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杀菌效果的检测

卢秀杰

关键词:三氯异氰尿酸,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杀菌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由三氯异氰尿酸及其分解剂、抗干扰剂等制成的白色泡腾片,含有效氯41.20%.方法:在实验室内对其水溶液进行了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及擦拭消毒物体表面.结果:用其含有效氯100 mg/L溶液对布片上大肠杆菌作用1 min,以其含有效氯1 000 mg/L溶液对布片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5 min,平均杀灭率均为99.99%;前者作用3 min,后者作用30 min,杀灭率均为100%,用其含有效氯100 mg/L溶液擦拭桌面、台面、门把手后作用3 min,可使自然菌减少≥90.00% .结论:复方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杀菌效果好.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放血稀释疗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208例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介绍静脉放血稀释疗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208例护理体会,以探讨该疗法中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提高疗效.方法:就该疗法的目的、意义、方法等作详细介绍.结果:本疗法简单、方便、经济、可靠,患者痛苦小.结论:对重症肺心病在综合治疗无显著疗效的情况下,采用此措施,不失为佳手段.

    作者:毕梅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肺癌以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全肺切除是佳治疗手段.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总结了我院1997年至2005年全肺切除共18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珍;李国霞;杜小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应用干湿疗法治疗小儿烧伤26例临床对比分析

    我院治疗烧伤一般以干燥暴露疗法为主,虽说治愈了不少小儿烧伤患者,但是深Ⅱ度创面愈合后大多有瘢痕形成,影响患儿发育,功能受到限制,故我院从2000年至2005年对小儿烧伤选择性将浅Ⅱ度和深Ⅱ度中小面积治疗分两组进行治疗,其中干燥疗法组13例,湿润疗法组13例,将两组病例作一对比分析.观测治疗发现,湿润疗法对小儿烧伤治疗比干燥疗优越性多,其中主要有:患儿受限少,治疗时间短,创面愈合快,患儿疼痛轻,创面渗出少,机体内环境稳定,不受条件限制,便于广大基层医院应用等优点.

    作者:赵元宏;黄秀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护理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关键.方法:对我院2001年4月至2006年4月间39例机械通气患者行54人次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护理情况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效果、并发症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措施.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38.9%,均不影响操作完成.术后血氧饱和度较吸痰前升高,吸痰效果良好.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效果确切,操作成功有赖积极护理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不能代替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护理常规.

    作者:谭瑞珠;吴瑞珍;周小香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53例非手术患者,从一般处理、用药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好转率为59.7%,95例随访至今,情况良好.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必不可少.

    作者:张霞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间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患者IL-2、sIL-2R的含量.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IL-2含量为(67.76±32.62)pg/ml,与健康对照组(127.15±57.05)pg/ml,相比明显降低(P<0.01),sIL-2R含量为(96.91±50.14)pg/ml,与健康对照组(92.11±34.1)pg/ml相比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出现免疫功能低下,临床检测患者IL-2、sIL-2R含量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于建平;张少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论在药理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药理学存在着内容零碎、抽象、药物种类繁多、药名难记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兴趣是优化药理教学的重要因素.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频彩色超声诊断乳腺小肿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小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乳腺小肿瘤患者行常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两者不同的声像图改变.结果:乳腺良性小肿瘤较恶性小肿瘤在形态、边界、包膜声像图特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尤其是恶性小肿瘤的微小钙化点与穿支血管检出率较良性小肿瘤明显增高.结论:常规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乳癌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邢淑萍;高静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中药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腹泻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一种小儿腹泻的治疗新方法.方法:采用中药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腹泻120例,并与10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9.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6.2%)差异无显著性,但腹泻治愈率(77.5%)明显优于对照组(31.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腹泻可缩短病程,增强疗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好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95例宫外孕超声诊断及分析

    宫外孕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而宫外孕破裂尤其是急性大量出血时,常危及生命,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能否及时准确的诊断,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生命安危.超声检查是诊断此病的首选方法.现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利用B超及彩超对95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治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电位溶出法同时测定面粉中的铅和镉

    目的:用电位溶出法解决面粉中铅和镉的测定. 方法:样品经消化后用电位溶出法测定.结果:本文提供仪器参数满足测定要求.结论:电位溶出法可同时测定面粉中的铅和镉.

    作者:沈辉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为临床开展心力衰竭健康教育提供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参考.方法:随机对112例愿意合作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信息需求表,以问卷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想了解的健康内容是发病原因和急救常识,其次为疾病转归、饮食调护、用药知识等.结论: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案,不断给予调整,才能有的放矢,突出成效.

    作者:李楚红;卢远征;王素容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CT灌注技术在乳腺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各种病理活动都与体内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获取活体组织微循环血流的灌注信息一直是医学影像学关注的热点.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时,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往往早于形态学改变,普通CT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变化,而动态CT灌注成像为研究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技术方法.它反映生理功能的改变,所用对比剂作为一种生理示踪剂,可准确反映局部微血管的功能状况,从组织水平和微循环中获得组织功能方面的信息,因此是一种功能影像(functional imaging).CT灌注能提供受检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定量分析,是从原来的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学改变向着既反映宏观形态、又揭示微观代谢和功能演变的发展,因此得到影像学越来越高的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应用.

    作者:周景玮;陈克敏;刘林祥;鲁桂青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

    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据我国六个城市调查,脑出血患病率约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为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临床上护理难度大、要求高、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极为重要,在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治中临床往往容易忽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常导致病情加重,或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因此对其早期预防及时发现积极治疗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这一,现将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萍;张清芬;杨金玲;周杜娟;李昕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儿脑损伤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68例早产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30例.观察组采取家长自愿,采用早期丰富环境及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和手法康复.对照组30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两组患儿在生后3 d行头颅CT检查,生后第28天、纠正月龄3个月、6个月、1周岁各检查评估一次(新生儿期采用20项神经行为测定法,婴儿期患儿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生后3个月复查CT或MRI检查脑实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生后6个月、1周岁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例有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征象,而对照组6例诊断为脑瘫、3例有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癫痫各1例.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马正民;康鹏讲;任莉芬;郭亚乐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病原检测及方法比较

    目的: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事件病原学检测,传统的分离培养与荧光PCR检测方法的方法比较 .方法:本实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食物中毒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并对食物中毒标本及分离的阳性菌株作肠毒素定性测定;用荧光PCR(FQ-PCR)方法对可疑食品及患者呕吐物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 结果:用国标方法,9份呕吐物标本中7份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77.78%,荧光PCR快速法检测相同标本,9份呕吐物均呈阳性,阳性率100%,食品卤香干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个阳性菌株C型肠毒素检出率100%.结论:该中毒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型肠毒素中毒,中毒食品为卤香干.荧光PCR检测法快速、灵敏,尤其适用于药后患者标本及已加热杀菌的可疑中毒食品的检测,作为初筛、辅助诊断手段,在食物中毒病原检测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欧新华;宋克云;龙碧霞;文岚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脑积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脑积水的诊断与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6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后经产科处理证实的40例胎儿脑积水的超声影像特点.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达97.5%,误诊1例.结论:超声检查快捷、简单、准确、无创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胎儿脑积水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王蓉;叶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羟氨苄的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头孢羟氨苄的含量及其回收率进行了测定;流动相为V乙酸钠∶V甲醇=90∶10;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通过外标法测定样品的含量及回收率.

    作者:陈书阳;王狂;李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股骨颈上部区域与腰椎及双侧股骨上端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测量正常人群股骨颈上部1/2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分析其各性别年龄组BMD值的分布规律,并与腰椎、双侧股骨上端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通过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量285例正常汉族人群的正位腰椎(L2~L4)、双侧股骨近端以及股骨颈中段上部1/2的骨密度BMD值,统计出各年龄组BMD值,比较股骨颈上部1/2 区域与传统的测量部位相关性差异.结果:股骨颈上部区域BMD峰值男、女均出现在21岁~29岁年龄组,女性55岁、男性70岁以后BMD值随年龄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结论:股骨颈上部区域与腰椎正位、双侧股骨近端的BMD值有良好的相关性,及良好的年龄相关性,股骨颈上部区域BMD的测量研究,是对OP筛查的新的敏感方法的有益探索.

    作者:张勤;李力;谭燮文;冯柳娴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健康体检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珠海市部分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患病率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对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825例,其中男549例,女276例,年龄20岁~59岁,进行身高(CM)、体重(KG)、腰围(WC)、血压(BP)、TG、H-LDL、FBG等指标检测,按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对MS诊断标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S的总患病率为7.64%,男性患病率(11.9%)高于女性(0.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S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其原因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对MS的干预,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杨桂芳;兰曦;何扬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