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明智;王迪斌;杨季明;周丽英
1998年9月-2002年12月,我们用自制的三七胃痛丸治疗消化性溃疡病50例,并与用胃苏冲剂和西药各治疗5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康存战;高社干;陈虹;李新强;田中伟;王春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验证中药复方肠吉泰(简称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盲法随机对照设计,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用肠吉泰(治疗组30例)和得舒特(对照组15例)治疗,采用症状尺度表、大便性状表记录两组患者主要症状变化,并记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73.3%.肠吉泰在改善患者大便性状、减少腹泻患者排便次数、减少排便急迫感天数方面,其疗效均优于得舒特(P<0.05),同时未见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肠吉泰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肯定,且无毒副反应.
作者:沈芸;蔡淦;孙旭;赵昊龙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补肾、健脾、益气、活血法对衰老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上述4种不同的含药血清对衰老的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2BS细胞株进行处理,通过细胞寿命实验、流式细胞仪、RT-PCR、Western blot方法研究不同中药对衰老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P16INK4、Cyclin D1及PCNA)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补肾、益气中药对衰老细胞周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可下调衰老细胞增殖抑制基因P16和周期蛋白Cyclin D1的mRNA/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周期促进增殖基因PCNAmRNA/蛋白的表达.而健脾、活血中药对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作用不明显.结论:补肾、益气方药对细胞周期有促进作用,其中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P16途径的基因表达来实现.
作者:陈方敏;赵伟康;徐品初;黎志萍;姚明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8年2月-2003年2月,我们对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完全缓解后强化及维持化疗期联合应用贞芪扶正颗粒,并与单用强化及维持化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封蔚莹;钮易蓓;钟永根;邵剑峰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我们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用纯中药制剂--更年宁心胶囊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5例,并与单用维生素E等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雪芬;蔡雪霞;余平;董月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0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采用抗结核药物联合中药抗痨Ⅰ号治疗颈淋巴结核46例,并与单纯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4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燕芝;邓永聪;张瑛;顾美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
1996年9月-2002年9月,我科用沙棘油治疗Ⅱ、Ⅲ度烧伤患者151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富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元通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VD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用元通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29例)予喜得镇,每次2m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6%)明显优于对照组(72.4%,P<0.01);在智能量表积分、生活自理能力积分、中医症状积分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元通胶囊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
作者:黄俊山;林求诚;黄荣璋;郑关毅;林智颖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1年1月-2003年4月,我们用自拟方便必清治疗中医辨证属虚证的慢通过型便秘患者51例,与采用西沙必利治疗的47例作对照,并对两组患者结肠传输时间(colonic transit time, CCT)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云燕;谢炜;陈宝田;杨洁;吴宇金 刊期: 2003年第11期
为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spastic cerebral palsy, SCP)患儿的运动功能,我们于1999年6月-2003年2月用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 BTX-A)痉挛肌肉局部注射结合针灸推拿治疗SCP患儿13例,并与单用BTX-A痉挛肌肉局部注射(18例)和单用针灸推拿(17例)治疗的患儿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江克文;吕娟芬;水泉祥;陈彤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加味方(DSS)及其拆方对中老年大鼠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中老年大鼠(18月龄),分组灌服DSS全方及其拆方水煎液,3周后,各组大鼠脾细胞分别加入ConA、异丙肾上腺素(ISO)、心得安或DSS大鼠血清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用四氮唑蓝比色法比较各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A值)变化.结果:全方组、君臣药组、佐药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加入ISO后全方组各ConA浓度A值明显减少(P<0.01),再加入心得安或DSS大鼠血清后,A值又恢复到未加ISO水平.结论:DSS及其拆方均可促进老年大鼠淋巴细胞增殖,DSS可拮抗ISO的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作用.
作者:何宏文;王传恩;谢瑶;姚志彬 刊期: 2003年第11期
恶性肿瘤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导致基因癌变发生是细胞受多种癌变信号作用的结果.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的机理及规律已逐渐被人们认识.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研究又为疾病新疗法和新一代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作用靶点,以纠正信号转导异常为目的的药物设计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医药治疗肿瘤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从分子生物学中信号转导角度研究中医药抗肿瘤的机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勇;凌昌全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基因多态性是指一种基因在人群中至少有2种表型,出现频度均>1%,它反映了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与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不同个体生物学形状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差别的原因.对基因多态性的认识,使现代医学走向个体化诊断和治疗,这与中医学根据证候的不同而辨证论治有相似之处.近年来学者们进行了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辨证方面的探索性研究,本文拟对其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理论问题.
作者:陈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泻火养阴散治疗初发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格雷夫斯病)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泻火养阴散合他巴唑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他巴唑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中医症候积分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周、4周、12周的症候积分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并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泻火养阴散合他巴唑治疗格雷夫斯病,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减少他巴唑用量.
作者:李雪梅;曹永芬;杨娟;郭茜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评价女贞养阴颗粒对美多巴、安坦治疗震颤麻痹的增效与减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对因服美多巴、安坦疗效衰减或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的震颤麻痹患者30例加服中药女贞养阴颗粒治疗,并与对照组(加服安慰剂)3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56.7%,证候总进步率分别为90.0%和56.7%,减毒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4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同时表明,女贞养阴颗粒对美多巴、安坦在消化系统、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有明显治疗作用.结论:初步认为女贞养阴颗粒对美多巴、安坦治疗震颤麻痹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
作者:胡学军;杨晓苏;杨旭光;周东阳;谭光波;伍大华;阳立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0年1月-2003年4月,我们用中医天灸疗法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立岩;李南玲 刊期: 2003年第11期
路优泰(neurostan)是圣约翰草(St. Johns wort),又名贯叶连翘的提取物,其中含贯叶金丝桃素、金丝桃素、伪金丝桃素和黄酮醇甙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抑郁、焦虑和烦躁不安等作用.2002年7月-2003年2月,我们对路优泰进行了抗抑郁的疗效及对其血清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1β、6(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的影响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蔡巍;王战坤;黄淑如;卢震亚;楼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2000年1月-2002年10月,笔者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继发坐骨神经痛40例,并与同期单用针刺治疗的3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明;刘永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用常规治疗(31例)和常规加参麦注射液治疗(31例),并对慢性心力衰竭进程中各项实验室指标[cAMP、cGMP、血浆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谱]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进程中,早期血浆cAMP/cGMP比值升高,晚期血浆cAMP/cGMP比值降低;cTnT浓度随着心功能恶化呈进行性增高.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后,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浆cTnT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龙明智;王迪斌;杨季明;周丽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用补气活血中药,疗程均2个月,并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NCV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仅空腹血糖及NCV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补气活血法治疗DPN不仅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同时能显著提高其NCV.
作者:苗桂珍;梁秀珍;王亚红 刊期: 200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