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手术全期护理

张红;吴丹云;邱赛琴;汤秀芸;李绪惠

关键词:手术全期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Orem理论
摘要:目的:探索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应用手术全期护理之护理过程.方法:对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密切观察,在手术前、中、后期收集资料,根据不同时期患者的特征给予不同的护理模式.结果: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改善了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使之有信心接受手术,安全度过整个手术过程,提升了手术后自我照顾能力.结论: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加强了护患之间的信赖关系.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笑气吸入镇痛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0例采用笑气吸入性镇痛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100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笑气吸入性镇痛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好,镇痛作用起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文英;陈倩文;文慧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17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

    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1].由于处在特殊的生理阶段,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因而心理负担一般也较年轻人重.医学实践证明,患者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护理比躯体护理更重要[2].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和护理中,必须高度重视心理治疗和护理,使患者保持佳心理状态.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5年4月共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78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积极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心理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B超诊断胎儿神经管畸形5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院1999年以来B超诊断经产后证实为神经管畸形56例结果临床分析,探讨胎儿神经管畸形B超声像图变化.方法:对B超检查提示为胎儿神经管畸经产后证实为神经管畸形56例资料分析探讨.结果:在B超检查59例中,其产后证实神经管畸形56例,诊断符合率为94.9%.结论:产前B超检查胎儿畸形有助于妊娠的处理,对优生医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冯丽;宰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宫颈癌介入护理

    经皮双侧髂内动脉造影/灌注化疗,经皮双子宫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是目前治疗宫颈癌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疗效高、并发症少等特点,护理起举足轻重之作用,护理的配合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

    作者:杨文丽;柴炜红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积极干预防治产后抑郁症114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有危险因素者进行积极干预,以防治产后抑郁症.方法:从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进行定期孕检的2 200名孕产妇中,筛查出有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者2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4例,通过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宣讲、心理治疗防治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照组114例按一般孕妇宣教.结果:观察组通过积极干预治疗,发病率降为7%,且病情明显减轻.结论:积极干预可有效减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和程度.

    作者:李彩霞;王静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影响凝血试验测定结果因素的探讨

    近年随着血栓性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研究的迅速发展,血栓与止血试验的诊断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普及面越来越广,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由于凝血试验的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所以加强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势在必行.现将实验中影响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的一些重要因素论述如下.

    作者:赵翠霞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体会

    目的:探讨美国BECKMAN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方法:对仪器进行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全程维护并加强日常保养.结果:通过日常精心维护和保养,能保证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使用寿命.结论:我们对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是可行的,适宜推广.

    作者:周惠玉;马莉;王厚照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中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中药应用的日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报道逐年增多,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的报道明显增加.中药注射剂同丸散膏丹相比,应用的历史较短,对其了解还很不够,何况注射剂直接注入体内,特别是注入血管内,更应加强防范.为此,笔者提醒大家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作者:韩秀红;秦明秀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超声引导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卵巢囊肿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方法:应用超声引导穿刺卵巢囊肿,行负压抽吸囊液后,随后注入无水酒精,定期动态观察,检测囊肿变化并准确记录.结果:37例卵巢囊肿中,治愈32例(86.48%),显效3例(8.11%),有效1例(2.70%),无效1例(2.70%),总有效率(97.30%).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注射硬化剂治疗卵巢囊肿疗效显著,成为卵巢囊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郭亮;魏满莉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脉冲磁颈椎治疗仪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1 依据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颈椎病这种常见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社会竞争力加剧,中青年患者的工作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有的甚至通宵在电脑前工作,所至颈椎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问题.结合临床治疗手段的匮乏,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推拿已不满足患者的需求,人们希望有一种方便、适用的治疗仪器,既能用于医院又能用于家庭省时、省力、省钱又无毒副作用且疗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尽早的开发和生产适合大众需求的颈椎治疗仪满足患者的需求.

    作者:吕桂生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Cyclin E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 E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 E在6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并对肿瘤临床分期与其表达结果做相关性分析.结果:Cyclin E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47.8%,其与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yclin E在不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组织中过表达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8.154,P<0.05).在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Cyclin E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4.52%,远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36.84%(χ2=5.231,P<0.05).结论:Cyclin E的表达可预测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和复发,并可作为推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李永昱;彭翔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三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α-干扰素是国际公认的抗乙肝病毒首选药物.由于乙肝病毒存在免疫耐受,单纯应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不满意,采用联合治疗有望提高疗效.因此,我们采用α-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于慧;杨海敏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小波分析技术在B超诊断52例肿块中的应用

    目的:使用photoshop计算机技术,观察研究肿块组织的纹理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以提高超声诊断能力.方法:将超声获取的包块组织图像,再经photoshop技术的变换和变换后的小波系数与图像的局部特征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肿块组织的图像测定和小波技术分析,提供了频谱数据及图像的纹理分析信息,获取病灶区域与正常组织的纹理定量的数据描述.结论:小波分析技术为临床诊断肿块提供了分辨和分析病灶性质、程度的可靠依据.

    作者:温雪娟;张妍;王小英;苗晓敏;程晓峰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胰腺癌的螺旋CT诊断

    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根据癌灶发生部位分为胰头癌、胰体癌、胰尾癌和全胰癌,胰腺癌预后极差,1 a的生存率不到30%,5 a生存率仅3%~7%.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后5 a生存率可达30%,因此,改善胰腺癌预后的关键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1~3].CT扫描能很好地显示胰腺及胰周的解剖结构,动态扫描可以观察胰腺实质的细微结构变化,是目前诊断和术前评估胰腺癌常用、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笔者收集36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病例,分析总结其CT征象,以期提高胰腺癌CT诊断率.

    作者:吴红莲;宋善军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围术期心肌缺血的防治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缺血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时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上述患者48例,于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佩尔地平,分别观察静脉注射后至20 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诱导插管前及术毕拔管前静脉注射药物后2 min,SBP、DBP、HR即显著下降,且维持至20 min.术中配合硝酸甘油滴鼻,使SBP、DBP缓慢下降,且维持至停药后30 min,而HR无显著改变.结论:应用佩尔地平、艾司洛尔及硝酸甘油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及心率增快,维持全麻诱导,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平稳,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能减少各自用药量及其毒副反应,预防和及时处理心肌缺血,提高围术期手术安全性.

    作者:康凤岐;常韦华;闫建军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冲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冲洗疗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冲洗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结果: 优12例;良20例;差4例;无效2例;优良率84.2%.结论:冲洗疗法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措施,可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建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三种抗凝血对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二对半结果的影响

    随着检验项目的发展,标本留取所使用的抗凝剂种类越来越多,为了探讨不同抗凝剂对乙肝病毒二对半结果的影响,我们用进口一次性真空采血管、肝素管、凝血因子测定管和血常规测定管(EDTA-K2)分别留取30份乙肝大三阳标本,30份乙肝小三阳标本和30份仅表面抗体阳性的标本,并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雪曼;代俊合;邓芳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电化学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和疗效.方法:对36例施行电化学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电化学疗法手术均获成功,33例食道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未出现术后感染和并发症发生,随访存活3 a以上者11例,2 a以上者19例,0.5 a以上者5例.结论:加强对电化学疗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的护理,有利于缓解食道梗阻程度,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

    作者:谭亚玲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低高频结合超声对30例胆囊底部小隆起性病变观察的体会

    目的:评价低高频超声结合使用在诊断胆囊底部小隆起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于低频超声检查时怀疑有胆囊底部的小隆起性病变进行高频超声观察.结果:30例胆囊底部病灶在高频超声下均能得到清晰显示,其中5例仅在高频超声下显示.结论:在低频超声对胆囊底部显示不满意时,应用高频超声可明显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及诊断率.

    作者:王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正常成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去卷积算法在成人脑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3例正常成年人行常规头颅CT平扫后,再行CT灌注成像检查.在常规轴面CT扫描后选取基底节及其相邻层面,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同时开始连续50 s的四层动态扫描,重建的198幅动态图像使用CT脑灌注软件包进行处理,获得灌注图像,测量所选脑内感兴趣区的血流量、血容量及平均通过时间,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显示正常成年人脑灰质灌注高于脑白质,脑灰质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54.7±11.3)ml/(min·100 g)、(2.9±0.5)ml/100 g、(3.4±0.6)s;脑白质的平均血流量、平均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27.9±6.9)ml/(min·100 g)、(2.4±0.4)ml/100 g、(3.9±0.5)s.结论: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去卷积算法较其他模式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优势,同时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去卷积技术为测量正常人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李春和;姚振威 刊期: 2006年第15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