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种抗凝血对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二对半结果的影响

姚雪曼;代俊合;邓芳

关键词:三种抗凝血, ELISA法, 肝病毒, 二对半
摘要:随着检验项目的发展,标本留取所使用的抗凝剂种类越来越多,为了探讨不同抗凝剂对乙肝病毒二对半结果的影响,我们用进口一次性真空采血管、肝素管、凝血因子测定管和血常规测定管(EDTA-K2)分别留取30份乙肝大三阳标本,30份乙肝小三阳标本和30份仅表面抗体阳性的标本,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现报告如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加压快速输液抢救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压快速输液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以及在快速输液期间血压、脉搏的变化,并与传统的输液法比较,是否更具优越性.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n=20)和对照组(Ⅱ组n=20),Ⅰ组采用血压计袖带加压软性袋装液体快速静脉输液,根据CVP结果调整速度;Ⅱ组用传统输液方式处理.结果:Ⅰ组病例在30 min内平均输入量为(1 050±160)ml,在围术期平均总输入量为(5 125±350)ml;Ⅱ组分别为(625±140)ml与(3 280±270)ml,P<0.01,SBP、DBP、SpO2指标恢复,Ⅰ组优于Ⅱ组;死亡率下降.结论:在CVP监测下,加压快速扩容法是救治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措施,可迅速恢复患者有效循环血量,维持重要器官组织细胞的灌注,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何娟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B超诊断胎儿神经管畸形5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院1999年以来B超诊断经产后证实为神经管畸形56例结果临床分析,探讨胎儿神经管畸形B超声像图变化.方法:对B超检查提示为胎儿神经管畸经产后证实为神经管畸形56例资料分析探讨.结果:在B超检查59例中,其产后证实神经管畸形56例,诊断符合率为94.9%.结论:产前B超检查胎儿畸形有助于妊娠的处理,对优生医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冯丽;宰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不同妊娠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凝固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等反映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PT、APTT、TT、Fib测定均为凝固法,在CA-1500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试剂及定标血浆均为德国德灵公司产品.结果:妊娠中、晚期妇女与正常对照组或早期妊娠者比较,PT、APTT、TT时间明显缩短、Fib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由于凝血功能增强、抗凝及纤溶功能减弱,出现妊娠期高凝状态.这一妊娠期生理变化为产后快速有效止血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也是导致妊娠期血栓病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可能与多种产科疾患有关.妊娠期间检测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对预防血栓形成并及时进行抗凝治疗有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章小东;郑穗瑾;彭兰芬;黄文彩;罗辉;蒋友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临床分离鉴定435株念珠菌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念珠菌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标本分离的念珠菌用VITEK-32鉴定仪鉴定,对分离株进行抗生素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435株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居首位.435株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增加了真菌的感染机会,应加强真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艾辉;徐小平;李卓成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结果的影响,为老年患者提供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将566例老年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输液故障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输液故障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χ2=4.51,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轻疼痛,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

    作者:朱国容;陈才进;李玉平;谢鸿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支气管扩张诊断中HRCT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的HRCT征象,探讨HRCT在支气管扩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E四排螺旋CT扫描支气管扩张患者32例做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为住院患者,均已经临床或手术证实.先行普通CT扫描(CCT),再行高分辨扫描(HRCT).结果:3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HRCT均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病变部位、类型和范围.结论:HRCT对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优于CC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玉章;朱培欣;张廷;陈新晖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17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1].由于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因而心理负担一般也较年轻人重.医学实践证明,患者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护理比躯体护理更重要[2].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保持佳心理状态.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78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积极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心理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注射性神经损伤的应用解剖学基础

    注射性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并发症.本文就其发生的种类、部位、临床表现和预防作以简要总结,给临床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提供依据.

    作者:李思忠;王险峰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库尔特HMX血细胞分析仪旗标和代码出现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库尔特HMX血液分析仪是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其专利的VCS三维分析技术使得库尔特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性能稳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故障率低、易于保养维护,是较为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我科于2004年引进一台,经总结把使用中旗标和代码出现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葛晓东;侯保霞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愈骨灵软膏的制备工艺及药理研究

    骨折、软组织损伤是临床骨科中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骨折难以愈合.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肝主筋.骨痂的生新与气血、肝肾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治疗一直采用活血化瘀,补肝肾、强筋骨的治疗原则,愈骨灵软膏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配合小夹板,治疗四肢不同部位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较对照标准提前1周~4周,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治疗率100%.临床愈合时间短21 d,长56 d,平均愈合时间34 d.现将愈骨灵软膏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药理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庄绪华;高岩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98例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98例羊水过少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达96.6%;羊水过少高发于孕40周~41周;羊水量越少,羊水粪染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结论:对羊水过少患者确诊后选择剖宫产为宜.

    作者:邓云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笑气吸入镇痛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0例采用笑气吸入性镇痛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100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镇痛作用起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文英;陈倩文;文慧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早期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中毒45例

    急性重度中毒,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常导致患者死亡,常规治疗往往效果欠佳,给患者造成严重危害,作者从2002年至2005年共对45例急性重度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中毒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纳洛酮静脉注射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刘书玲;彭兆旭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222株克雷伯菌的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酶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K-B法作抗生素敏感试验,同时用相关方法检测超广谱酶(ESBLs).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酶菌株78株,占25%,其他克雷伯菌未检出产酶菌株,产酶组与非产酶组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除外)及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

    作者:周冰;钱厚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观察66例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需求情况,并据此采取心理护理.结果:66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性格变化及角色认知冲突,经积极的心理护理后均得到康复.结论:心理护理对畸胎妊娠孕产妇的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吴佩雁;杨雪娇;沈琼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正常成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去卷积算法在成人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3例正常成年人行常规头颅CT平扫后,再行CT灌注成像检查.在常规轴面CT扫描后选取基底节及其相邻层面,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同时开始连续50 s的四层动态扫描,重建的198幅动态图像使用CT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图像,测量所选脑内感兴趣区的血流量、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显示正常成年人脑灰质灌注高于脑白质,脑灰质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54.7±11.3)ml/(min·100 g)、(2.9±0.5)ml/100 g、(3.4±0.6)s;脑白质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27.9±6.9)ml/(min·100 g)、(2.4±0.4)ml/100 g、(3.9±0.5)s.结论: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去卷积算法较其他模式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优势,同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去卷积技术为测量正常人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李春和;姚振威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心肌缺血的防治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缺血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上述患者48例,于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佩尔地平,分别观察静脉注射后至2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注射药物后2 min,SBP、DBP、HR即显著下降,且维持至20 min.术中配合硝酸甘油滴鼻,使SBP、DBP缓慢下降,且维持至停药后30 min,而HR无显著改变.结论: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及心率增快,维持全麻诱导,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平稳,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能减少各自用药量及其毒副反应,预防和及时处理心肌缺血,提高围术期手术安全性.

    作者:康凤岐;常韦华;闫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东芝800 mA X线机点片装置故障及检修

    本文对东芝800 mAX线机常见、多发故障进行分析,并结合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介绍,提出了对该型设备故障查找的步骤和思路,供同行参考.

    作者:周鹏飞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2668例损伤和中毒原因分析

    损伤和中毒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也是危害人们生命的主要病因.本文对我院2001年至2003年间2 668例损伤和中毒出院病案资料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医院及有关部门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成俊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电化学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疗效.方法:对36例施行电化学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电化学疗法手术均获成功,33例食道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未出现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随访存活3 a以上者11例,2 a以上者19例,0.5 a以上者5例.结论:加强对电化学疗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的护理,有利于缓解食道梗阻程度,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

    作者:谭亚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