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意义的研究

于建平;张少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外周血, IL-2, sIL-2R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间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患者IL-2、sIL-2R的含量.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IL-2含量为(67.76±32.62)pg/ml,与健康对照组(127.15±57.05)pg/ml,相比明显降低(P<0.01),sIL-2R含量为(96.91±50.14)pg/ml,与健康对照组(92.11±34.1)pg/ml相比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出现免疫功能低下,临床检测患者IL-2、sIL-2R含量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95例宫外孕超声诊断及分析

    宫外孕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而宫外孕破裂尤其是急性大量出血时,常危及生命,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能否及时准确的诊断,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生命安危.超声检查是诊断此病的首选方法.现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利用B超及彩超对95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治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探讨钼与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片钙化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钼、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片钙化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本院引进的美国GE钼、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机,回顾性分析利用此机器检查的55例57侧乳腺癌中39例含有钙化的影像表现,这些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与同期含有钙化的良性病变对照,采用下述指标探讨:每平方厘米钙化数目(N/S)定为N/S≥5个为密集簇状,<5个为稀疏,结合与钙化形态分为密集粗颗粒型、密集细颗粒型、密集导管型、稀疏粗颗粒型、稀疏细颗粒型、稀疏导管型、密集混合型7型.结果:通过对钙化的形态、大小、数目进行分型研究发现乳腺癌39例钙化中密集细颗粒型14例,密集混合型20例,两者共34例占87%,6例良性钙化1例为密集混合型,4例为稀疏粗颗粒型,1例为稀疏细颗粒型,与恶性钙化有明显区别. 结论:此机器对乳腺检测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对微小钙化及微小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显示率及敏感性.乳腺癌钙化主要表现为密集混合型,钙化形态不规则,呈多样性,密度较低,良性病变钙化主要表现为稀疏粗颗粒型,形态规则,密度较高,充分认识乳腺钙化征象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志辉;钟华;李丽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静脉放血稀释疗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208例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介绍静脉放血稀释疗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208例护理体会,以探讨该疗法中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提高疗效.方法:就该疗法的目的、意义、方法等作详细介绍.结果:本疗法简单、方便、经济、可靠,患者痛苦小.结论:对重症肺心病在综合治疗无显著疗效的情况下,采用此措施,不失为佳手段.

    作者:毕梅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前列腺切除术可拆除荷包缝合被膜32例观察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目前仍是基层医院开展多的术式.自1992年以来我们曾采用过多种止血方法,经过长期对比观察,认为可拆除荷包缝合前列腺被膜的方法,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久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羟氨苄的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头孢羟氨苄的含量及其回收率进行了测定;流动相为V乙酸钠∶V甲醇=90∶10;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通过外标法测定样品的含量及回收率.

    作者:陈书阳;王狂;李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回顾性分析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提高认识,降低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对319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6.38%;感染部位前3位分别是呼吸道,泌尿道和胆道,占81.48%;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高龄、住院时间长、入院前使用抗生素及侵入性诊疗措施是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治疗糖尿病与并发症、有效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侵入性诊疗操作是防治糖尿病医院感染的关键.

    作者:周传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糖尿病足32例分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致残并发症,主要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有关.临床以肢体麻木、感觉减退、肢体发凉、疼痛、溃疡及坏疽为特征.近年我们收集32例诊治病例,现报道如下,目的是在临床中能早期诊断及预防,减少致残率.

    作者:王云安;南虹;卢小强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DR胸部高仟伏摄影对群体X线检查的价值

    目的:探讨群体胸部X检查中DR高仟伏摄影的应用价值. 方法:运用DR和PACS/RIS系统作数字化无胶片X线摄影.结果:高仟伏摄影使被检者受照剂量明显减少,而DR数字化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各层次组织结构. 结论:DR高仟伏摄影对于群体X线体格检查在降低辐射危险度、优化图像质量和费用支出合理化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作者:李刚;谈旭东;江泓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肺自动穿刺活检31例体会

    导下经皮肺穿刺自动活检是近年来新开展的重要诊断技术.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对胸片或CT发现的肺内性质不明肿块而经临床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经超声检查发现并能确定部位者,进行经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穿刺准确率高,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婷;张聪建;孙倩;熊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四种抗-HCV试剂盒的比较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抗-HCV抗体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断的主要方法 [1].目前的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均采用二抗做酶结合物,由于血清中IgG含量高,故少量和非特异性吸附即可造成假阳性结果,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也可能干扰检测结果 [2,3],目前,国内不少厂家推出了抗-HCV-IgG酶免疫检测试剂盒,并且均经卫生部质检后广泛投入了市场,本文应用2003年下半年购置的四个厂家试剂盒,同时检测了128例血清标本、各种试剂盒提供的阴、阳性对照血清及2003年全国第三季度丙肝质控.

    作者:杨桂英;程朝;杜刚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56例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四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德国美创MC-1000血凝仪,测定56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FIB)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与代偿组比较也存在差异(P<0.01).结论:四项凝血指标可客观准确的的评价肝硬化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的治疗及疗效观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刘晓建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心得体会

    血细胞形态学是血液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严格遵循标本的采集、制片、染色的操作规程,获得满意合格的标本,准确分析,正确诊断.

    作者:王文渊;尹景彩;刘季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颈椎病X线颈椎侧位

    颈椎病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进年来有年轻化趋势.1 一般资料本文就随机抽取100例自然颈椎侧位片进行分析,正常者18例,异常者82例.现就82例异常自然颈椎侧位检查资料分析报告如下,供参考.82例异常者中,男38例,女44例.年龄23岁~74岁.

    作者:杨理;向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异位妊娠12例超声误诊分析

    凡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器官或组织中发育为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占正常妊娠0.5%~1%,近年来有上长趋势,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探讨B超误诊的原因.

    作者:龚英姿;张秀云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急危重患者X线摄影体会

    放射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急危重患者要求进行X线摄影检查,而此类人群又不同于其他类型患者,他们大多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状态,病情严重.因此要求放射科医师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既要节省摄影检查时间便于临床医师抢救,又要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搬动而不至于加重病情.笔者收集了自1999年至2005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5 982份X线片进行分析,旨在不断提高摄影技术,为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信息,便于及时抢救患者.

    作者:罗红亮;郝光远;陈刚;魏从全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CT灌注技术在乳腺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各种病理活动都与体内血流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获取活体组织微循环血流的灌注信息一直是医学影像学关注的热点.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时,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往往早于形态学改变,普通CT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变化,而动态CT灌注成像为研究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技术方法.它反映生理功能的改变,所用对比剂作为一种生理示踪剂,可准确反映局部微血管的功能状况,从组织水平和微循环中获得组织功能方面的信息,因此是一种功能影像(functional imaging).CT灌注能提供受检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定量分析,是从原来的主要反映解剖形态学改变向着既反映宏观形态、又揭示微观代谢和功能演变的发展,因此得到影像学越来越高的重视和越来越多的应用.

    作者:周景玮;陈克敏;刘林祥;鲁桂青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应用干湿疗法治疗小儿烧伤26例临床对比分析

    我院治疗烧伤一般以干燥暴露疗法为主,虽说治愈了不少小儿烧伤患者,但是深Ⅱ度创面愈合后大多有瘢痕形成,影响患儿发育,功能受到限制,故我院从2000年至2005年对小儿烧伤选择性将浅Ⅱ度和深Ⅱ度中小面积治疗分两组进行治疗,其中干燥疗法组13例,湿润疗法组13例,将两组病例作一对比分析.观测治疗发现,湿润疗法对小儿烧伤治疗比干燥疗优越性多,其中主要有:患儿受限少,治疗时间短,创面愈合快,患儿疼痛轻,创面渗出少,机体内环境稳定,不受条件限制,便于广大基层医院应用等优点.

    作者:赵元宏;黄秀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临床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率及其发生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住的早产儿143例,应用B超诊断仪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结果:143例早产儿平均胎龄(33.5±2.03)周,平均体重(2 128±524) g,于生后3 d~7 d检查.IVH的发生率为34.97%,重度IVH发病率为4.9%,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愈高,其出血程度也愈重.围生期窒息、合并有肺透明膜病、肺炎、呼吸暂停等疾病以及机械通气等因素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结论:IVH发生率高,有严重合并症者发生率增高,常规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测,可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符明凤;刘文清;欧青林;王伏东;薛桂兰;吴明赴;孙红光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病原检测及方法比较

    目的: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事件病原学检测,传统的分离培养与荧光PCR检测方法的方法比较 .方法:本实验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食物中毒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培养,并对食物中毒标本及分离的阳性菌株作肠毒素定性测定;用荧光PCR(FQ-PCR)方法对可疑食品及患者呕吐物标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 结果:用国标方法,9份呕吐物标本中7份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77.78%,荧光PCR快速法检测相同标本,9份呕吐物均呈阳性,阳性率100%,食品卤香干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个阳性菌株C型肠毒素检出率100%.结论:该中毒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型肠毒素中毒,中毒食品为卤香干.荧光PCR检测法快速、灵敏,尤其适用于药后患者标本及已加热杀菌的可疑中毒食品的检测,作为初筛、辅助诊断手段,在食物中毒病原检测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欧新华;宋克云;龙碧霞;文岚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之一,治疗效果好坏与健康教育关系密切,健康教育是医院中推行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疗给患者以适当的治疗与护理,而且要结合患者的身、心、社会需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常识、用药的注意以及饮食、活动、休息等如何合理安排以取得佳效果.目前满意度的提高,主要因素是护士对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我科80例上消化道出血通过这方面的帮助,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知道如何自我保健,防止疾病的复发.同时,也因此使患者认识到护理的价值,认识到护士是具备一定的医药护理知识并能促进其痊愈的科技人员.

    作者:邵永春;郑晓敏;吴献华;朱涛;蒋师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