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导光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

姚红艳;李凤秋;张宏艳

关键词:超导光波, 外阴白色病变, 腐敏
摘要:目的:应用超导光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方法:本文就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应用超导光波及腐敏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的外阴白色病变各40例及50例,超导光波组显效75%,有效20%,无效5%,腐敏组显效50%,有效10%,无效40%,P<0.01.结果:应用超导光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肯定.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夫西地酸乳膏与维A酸乳膏联合应用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夫西地酸乳膏(奥络)和维A酸乳膏联合应用与维A酸乳膏单独应用治疗寻常性痤疮比较观察,从而评价奥络和维A酸乳膏联合应用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对照临床实验,分别用奥络与维酸乳膏联合治疗寻常性痤疮51例,维A酸乳膏单独应用治疗寻常性痤疮52例,病程4周.结果:奥络和维A酸乳膏联合应用组疗效为94.1%,单用维A酸乳膏组疗效为78.8%,经统计学检验P<0.01,两者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奥络和维A酸乳膏联合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单用维A酸乳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1%,经统计学检验P<0.01,二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安全性高于后者.结论:奥络和维A酸乳膏联合应用治疗寻常性痤疮安全性优于单用维A酸乳膏,疗效也优于单用维A酸乳膏.

    作者:王慧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控制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降低二重感染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我院手术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状况的研究分析,找出降低手术患者二重感染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间非感染类病种手术患者1 564人抗生素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前预防性用药1 336人,占非感染类手术患者用药的85.4%,术后用药迭100%,手术前0.5 h或手术期间抗生素用药为0.结论:控制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是预防手术后发生二重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曾翠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静脉穿刺中的体会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广泛,技术要求较强的操作,也是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急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检验.

    作者:李淑萍;景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网络医学与现代整形美容

    目的:探讨互联网(Internet)上医学整形信息的来源和现代整形美容关系.方法:利用互联网(Intemet)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先进的医学整形美容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让本专业医务人员更好地为有需要的人们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果:网络医学让人们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各样的现代整形美容信息,整形美容已成为一个很大的医疗消费市场.结论:网络医学与现代整形美容关系密切.

    作者:钟贵玲;李素霞;胡瑛;黄胜华;郭栋;欧阳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ICU的应用

    人文关怀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人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容许与提倡.我们针对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自身的特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ICU病房的设置、布局,护士服务意识入手,注重人性化护理服务,加强患者的病情宣教,完善与家属沟通技巧,加速患者顺利康复,促进我院现代化护理服务向深层次发展.

    作者:魏彩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鉴别急性脑梗死与脑白质变性灶.方法:回顾我院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282例脑白质变性灶合并急性脑梗死病例,常规T.WI、T2WI、FLAIR及DWI扫描.结果:脑白质变性灶及急性脑梗死病灶常规T2Wi、T2WI、FLAIR序列信号差异无显著性,而DWI图像差异有显著性,脑白质变性灶DWI为等信号,急性脑梗死DWI为高信号.结论:DWI中能明确鉴别急性脑梗死与脑白质变性灶.

    作者:黄洲;欧阳可勋;符平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非发酵菌对呼吸机螺纹管污染的调查

    目的:对呼吸机螺纹管及时发现呼吸机螺纹管非发酵菌污染情况.方法:由医院各临床科室按常规无菌操作规范,用灭菌生理盐水多次荡洗后,将洗涤液送检,取洗涤液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经(36±1)℃培养有菌生长者,取菌落作系统细菌鉴定.结果:我院1999年5月至2006年6月共141件呼吸机螺纹管,检出带菌件数为43件,阳性率为30.49%,其中非发酵菌为37株,阳性率为26.24%.结论:呼吸机螺纹管细菌污染是医院感染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加强呼吸机螺纹管的管理,对预防医院感染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黄淑萱;潘练华;陈展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我院人性化服务浅谈

    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服务,是现代医学护理发展的趋势.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掌握心理学,体现人文精神,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境界,具备沟通技巧和融洽的护患关系,更新知识,是现代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也是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

    作者:马修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益处

    目的:探讨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带来的益处.方法:5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和非他汀类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CK和CK-MB的峰值变化、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和院内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他汀类药物治疗组院内死亡率、CK和CK-MB的峰值降低,进展为CHF的风险降低.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获得很大的益处,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蓉;袁祖贻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合泰来肽TLT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方法:选择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分治疗1组50例,注射HBIG;治疗2组40例,在治疗1组的基础上注射TLT;对照3组72例,自然观察.新生儿同时注射基因工程疫苗.分别采集孕妇治疗前后血清、初乳、新生儿及7个月龄儿血清,检查HBVDNA含量.结果:1组、2组治疗后见下面.结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或联合泰来肽TLT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均能减少孕妇血清和初乳HBV-DNA含量,优以联合治疗组更明显.新生儿同时注射基因工程疫苗.7个月儿HBV感染率明显降低.通过观察提出了感染HBV孕妇分娩后婴儿能否哺乳的新建议.

    作者:周均启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超导光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应用超导光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方法:本文就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应用超导光波及腐敏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的外阴白色病变各40例及50例,超导光波组显效75%,有效20%,无效5%,腐敏组显效50%,有效10%,无效40%,P<0.01.结果:应用超导光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肯定.

    作者:姚红艳;李凤秋;张宏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中护理

    目的:对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加强术中对血压、心率的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精神状态、皮肤颜色.结果:支架成功置入后,患者当即腹痛明显减轻.结论:护士应充分掌握术中护理及配合,及时发现术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作者:汤萍;薛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孕卵枯萎的超声诊断

    目的:提高孕卵枯萎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0例孕卵枯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孕卵枯萎患者,超声诊断37例,误诊3例.B超能在8周以前对孕卵枯萎做出正确诊断.结论:超声检查对孕卵枯萎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是首选的检查手段.

    作者:许本献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HT-2000型尿液分析仪故障分析与处理

    HT-2000型尿液分析仪采用先进的冷光源检测技术,分析尿液成分的半自动分析仪器,用于检测尿液中的抗坏血酸(VC)、白细胞(LEU)、潜血(BLD)、尿胆素原(URO)、胆红素(BIL)、酸碱度(PH)、比重(SG)、酮体(KET)、蛋白质(PRO)、亚硝酸盐(NIT)、葡萄糖(GLU)共11个项目的含量.

    作者:张红霞;冉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和防护

    在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环境中,存在着一些职业危害因素,为了保证乙型肝炎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针对各种危害因素,提出了在实验室工作中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督查与考核,严格执行隔离管理制度,采取必要的防护行为,防止锐器刺伤,对发生职业意外暴露者给予及时处置与关怀,增强机体免疫力,以尽量避免职业危害.

    作者:刘生翔;王田慧;肖志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

    目的:通过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征像的认识提高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经CT复查确诊,其中1例还有MRI证实,发病在6 h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征象有:病变区周围脑沟、脑池变窄或闭塞、消失;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或称为动脉致密征);灰白质分界不清(或称岛带征);病变区密度略减低;病变部位、范围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结论:平扫CT可发现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一些早期征像,同时CT可排除脑出血,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

    作者:张文昌;邱丹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糖耐量异常38例5年追踪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与糖尿病患者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与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8例糖耐量异常患者每3个月~6个月进行血糖检测,连续追踪5年,5年后分为严格遵医者与非严格遵医者,伴血脂异常与血脂正常者、肥胖者和体重正常者.结果:38例糖耐量异常患者1、2、3、4、5年糖尿病发病率严格遵医者与非严格遵医者分别是0、5.3%、15.8%、23.68%、31.58%和10.5%、18.4%、26.3%、39.5%、60.5%,肥胖者和体重正常者发病率分别是10.5%、21.1%、34.2%、52.6%、76.3%和2.1%、7.9%、18.4%、28.9%、34.2%.,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关系密切,且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肥胖、运动减少以及遵医行为等密切相关.

    作者:赵燕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负压微柱层析法快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应用

    目的:利用负压装置引流可显著提高微柱层析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检测速度,且测定效果理想,现使用负压微柱层析法对健康组及糖尿病组HBAlc水平进行观察,以评价该法在糖尿病快速诊断及监控方面的效果.方法:采集健康组(无糖尿病)、糖尿病A组(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B组(血糖控制理想)各30例肝素抗凝血标本,使用负压微柱层析法快速测定以上三组受检者HBAlc水平,并观察各组之间结果差异.结果:使用负压微柱层析法测定HBAlc显著提高检测速度,糖尿病(A、B)组HBAlc水平较健康组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A、B)组HBAlc水平异常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其中糖尿病A组HBAl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B组.结论:负压微柱层析法测定HBAlc在糖尿病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控方面效果理想,可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手段代替原方法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控.

    作者:刘堂兵;朱海波;邓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Clinitek 100尿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为探讨Clinitek 100尿液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本院住院患者Clinitek 100尿液分析仪测定结果全阴1 000例,仅潜血阳性500例、仅白细胞阳性500例分别与人工镜检结果对比,以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发现尿液分析仪的假阴性较低,而潜血假阳性偏高.提示Clinitek 100尿液分析仪对正常标本的筛选作用极强,可免镜检,而对分析仪显示异常的标本应结合镜检,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作者:尹湘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优化病理学实验课教学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规律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因其是一门形态学科,理解内容相对少,记忆内容多而令人感到枯燥乏味,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教学质量.病理实验教学从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实践.

    作者:吕小元;阳海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