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刚
终末期肾脏疾病是不可逆转的慢性渐进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肾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对慢性肾衰需长期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其后果不仅可引起免疫力下降、降低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是透析并发症,增加了治疗风险,因此做好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杨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结肠镜检查是一种难度较大的侵入性检查方法,其优点是能清楚窥视患者的肠黏膜的情况,且能对病灶取活检,有的疾病还能实现治疗的目的.随着结肠镜结构和插镜技术的提高,许多结肠疾病的诊断有了很大提高.由于插镜是检查成功的关键,所以探讨插镜失败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结肠镜检查2 564例,现将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丁春生;王玉东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肺癌是全球常见,病死率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肺癌的5 a生存率<15%,约80%的患者在诊断后1 a内死亡.有研究发现若能及早发现《3 cm且局限于肺内的肺癌,则综合治疗后5 a生存率达60%[1].因此,要提高肺癌患者生存期,好的方法就是早发现早诊断.影像学作为肺癌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一直广为关注,近年在影像诊断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张元军;魏龙晓;赵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本文总结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35例小细胞肺癌(SCLC)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果,完全缓解率20%,总有效率85.7%,单纯介入化疗平均生存期11个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后毒副反应轻微,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是一种治疗SCLC的简单、有效的方法.结合手术或放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袁林秀 刊期: 2007年第08期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 BE)是唯一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1].BE患者较正常人群患食管腺癌的危险性增加30倍~50倍.但由于BE位置结构的特殊性,临床上易漏诊、误诊,使一部分患者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现对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并由病理确诊的BE病例的发病特点、常规镜下表现进行分析总结,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吴月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矽肺的X线及CT诊断特点,总结经验,减少误诊.方法:分析近半年约200个矽肺病例的X线片及CT片特点.结果:弥漫散在分布小结节影36例,有结节融合164例,合并肺结核108例,合并肺气肿172例,合并气胸29例,合并肿瘤23例,合并胸膜肥厚112例.结论:单纯矽肺依靠病史诊断较易,但有不典型症状者或有合并症者,诊断较困难,需密切结合病史、X线、CT及其他相关检查.
作者:董学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002年至2005年收住院诊治的4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轻微,与X线胸部阴影显著表现不相符.病程1周左右支原体-PCR均为阳性,血清冷凝集反应90%阳性.临床应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显著疗效,其胸部X线表现为:肺问质浸润性病变120例(占30%),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76例(占19%),节段实质浸润性病变204例(占51%),伴胸膜炎252例(占63%).结论: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各异,易与病毒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相混淆,但只要认识到本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认真分析X线征象,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是能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的.X线检查对临床治疗,确定疗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华;张志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健康体检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人人享有健康.方法:在体检中心,根据健康体检者情况和要求进行全面的体检.结果:让专家给每位健康体检者一个全面的健康评估,并进行合理的健康指导.结论:大家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作者:刘建农;徐萍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常规取环失败后的应用.方法:对常规取环失败后的126例患者彩超检查,确定取环的方式;并在彩超引导下经阴道进行取环术.结果:126例患者中,在彩超引导下经阴道行取环123例,成功122例,失败1例,经腹取环2例,未行处理1例.结论:在常规取环失败后的节育环行彩超检查可协助临床医生确定取环方式,彩超引导下行取环术,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段秋华;邹小艳;卢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伪聋筛查中的可靠性及应用价值.方法:50例外伤后自述有听觉损害的患者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和DPOAE测试,根据分析结果来判断主客观检查结果是否一致.结果:50例患者中,DPOAE频率各频率引出与纯音听力图各频率相对应者38例,12例与纯音听力图不相对应.结论:DPOAE具有灵敏、无创、客观的特点,可作为一项常规听力检查用于临床伪聋筛查中.
作者:景江琳;李京草;任冰璟;田小琴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清里退热汤灌肠治疗小儿表寒里热型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清里退热汤灌肠,对照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5.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里退热汤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作者:周峰然;谭辉;高树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美托康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方法:将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一般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美托康组32例,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美托康.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一般组有效率为73.5%,对照组为87.5%,两组治疗结果比较(P<0.01),治疗后两组间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比、血浆粘度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美托康后,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美托康能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
作者:王尊状 刊期: 2007年第08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日益深入人心,21世纪的医护人员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接受新时代的挑战,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素质、广涵的政治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要有广博的人文素质.
作者:王泰山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标准以及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对96例骨疾病并存糖尿病的患者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血糖调控情况的分析.观察糖尿病患者术中、术后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 h血糖,2 HPG)、尿酮体、有无低血糖反应、心脑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抗炎时间及切口愈合天数.结果:96例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13.0±1.5)mmol/L,经术前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7.0±2.3)mmoL/L后.分别接受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腰椎滑脱和钢板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等复杂骨科手术治疗,术中及术后继续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基本正常水平,本组的术后血糖为(8.0±1.8)mmol/L.96例中,仅3例(3.1%)术后内固定松动,未发生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肢体功能恢复艮好.结论:糖尿病患者经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将血糖控制至基本正常水平,可耐受复杂的骨科手术.
作者:张志坚;朱小敏;邱雪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调查本年度在我院体检的公务员的血糖、血脂及血粘度.方法:用酶法测定754名公务员血糖、血脂,用血粘度仪测定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结果:高血粘度者148例(19.6%),糖尿病79例(10.5%),高甘油三酯血症者311例(41.2%),高胆固醇血症者196例(25.9%).结论:本次被检人员具有较高比例的高血脂、糖尿病及高粘度血症,尤以高甘油三酯血症为多见.提示该人群为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高发人群.
作者:付虹;孔虹;黄瑛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主要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家中的护理效果.方法:用随机的方法把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按照家庭的护理要求进行.结果:观察组冠心病复发率低,发作时比较轻微.结论:正规合理的家庭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控制冠心病的发作,对冠心病的治疗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蕾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SAH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AH后再出血时间主要在距第一次出血2周内发生(46.15%);再出血与收缩压升高相关(P<0.05)与舒张压升高关系不大(P>0.05);过早活动与不良刺激可致再出血;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亦是其相关因素;男女性别无差异;临床症状恶化与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充分认识SAH后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但有效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贾汶兰;丁莉鲁;鲍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成旧的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单调,教学效果差,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开拓创新式人才,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为了培养实用性人才,病理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教学模式如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PBL医学教学模式,网络病理学教学模式应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这将更有利于病理学的教学.
作者:鲜于丽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43例高粘滞血症患者的献血治疗,观察献血对高粘滞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正常人对照组,本法治疗患者进行观察对照.查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检测值的变化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前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而治疗后同正常人组相比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表明献血治疗高粘滞血症是一种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韦桂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老年人白细胞变化的规律.方法:收集72例MP感染的老年患者和20名健康体检员,应用颗粒凝集法测定MP,采用日本sysmex XT-2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检测白细胞.结果:MP感染组的老年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中性粒细胞比例及绝对值增高(P<0.01).淋巴细胞比例及绝对值下降(P<0.01),单核细胞比例增高(P<0.05),单核细胞绝对值也增高(P<0.01),至于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及血小板的数量变化不大.结论:MP感染的老年患者白细胞变化的规律对诊断并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宫向荣;杜涛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