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P)后膀胱痉挛的护理治疗方法.方法:对于TUVP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以及对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采取减少诱发因素和药物治疗.结果:对于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缓解膀胱痉挛的症状,采取减少诱因及药物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贾丽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采用复合式编码技术,确保标本标识、中文检验报告编号的唯一性,减少差错与纠纷的发生.方法:在标本采集及上机检测时,分别产生一组由工作时段代码、操作者代码及标本处置序号构成的复合式编码来标识标本及检验报告;每一组编码都是唯一的.结果:以复合式编码为唯一标志,应用于临床实验室中,规范了工作流程,杜绝了差错发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结论:复合式编码技术及其指导思想,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实验室尤其中小型医院实验室易于采用或值得借鉴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术惠;姜义明;徐明霞;王晓燕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等离子刀髓核低温消融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析等离子刀腰椎间盘消融术的优点.方法:对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等离子刀髓核低温消融术,并随访其近期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得以随访,长18个月,短3个月.优良率84.13%,无任何并发症.结论:等离子刀髓核低温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技术简单、安全、微创、疗效肯定,关键是适应证的选择.
作者:雷高;高宏伟;赵养学;罗德民;李德成 刊期: 2006年第15期
1 依据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颈椎病这种常见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社会竞争力加剧,中青年患者的工作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有的甚至通宵在电脑前工作,所至颈椎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问题.结合临床治疗手段的匮乏,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推拿已不满足患者的需求,人们希望有一种方便、适用的治疗仪器,既能用于医院又能用于家庭省时、省力、省钱又无毒副作用且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尽早的开发和生产适合大众需求的颈椎治疗仪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者:吕桂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早期应用a-2b干扰素(安福隆)对急性肾损的恢复及病程的影响.方法:将60例HFRS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用药后各期病程长短、临床表现及化验室检查的恢复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病程明显缩短,肾损伤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HFRS早期应用a-2b干扰素,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提高越期率降低并发症.
作者:刘玉芳;杨芳侠;武秋凡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对我院1999年以来B超诊断经产后证实为神经管畸形56例结果临床分析,探讨胎儿神经管畸形B超声像图变化.方法:对B超检查提示为胎儿神经管畸经产后证实为神经管畸形56例资料分析探讨.结果:在B超检查59例中,其产后证实神经管畸形56例,诊断符合率为94.9%.结论:产前B超检查胎儿畸形有助于妊娠的处理,对优生医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冯丽;宰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缺血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上述患者48例,于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佩尔地平,分别观察静脉注射后至2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注射药物后2 min,SBP、DBP、HR即显著下降,且维持至20 min.术中配合硝酸甘油滴鼻,使SBP、DBP缓慢下降,且维持至停药后30 min,而HR无显著改变.结论: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及心率增快,维持全麻诱导,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平稳,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能减少各自用药量及其毒副反应,预防和及时处理心肌缺血,提高围术期手术安全性.
作者:康凤岐;常韦华;闫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严重的一个类型,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表现方面有明显不同.作者通过临床病例总结,从多方面阐述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表现特点方面有何不同以及引起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纪连廷;郝爱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通过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诊断线索分析及误诊、漏诊分析,探讨消化道出血诊断的基本步骤.方法:对22年来住院的84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黑便、呕血、持续进行胃管引流和黏液性血便对消化道出血部位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结论:为避免误诊、漏诊,提出诊断消化道出血应遵循的诊断和验证诊断的步骤.
作者:郝怀珍;李向红;白志强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我院中风科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通过监测治疗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手术及抢救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崔晓莉;张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磁共振由于其特定的检查条件及检查环境,使许多患者难以或无法接受检查,处理不当甚至造成患者的伤害.对于身体内有金属物的患者、患有幽闭症患者、癫痫患者、婴幼儿及精神病患者、晕迷及危重患者等特殊患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接诊的医生或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做事要耐心、细致、周到,才能使检查顺利完成.
作者:苏素联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31人,分成两组,其中16人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15人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降糖药,观察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的用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这两组患者,其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加用口服降糖药,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燕;郝陆飞;梁旭丽 刊期: 2006年第15期
随着检验项目的发展,标本留取所使用的抗凝剂种类越来越多,为了探讨不同抗凝剂对乙肝病毒二对半结果的影响,我们用进口一次性真空采血管、肝素管、凝血因子测定管和血常规测定管(EDTA-K2)分别留取30份乙肝大三阳标本,30份乙肝小三阳标本和30份仅表面抗体阳性的标本,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雪曼;代俊合;邓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3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MSCT检查,并应用后处理技术重建.结果:所有病例均可明确结石的大小、形态、部位,以及继发改变.结论:结合轴位图像和后处理技术,MSCT较其他影像检查方法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诊断价值.
作者:葛昊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降低难治性尖锐湿疣(CA)复发及提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选择难治性CA患者42例,随机分为用复方竹叶草脂联合白介素-2治疗(治疗组)和用干扰素局封后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肉眼观察和醋酸白试验的方法,判定治疗后在原发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出现新的疣体为复发,未出现新的疣体为痊愈.结果:治疗组21例在治疗后3个月内痊愈18例,复发3例,对照组21例在治疗后3个月内痊愈13例,复发8例.两组3个月内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竹叶草脂联合白介素-2可以明显提高难治性CA的治愈率,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乔俊康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二氧化碳(CO2)激光造口和挂线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前庭大腺脓肿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庭大腺CO2激光造口组54例,采用CO2激光治疗机(波长为10.6 μm,功率为1 W~30 W),在脓肿突出处局麻,激光造口,冲洗囊腔,术后0.02%高锰酸钾坐浴,口服消炎药治疗;挂线治疗组54例,在脓肿低和高处局麻,大三角针带橡皮筋穿透脓腔打结,在针眼处大空针抽吸反复冲洗囊腔,术后0.02%高锰酸钾坐浴,口服消炎药治疗,术后10 d撤除橡皮筋.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术后肿块消失,疼痛缓解、无瘢痕,且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愈率、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出血少、不需缝合,痛苦小,术后不需放置引流条,不需换药,疗效确切,较好的保留了前庭大腺功能,无复发,无须住院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适宜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容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酶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K-B法作抗生素敏感试验,同时用相关方法检测超广谱酶(ESBLs).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酶菌株78株,占25%,其他克雷伯菌未检出产酶菌株,产酶组与非产酶组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除外)及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作者:周冰;钱厚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注射性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本文就其发生的种类、部位、临床表现和预防作以简要总结,给临床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提供依据.
作者:李思忠;王险峰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在分娩第二产程连续监护的价值.方法:将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在我科分娩的产妇2 3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 162例,该组产妇第二产程实行持续胎儿电子监护.对照组产妇1 186例,该组产妇第二产程实行胎心率听诊及选择性监护.分析两组胎儿窘迫检出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连续胎儿电子监护提高了产科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下降,提高了新生儿Apgar评分.
作者:杨冬晓;白满 刊期: 2006年第15期
目的:对有危险因素者进行积极干预,以防治产后抑郁症.方法:从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进行定期孕检的2 200名孕产妇中,筛查出有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者2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4例,通过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讲、心理治疗防治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照组114例按一般孕妇宣教.结果:观察组通过积极干预治疗,发病率降为7%,且病情明显减轻.结论:积极干预可有效减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和程度.
作者:李彩霞;王静 刊期: 200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