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桡动脉穿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陈康

关键词:桡动脉, 穿刺, 动脉瘤, 夹层, 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评价桡动脉穿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5年9月在本院行经皮桡动脉穿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的31例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管并发症.结果:31例患者均置入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100%,4例患者桡动脉穿刺失败,改由肱动脉穿刺成功.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介入治疗,导管不易进入假腔,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明确,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CR钼靶X线征象分析

    目的: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征象.结果:41岁~60岁25例(75.7%),外上象限12例(36.3%),肿块24例(72.7%),肿块伴毛刺16例(66.7%),簇状钙化9例(27.3%).结论: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卢亮;杨卫东;吴正宇;杨爱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石泉地区1 331例孕妇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县孕妇TORCH感染状况.方法:血清学反应(金标法)法检测了1 331例孕妇血清中TORCH-IgM.结果:受检测孕妇血清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II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0%、0.9%、0.3%和1.1%.结论:孕妇体检时进行常规TORCH血清学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应根据临床症状,适时终止妊娠或再检测胎儿脐血,以提高优生率.

    作者:杨家树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思密达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应用口服思密达冲剂联合干扰素肌注,观察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就我院2003年9月至12月份收住的72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观察组37例,根据用药后大便次数减少和性状改善情况进行判断.结果:治疗组35例中有效32例,好转3例;观察组37例中有效18例,好转15例,无效4例.结论:思密达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较好.

    作者:臧迎春;苏鹤;张彩莉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三叉神经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CT在三叉神经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瘤的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跨颅窝型8例,中颅窝型3例,后颅窝型2例.8例表现为哑铃状,3例表现为类圆形,2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肿瘤呈混杂密度、低密度或稍高密度,均无水肿及钙化.环形强化、不均匀强化或均匀强化.结论:CT是诊断三叉神经瘤的可靠方法.

    作者:朱晓松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89 Sr对骨转移癌止痛效果观察

    89Sr发射纯β射线,对骨转移癌引起的疼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89Sr半衰期为50.6 d,β射线大能量为1.46 Mev,笔者对此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俊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的实验结果.方法:采用深圳市惠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剂盒进行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和药敏试验.结果:537例被检女性标本中,检出解脲支原体(UU)阳性标本229例,阴性标本308例,检出率42.6%;药敏试验:12种抗生素对UU的敏感率依次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司帕沙星、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红霉素、洛美沙星.结论:有条件的医疗防疫机构在治疗支原体时应参考药敏结果,如未做药敏试验,则应多把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等敏感率较高药物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黎薇;罗卓跃;邹义春;柯俊;祁锦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两种不同加温方式在胃肠手术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输液增温器、热水袋加温法在胃肠手术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方法:将35例胃肠手术后的危重患者随机分成A组(n=17例)和B组(n=18例),A组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B组采用传统的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两组均利用重力法输注. 结果:采用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比采用传统热水袋加温法加温营养液所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增温器加温营养液可减少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有利于EN的吸收,值得推广.

    作者:许芬;陈元玉;郭华龙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浅谈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高科技被引入到教学领域.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化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继承和选择,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个改革和创新,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为我们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探讨几点体会.

    作者:姚志鸿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氯胺酮582例小儿手术麻醉的探讨

    目的:小儿手术基层医院多采用氯胺酮麻醉,本文对其麻醉方式结果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择582例均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分别采用肌肉注射法和静脉滴注法,以确定用药量后,进行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对比记录,以及HR、 BP的观察进行处理.结果: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静脉滴注法苏醒时间较肌肉注射时间较快,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氯胺酮仍适为基层医院所采用,对小儿手术麻醉安全系数大,易于掌握方式.

    作者:冯王学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喜炎平按0.2 ml/(kg·d)~0.4 ml/(kg·d),1次/d,连用5 d~7 d.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5.65%,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喜炎平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良好,安全.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60例脑梗死患者饮食指导与临床预后关系的观察

    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在我科住院、确诊为脑梗死的60例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与控制,降低了致残率,减少了再次复发率,对脑梗死的临床预后有一定影响,积极进行饮食指导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作者:卫俊云;荆红赞;谷小丽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同时性原发性食管癌和乳腺癌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个月就诊.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未经任何诊治来诊,病来无发热,无声嘶,无胸背部疼痛.查体:右乳腺上象限可触及大小约2 cm×2 cm的肿物,质硬,活动欠佳,无触痛,食管胃钡透示食管中下段见钡剂充盈缺损,长约4.5 cm,对应黏膜中断,管壁僵硬,钡剂通过受阻,考虑食管癌.胸部CT检查发现食管中下段管壁环行增厚,右乳腺上区见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较清.乳腺彩超示右乳腺实性肿物.乳腺钼靶示右乳腺肿物.完善术前检查后,全身麻醉下行右乳腺肿物切除,术中右乳腺上象限可见大小约4 cm×2 cm的肿物,质硬,浸润性生长,切开肿物见切面呈灰白色,无包膜,术中冰冻病理示恶性.遂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食管占位性病变位于主动脉弓下4 cm,长约3 cm,质地硬,上距肿物5 cm,下至贲门,完整切除中下段食管,行胃底食管主动脉弓后吻合术,纵隔淋巴结节清扫.

    作者:史建华;栗春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金州区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450例结果分析

    目的:快速、简便、准确地鉴别诊断妇女乳腺疾病.方法:采用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450例受检者中,193例为乳腺组织增生,占42.9%,年龄多在30岁~50岁;乳腺纤维腺瘤84例,占18.8%,年龄多在40岁以下;乳腺癌65例,占14.3%,年龄多在40岁以上;乳腺炎、乳汁潴留与囊肿、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分别占10.3%、9.1%、2.8%,还有8例间变细胞占1.8%.结论:穿刺细胞学检查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乳腺病的鉴别诊断检查,尤其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阮红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奥扎格雷纳对高粘滞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纳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48例住院的高粘滞血症的患者给予奥扎格雷纳治疗,用奥扎格雷纳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内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全血高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纳能有效地改善高粘滞血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青;韩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焦虑、抑郁情绪,研究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焦虑、抑郁量表(SAS、SDS)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抽样780例民族院校大学生,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分两组进行心理测试、评定.结果:家庭贫困的大学生SAS、SDS标准分平均值(39.64±2.24)与(46.64±1.87),SCL-90因子分平均值(1.87±0.67),两项测评指标都不仅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本校非贫困;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等项.结论:民族院校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应重点加强心理疏导.

    作者:谭杰华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治疗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达,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骨伤的严重性也随之增加.小腿及足部踝受伤的机会较多,加之,该部位的解剖特殊及医源性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皮肤缺损、骨外露、感染等并发症给骨科医生的治疗带来了困难和麻烦.我院自1999年1月到2006年12月共收治此类患者15例,作一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钱;贺地震;宁昆仑;刘建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激活的富血小板血浆凝固时间(Activated platelet rich plasma coagulation time,APRPCT)测定在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制备激活的APRPCT试剂,测定正常对照组及溶栓治疗组,观察差异有无显著性,并将溶栓治疗组的APRPCT、PT、APTT、TT、Fib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硅微粒激活的APRPCT测定,正常对照组、溶栓治疗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溶栓治疗组的测定结果与临床实验室常用的PT、APTT呈正相关(r 分别为0.816和0.871).结论:激活的APRPCT可用于溶栓治疗的实验观察,并与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刘更夫;尹义军;毕红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论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医院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特点,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读者服务工作的新举措.

    作者:许志雄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干燥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干燥综合征(SS)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6例SS患者,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结果: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结论:护士不仅需要密切配合医师观察病情,而且需根据病情的不同表现,采取合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病的转归与采取的护理措施密切相关,患者出院时应做好出院指导,有条件者做好随访.

    作者:包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 TB-Ab的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断不一致性浅谈

    目前诊断结核病的方法很多,查结核抗体就是其中之一,此方法的优点就是快速,但是否准确呢?为此,我们分析64例TB-Ab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率为65.6%,阳性误诊率为18.8%,阴性误诊率为15.6%,须结合临床才能下诊断.

    作者:孙天钢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