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杨开凤

关键词:心理干预, 紧张焦虑, 胃镜,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插镜时血压及心率变化、紧张焦虑程度、恶心、呕吐次数和检查完成时间.结果:插镜中观察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胃镜检查前10 min观察组紧张、焦虑明显较对照组减轻,插镜中出现恶心、呕吐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完成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心理,缩短检查完成时间,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使患者顺利地配合医生做完胃镜检查.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目的:通过对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制定并实施康复训练计划.方法: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实施康复训练计划.结果:本组获随访6个月~12个月,术后复查,平均关节屈伸范围3°~115°,优良率达97.8%.结论:康复治疗有利于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春晓;陈念嫦;霍建珊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纳络酮合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络酮合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纳络酮与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组(42例)与复方丹参与胞二磷胆碱对照组(38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络酮合用脑蛋白水解物对急性脑梗死所致偏瘫,感觉障碍及多种神经功能障碍有明显疗效,而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志军;叶兰芬;刘强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医用超声波诊断仪故障及修理

    超声波诊断仪是了解人体组织的情况,尤其是病变异常等部分的实际情况.能知道异常部分的多少、分布状况、位置、形状、大小和性质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波诊断仪是由许许多多个电子元器件集合体,因此,其中任一部分出现故障,都会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正常使用,其中状态有的是可以从外部看到的,如破损等,有的必须用测量仪器才能发现.故介绍几种故障现象及维修.

    作者:刘传美;刘章勇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甲功异常42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意义及诊治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6例,对所有患者检测甲状腺功能.结果:66例患者中4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不同程度的减低,在原发病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加服甲状腺素20 mg~40 mg,40例患者甲状腺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COPD病情好转,有2例T3值降低明显,合并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而死亡,余好转.结论:COPD合并甲功不同程度的异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缺氧程度有关,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适量应用甲状腺素制剂,可增强呼吸肌、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肺功能,加速COPD急性加重期的好转,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复红;杨德昌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82例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插镜时血压及心率变化、紧张焦虑程度、恶心、呕吐次数和检查完成时间.结果:插镜中观察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胃镜检查前10 min观察组紧张、焦虑明显较对照组减轻,插镜中出现恶心、呕吐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完成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心理,缩短检查完成时间,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使患者顺利地配合医生做完胃镜检查.

    作者:杨开凤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干燥综合征患者血清睾酮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血清睾酮(T)水平及其在pS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1例pSS患者T水平,并与30例健康绝经期妇女作对照.结果:pSS患者组血清T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T水平与血清IgG、ESR呈直线负相关.结论:pSS患者存在性激素代谢异常,T水平的变化在pSS发病中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佳;周建耀;黄丽霞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鼻内窥镜鼻窦炎手术后护理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FESS),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新方法.近年来在耳鼻喉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的优点是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小.

    作者:李英毅;任金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9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收集90例HIE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且于生后10天内进行CT横断位扫描检查.结果:HIE临床以激惹、兴奋或抑制、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CT表现为脑叶内的局限或普遍低密度区,同时可合并不同程度的颅内出血.结论:CT扫描可以明确HIE脑损伤的部位、性质及范围以及评价脑损伤的程度,是临床诊断、正确处理、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的重要科学依据.

    作者:成智勋;杨咏梅;杨增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2005年夏县中小学生体检结果分析

    为推动中小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向前发展,为制定今后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预防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于2005年对全县18 493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一般检查,对19 00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肝功化验.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秀;田天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输血科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体会

    我院输血科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并经过2 a的应用证明在提高管理效率、大限度地减少输血相关差错、准确快捷的信息反馈、改进工作质量以及优化操作程序和加强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馨;李文华;安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囊性肾癌的CT表现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CRCC)的CT表现,探讨CT对CR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RCC患者CT表现.结果:19例患者,术前诊断复杂囊肿16例,单纯囊肿3例,复杂囊肿多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增厚及囊壁结节,增强后有强化.结论:CRCC在CT上主要表现为具有厚薄不均的囊壁和分隔,伴有壁结节的囊性病变.CT对CRCC诊断有很高价值.

    作者:赵国权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胫骨疲劳骨折的临床X线分析

    疲劳骨折系指长期、反复的外力作用于骨,如集中于骨的某一部位,可逐渐发生慢性骨折,到临床诊断时,骨痂已形成,称为疲劳骨折,也称应力骨折、行军骨折等[1].疲劳骨折可发生在肋骨、股骨、胫骨、跟骨、跖骨或其他部位,但以胫骨为多见,且以胫骨的上1/3尤多.本文分析我科近年来诊断的胫骨疲劳骨折36例,均经X线、临床资料、追踪观察及部分病理证实.

    作者:杨理;陈久明;向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浅谈血站对无偿献血者的人性化服务

    血站的护理工作和医院不同,有其特殊性,他们服务的对象不是患者,而是自愿奉献出宝贵血液的健康公民.如何保证全市的临床用血,发展自愿无偿献血者,除了加强对无偿献血的宣传之外,更应该提高血站服务水平.

    作者:朱淑艳;方玉慧;陈雪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糖尿病足的社区护理

    糖尿病足(b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1].

    作者:黄贤丽;张朝晖;李玉华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后脱位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系统护理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系统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系统护理措施,对并发症及住院日方面进行观察.结果:系统护理组(A组)较对照组(B组)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通过系统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赵彤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儿童HBV-DNA载量

    目的:研究儿童HBV-DNA及血清学标志物与乙肝病毒复制的关系,探讨其应用在儿童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BV-DNA;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标志物;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综合分析并评价其相互关系及临床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125例, 检出125例,检出率100%,含量为5.26×106~2.19×108拷贝/ml,ALT 35例增高,占28%;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55例,15例被检出,检出率为27.3%,含量范围2.53×103~1.29×106拷贝/ml,ALT 10例增高,占18%;HBsAg+、抗HBc+阳性组10例,检出1例,检出率10%,含量3.19×103拷贝/ml.结论:儿童乙型肝炎患者HBeAg阳性组HBV-DNA载量较高,是否与其生理发育不够完善,机体免疫力低下,对病毒的抵抗力较弱有关.抗HBe阳性组相对复制水平较低,与成人差异无显著,HBV-DNA载量与ALT水平高低无相关性,乙肝病毒含量的高低与肝功能受损程度不呈正相关.

    作者:杨继青;李祚品;廖明凤;陈丽艳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局麻下置胃管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局麻下置胃管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置胃管的患者100例,随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局麻下置胃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操作.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插管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分别为P<0.01和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局麻下置胃管法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曲延文;田春香;薛爱香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腰椎退变性滑脱症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CT对于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4年5月至2007年3月因腰腿疼痛而就诊的腰椎退变性滑脱病例36例,男14例,女22例,滑脱程度Ⅰ°30例,Ⅱ°6例.均无峡部裂.结果:36例均显示腰椎前滑脱,分布以L4、L5为主;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增生36例,关节腔真空症14例;均表现为椎间孔变形变窄;侧隐窝狭窄,双侧狭窄60处,单侧10处;36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改变;黄韧带肥厚和钙化11例.结论:CT对于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而高度怀疑腰椎退变性滑脱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赵振清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浅谈分娩机制多种教学方法的体会

    目的:提高分娩机制教学效果.方法:在分娩机制的教学中,进行多种现代教学方法的尝试,抓住竞争心理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结果:取得了较好效果.结论:在分娩机制教学中采用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作者:程春霞;薛敏;徐大宝 刊期: 2007年第21期

  • 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50例和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50例,均为14 d 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判断疗效.结果:治愈显效率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治疗组取得满意疗效,表明此方案可行.

    作者:董金叶 刊期: 2007年第2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