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蜡油棉球灭菌效果观察

史丽珍

关键词:石蜡油棉球, 灭菌,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组装盘内的石蜡油棉球的灭菌方法和灭菌效果.方法:采用干热灭菌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相结合的方法.结果:通过实验室监测,所有培养结果均无细菌生长,达到灭菌效果.结论:采用干热灭菌与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相结合的方法对石蜡油棉球组装盘维持灭菌, 对保证患者安全和预防院内感染起到了可靠作用.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游泳池水中尿素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

    通过对尿素程度过程的分析,找出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各个分量.影响测定结果的分量主要有:标准溶液、回归曲线、样品平行试验、二乙酰一肟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计、取样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并按照计量技术规范,给出了标准的表示法.

    作者:陈素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血细胞形态检查的心得体会

    血细胞形态学是血液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严格遵循标本的采集、制片、染色的操作规程,获得满意合格的标本,准确分析,正确诊断.

    作者:王文渊;尹景彩;刘季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特点和佳手术时机.方法:通过设立严格的病例对照,对46例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不同手术时机的胆囊病变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病48 h以上手术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坏疽与穿孔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较48 h内手术者明显增高(P<0.001,P<0.001,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并存病多,胆囊病变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宜在症状出现48 h内手术治疗.

    作者:马春兄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太原市杏花岭区餐具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为了解杏花岭区饭店、餐馆、职工食堂餐具消毒现状,预防食源性疾患发生.方法:我们对15户饭店、餐馆,15户职工食堂的餐具进行了检测.结果:消毒合格率分别为41.6%、73.3%,平均合格率为57.5%,不同类别饮食单位餐具合格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且保洁设施的好坏也对餐具消毒效果有直接影响.结论:职工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于饭店、餐馆餐具合格率,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

    作者:张文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高龄初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方法:观察50例高龄初孕产妇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50例高龄初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性格变化经积极的心理护理后能消除不良情绪,顺利分娩.结论:心理护理能促进初孕产妇分娩机制的正常进行.

    作者:陈燕珊;郭实贤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间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患者IL-2、sIL-2R的含量.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IL-2含量为(67.76±32.62)pg/ml,与健康对照组(127.15±57.05)pg/ml,相比明显降低(P<0.01),sIL-2R含量为(96.91±50.14)pg/ml,与健康对照组(92.11±34.1)pg/ml相比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出现免疫功能低下,临床检测患者IL-2、sIL-2R含量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于建平;张少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防护

    通过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就叫血液传播疾病,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RPR等多种传染疾病.疾病的抗原、抗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球和血浆中,当输入感染者的血液及血液制品或使用被污染不合格的医疗输血耗材,就能引起血液传播疾病.

    作者:穆建荣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探讨钼与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片钙化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钼、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片钙化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本院引进的美国GE钼、铑双靶全数字化乳腺机,回顾性分析利用此机器检查的55例57侧乳腺癌中39例含有钙化的影像表现,这些病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并与同期含有钙化的良性病变对照,采用下述指标探讨:每平方厘米钙化数目(N/S)定为N/S≥5个为密集簇状,<5个为稀疏,结合与钙化形态分为密集粗颗粒型、密集细颗粒型、密集导管型、稀疏粗颗粒型、稀疏细颗粒型、稀疏导管型、密集混合型7型.结果:通过对钙化的形态、大小、数目进行分型研究发现乳腺癌39例钙化中密集细颗粒型14例,密集混合型20例,两者共34例占87%,6例良性钙化1例为密集混合型,4例为稀疏粗颗粒型,1例为稀疏细颗粒型,与恶性钙化有明显区别. 结论:此机器对乳腺检测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对微小钙化及微小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显示率及敏感性.乳腺癌钙化主要表现为密集混合型,钙化形态不规则,呈多样性,密度较低,良性病变钙化主要表现为稀疏粗颗粒型,形态规则,密度较高,充分认识乳腺钙化征象对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志辉;钟华;李丽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2005年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幽门螺杆菌(Hp)临床分离株对PPI三联治疗中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为Hp感染治疗方案和治疗中抗生素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Etest法分别检测37例Hp临床分离株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 MIC,分析Hp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状况.结果:37株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1.08%、35.14%、5.41%.结论:西安地区Hp临床分离株对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耐药已非常普遍,结合相关报道,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趋势也有增加,目前Hp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规范治疗方案,以减少Hp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姚创利;朱建伟;李建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应用干湿疗法治疗小儿烧伤26例临床对比分析

    我院治疗烧伤一般以干燥暴露疗法为主,虽说治愈了不少小儿烧伤患者,但是深Ⅱ度创面愈合后大多有瘢痕形成,影响患儿发育,功能受到限制,故我院从2000年至2005年对小儿烧伤选择性将浅Ⅱ度和深Ⅱ度中小面积治疗分两组进行治疗,其中干燥疗法组13例,湿润疗法组13例,将两组病例作一对比分析.观测治疗发现,湿润疗法对小儿烧伤治疗比干燥疗优越性多,其中主要有:患儿受限少,治疗时间短,创面愈合快,患儿疼痛轻,创面渗出少,机体内环境稳定,不受条件限制,便于广大基层医院应用等优点.

    作者:赵元宏;黄秀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全肺切除术后护理

    临床上全肺切除常用于肺癌以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全肺切除是佳治疗手段.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本文总结了我院1997年至2005年全肺切除共18例,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翠珍;李国霞;杜小红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50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50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探讨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门诊500例受检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定.结果:显示阳性89例,占17.8%,其中男性68例,女性21例,心绞痛伴ST段呈水平型下移57例,占87.7%,ST段呈下斜型下移7例,ST段呈弓背型抬高1例,ST段呈上斜型下移31例,假阳性31例.结论:ST段压低的形态对判断心肌缺血有较大意义.

    作者:罗淑珍;师丽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无菌接合机在成分制备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无菌接合机连接制备的去白细胞血液成分制品的安全性.方法:使用无菌接合机进行导管连接制备去白细胞血液成分及去白细胞血液成分细菌培养的结果分析.结果:无菌接合机连接制备的去白细胞血液成分制品均符合无菌要求.结论:在使用无菌接合机过程中,保证连接口完整,无渗漏时,可以达到制备血液成分的无菌要求.

    作者:郭志丽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胎儿肾脏发育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肾发育畸形的检查方法、声像图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从孕期超声检查的近3万名孕妇中共检出53例胎儿肾发育畸形,对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种胎儿肾畸形的声像图特征不同.本组胎儿肾畸形:肾积水27例,多囊肾3例,多房性肾囊性变8例,孤立性肾囊肿1例,肾发育不良7例,肾不发育5例,异位肾2例.结论:超声检查可发现多种胎儿肾发育畸形,是一种良好的产前诊断方法.

    作者:潘庆敏;纪文萍;蔡琦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静脉放血稀释疗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208例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介绍静脉放血稀释疗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208例护理体会,以探讨该疗法中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提高疗效.方法:就该疗法的目的、意义、方法等作详细介绍.结果:本疗法简单、方便、经济、可靠,患者痛苦小.结论:对重症肺心病在综合治疗无显著疗效的情况下,采用此措施,不失为佳手段.

    作者:毕梅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频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股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的研究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CA)、股动脉(FA)解剖及结构变化、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目、回声,以探讨脑梗死与CA、FA硬化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0例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CA、FA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颈、股动脉内-中膜有无增厚、有无斑块、斑块数目和回声情况.结果:脑梗死组CA IMT为(0.70±0.13)mm,明显大于对照组(0.56±0.11)mm,(P<0.05);FA IMT(0.72±0.14)mm,明显大于对照组(0.59±0.09)mm,(P<0.05);脑梗死组CA、FA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无创诊断早期动脉硬化(AS)的简便有效方法,应用外周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变化可间接评价全身动脉硬化程度.为临床预防脑血管疾病提供帮助.

    作者:王凤玲;何光彬;刘荣桂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前列腺切除术可拆除荷包缝合被膜32例观察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目前仍是基层医院开展多的术式.自1992年以来我们曾采用过多种止血方法,经过长期对比观察,认为可拆除荷包缝合前列腺被膜的方法,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久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频彩色超声诊断乳腺小肿瘤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小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0例乳腺小肿瘤患者行常规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分析两者不同的声像图改变.结果:乳腺良性小肿瘤较恶性小肿瘤在形态、边界、包膜声像图特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尤其是恶性小肿瘤的微小钙化点与穿支血管检出率较良性小肿瘤明显增高.结论:常规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小乳癌的早期检出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邢淑萍;高静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羟氨苄的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头孢羟氨苄的含量及其回收率进行了测定;流动相为V乙酸钠∶V甲醇=90∶10;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通过外标法测定样品的含量及回收率.

    作者:陈书阳;王狂;李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健康体检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珠海市部分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患病率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对在我院健康体检人群825例,其中男549例,女276例,年龄20岁~59岁,进行身高(CM)、体重(KG)、腰围(WC)、血压(BP)、TG、H-LDL、FBG等指标检测,按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对MS诊断标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S的总患病率为7.64%,男性患病率(11.9%)高于女性(0.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S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其原因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对MS的干预,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杨桂芳;兰曦;何扬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