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芎通络汤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杨维华;周慎

关键词:丹芎通络汤, 高血压性心脏病, 左室舒张功能不全
摘要:目的:观察丹芎通络汤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丹芎通络汤治疗)56例和对照组(用尼群地平治疗)29例,分别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和左室舒张功能等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芎通络汤能够改善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左室舒张功能.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溶栓丸3号辅助治疗3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0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溶栓丸3号治疗3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3期脉管炎患者1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0例)和治疗组(1000例);两组均用肠溶阿斯匹林、妥拉苏林、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溶栓丸3号,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动脉血流图、临床安全性及总疗效和2年后复发率.结果:近期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7.8%、98.6%,对照组分别为7.8%、54.5%;对主要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动脉血流图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溶栓丸3号是治疗3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子胜;马同长;张宏亮;刘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降压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阴虚阳亢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降压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阴虚阳亢型)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用降压胶囊和罗布麻胶囊治疗,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浆心钠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显著优于对照组(56%,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脑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固醇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仅血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降压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有关.

    作者:金龙;周文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枳术汤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8例

    1998年2月~2001年9月,我们应用枳术汤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68例,并与单纯用西药西沙比利治疗的3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守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祛瘀消斑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1999年10月~2001年10月,我们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31例痰瘀互阻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祛瘀消斑胶囊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并与16名健康人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霞;刘运芳;杨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舒心饮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舒心饮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支架血栓等术后冠脉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支架植入成功的冠心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服用支架植入术常规用抗血小板药,治疗组加用舒心饮,采用双缩尿法、激光散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30天时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并计算两组气阴两虚、气虚和血瘀证积分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浆CRP显著下降(P<0.05),GPⅡb/Ⅲa和CD62P也有降低的趋势;支架术后气阴两虚、气虚和血瘀证积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经6个月临床随访,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复发冠脉事件也较少.结论:舒心饮与抗血小板药联合应用能预防冠脉支架血栓等术后冠脉事件,且疗效优于单用抗血小板药.

    作者:王显;林钟香;葛均波;李陪成;刘旭;何燕;张振贤;沈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抑颤汤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黑质细胞形态学的作用

    目的:探讨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抑颤汤组(给抑颤汤1.7~1.8g/只),分别每天灌胃1次,连续8周;并观察PD大鼠行为特征及脑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抑颤汤组大鼠治疗后旋转次数明显减少(P<0.01);脑黑质细胞数明显增多,神经元体积较饱满,结构较清晰,细胞内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趋于正常.结论:抑颤汤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促进受损脑黑质细胞修复,为临床治疗PD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杨明会;窦永起;刘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7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冠脉造影阴性者,2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其中54例冠脉造影阳性(血管狭窄≥50%)患者经中医辨证后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和气阴两虚3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脉造影阳性者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人(31.5%与2.2%,X2=14.1,P<0.01),冠脉造影阳性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阴性者(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增高.在非重度狭窄者、重度狭窄者中心血瘀阻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痰浊壅塞、气阴两虚两型(P<0.05),而痰浊壅塞、气阴两虚两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支数、病变的严重性呈正相关.血瘀是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同型半胱氨酸值可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严卉;胡晓晟;陈君柱;朱建华;陈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金叶败毒颗粒抑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信号通路的研究

    目的:研究金叶败毒颗粒(简称中药)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p38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治疗HCM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中药和更昔洛韦(GCV)干预HCMV感染的细胞p38 mRNA及pRb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两种药物对HCMV感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L)的影响.结果:两种药物均可抑制HCMV在HEL中的增殖,但中药能明显抑制p38 mRNA的水平,并使其磷酸化底物pRb蛋白表达降低,而GCV无此作用.结论:中药可能通过调节MAPK通路而抑制HCMV基因的表达和复制.

    作者:汪辉;闻良珍;凌霞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从冠心病中医防治的若干进展探讨结合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冠心病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中医药防治同样也获得一些可喜的苗头.本文将作简介并对中西医结合在此领域内研究的可能性结合点略加探讨.

    作者:汤益明;杨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自拟清肠饮加减辅助治疗肛窦炎100例

    1998年3月~2001年3月,笔者用自拟清肠饮加减辅助西药治疗肛窦炎10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10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桂明;韩英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纯中药外用治疗慢性外耳道湿疹40例

    1997年7月~2001年5月,我们采用纯中药外用治疗慢性外耳道湿疹40例,并与西药外涂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丽娜;卢满存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1999年12月~2000年12月,笔者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5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2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长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参芪丸对肺癌患者化放疗中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参芪丸对肺癌患者在化放疗过程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化疗或放疗与复方参芪丸同时应用,对照组(30例)化疗或放疗与一般生血药同时应用,两组均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或三分之二疗程的放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与白细胞数测定.结果: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计数变化治疗组化放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放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参芪丸在肺癌化放疗过程中具有保护骨髓,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起到减毒增效之作用.

    作者:李爱民;贾竹叶;吴敏;王嫦云;付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孙怡;裘昌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大黄(廑)虫丸辅助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46例

    2000年6月~2001年7月,我们用大黄廑虫丸辅助治疗慢性肝病患者46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指标,并以西药治疗的46例为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宁;吴圣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残石净配合胆道镜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结石420例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仍有较高的发病率,手术后难以取净,复发率高,需反复手术,难度大.1990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用自拟的残石净合剂配合纤维胆道镜(下称胆道镜)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结石420例,并与单行手术取石的44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林;黄卫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血流灌注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活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用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与对照组(23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核素分布异常节段计数、计分及核素心肌显像缺损范围分数和严重程度积分的变化,观察心脉通胶囊对心肌缺血区血流灌注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核素分布异常节段计数、计分及核素心肌显像缺损范围分数和严重程度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具有较好改善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缺血区灌注的作用,对AMI存活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孟君;冯君;贺敬波;丘瑞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皂矾丸辅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8例

    1998年1月~2001年9月,我们采用复方皂矾丸加康力龙等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28例,并与单用康力龙等西药常规治疗的28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静;魏锦;胡宏;刘川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用基因芯片筛选针刺衰老大鼠涌泉穴的318个差异基因初报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研究针刺涌泉穴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大鼠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成年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针刺组,两组每日皮下注射10%D-半乳糖0.5ml造模,造模的同时针刺组予以针刺涌泉穴,7周后处死,并摘取肝脏提取mRNA,作逆转录为cDNA以备检测.随机选用2305条大鼠cDNA制备成表达谱芯片,用Cy3和Cy5两种荧光物质分别标记两组大鼠肝组织的cDNA,制备成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计算机扫描后进行数据分析,初步筛选出了差异表达基因318条,其中表达上调的有137条,表达下调的有181条,并对其中差异为显著的55条作了初步分析.结果:针刺涌泉穴对衰老大鼠的基因表达的影响涉及免疫、生长发育、基础代谢和细胞骨架运动等多个方面,这从基因水平证明了针刺治疗是一整体调节作用.结论:应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够同时半定量的研究数千条基因的表达状态,可以从微观基因水平研究针刺的整体机理,并判定其分子疗效,进而提高中医的科研水平.

    作者:王米渠;张卫;李珉;王刚;吴斌;罗永芬;许锦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丹蒲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丹蒲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丹蒲胶囊(治疗组72例)和前列泰片(对照组20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液IL-2、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IL-2、IL-6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对照组II-2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IL-6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蒲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有显著降低作用.

    作者:张亚强;卢建新;吴志奎;刘猷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