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烧伤主要包括电弧烧伤所引起的体表烧伤和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电接触烧伤.电接触烧伤常造成人体深部组织如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和骨骼的损伤.同时由于电流作用于心肌纤维和传导系统可引起心室颤动等严重后果.自1996年7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对23名电烧伤患者成功地进行了院前救治.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人工晶体飞速发展的这许多年来,对其的研究一直集中在材料、光学面和攀的设计方面,以解决生物相容性、屈光性、炎症反应、后囊膜混蚀、可折叠性、可调节性等问题,使术后并发症减到少,尽早恢复佳视力.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人工晶体可能存在的对视网膜的远期潜在性影响.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剖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器质性消化不良(OD)的临床特点,探讨消化不良的诊治.方法:通过360例内镜检查分类,总结分析FD和OD各型的症状.结果:FD组、OD组分别为63%和37%患者年龄平均分别为47.5岁、60岁.两组性别女>男、OD组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FD组.结论:消化不良特征对判断FD和OD有较高的价值,根据进餐试验及分型有助于消化不良的诊治.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一个严重的过敏反应.一旦发生,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做青霉素皮试或静脉输入青霉素,必须按规定用药,严格使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国内宁养院护理的现状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护理对策,家居与门诊服务相结合的宁养护理模式.方法:通过参观学习、交流及网络、创办护理专刊等形式对全国20家宁养院护士的培训.结果:20家宁养院在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资助下,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宁养院免费居家护理模式是我国居家宁养护理的雏形,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起病急,临床症状重,对患者生命威胁大,临床常见.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发现并发症,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回顾近5年我院10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治经过的全过程,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动态B超观察声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本文对长治市2005年全市13县(市、区)的性病疫情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2005年长治市性病发病率比2004年显著降低.发病病种以尖锐湿疣为主;在性别上,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50岁这个年龄段;职业以农民、工人、个体经营者发病者较多;文化素质方面,发病者中以低学历者占大多数.在性病感染者中,大部分为已婚本地患者,传播途径以间接接触为主.后本文针对性病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当地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现就近年在EHF治疗、护理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凯西来联合丹参对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6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丹参针剂1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点滴,1次/d,疗程2个月.凯西来(新谊医药集团新乡联谊制药厂提供)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疗程2个月.对照组采用一般护肝治疗(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肌苷等).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LN、Ⅳ-C)等.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凯西来联合丹参具有较强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手术的配合方法,改革手术体位,提高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成功率.方法:按急诊手术的准备及配合方法,重点改革手术体位:患儿平卧,用柔软手术巾做成圆柱形垫于颈部,根据年龄大小、患儿胖瘦,圆柱直径灵活掌握,并根据实际情况,在患儿背部垫上薄枕,使气管处于平、直位置.结果:28例小儿气管内异物均顺利取出.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小儿气管内异物取出,能固定颈部,使气管平直,便于气管镜进入,利于异物取出、吸出.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肝脏是甲状腺激素代谢和执行功能的重要器官,有研究表明,肝硬化时常有明显的甲状腺激素代谢的紊乱,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尤其以晚期肝硬化患者为多见[1].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TSH)主要用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测,为了解土家族聚集区人群中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肝硬化疾病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本文对119例土家族肝硬化患者及51例土家族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T3、T4、TSH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概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对穿透射线(X线)所经过的物质断面进行扫描,通过计算机技术显示该层面的结构装置,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新型放射诊断显像设备,随着改革开放及我国城乡医疗条件的改善,CT已逐渐的普及到我国县区医院,为基层医院影像诊断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要想掌握它高超独特的功能,必须掌握CT机的正确的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产时胎儿宫内窘迫是引起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分娩期胎儿监护,及时诊治胎儿宫内窘迫,是降低围生儿病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院应用MFM产科中央监护系统,对住院分娩的孕妇进行入室监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中毒性菌痢效果.方法:选14例急性中毒性菌痢为治疗组,用先锋必或菌必治按每千克体重20 mg~40 mg静脉滴注,一日2次,3 d一疗程.对照组16例,7例选用氨苄青霉素与丁胺卡那霉素,联合静脉点滴,其中3例加服氟哌酸,6例用环丙沙星与先锋V联合使用,3例曾先后选用上述抗生素4种以上.两组同期给予基础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休克与脑水肿症状消失2.5 d,腹疼、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消失1.27 d,大便镜检阴性1.92 d.大便培养阴转为3 d,治愈率100%;对照组,体温正常3 d,休息与脑水肿症状消失3 d,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浓血便消失2.5 d,大便镜检阴性3 d,大便培养阴转3.28 d,治愈率100%.两组治愈及临床主要指标平均复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主要指标复常天数明显缩短,可作为治疗中毒性菌痢病原治疗的首选药.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在护理学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实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护理的要求.本文就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引入了模拟病区、模拟查房、角色扮演、小组病例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论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腹腔镜在处理卵巢良性肿瘤的作用日益变得重大,而且逐渐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69例,取得较满意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期剥离B超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方法:对38例胎盘早期剥离的B型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所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B型超声对胎盘早期剥离的分型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临床诊断符合率达100%.结论:B型超声对胎盘早期剥离的早期诊断,尤其是无症状性的隐性胎盘早期剥离的早期发现、治疗及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糖尿病(DM)患者日益增多,老年DM患者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率18%~40%[1].老年DM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2].老年DM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加强对DM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DM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文对老年DM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汉中市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辖10县1区,人口372万.本市无偿献血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2001年开始,经过4a的努力,无偿献血从当初的不到20%发展到目前的98%.为了更好的保证无偿献血发展势头,我们对街头无偿献血者及过街群众进行了心理调查分析,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手背浅静脉网穿刺方法.方法: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使患者手背自然放松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握拳式穿刺操作,其余操作步骤一样,观察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进针时间及液体外渗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液体外渗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手背自然放松式操作既提高了首次穿刺成功率又减少了液体外渗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