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严卉;胡晓晟;陈君柱;朱建华;陈瑜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中医辨证分型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7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冠脉造影阴性者,2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其中54例冠脉造影阳性(血管狭窄≥50%)患者经中医辨证后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和气阴两虚3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脉造影阳性者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人(31.5%与2.2%,X2=14.1,P<0.01),冠脉造影阳性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阴性者(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增高.在非重度狭窄者、重度狭窄者中心血瘀阻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痰浊壅塞、气阴两虚两型(P<0.05),而痰浊壅塞、气阴两虚两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支数、病变的严重性呈正相关.血瘀是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同型半胱氨酸值可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

    2000年2月~2002年2月,我们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花;李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调心方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调心方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外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群峰电位(PS),然后施以100Hz、100串的强直刺激,诱发LTP产生.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大鼠海马脑片LTP的诱发成功率约为60%,施以高频串刺激后PS幅度显著增高,PS潜伏期明显缩短.用调心方(7.45mg/mD预先孵育海马脑片对正常PS的形状、幅度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其并不影响海马脑片的基础突触传递;但施以高频刺激后脑片LTP的诱发率呈现升高趋势,同时其PS增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显著提高.结论:调心方可提高大鼠海马脑片LTP的诱发率及增幅,这可能是其改善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万勤;张永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舒心饮对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应用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舒心饮与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对冠状动脉支架血栓等术后冠脉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支架植入成功的冠心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服用支架植入术常规用抗血小板药,治疗组加用舒心饮,采用双缩尿法、激光散射比浊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30天时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选择素(CD62P)的变化,并计算两组气阴两虚、气虚和血瘀证积分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浆CRP显著下降(P<0.05),GPⅡb/Ⅲa和CD62P也有降低的趋势;支架术后气阴两虚、气虚和血瘀证积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经6个月临床随访,治疗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复发冠脉事件也较少.结论:舒心饮与抗血小板药联合应用能预防冠脉支架血栓等术后冠脉事件,且疗效优于单用抗血小板药.

    作者:王显;林钟香;葛均波;李陪成;刘旭;何燕;张振贤;沈琳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生脉散皂苷部位对大鼠培养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生脉散皂苷部位对培养的大鼠单个心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以Fluo-3AM负载心肌细胞,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单个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生脉散皂苷部位10μg/ml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并使其维持在高水平(P<0.01),随后加入高Ca2+和高K+对细胞内Ca2+浓度无明显影响.生脉散皂苷部位100μg/ml诱导心肌细胞内Ca2+浓度迅速明显增加后又迅速下降至静息水平(P<0.01),外加高Ca2+和高K+不能刺激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增加.结论:生脉散皂苷部位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

    作者:汪红仪;余伯阳;严永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降压胶囊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阴虚阳亢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降压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阴虚阳亢型)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老年高血压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用降压胶囊和罗布麻胶囊治疗,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浆心钠素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显著优于对照组(56%,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脑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总胆固醇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仅血压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降压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有较好的疗效,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升高血浆心钠素水平有关.

    作者:金龙;周文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慢性重型肝炎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因乏力、纳差,黄疸进行性加深70余天,伴腹水30天,尿少20天,于2001年1月31日就诊.既往无肝炎病史,无血吸虫病、嗜酒史.2000年n月15日因乏力、尿黄,查总胆红素(TBIL)17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0μmol/L,丙氨酸转氨酸(ALT)466U/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c均阳性.

    作者:陈旭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残石净配合胆道镜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结石420例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仍有较高的发病率,手术后难以取净,复发率高,需反复手术,难度大.1990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用自拟的残石净合剂配合纤维胆道镜(下称胆道镜)治疗术后肝内胆管结石420例,并与单行手术取石的44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林;黄卫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方参芪丸对肺癌患者化放疗中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参芪丸对肺癌患者在化放疗过程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化疗或放疗与复方参芪丸同时应用,对照组(30例)化疗或放疗与一般生血药同时应用,两组均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或三分之二疗程的放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与白细胞数测定.结果: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计数变化治疗组化放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放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参芪丸在肺癌化放疗过程中具有保护骨髓,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起到减毒增效之作用.

    作者:李爱民;贾竹叶;吴敏;王嫦云;付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枳术汤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8例

    1998年2月~2001年9月,我们应用枳术汤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68例,并与单纯用西药西沙比利治疗的3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守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从冠心病中医防治的若干进展探讨结合点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冠心病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中医药防治同样也获得一些可喜的苗头.本文将作简介并对中西医结合在此领域内研究的可能性结合点略加探讨.

    作者:汤益明;杨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1999年12月~2000年12月,笔者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5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2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长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多元统计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

    多元统计分析在中医药学的现代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中医文献学、中医体质学、中医病因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对脏腑功能实质的规范,脏腑(疾病)证候体系诊断标准的建立,脏腑生理病理与现代医学基础的相关性,中药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中.

    作者:任艳玲;董平;郑洪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丹芎通络汤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芎通络汤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丹芎通络汤治疗)56例和对照组(用尼群地平治疗)29例,分别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和左室舒张功能等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芎通络汤能够改善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杨维华;周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虫子抗敏煎治疗螨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观察

    为了探究中药对螨过敏性哮喘的治疗作用,1999年5月~2001年12月,我院哮喘门诊从气道反应性的角度,观察了中药经验方虫子抗敏煎治疗小儿螨性哮喘的肺功能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褚东宁;楼金吐;杜勤;俞定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温针疗法治疗雷诺氏病30例

    我们于2000年3月~2002年3月采用温针疗法治疗雷诺氏病30例,并与用倍他乐克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顺;蔡玉颖;卢金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纯中药外用治疗慢性外耳道湿疹40例

    1997年7月~2001年5月,我们采用纯中药外用治疗慢性外耳道湿疹40例,并与西药外涂治疗的40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丽娜;卢满存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抑颤汤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黑质细胞形态学的作用

    目的:探讨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PD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给等量生理盐水)、抑颤汤组(给抑颤汤1.7~1.8g/只),分别每天灌胃1次,连续8周;并观察PD大鼠行为特征及脑黑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抑颤汤组大鼠治疗后旋转次数明显减少(P<0.01);脑黑质细胞数明显增多,神经元体积较饱满,结构较清晰,细胞内高尔基体、线粒体等趋于正常.结论:抑颤汤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促进受损脑黑质细胞修复,为临床治疗PD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杨明会;窦永起;刘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金叶败毒颗粒抑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p38信号通路的研究

    目的:研究金叶败毒颗粒(简称中药)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p38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治疗HCMV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中药和更昔洛韦(GCV)干预HCMV感染的细胞p38 mRNA及pRb蛋白表达水平,观察两种药物对HCMV感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L)的影响.结果:两种药物均可抑制HCMV在HEL中的增殖,但中药能明显抑制p38 mRNA的水平,并使其磷酸化底物pRb蛋白表达降低,而GCV无此作用.结论:中药可能通过调节MAPK通路而抑制HCMV基因的表达和复制.

    作者:汪辉;闻良珍;凌霞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乳腺癌术后化疗35例

    2000年3月~2002年3月,我们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5例,并与单纯术后化疗的27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琴;彭世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乳达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1998年7月~1999年10月,我们用中药制剂乳达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300例,并与用乳癖消片治疗的10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昝大鸣;杨玉泰;王中心;魏静波;沈东涛;赵南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