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腹腔脓肿

王敬;邵成伟;左长京;田建明

关键词:腹腔脓肿, 介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腹腔脓肿35例,脓肿直径2.5 cm~13 cm.24例单发性脓肿,11例为多发性脓肿.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结果:22例患者行1次穿刺引流,13例行第2次穿刺引流,其中5例做3次穿刺引流.35例患者平均引流15 d ,经临床、B超及CT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者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疗效确切、安全、微创.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特点和佳手术时机.方法:通过设立严格的病例对照,对46例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不同手术时机的胆囊病变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病48 h以上手术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坏疽与穿孔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较48 h内手术者明显增高(P<0.001,P<0.001,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并存病多,胆囊病变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宜在症状出现48 h内手术治疗.

    作者:马春兄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消毒供应室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措施

    目的:通过加强质量管理,严格物品流通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消除交叉感染的隐患,达到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方法:通过质量管理标准对供应室可能产生感染隐患的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改造.结果:改进后的供应室工作流程使医院的感染发生率下降为零.结论:建立及完善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合理的布局,改进消毒和物品流通的流程,是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洪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做好血细胞分析仪质量控制的体会

    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检测快速、结果重复性好等优点,在提高了检验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实验数据,但在使用过程中如无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受到影响.为确保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笔者在使用Poch-100i血细胞分析仪过程中,全面做好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体会如下.

    作者:杨萍;廖琳虹;林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肝硬化严重失代偿肝功能明显障碍的标志,按照国际腹水协会定义,顽固性腹水为药物治疗后腹水消退不满意和(或)经排放腹水治疗后不能防止腹水的早期复发.其发生机制多认为与肝脏灭活作用减弱、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肾灌注不足、抗利尿激素(ADH)和雌激素增多、血管舒张素-激肽系统和前列腺素及心钠素减少等体液性物质的生成和灭活异常有关.由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常常腹水量大,症状明显常伴有稀释性低钠血症,肾功能不全,对多种利尿剂不敏感,因此,给临床治疗上带来诸多困难.近年来,随着对肝硬化腹水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提出许多新的方法和途径,现就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张卉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腹腔脓肿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腹腔脓肿35例,脓肿直径2.5 cm~13 cm.24例单发性脓肿,11例为多发性脓肿.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结果:22例患者行1次穿刺引流,13例行第2次穿刺引流,其中5例做3次穿刺引流.35例患者平均引流15 d ,经临床、B超及CT随访未发现残存感染灶或者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腹腔脓肿疗效确切、安全、微创.

    作者:王敬;邵成伟;左长京;田建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复方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杀菌效果的检测

    目的:探讨由三氯异氰尿酸及其分解剂、抗干扰剂等制成的白色泡腾片,含有效氯41.20%.方法:在实验室内对其水溶液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及擦拭消毒物体表面.结果:用其含有效氯100 mg/L溶液对布片上大肠杆菌作用1 min,以其含有效氯1 000 mg/L溶液对布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5 min,平均杀灭率均为99.99%;前者作用3 min,后者作用30 min,杀灭率均为100%,用其含有效氯100 mg/L溶液擦拭桌面、台面、门把手后作用3 min,可使自然菌减少≥90.00% .结论:复方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杀菌效果好.

    作者:卢秀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老年髋部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减少老年髋部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通过分析355例老年髋部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制订护理对策.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结论:老年髋部术后并发症率高,应进行积极的预防,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周菊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56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四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德国美创MC-1000血凝仪,测定56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比较也存在差异(P<0.01).结论:四项凝血指标可客观准确的的评价肝硬化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刘晓建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据我国六个城市调查,脑出血患病率约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为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临床上护理难度大、要求高、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极为重要,在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治中临床往往容易忽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常导致病情加重,或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因此对其早期预防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这一,现将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萍;张清芬;杨金玲;周杜娟;李昕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因为本病为突发性疾病再加上其发病率高,早期死亡率高,患者又都有剧烈的胸痛胸闷症状,濒死感油然而生,患者一旦发病心理变化复杂,思想负担重,可直接影响治疗和康复,因此我科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了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席玉玲;崔翔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352例声带肿瘤的治疗体会

    我科自1998年8月至2004年8月6 a间共收治声带肿瘤352例,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201例,女性151例;年龄4.5岁~75岁;病程24 d~6 a;其中声带息肉187例,乳头状瘤55例,小结45例,囊肿20例,淀粉瘤样变19例,结核2例,血管瘤1例,喉癌23例.

    作者:郭飞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自攻螺纹钉在大面积牙体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自攻螺纹钉在大面积牙体缺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因龋坏或外伤而使牙体缺损面积过大、未露髓、牙髓活力正常的患牙,采用自攻螺纹钉进行治疗.结果:52例采用自攻螺纹钉进行治疗的患牙,3年后随访44例,除3例因上颌磨牙劈裂而不能修复拔除之外,其余41例均达到评判标准,成功率为93%.结论:自攻螺纹钉在大面积牙体缺损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洪良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羟氨苄的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头孢羟氨苄的含量及其回收率进行了测定;流动相为V乙酸钠∶V甲醇=90∶10;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通过外标法测定样品的含量及回收率.

    作者:陈书阳;王狂;李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ACT·diff2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及意义初探

    探讨CoulterACTdiff2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其对是否需要推片复检有指导意义.

    作者:赵亚娟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颅骨牵引患者运用骶尾部垫高悬空减压法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颈椎骨折颅骨牵引术后患者行单人骶尾部垫高悬空减压法与传统三人轴线翻身法对褥疮发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52例颈椎骨折颅骨牵引术后患者,分别应用单人骶尾部垫高悬空减压法(实验组,30例)与传统三人轴线翻身法(对照组,22例)进行翻身,并做6个月~9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种翻身方法对褥疮发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2例发生褥疮,对照组1例,均为一期褥疮,减压后3 d全部愈合;实验组中29例有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对照组为20例.经统计学分析,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人骶尾部垫高悬空减压法在预防褥疮和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方面与传统方法相当,而且它操作简便,节省人力,减少患者痛苦,可推广到各级医院护理工作中,以促进颈椎骨折卧床患者的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作者:肖秀娟;朱丽萍;刘彩霞;魏燕萍;刘美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病原检测及方法比较

    目的: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事件病原学检测,传统的分离培养与荧光PCR检测方法的方法比较 .方法:本实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食物中毒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并对食物中毒标本及分离的阳性菌株作肠毒素定性测定;用荧光PCR(FQ-PCR)方法对可疑食品及患者呕吐物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 结果:用国标方法,9份呕吐物标本中7份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77.78%,荧光PCR快速法检测相同标本,9份呕吐物均呈阳性,阳性率100%,食品卤香干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个阳性菌株C型肠毒素检出率100%.结论:该中毒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型肠毒素中毒,中毒食品为卤香干.荧光PCR检测法快速、灵敏,尤其适用于药后患者标本及已加热杀菌的可疑中毒食品的检测,作为初筛、辅助诊断手段,在食物中毒病原检测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欧新华;宋克云;龙碧霞;文岚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前列腺切除术可拆除荷包缝合被膜32例观察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目前仍是基层医院开展多的术式.自1992年以来我们曾采用过多种止血方法,经过长期对比观察,认为可拆除荷包缝合前列腺被膜的方法,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久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协同作用的探讨

    目的:讨论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中的协同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K-B法通过单一使用头孢曲松、庆大霉素以及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对4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头孢曲松联合庆大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5.0%、35.0%和90.0%,经t检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头孢曲松和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有明显的协同作用,临床在治疗怀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经验使用二者联合用药.

    作者:卢亚林;万军;周丽娜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肺癌以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全肺切除是佳治疗手段.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总结了我院1997年至2005年全肺切除共18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珍;李国霞;杜小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95例宫外孕超声诊断及分析

    宫外孕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而宫外孕破裂尤其是急性大量出血时,常危及生命,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能否及时准确的诊断,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生命安危.超声检查是诊断此病的首选方法.现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利用B超及彩超对95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治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