组(解郁丸)28列,对照组(麦普替林)29例,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4、28、42天分别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药物疗效,用Asberg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解郁丸对抑郁症治疗有效,愈显率为78.6%,与麦普替林(82.8%)相当(P>0.05);解郁丸与麦普替林治疗后HAMD、SDS和SAS分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解郁丸的Asberg副反应量表分数明显低于麦普替林(P<0.01),中药解郁丸疗效指数显著高于麦普替林(P<0.01).结论解郁丸治疗抑郁症疗效与麦普替林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麦普替林.
作者:沈振明;朱美兰;赵安全;于振剑;王丽萍;姜涛;韩毳;权长庚;于江;洪永波;罗和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于2001年9月-2002年8月采用补中益气丸佐治复发性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探讨补中益气丸对复发性CA能否延缓或抑制其复发及其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作者:樊晓灵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冠心病(CAD)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纤溶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将112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虚血瘀、气阴两虚4型,测定4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选择90例患者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含量,对FIns水平和ISI与t-PA活性、PAI-l含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AD组FBG、FIn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中医4证型IS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R在4证型均存在,其程度表现为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较气虚血瘀型和气阴两虚型为重;90例CAD患者t-PA活性、PAI-1含量与IR有相关性(P<0.01).结论CAD常伴有IR,中医各证型IR程度不同;CAD患者IR与纤溶系统活性异常有关.
作者:张继东;乔云;武传龙;孙巍巍;胡连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由于血液循环动力学障碍,致使血液高粘状态和纤溶机制低下,易引起肺小动脉血栓形成或使原发病加重,甚至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故改变血液高黏着状态、阻断和逆转血栓形成是治疗肺心病加重的难点.
作者:李丹萍;廖辉;徐杰;赵阳;李天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简称VVS)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晕厥的70%[1].虽然其预后较好,但常呈反复发作,对身心危害性较大,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既往多采用西药治疗,特别是β受体阻滞剂治疗已得到较肯定的疗效[2].但由于VVS患者多有基础心率较慢,致使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受到限制.为此,2001年1月-2002年6月我们选择复方丹参滴丸作为防治药物,并与美托洛尔进行对比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阳;王战坤;王招娣;吴妤;陈天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组织能荷值、抗细胞凋亡基因bcl-2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在改良的Euro-Collins心脏保存液(mEC液)中添加红花注射液与单纯nEC液作对照,观察其对保存心脏的心功能、能荷值及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红花注射液可改善大鼠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增强bcl-2的蛋白表达.结论红花注射液具有很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作者:张素清;姜良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阴虚病机与短期预后的关系及其神经内分泌机理.方法按照中医虚证辨证标准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94例分为典型阴虚组26例、不典型阴虚组61例和非阴虚组107例,分别于清晨卧位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心钠素、皮质醇、心肌酶等,并统计住院天数、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3组间的差异,另选3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阴虚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水平、住院天数、病死率均显著高于非阴虚组(P<0.05或P<0.01);典型与非典型阴虚组之间比较,仅血浆醛固酮与心钠素水平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P<0.01);血浆皮质醇水平在阴虚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阴虚患者心肌损害重、住院时间长、病死率高,其机理可能与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亢进,醛固酮活性增强有关.
作者:李南夷;李岳夷;洪创雄;龙新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穿心莲成分API0134(API)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探讨API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方法随机选择30例高脂血症患者,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测定静息血小板、活化血小板和不同浓度API作用后的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P选择素(GMP-140)和血小板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强度值.结果与活化血小板组比较,不同浓度API(25mg/L、50mg/L、100mg/L)均能够显著抑制GPⅡb/Ⅲa的平均荧光强度,抑制作用强度与用药剂量成正比;API 50mg/L和API 100mg/L亦能显著减低活化血小板的GMP-140,API 100mg/L可降低vWF的平均荧光强度(P<0.05,P<0.01).不同浓度API对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表达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API具有显著的抗血板GPⅡb/Ⅲa的药理作用,中、大剂量API对血小板GMP-140和vWF的表达亦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宏伟;李树生;王国平;陶德定;赵华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细胞黏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CAMs)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以及某些血浆蛋白之间的识别、结合,并参与细胞内外信息传递的一大类膜蛋白.它们在受精、胚胎发育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免疫调节、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变态反应、损伤修复及肿瘤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中药调节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研究,对促进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葛红颖;陈利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合用六味能消胶囊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选择74例单纯餐后高血糖的老年患者,分为单用阿卡波糖组(对照组)37例和六味能消胶囊合用阿卡波糖组(观察组)37例,治疗1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的餐后血糖(2 h PG)、血压(BP)、血脂、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素作用指数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2 h PG、空腹血糖(FBG)、BMI、胆固醇(CH)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或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计分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减少.结论阿卡波糖与六味能消胶囊合用不仅可改善餐后高血糖状态,而且明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对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等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两药合用后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于文;高燕燕;张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95年2月-2003年6月,我科采用B超定位下经皮肝穿刺,肝脓肿内置管抽吸脓液、引流,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26例,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明溶;洪晓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复方中的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研究中药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了解和掌握中医扶正祛邪、辨证论治及君臣佐使等配伍规律的必由之路.尽管数年来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阐明中医学的方药理论,即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但由于中医药理论的复杂性,至今难以为其疗效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我们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及仪器设备,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并能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创新道路.本文旨在对近年来中药复方的研究状态及方法作一回顾,并为复方中开发有中国特色的新型药物提供思路[1].
作者:谭玮;宋崇顺;高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肝储备功能和影像学资料与患者治疗方法和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肝癌辨证分型和肝癌影像学资料及肝储备功能之间的关系,小结如下.
作者:苏小康;查旭山;邱云桥;王继勇;徐发彬;黄梅;柳东杨;崔学教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