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仪;余伯阳;严永清
目的:观察丹芎通络汤对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用丹芎通络汤治疗)56例和对照组(用尼群地平治疗)29例,分别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压和左室舒张功能等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舒张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芎通络汤能够改善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左室舒张功能.
作者:杨维华;周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因乏力、纳差,黄疸进行性加深70余天,伴腹水30天,尿少20天,于2001年1月31日就诊.既往无肝炎病史,无血吸虫病、嗜酒史.2000年n月15日因乏力、尿黄,查总胆红素(TBIL)173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0μmol/L,丙氨酸转氨酸(ALT)466U/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抗HBc均阳性.
作者:陈旭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7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简称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及冠脉造影阴性者,28例健康体检者,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其中54例冠脉造影阳性(血管狭窄≥50%)患者经中医辨证后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和气阴两虚3型,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脉造影阳性者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人(31.5%与2.2%,X2=14.1,P<0.01),冠脉造影阳性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冠脉造影阴性者(P<0.01),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增高.在非重度狭窄者、重度狭窄者中心血瘀阻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痰浊壅塞、气阴两虚两型(P<0.05),而痰浊壅塞、气阴两虚两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支数、病变的严重性呈正相关.血瘀是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同型半胱氨酸值可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严卉;胡晓晟;陈君柱;朱建华;陈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2000年2月~2002年2月,我们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45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5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桂花;李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存活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用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与对照组(23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核素分布异常节段计数、计分及核素心肌显像缺损范围分数和严重程度积分的变化,观察心脉通胶囊对心肌缺血区血流灌注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核素分布异常节段计数、计分及核素心肌显像缺损范围分数和严重程度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具有较好改善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缺血区灌注的作用,对AMI存活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孟君;冯君;贺敬波;丘瑞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我们于2000年3月~2002年3月采用温针疗法治疗雷诺氏病30例,并与用倍他乐克治疗的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顺;蔡玉颖;卢金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天然药物里对脑缺血损伤具有治疗作用的主要是活血化瘀药.中医对缺血性疾病的治疗理论是气血相关理论、活血化瘀理论,治则是活血生肌、行气通脉、补气活血.西医研究显示脑缺血损伤的级联反应分为4个阶段(1),治疗策略是恢复再灌注和保护脑组织.活血化瘀药在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非活血化瘀药也可以作用于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的某一阶段,保护缺血缺氧的神经细胞.
作者:廖维靖;范明;杨万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996年6月~1997年5月,我们应用自拟星蒌承气汤加水蛭辅助治疗急性脑卒中33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3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菊;池明宇;姜秋颖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浙江蝮蛇毒诱导人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测定IC5o值及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FCM)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率,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同时用流式细胞汁FCM及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浙江蝮蛇毒能抑制Jurkat细胞生长,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并能诱导人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48h时作用强,此时Bcl-2蛋白表达下降,随后此作用减弱,低浓度作用下细胞逐渐恢复生长.结论:浙江蝮蛇毒能诱导人白血病Jurkat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此作用与Bcl-2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作者:董庆华;郑树;吕庆华;何立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作者:孙怡;裘昌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多元统计分析在中医药学的现代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中医文献学、中医体质学、中医病因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对脏腑功能实质的规范,脏腑(疾病)证候体系诊断标准的建立,脏腑生理病理与现代医学基础的相关性,中药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中.
作者:任艳玲;董平;郑洪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冠心病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中医药防治同样也获得一些可喜的苗头.本文将作简介并对中西医结合在此领域内研究的可能性结合点略加探讨.
作者:汤益明;杨宁 刊期: 2002年第11期
2000年6月~2001年7月,我们用大黄廑虫丸辅助治疗慢性肝病患者46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肝纤维化指标,并以西药治疗的46例为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宁;吴圣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调心方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LTP)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外微电极技术,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细胞外群峰电位(PS),然后施以100Hz、100串的强直刺激,诱发LTP产生.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大鼠海马脑片LTP的诱发成功率约为60%,施以高频串刺激后PS幅度显著增高,PS潜伏期明显缩短.用调心方(7.45mg/mD预先孵育海马脑片对正常PS的形状、幅度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其并不影响海马脑片的基础突触传递;但施以高频刺激后脑片LTP的诱发率呈现升高趋势,同时其PS增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显著提高.结论:调心方可提高大鼠海马脑片LTP的诱发率及增幅,这可能是其改善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万勤;张永祥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丹蒲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丹蒲胶囊(治疗组72例)和前列泰片(对照组20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液IL-2、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IL-2、IL-6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5);对照组II-2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IL-6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丹蒲胶囊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2、IL-6水平有显著降低作用.
作者:张亚强;卢建新;吴志奎;刘猷枋 刊期: 2002年第11期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研究是当今医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Ⅱ)等血管活性因子对高血压病的发病影响研究日趋深入.1998年1~10月,我们通过对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患者血浆ET、AⅡ水平测定,旨在探讨本病中医辨证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化指标,现整理如下.
作者:辛效毅;张绚邦;周铭心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生脉散皂苷部位对培养的大鼠单个心肌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方法:以Fluo-3AM负载心肌细胞,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单个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生脉散皂苷部位10μg/ml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并使其维持在高水平(P<0.01),随后加入高Ca2+和高K+对细胞内Ca2+浓度无明显影响.生脉散皂苷部位100μg/ml诱导心肌细胞内Ca2+浓度迅速明显增加后又迅速下降至静息水平(P<0.01),外加高Ca2+和高K+不能刺激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增加.结论:生脉散皂苷部位对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
作者:汪红仪;余伯阳;严永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溶栓丸3号治疗3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3期脉管炎患者1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0例)和治疗组(1000例);两组均用肠溶阿斯匹林、妥拉苏林、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溶栓丸3号,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动脉血流图、临床安全性及总疗效和2年后复发率.结果:近期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7.8%、98.6%,对照组分别为7.8%、54.5%;对主要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动脉血流图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溶栓丸3号是治疗3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子胜;马同长;张宏亮;刘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复方参芪丸对肺癌患者在化放疗过程中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化疗或放疗与复方参芪丸同时应用,对照组(30例)化疗或放疗与一般生血药同时应用,两组均完成2个疗程的化疗或三分之二疗程的放疗,并进行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与白细胞数测定.结果: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计数变化治疗组化放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放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参芪丸在肺癌化放疗过程中具有保护骨髓,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起到减毒增效之作用.
作者:李爱民;贾竹叶;吴敏;王嫦云;付群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999年10月~2001年10月,我们应用高频超声技术观察31例痰瘀互阻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祛瘀消斑胶囊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并与16名健康人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霞;刘运芳;杨竞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