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浆置换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

尹卫东;王华锋;刘连起;曹怀光;余新风

关键词:血浆置换, 有机磷中毒, 胆碱酯酶活力
摘要:在临床急救工作中,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69例,其中血浆置换治疗32例,常规药物治疗37例,前者显示疗程短,胆碱酯酶活力单位CHE恢复较快及疗效较好等特点,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方法的选择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方法:临床治疗28例均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并修补喙锁韧带.结果:随访6个月~18个月,平均9个月.全部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现内固定松动从肩锁关节脱位者.切口一期愈合,有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钩钢板内固定结合肩锁喙锁韧带修补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无并发症,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刘占奇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7 200例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阳性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其临床诊断,除依靠肝功能的生化检测外,在基层不能普遍开展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的情况下,主要依赖于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免疫学监测.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本文将2003年至2004年来我院就诊和查体的乙肝病毒五项血清标志物检测阳性的7 200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现报告如下.

    作者:戴东梅;刘振云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采供血机构如何确保血液质量

    保障血液质量是血站的根本所在,如何确保血液质量,这就要求血站应从内部管理、血液质量信息管理、采供血环节等几个方面出发,努力做好这些方面的各项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终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作者:黄传英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提高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准备工作质量的探讨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验准备工作是整个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全局.就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来讲,应从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认真做好预实验、勤交流总结等方面提高实验准备工作的质量,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顾福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19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条件下如何提高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95年2月至2005年10月收住的门静脉高压大出血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药物止血有效14例(73.6%),配合三腔管压止血14例(87.5%),急诊手术止血10例(90.9%),急诊手术死亡2例(18.2%),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21.1%).结论:采用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为中心的综合性及个体化治疗,正确把握急诊手术时机,可提高门静脉高压大出血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杜长江;周杰;马运平;巩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硬膜外接镇痛泵在腹部手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腹部手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止痛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将患者分A、B两组,A组90例为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B组90例为术后即拔管而用传统的间断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止痛药,对两组的止痛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A组比B组患者止痛效果好,术后排气时间短.结论:腹部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护士做好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如观察疼痛症状术后排气时间及导管护理等,可保证镇痛泵发挥其效能.

    作者:沙素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在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6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和45例正常儿童同时用免疫发光法测定PCT.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结果:细菌性肺炎患儿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好转时PCT、CRP水平较治疗前(P<0.01)有明显下降.结论:联合检测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后PCT、CR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倪芳颖;邵耀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伪膜性肠炎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PMC)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20例PMC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在发生PMC之前均有多种抗生素应用史,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发热及白细胞升高等表现.20例均做粪厌氧菌培养,有14例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9例纤维结肠镜检查提示PMC.结论:PMC多发生于抗生素应用之后,老年人、多种疾病联合、胃肠疾病或手术干预等是发生PMC的主要危险因素.对具有危险因素者,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腹泻、发热、白细胞升高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此病.纤维结肠镜检查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彩超检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改变

    目的:应用彩超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探讨糖尿病患者该支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38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并与3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减低,舒张期血流速度、血流量显著减低,阻力指数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灌注不足,彩色超声多普勒可快捷、准确地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作者:韩卓;王亚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iplle sclerosis,MS)的MRI特征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例临床诊断为MS患者的MRI检查资料.结果:31例共发现病灶184个,病灶于侧脑室旁白质区、半卵圆中心及皮层下区多见,其次见于脊髓小脑、脑干及胼胝体,部分可见视神经受累,病灶呈卵圆形或圆形稍长T1、长T2信号,矢状位像见病灶与侧脑室垂直,急性病灶增强扫描有的可呈结节状、环状或斑点状强化.结论:在MRI图像上MS有特征性表现,MRI能反应MS病理变化,为临床诊断MS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彭述文;于清玲;米霞;赵英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162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与急性咽炎的疗效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8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予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0岁~1岁,每次1/3支,每日3次;1岁~3岁,1/2支,每日3次;3岁~5岁,每次2/3支,每日3次;5岁以上,每次1支,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按20 mg/(kg·d)~40 mg/(kg·d),分3次服.每8 h1次,疗程均为7 d.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在咽痛、咽充血、咽肿胀减轻,体温下降及全身不适缓解等方面的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1.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有较好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克洛分散片.

    作者:郭可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治疗男女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与衣原体疗效对比观察

    除了淋球菌以外,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尿道炎统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或称非特异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目前,通常被称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是指衣原体(占40%~50%)、支原体(占20%~30%)及一些尚不明致病病原体(占10%~20%,如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和单纯疱疹病毒)的尿道炎,女性则为宫颈炎.

    作者:梁玉贞;于波;耿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死髓牙拔除术的护理配合

    死髓牙拔除术是口腔科常见的门诊手术,由于缺乏营养支持,牙齿组织变脆,大多数死髓牙的拔除术较为复杂,需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

    作者:江玉凤;孙敏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尤其肺癌.近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全世界肺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不断上升,有超过胃癌、乳腺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而跃居首位的趋势.

    作者:牟春华;郎福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血脂康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与氟伐他汀疗效对照,探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调脂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6例来自门诊的高脂血症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血脂康组和氟伐他汀组各28例,疗程均为8周,服药8周后测定血脂水平.结果:血脂康对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的有效率分别为35.7%、32.1%、42.9%,和7.1%.氟伐他汀对降低TC、TG、LDL-C及升高HDL-C的有效率分别为39.3%、35.7%、39.3%和3.57%.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血脂康和氟伐他汀均有明显的调脂作用,且血脂康的不良反应小于氟伐他汀,价格便宜,患者乐于接受,可广泛使用.

    作者: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胸锁关节脱位治疗分析9例

    1995年至1999年对9例胸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并随诊观察对比分析,探讨伤后急诊手术治疗对疗效的重要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传统刮板涂片和宫颈刷涂片的比较

    目的:评价使用宫颈刷取样涂片和传统铲形刮板取样涂片的有效性.方法:对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宫颈铲形刮板、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片进行宫颈阴道病变对比分析.结果:宫颈铲形刮板涂片满意率仅达76.5%,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片满意率可达84.3%.结论:采用扫帚形宫颈刷取样涂出的片,不但能获得较多的移行带细胞,而且可获得丰富的宫颈管细胞,不但使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的检出率提高,而且有助于检出来自宫颈柱状上皮的腺癌及癌前病变.是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取样好方法.

    作者:黄海深;何兰香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如何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

    近10年来,我国临床实验室已普遍开展了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的质评活动,这些质控多注意了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控问题,而分析前质控问题尚未引起全体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检验结果与病人临床症状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遇到此情况,临床医生总是抱怨检验人员.

    作者:孙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6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因其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而为临床医师所重视.我院从2002年6月到2005年6月共收治该病15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荆肖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严重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由于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结缔组织病或冠状动脉栓塞所引起.

    作者:王明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