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宏;黄秀珍
当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一直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恶性肿瘤死亡率已居各类死因的第1位.我国呈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发癌谱并存的局面.即发展中国家高发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居高不下,而发达国家高发的肺癌、结肠癌、直肠癌及乳腺癌在我国迅速上升,这是我国癌症谱的新特点,增加了防控难度.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危险因素是指会增加人们患某种疾病机会的因素.一般以为肺癌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作者:贾正立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自攻螺纹钉在大面积牙体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因龋坏或外伤而使牙体缺损面积过大、未露髓、牙髓活力正常的患牙,采用自攻螺纹钉进行治疗.结果:52例采用自攻螺纹钉进行治疗的患牙,3年后随访44例,除3例因上颌磨牙劈裂而不能修复拔除之外,其余41例均达到评判标准,成功率为93%.结论:自攻螺纹钉在大面积牙体缺损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洪良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小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乳腺小肿瘤患者行常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两者不同的声像图改变.结果:乳腺良性小肿瘤较恶性小肿瘤在形态、边界、包膜声像图特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尤其是恶性小肿瘤的微小钙化点与穿支血管检出率较良性小肿瘤明显增高.结论:常规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乳癌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邢淑萍;高静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具有多样性、混合性和难治性,以结核病和卡氏肺孢子虫肺(PCP)多见,随着CD 4+细胞计数的下降,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频率在增加.诊断上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之前,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结核病和PCP是艾滋病常见的肺部感染,CD 4+细胞计数和影像学诊断对于指导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俊康;费文革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对珠海市部分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患病率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对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825例,其中男549例,女276例,年龄20岁~59岁,进行身高(CM)、体重(KG)、腰围(WC)、血压(BP)、TG、H-LDL、FBG等指标检测,按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对MS诊断标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S的总患病率为7.64%,男性患病率(11.9%)高于女性(0.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S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其原因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对MS的干预,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杨桂芳;兰曦;何扬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患者在CT检查时,大多数患者在检查前未曾接触过,对其检查的目的,过程和要求不了解,没有心理准备,故而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CT护理人员就患者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阅历等,对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以综合观察、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保证CT检查的顺利完成.
作者:令狐世平;张晓红;臧芳芳;景巧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一种小儿腹泻的治疗新方法.方法:采用中药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腹泻120例,并与10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9.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6.2%)差异无显著性,但腹泻治愈率(77.5%)明显优于对照组(31.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腹泻可缩短病程,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好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进一步完善兔VX2 肝癌模型的制作使之更适合影像实验研究,同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新西兰大白兔90只作为实验动物,兔VX2瘤株动物自身传代保存瘤肿,采用瘤块注射种植法接种于兔肝左叶.将接种动物随机分为A组(30只)、B组(30只)和C组(30只),分别于接种后7天、14天、21天行CT、DSA及病理学观察.结果:种植成功率分别为A组7%(2/30)、B组94%(28/30)、C组87%(26/30).CT扫描较小肿瘤大部分表现稍低密度,强化明显;较大肿瘤密度不均匀,强化不明显.DSA检查成功率91%(51/56),均可见肿瘤染色. 结论:兔VX2 肝癌模型是较理想的影像实验研究肝癌模型,瘤块注射种植法操作简单,较经济,接种后14天的肿瘤较典型.
作者:陈昆涛;何健垣;刘建民;郭瑞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因为本病为突发性疾病再加上其发病率高,早期死亡率高,患者又都有剧烈的胸痛胸闷症状,濒死感油然而生,患者一旦发病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可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因此我科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席玉玲;崔翔 刊期: 2006年第20期
脑卒中患者伤残肢体功能恢复与患者的心理、社会沟通障碍、健康知识缺乏、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在医院内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尤为主要.可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杜玉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群体胸部X检查中DR高仟伏摄影的应用价值. 方法:运用DR和PACS/RIS系统作数字化无胶片X线摄影.结果:高仟伏摄影使被检者受照剂量明显减少,而DR数字化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各层次组织结构. 结论:DR高仟伏摄影对于群体X线体格检查在降低辐射危险度、优化图像质量和费用支出合理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作者:李刚;谈旭东;江泓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我院近期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1例阳性标本中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1.5%和16.7%,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7.5%、62.6%,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结论: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作者:唐任光;杨显先;龙显科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凡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器官或组织中发育为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占正常妊娠0.5%~1%,近年来有上长趋势,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探讨B超误诊的原因.
作者:龚英姿;张秀云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替尼泊甙和顺铂联合脑部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率. 方法:替尼泊甙100 mg,第1天到第3天;顺铂40 mg,第1天到第3天,21 d为1个周期.脑部放疗于第1个周期化疗开始后第5天开始,DT (1.8~2.0) Gy/次,1次/d,5次/周,单个病灶者全颅放疗DT 30 Gy后缩野追加至DT 50 Gy,多发转移灶者给予全颅放疗DT 45 Gy. 结果:治疗后89%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对脑转移灶的客观有效率为68.3%(28/41),对肺原发灶的有效率为39.0%(16/4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脱发,中位生存期9.8个月,1 a生存率36.6%(15/41). 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有效率和生存率均较高, 且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王继生;黄雪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组装盘内的石蜡油棉球的灭菌方法和灭菌效果.方法:采用干热灭菌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通过实验室监测,所有培养结果均无细菌生长,达到灭菌效果.结论:采用干热灭菌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相结合的方法对石蜡油棉球组装盘维持灭菌, 对保证患者安全和预防院内感染起到了可靠作用.
作者:史丽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周边型肺肿瘤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5例肺肿瘤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胸壁肺肿物穿刺活检进行分析.结果:穿刺成功100%.结论: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B超引导下肺肿瘤的穿刺活检已被临床所重视并已应用,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术,给肺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它操作简单,患者损伤轻微,便于掌握, 对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远高于内窥镜及痰涂片 ,成为对肺肿瘤定性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管丙云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VITAPEX根充剂用于化脓性乳牙(含有窦道及脓肿)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两种根管充填材料对乳牙进行根管充填,实验组用VITAPEX根充剂充填,对照组用丁香油氧化锌糊剂根管充填,观察半年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ITAPEX根充剂治疗乳牙化脓性根管充填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王小芳;谷无畏;姜卓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为了解杏花岭区饭店、餐馆、职工食堂餐具消毒现状,预防食源性疾患发生.方法:我们对15户饭店、餐馆,15户职工食堂的餐具进行了检测.结果:消毒合格率分别为41.6%、73.3%,平均合格率为57.5%,不同类别饮食单位餐具合格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且保洁设施的好坏也对餐具消毒效果有直接影响.结论:职工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于饭店、餐馆餐具合格率,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张文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血细胞形态学是血液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严格遵循标本的采集、制片、染色的操作规程,获得满意合格的标本,准确分析,正确诊断.
作者:王文渊;尹景彩;刘季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50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探讨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门诊500例受检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定.结果:显示阳性89例,占17.8%,其中男性68例,女性21例,心绞痛伴ST段呈水平型下移57例,占87.7%,ST段呈下斜型下移7例,ST段呈弓背型抬高1例,ST段呈上斜型下移31例,假阳性31例.结论:ST段压低的形态对判断心肌缺血有较大意义.
作者:罗淑珍;师丽峰 刊期: 200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