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重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杜玉红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期, 健康教育
摘要:脑卒中患者伤残肢体功能恢复与患者的心理、社会沟通障碍、健康知识缺乏、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在医院内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尤为主要.可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和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是肝内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和MRI快速扫描技术的使用,其检出率有所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肝脏FNH的平扫和动态增强CT、MRI表现,旨在分析和总结FNH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其诊断符合率.

    作者:郭大立;李海龙;李长喜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病原检测及方法比较

    目的: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事件病原学检测,传统的分离培养与荧光PCR检测方法的方法比较 .方法:本实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食物中毒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并对食物中毒标本及分离的阳性菌株作肠毒素定性测定;用荧光PCR(FQ-PCR)方法对可疑食品及患者呕吐物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 结果:用国标方法,9份呕吐物标本中7份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77.78%,荧光PCR快速法检测相同标本,9份呕吐物均呈阳性,阳性率100%,食品卤香干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个阳性菌株C型肠毒素检出率100%.结论:该中毒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型肠毒素中毒,中毒食品为卤香干.荧光PCR检测法快速、灵敏,尤其适用于药后患者标本及已加热杀菌的可疑中毒食品的检测,作为初筛、辅助诊断手段,在食物中毒病原检测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欧新华;宋克云;龙碧霞;文岚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注重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健康教育

    脑卒中患者伤残肢体功能恢复与患者的心理、社会沟通障碍、健康知识缺乏、生活护理不当有直接关系.在医院内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健康教育尤为主要.可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杜玉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手法辅助复位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手法辅助复位的方法、作用与注意事项.方法:9例在单纯空气灌肠复位效果欠佳时,采用手法按摩、推压及全腹十指按压.结果:8例成功复位,未出现复发及穿孔,1例改用手术治疗.结论:手法复位能压迫鞘外肠系膜来固定套鞘、套头,能推动套头以增加脱套动力,能改善局部肠管血液循环,缓解套入部痉挛、水肿、粘连,降低脱套阻力[可有效提高复位成功率.

    作者:黄剑涛;朱长耀;曾志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无偿献血者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本市的临床用血均来自无偿献血者,本站严格按照献血法的要求,对所献血液进行检测.本人把近年来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建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胎儿肾脏发育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肾发育畸形的检查方法、声像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从孕期超声检查的近3万名孕妇中共检出53例胎儿肾发育畸形,对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种胎儿肾畸形的声像图特征不同.本组胎儿肾畸形:肾积水27例,多囊肾3例,多房性肾囊性变8例,孤立性肾囊肿1例,肾发育不良7例,肾不发育5例,异位肾2例.结论:超声检查可发现多种胎儿肾发育畸形,是一种良好的产前诊断方法.

    作者:潘庆敏;纪文萍;蔡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检测血清ALT四种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ALT检测方法结果的精确性和相关性. 方法: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icrolab 300 半自动生化仪、 Reflotron plus 快速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和赖氏法同时检测血清ALT. 结果:精密度测定,干式法测定的ALT的变异系数(CV)值为8.33%,微量速率法、赖氏法和大生化速率法CV值分别为8.02%、 10.32%和 7.59%.干式法、微量速率法和赖氏法与大生化速率法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0 2、0.981 6和0.917 6.结论:干式法和半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准确、快速、方便,与大生化速率法线形相关密切,统计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许友山;余伟;刘晓;夏卫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鉴别分析

    难治性贫血(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两种不同的疾病,RA是一组获得性的、造血功能严重紊乱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难治性慢性进行性血细胞(可一系、二系或三系)减少,伴骨髓增生及病态造血,易发生致死性感染和出血.MA是以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其他原因引起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导致细胞的巨型改变,但两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细胞形态学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甚至误诊.本文对我院1994年至2005年确诊的RA 13例、MA 47例进行周围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代作林;漆家全;全兴强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是蛋白质的氨基与糖的醛基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的终产物,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AGEs的产生,受体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边芳;王惠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论农村集体用餐现状与管理

    目的:加强农村用餐监督,规范农民炊工人员管理.方法:对92家从事农村红、白事的服务队进行现场卫生监督,探讨可行的管理办法.结果:农村集体用餐无必备的卫生设施,消毒措施不到位,违反采购食品管理规定,服务队及从业人员无两证.结论:农村集体用餐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

    作者:孙川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三种方法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方法的评价

    目的:评价3种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微量稀释法和PCR检测mecA基因对临床分离98株葡萄球菌进行检测并作比较.结果:98株中有63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3种检测方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可作为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日常工作检测甲氧西林的简便又准确的实验方法.

    作者:郭志娟;冯婷;卫胡静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高龄初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方法:观察50例高龄初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0例高龄初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性格变化经积极的心理护理后能消除不良情绪,顺利分娩.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初孕产妇分娩机制的正常进行.

    作者:陈燕珊;郭实贤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通过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就叫血液传播疾病,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RPR等多种传染疾病.疾病的抗原、抗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球和血浆中,当输入感染者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或使用被污染不合格的医疗输血耗材,就能引起血液传播疾病.

    作者:穆建荣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CT门诊患者心理护理

    患者在CT检查时,大多数患者在检查前未曾接触过,对其检查的目的,过程和要求不了解,没有心理准备,故而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CT护理人员就患者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阅历等,对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以综合观察、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保证CT检查的顺利完成.

    作者:令狐世平;张晓红;臧芳芳;景巧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68例分析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具有多样性、混合性和难治性,以结核病和卡氏肺孢子虫肺(PCP)多见,随着CD 4+细胞计数的下降,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频率在增加.诊断上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之前,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结核病和PCP是艾滋病常见的肺部感染,CD 4+细胞计数和影像学诊断对于指导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俊康;费文革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频彩色超声诊断乳腺小肿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小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乳腺小肿瘤患者行常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两者不同的声像图改变.结果:乳腺良性小肿瘤较恶性小肿瘤在形态、边界、包膜声像图特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尤其是恶性小肿瘤的微小钙化点与穿支血管检出率较良性小肿瘤明显增高.结论:常规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乳癌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邢淑萍;高静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ACT·diff2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及意义初探

    探讨CoulterACTdiff2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其对是否需要推片复检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亚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脑积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脑积水的诊断与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6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后经产科处理证实的40例胎儿脑积水的超声影像特点.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达97.5%,误诊1例.结论:超声检查快捷、简单、准确、无创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胎儿脑积水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王蓉;叶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我院自1992年至2002年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23例,手术治疗107例,非手术治疗16例,死亡1例.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徐维华;赵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CA)、股动脉(FA)解剖及结构变化、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目、回声,以探讨脑梗死与CA、FA硬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0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CA、FA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颈、股动脉内-中膜有无增厚、有无斑块、斑块数目和回声情况.结果:脑梗死组CA IMT为(0.70±0.13)mm,明显大于对照组(0.56±0.11)mm,(P<0.05);FA IMT(0.72±0.14)mm,明显大于对照组(0.59±0.09)mm,(P<0.05);脑梗死组CA、FA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无创诊断早期动脉硬化(AS)的简便有效方法,应用外周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变化可间接评价全身动脉硬化程度.为临床预防脑血管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王凤玲;何光彬;刘荣桂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