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壮年退变性颈椎失稳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

张红艳

关键词:颈椎, 退变性, 失稳
摘要:目的:探讨青壮年退变性颈椎失稳症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22岁~42岁年龄范围之间的退变性颈椎失稳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全部病例X线平片表现为颈椎曲度改变,椎体顺列排列不良,大屈伸活动范围变小,椎节不稳处水平位移(HD)异常或角度位移(AD)异常,CT与MRI检查病例部分伴有椎间盘病变.结论:青壮年退变性颈椎失稳症是颈椎退行性变的早期表现.发病年龄年青化,与生理、职业、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正确认识本病的影像学表现,对于临床本症的早期诊断、治疗、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目的:将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评估钙化积分在预测冠脉狭窄中的作用.方法:50例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当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400时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符合率是100%,当管腔狭窄<50%,积分均值为23,当管腔狭窄>75%,积分均值为235.两组间有显著差别.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能较准确反映冠状动脉钙化,高积分值与冠脉狭窄有明显的相关性.

    作者:邵燕惠;钱农;薛跃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网络医学与现代整形美容

    目的:探讨互联网(Internet)上医学整形信息的来源和现代整形美容关系.方法:利用互联网(Intemet)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先进的医学整形美容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让本专业医务人员更好地为有需要的人们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果:网络医学让人们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现代整形美容信息,整形美容已成为一个很大的医疗消费市场.结论:网络医学与现代整形美容关系密切.

    作者:钟贵玲;李素霞;胡瑛;黄胜华;郭栋;欧阳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全髋置换术后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多个因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对策.方法:分析1 208例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分析年龄、性别、体重、病种、合并症、假体固定方式、手术时间、输血、麻醉方式、患肢被动训练、术后防血栓药物等多因素对DVT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208例中发生早期并发DVT共93例,其中男39例,-k-54例,发生率为7.69%;性别、体重、病种、手术时间对DVT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年龄、合并症、假体固定方式、输血、麻醉方式、患肢被动训练、术后防血栓药物对DVT的发生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年龄、合并症、假体固定方式、输血、麻醉方式、患肢被动训练、术后防血栓药物对DVT的发生有明显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积极预防.

    作者:冯永洪;臧学慧;张利;黄中强;莫景生;吴旭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在骨科整体护理中的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由于患者存在紧张、恐惧心理,担心手术效果及预后,因此,注重体现医学模式下的人文精神,将人性化服务落实到护理的各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董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细胞分离机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常见报警故障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离机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各类报警/故障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7月至2006年10月进行的159例222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过程进行研究,观察各类报警/故障的发生率及分析其发生可能的原因.结果:159例222例次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出现各类报警/故障共计68例次(30.6%),其中1例次(1.5%)出现严重故障需终止采集,余67例次(98.5%)经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处理后解除,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顺利进行,采集的单个核细胞数均达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要求.结论:血细胞分离机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中会出现报警/故障,但绝大多数可由有经验的操作人员自行排除,不影响采集的效果.

    作者:陈惠珍;侯秋秀;揭素铭;陈运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溶血病IgG抗体效价检测中的应用入方法学探讨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溶血病实验诊断中测定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的可行性及方法学.方法:孕妇血清用2-Me处理做倍量稀释后,采用微柱凝胶法测定IgG抗体效价.同时与试管法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同时检测孕妇血清中的IgG抗体效价,其结果符合率为84.5%(93/110),其中IgG抗体效价<64时符合率为85,4%(70/82),IgG抗体效价>164时符合率为82.1%(23/28).两种方法检测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微柱凝胶法测定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能够使实验方法简单化、自动化.使实验操作标准化,判读结果直观、与试管法相比减少了肉眼判读结果时的人为误差.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周安祥;傅凤琴;吴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合泰来肽TLT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方法:选择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分治疗1组50例,注射HBIG;治疗2组40例,在治疗1组的基础上注射TLT;对照3组72例,自然观察.新生儿同时注射基因工程疫苗.分别采集孕妇治疗前后血清、初乳、新生儿及7个月龄儿血清,检查HBVDNA含量.结果:1组、2组治疗后见下面.结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合泰来肽TLT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均能减少孕妇血清和初乳HBV-DNA含量,优以联合治疗组更明显.新生儿同时注射基因工程疫苗.7个月儿HBV感染率明显降低.通过观察提出了感染HBV孕妇分娩后婴儿能否哺乳的新建议.

    作者:周均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两种分娩方式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选择性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住院孕37周~42周单胎阴道顺产56例,选择性剖宫产26例,抽取新生儿脐静脉血以血球分析仪常规检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阴道顺产的新生儿脐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数值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结论:阴道分娩的新生儿较选择性剖宫新生儿的部分免疫功能有所增强,有益于新生儿的免疫状况,应鼓励阴道分娩,减少不必要剖宫产发生.

    作者:黄海深;唐光定;张丽珍;邓桂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BDNF及受体TrkB在大鼠小脑的表达研究

    目的:研究BDNF及其受体TrkB在大鼠小脑时空分布变化.方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BDNF及TrkB在正常大鼠发育期、成年期和老龄期小脑内的定位分布及时间变化.结果:发育期小脑皮质的外颗粒层、梨状细胞层和内颗粒层均有BDNF表达,梨状细胞层的阳性Purkinje细胞染色明显.成年期内颗粒层阳性细胞逐渐增多,梨状细胞层的Purkinje细胞BDNF表达及阳性细胞数量达高峰.老年期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呈增龄减低,Purkinje细胞发生了轻度的退行性变,TrkB表达在小脑皮质分布模式类似BDNF的表达.结论:BDNF及TrkB表达的时空变化始终与小脑皮质的发生发育过程相关.生后0天,二者在小脑皮质外颗粒层、梨状细胞层和内颗粒层均有较强表达,以梨状细胞层为主.第10天左右,小脑皮质发育为典型的三层结构,Purkinje细胞表达BDNF及TrkB为显著.成年后,表达水平保持较稳定.老龄后明显减弱,BDNF及TrkB阳性Purkinje细胞发生轻度的退行性改变.

    作者:师社会;宁晓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卵巢癌化疗后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卵巢癌化疗后由于机体的免疫机制普遍受到抑制,使其抵抗力下降,极易发生感染.因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浅谈高职护生的生物化学教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一直被认为是抽象、难懂、难记忆的学科.本人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引人入胜的绪论课,采用探究式教学为主导,建立多边互动的教学机制,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平时考核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情感教育等,因时、因势、因人制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作者:邱秀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和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6例T2DM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UA及血脂水平,并于5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T2DM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NDBIL)含量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血清U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微血管组TBIL、U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病变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降低(P<0.01).结论:低胆红素血症、UA升高及血脂异常与T2DM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相关,检测三者含量对判断T2DM伴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永波;余金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我院人性化服务浅谈

    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医学护理发展的趋势.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掌握心理学,体现人文精神,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境界,具备沟通技巧和融洽的护患关系,更新知识,是现代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也是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

    作者:马修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数字化摄影系统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使用DR系统影像质量及可靠性进行评测.结果:摄影投照20 110例中,优20 000例(99.45%),良100例(0.5%),差10例(0.05%).结论:数字化摄影系统成像质量好,提高了临床诊断的水平,辐射剂量少,工作效能好,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使用环境、操作程序要求严格.

    作者:刘超;周祝谦;邢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应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穿刺成功后将康惠尔透明贴覆盖在穿刺部位及针翼上,对照组则以透明薄膜敷料覆盖,进行连续观察.结果:A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1.7%,B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0.0%,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疗效明显,并且操作简单易行.

    作者:张玲玲;蔡霜;袁艺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护理要点

    胃十二指肠溃疡为外科常见病,以中老年多见,治疗原则首选为手术治疗.传统的开刀因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患者难以接受[1],腹腔镜技术为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微创手术,随着微创手术在全国各地逐步的开展,近年来我院也开展了多例此类手术,在护理方面也有一些新的业务和技术的赏识,总结我院开展的1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护理经验.

    作者:陈世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中的效果比较

    我院2005年8月至2006年12月为430例做电子胃镜者实施了镇静麻醉,旨在解决多年来患者对做胃镜插管时的恐惧感及不适感,笔者用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做无痛胃镜,术中对麻醉效果及循环、呼吸功能和并发症等进行了观察比较.

    作者:姬勇;姜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下肢长干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目的:总结应用带锁髓内钉术治疗下肢长干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应用.提出防治方法.方法:对98例股骨、胫骨干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出现各种并发症12例.结论:带锁骨髓内钉具有损伤小,脊膜干扰小,骨折固定力臂长等优点.虽有不少并发症,只要不断总结改进,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其应用是安全和稳定的.

    作者:张志坚;朱小敏;邱雪立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孕卵枯萎的超声诊断

    目的:提高孕卵枯萎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孕卵枯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孕卵枯萎患者,超声诊断37例,误诊3例.B超能在8周以前对孕卵枯萎做出正确诊断.结论:超声检查对孕卵枯萎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首选的检查手段.

    作者:许本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

    目的:通过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征像的认识提高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CT复查确诊,其中1例还有MRI证实,发病在6 h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征象有: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或称为动脉致密征);灰白质分界不清(或称岛带征);病变区密度略减低;病变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结论:平扫CT可发现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一些早期征像,同时CT可排除脑出血,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作者:张文昌;邱丹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