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HIV)、梅毒等20多种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的传播载体.从事血液检验工作者(实验人员、标本采集的护理人员和清洁工人)每天接触各种疾病的患者、患者的血液及被其污染的器械,在标本采集、标本处理、实验操作和卫生清洁过程中常会被带有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的锐器损伤,皮肤、黏膜、衣物被污染和泼溅等意外的发生,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职业感染危险.随着当前经血传播疾病的迅速蔓延,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职业危害日趋严重.为了减少医源性感染,必须注意检验工作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当今社会,患者的权利意识觉醒、医者的传统地位和利益受到严峻挑战,作为医生不但要求具有高超的医学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医德,特别在传统医学-中医的教学中,更应注意从多角度、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医德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合格医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前S1和前S2蛋白可以作为表达病毒活动性复制的新标志,并提示两者可能均涉及到病毒对肝细胞的附着过程.前S1蛋白位于病毒颗粒表面,在病毒感染、复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方面以及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参考意义.我科于2003年1月开始检测此项目,为进一步探讨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 M)、HBV-DNA的关系,现将2005年1月到3月份的几种常见模式结果统计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肺癌(Lung Cancer)是呼吸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跃居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1].尽管目前临床上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肺癌的确诊率在不断提高,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尤其是青年人还是容易误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有效治疗时机和生存期.我们收集了1991年至2005年我院确诊的青年人(年龄≤40岁)肺癌40例,其中在我院或外院误诊者有2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穴位封闭加按摩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抽取50例为试验组,48例为对照组.试验组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按摩气海穴治疗尿潴留;对照组单纯采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结果:治疗有效率,实验组为98%,对照组为65%,P<0.01.结论: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加穴位按摩效果明显高于单纯注射新斯的明组,两组有显著差异.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传统手术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术式.微创手术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精心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观察和正确的功能锻炼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肺泡细胞癌的痰液细胞学特点,提高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方法:对10例肺泡癌进行痰液细胞学与组织学对比观察.结果:肺泡癌的痰液细胞学特点:癌细胞分化程度高,异型性较轻,核偏位,核型规整,染色质均细,核、浆比例失常明显,细胞浆淡染或泡沫状;癌细胞呈乳头状排列,边缘部细胞浆呈花瓣状突起;癌细胞数量较多.结论:肺泡细胞癌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图像,临床误诊率较高,多数被误诊为粟粒状肺结核或支气管感染.痰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肺泡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剖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器质性消化不良(OD)的临床特点,探讨消化不良的诊治.方法:通过360例内镜检查分类,总结分析FD和OD各型的症状.结果:FD组、OD组分别为63%和37%患者年龄平均分别为47.5岁、60岁.两组性别女>男、OD组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FD组.结论:消化不良特征对判断FD和OD有较高的价值,根据进餐试验及分型有助于消化不良的诊治.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常见差错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常见差错出现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防范于未然.结果:保证患者的安全,杜绝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选择一种快速、有效、副作用小的人工流产镇痛方法.方法:随机选择205人,将其分为两组,异丙酚组125人,利多卡因组80人.异丙酚组静脉推注异丙酚2.5 mg/kg,1 min~2 min推注完毕,进行手术操作,如术中出现肢体动作或手术时间延长,追加异丙酚2 ml~3 ml.利多卡因组于宫颈3点、9点处进针,抽吸无回血后各注入2%的利多卡因2.5 ml,并用棉签浸透2%利多卡因液插入宫颈内口,5 min后取出棉签行人工流产术.结果:异丙酚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P<0.01),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出血少(P<0.05),没有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P<0.01).结论:异丙酚静脉推注用于人工流产镇痛,快速、效果理想、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护理程序的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脑卒中患者常有不同程序的偏瘫、失语、眩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给家庭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孤僻的心理,在对他们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常会遇到不少难点,我们通过运用护理程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汉中市地处陕南秦巴山区,辖10县1区,人口372万.本市无偿献血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2001年开始,经过4a的努力,无偿献血从当初的不到20%发展到目前的98%.为了更好的保证无偿献血发展势头,我们对街头无偿献血者及过街群众进行了心理调查分析,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糖尿病(DM)患者日益增多,老年DM患者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率18%~40%[1].老年DM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2].老年DM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加强对DM患者的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DM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文对老年DM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一种排出莫菲氏管下大量空气的更有效方法.方法:设定几个长度的空气段,用输液管缠绕手指法和传统下排法两种方法对各个空气段各排气5次,通过对损失液体量、成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上排法损失液体量明显少于下排法,空气段越短,上排法成功率越高.结论:上排法操作简便、快捷、能避免污染和浪费药液,60cm以下空气段均可采用上排法.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儿童手指末梢血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参考值,指导临床,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00名健康儿童采末梢血20μl立即测定,得出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计算出参考值.结果:血细胞分析仪儿童参考值与成人明显不同,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粒细胞的百分率、平均血小板体积的均值低于成人;而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均值却高于成人.结论:不同年龄段人群(儿童、成人)应分别建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参考值,才能对诊断疾病及预后观察有实际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对各种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是各级医院特别是基层县级医院急诊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急性中毒发病急剧、病情变化迅速、发展快且及时,正确诊断、恰当有序的救治是有效控制中毒症状、降低中毒死亡率和致残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课堂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医学教育课堂教学的思考,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医学教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附近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的骨折.治疗的目的是保留受伤肢体的完整功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成型术中的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实验、对照两组,对实验组进行术前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缺铁性贫血(IDA)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临床32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资料.结果:由月经过多导致女性IDA占40%,由消化系统疾病导致IDA占51.25%,由饮浓茶导致IDA占3.13%,由产后出血导致IDA占1.87%,由其他未知原因导致IDA占3.75%.结论:月经过多是导致IDA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但由恶性肿瘤引起IDA也不少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