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教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

关键词:医学教育, 课堂, 教学
摘要:课堂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学教育课堂教学的思考,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医学教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硬脑膜静脉窦损伤36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外伤性硬脑膜静脉窦损伤的手术处理方法.方法:总结36例外伤性硬脑膜静脉窦损伤的术中处理方法.结果:36例异物、骨片刺入、骨折撕裂等不同原因所致的大小不同的硬脑膜静脉窦损伤,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29例未发现继发出血和窦腔阻塞.结论:对各种类型的外伤性硬脑膜静脉窦损伤均应及时、准确判断,充分准备,术中根据静脉窦破裂的部位、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可改善其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显著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延长CT机X线球管使用寿命的探讨

    球管是CT中昂贵的消耗性核心部件,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正确合理使用,做好维护保养,既能保证优质图像,又可大大延长球的使用寿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当地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较高的急性传染病,现就近年在EHF治疗、护理中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动态B超观察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起病急,临床症状重,对患者生命威胁大,临床常见.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及时发现并发症,对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回顾近5年我院10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治经过的全过程,并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动态B超观察声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传统手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术式.微创手术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精心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观察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分析病种结构更好为医院管理服务

    对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的分析及掌握,有利于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合理分配医院的医疗技术资源,提高医院的总体水平,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我院2001年至2005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藤黄菌素对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体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藤黄菌素对HL-60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台盘蓝拒染法及流式细胞术,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及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应用台盘蓝拒染法,藤黄菌素能够显著地抑制HL-60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且呈现时效及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的结果表明:藤黄菌素作用2 h可使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别阻滞于G2/M期和G0/G1期.结论:藤黄菌素能够明显抑制HL-60细胞体外增殖.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谈病案统计管理网络化建设和发展

    病案统计在实施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以来,改变了已沿用多年病案统计手工登记和索引卡片统计病案资料的手工模式.病案统计网络化是医院建设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病案统计必须加快网络化建设,首先要营造适应网络化信息资源的现代信息技术设施环境,不断提高病案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病案统计网络化为医疗单位在医疗、科研、教学、经营管理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医疗信息,使医疗单位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促进医疗单位不断发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乏氧显像剂18F-MISO的应用

    组织乏氧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一个共同病理改变,组织的含氧量对疾病的诊断十分重要,因此应用放射性药物检测组织的含氧量为目前国际研究的一个热点.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难点及其对策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在护理学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实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很难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护理的要求.本文就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改革,引入了模拟病区、模拟查房、角色扮演、小组病例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论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经血传播疾病对从事血液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血液是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HIV)、梅毒等20多种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的传播载体.从事血液检验工作者(实验人员、标本采集的护理人员和清洁工人)每天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患者的血液及被其污染的器械,在标本采集、标本处理、实验操作和卫生清洁过程中常会被带有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的锐器损伤,皮肤、黏膜、衣物被污染和泼溅等意外的发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职业感染危险.随着当前经血传播疾病的迅速蔓延,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职业危害日趋严重.为了减少医源性感染,必须注意检验工作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20例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

    目的:总结缺铁性贫血(IDA)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临床3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资料.结果:由月经过多导致女性IDA占40%,由消化系统疾病导致IDA占51.25%,由饮浓茶导致IDA占3.13%,由产后出血导致IDA占1.87%,由其他未知原因导致IDA占3.75%.结论:月经过多是导致IDA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但由恶性肿瘤引起IDA也不少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78例分析

    为进一步认识机械通气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提高对重症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我们ICU对4 a来收治的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护理程序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脑卒中患者常有不同程序的偏瘫、失语、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给家庭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孤僻的心理,在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常会遇到不少难点,我们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心肌梗死的护理

    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脉粥样硬化、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等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缺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工作过累、重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饱餐、大量饮酒等均有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心肌梗死发生比较突然、症状危重是中老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中毒性菌痢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中毒性菌痢效果.方法:选14例急性中毒性菌痢为治疗组,用先锋必或菌必治按每千克体重20 mg~40 mg静脉滴注,一日2次,3 d一疗程.对照组16例,7例选用氨苄青霉素与丁胺卡那霉素,联合静脉点滴,其中3例加服氟哌酸,6例用环丙沙星与先锋V联合使用,3例曾先后选用上述抗生素4种以上.两组同期给予基础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休克与脑水肿症状消失2.5 d,腹疼、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消失1.27 d,大便镜检阴性1.92 d.大便培养阴转为3 d,治愈率100%;对照组,体温正常3 d,休息与脑水肿症状消失3 d,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浓血便消失2.5 d,大便镜检阴性3 d,大便培养阴转3.28 d,治愈率100%.两组治愈及临床主要指标平均复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主要指标复常天数明显缩短,可作为治疗中毒性菌痢病原治疗的首选药.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血细胞分析仪儿童参考值调查及分析

    目的:调查儿童手指末梢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参考值,指导临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00名健康儿童采末梢血20μl立即测定,得出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出参考值.结果:血细胞分析仪儿童参考值与成人明显不同,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粒细胞的百分率、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均值低于成人;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均值却高于成人.结论: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成人)应分别建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参考值,才能对诊断疾病及预后观察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31例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1例直肠癌患者的采用经腹一直肠癌切除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再造人工肛门的护理,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治愈30例,死亡1例.结论:护士做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加强人工肛门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穴位封闭加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

    目的:探讨穴位封闭加按摩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抽取50例为试验组,48例为对照组.试验组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按摩气海穴治疗尿潴留;对照组单纯采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结果:治疗有效率,实验组为98%,对照组为65%,P<0.01.结论: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加穴位按摩效果明显高于单纯注射新斯的明组,两组有显著差异.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小儿外科择期手术患儿术前输液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小儿术前输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0例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行术前输液治疗.结果:使用输液治疗的患儿术前睡眠及术后纠正水、电解质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输液对于择期手术的患儿有临床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