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许光远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栓调节蛋白(PTM)水平,探讨HCY和PTM与脑梗死的关系,及HCY与PTM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血浆HCY和PTM水平,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和PT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HCY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715,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与纤溶系统的活化.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血浆PTM的异常表达表明脑梗死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纤溶系统的活化.联合检测血浆HCY和PTM水平,可有助于病情监测及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赵登贤;杨文东;杜青利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治疗方法.方法:对于TUVP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以及对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采取减少诱发因素和药物治疗.结果:对于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缓解膀胱痉挛的症状,采取减少诱因及药物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贾丽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远端胃切除后并发胰瘘在临床上并不常见,临床容易忽视.1993年来我们共治疗了4例远端胃根治性切除术后合并胰瘘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华;许光远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本文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豆制品中酸性橙Ⅱ和酸性金黄含量的方法,豆制品中酸性金黄Ⅱ经粉碎,提取,过滤,得到的样品提取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流动相是甲醇-乙酸铵0.02 mol/L=75+25,在检测波长450 nm时,流速1.0 ml/min测定,色谱柱为SymmetryC18(250 mm×4.6 mmid,5 μm).
作者:卢彩霞;陈艳;李永波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冲洗疗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冲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结果: 优12例;良20例;差4例;无效2例;优良率84.2%.结论:冲洗疗法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措施,可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采用复合式编码技术,确保标本标识、中文检验报告编号的唯一性,减少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方法:在标本采集及上机检测时,分别产生一组由工作时段代码、操作者代码及标本处置序号构成的复合式编码来标识标本及检验报告;每一组编码都是唯一的.结果:以复合式编码为唯一标志,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规范了工作流程,杜绝了差错发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结论:复合式编码技术及其指导思想,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尤其中小型医院实验室易于采用或值得借鉴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术惠;姜义明;徐明霞;王晓燕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头痛的临床诊断及头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336例慢性头痛的头针治疗.结果:各种慢性头痛主要根据临床特点诊断,头针治疗慢性头痛效果肯定,有效率达97.3%.
作者:谢莉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Cyclin E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E在6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并对肿瘤临床分期与其表达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Cyclin 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47.8%,其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yclin E在不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8.154,P<0.05).在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Cyclin E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52%,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36.84%(χ2=5.231,P<0.05).结论:Cyclin E的表达可预测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复发,并可作为推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李永昱;彭翔 刊期: 2006年第15期
中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中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道逐年增多,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的报道明显增加.中药注射剂同丸散膏丹相比,应用的历史较短,对其了解还很不够,何况注射剂直接注入体内,特别是注入血管内,更应加强防范.为此,笔者提醒大家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作者:韩秀红;秦明秀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室内质量控制(IQC)是实验室人员采用一系列方法,连续评价本实验室工作的可靠程度.确定报告能否发出,是保证实验室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采供血机构检测抗-HCV、抗-HIV、HBsAg均采用ELISA法,ELISA有其自身的特点,如灵敏度较高,同时影响因素也较多,这就更需加强质量控制.本文就实验室内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及其对策报告如下.
作者:李乃鱼;张录喜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调查荆州市部分成年人体检的血脂和载脂蛋白的水平,为临床血脂研究与心血管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03年至2005年来我院体检的1 656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结果:TC、TG值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女性比男性增高更明显.男性Apo-A1和Apo-B值在各年龄段基本一致,女性则是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但在60岁以后又下降.老年前期、老年人血脂异常率较高且比较接近.结论:脂类代谢与年龄密切相关,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血脂异常明显增加,表明动脉粥祥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作者:鄢斌 刊期: 2006年第15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下肢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是临床常见病,如不及时治疗,都将造成深静脉功能不全,给患者带来长期痛苦,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在急性期内可并发肺栓塞,重者可以致命.据报道[1,2]外科大手术未采用预防措施的患者,DVT患病率为25%,尸检发生率为35%~52%.大部分患者虽经初步治疗,但血栓未能完全消融,随即转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3].
作者:李尊民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笑气在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工流产)中的镇痛作用.方法:将336例孕45 d~70 d自愿中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除不给笑气外其他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术者疼痛程度、术中宫颈扩张难易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比例等.结果:观察组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宫口较松,极易通过5号扩宫器,便于手术操作.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笑气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可减少患者痛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符丽霞;郭珠爱;吴娜文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疗效.方法:对36例施行电化学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电化学疗法手术均获成功,33例食道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未出现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随访存活3 a以上者11例,2 a以上者19例,0.5 a以上者5例.结论:加强对电化学疗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的护理,有利于缓解食道梗阻程度,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
作者:谭亚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注射性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本文就其发生的种类、部位、临床表现和预防作以简要总结,给临床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提供依据.
作者:李思忠;王险峰 刊期: 2006年第15期
1 HGF及其受体c-met的结构HGF主要由间质细胞产生,是异二聚体结构,前体由72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单链,经蛋白水解酶水解作用产生活性形式.成熟的HGF分子由分子量为96KD的α链和分子量为34KD的β链组成.α链中有4个Kringle结构域,其N端有一个发夹样结构,该结构与前两个Kringle区结构为HGF发挥生物学作用所必需;β链中有丝氨酸蛋白酶催化结构和类似结构.两者之间以一个二硫键相连.HGF基因定位于7q21?1,DNA长度约70KD,包含18个外显子及17个内含子.
作者:刘瑞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酶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K-B法作抗生素敏感试验,同时用相关方法检测超广谱酶(ESBLs).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酶菌株78株,占25%,其他克雷伯菌未检出产酶菌株,产酶组与非产酶组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除外)及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作者:周冰;钱厚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比较用安射力320 (碘佛醇)和76%泛影葡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的检查结果.方法:将458例欲行HSG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用安射力320),B组(用76%泛影葡胺),对比检测结果,包括子宫、输卵管、盆腔病变及术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子宫、输卵管、盆腔病变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1),术中不良反应情况A组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用安射力320和76%泛影葡胺造影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但安射力320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不良反应小于76%泛影葡胺.
作者:邓军;武兴杰;黄益;庄娘妥;曾文彦;罗武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关节镜检查治疗膝关节紊乱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总结了对408例关节紊乱患者关节镜治疗术的护理,要点包括:入院初期帮助患者尽快进入病人角色、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及准备、术后观察、患肢护理、功能锻炼的指导、出院宣教.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病人都能积极配合,且明确术中配合、术后锻炼的意义,手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随访3个月~18个月均无不良反应.
作者:石小燕;顾美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和分析60例黄疸的病例,其中无胆道系统扩张45例,有胆道系统扩张15例.结果:无胆道系统扩张,30例诊断肝性黄疸,余15例为胆结石、胆囊炎,有胆道系统扩张15例,均为肝内外胆道阻塞.结论:超声可以对肝源性黄疸与阻塞性黄疸做出鉴别诊断,对内科黄疸的病因诊断缺乏特异性,需结合病史、临床资料,并综合超声声像图分析.对阻塞性黄疸着重注意梗阻部位,判断梗阻原因.
作者:马润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