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糙皮病临床诊治体会

马林

关键词:糙皮病, 临床, 预后
摘要:糙皮病(Pellagra)是由于B族维生素尤其是烟酸缺乏或不足引起.按我国一般饮食习惯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此病发生率应很低,须重视的是2例患者均有自幼挑食或偏食的习惯,及时补充烟酸胺,疗效肯定,预后良好.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检测血清ALT四种不同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四种不同ALT检测方法结果的精确性和相关性. 方法: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icrolab 300 半自动生化仪、 Reflotron plus 快速全自动干式生化分析仪和赖氏法同时检测血清ALT. 结果:精密度测定,干式法测定的ALT的变异系数(CV)值为8.33%,微量速率法、赖氏法和大生化速率法CV值分别为8.02%、 10.32%和 7.59%.干式法、微量速率法和赖氏法与大生化速率法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0 2、0.981 6和0.917 6.结论:干式法和半自动生化仪检测结果准确、快速、方便,与大生化速率法线形相关密切,统计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作者:许友山;余伟;刘晓;夏卫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之一,治疗效果好坏与健康教育关系密切,健康教育是医院中推行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疗给患者以适当的治疗与护理,而且要结合患者的身、心、社会需要,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常识、用药的注意以及饮食、活动、休息等如何合理安排以取得佳效果.目前满意度的提高,主要因素是护士对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我科80例上消化道出血通过这方面的帮助,使患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知道如何自我保健,防止疾病的复发.同时,也因此使患者认识到护理的价值,认识到护士是具备一定的医药护理知识并能促进其痊愈的科技人员.

    作者:邵永春;郑晓敏;吴献华;朱涛;蒋师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超声诊断胎儿脑积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儿脑积水的诊断与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6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后经产科处理证实的40例胎儿脑积水的超声影像特点.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达97.5%,误诊1例.结论:超声检查快捷、简单、准确、无创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胎儿脑积水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王蓉;叶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近期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新生儿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51例阳性标本中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31.5%和16.7%,对多种抗生素耐药,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87.5%、62.6%,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肠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结论:葡萄球菌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作者:唐任光;杨显先;龙显科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防治早产儿脑损伤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68例早产儿脑损伤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8例、30例.观察组采取家长自愿,采用早期丰富环境及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和手法康复.对照组30例仅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两组患儿在生后3 d行头颅CT检查,生后第28天、纠正月龄3个月、6个月、1周岁各检查评估一次(新生儿期采用20项神经行为测定法,婴儿期患儿采用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生后3个月复查CT或MRI检查脑实质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生后6个月、1周岁进行神经行为评估,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例有神经运动及精神发育异常征象,而对照组6例诊断为脑瘫、3例有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癫痫各1例.结论: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促进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脑损伤后早期修复作用,且干预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马正民;康鹏讲;任莉芬;郭亚乐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两种降压法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及降压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局麻鼻内窥镜手术中,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对照组):全麻气管插管不降压;B组:局麻下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芬太尼组;C组:全麻气管插管下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结果:B组、C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比A组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局麻下鼻内窥镜手术在用硝酸甘油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

    作者:樊彩平;陈文峰;周建花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V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9例MVT,对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9例MVT确诊7例,保守治疗5例,手术4例;治愈6例,死亡3例.结论:充分认识该病,选用恰当的检查技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MVT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艳芳;李芳霞;吴世红;相芬芳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羟氨苄的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头孢羟氨苄的含量及其回收率进行了测定;流动相为V乙酸钠∶V甲醇=90∶10;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 ml/min;通过外标法测定样品的含量及回收率.

    作者:陈书阳;王狂;李军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超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超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60例患者比较康复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尤以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显著(P<0.01), 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较也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在情况允许下,愈早愈好.

    作者:时向东;董卓渊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特点和佳手术时机.方法:通过设立严格的病例对照,对46例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不同手术时机的胆囊病变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病48 h以上手术的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坏疽与穿孔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较48 h内手术者明显增高(P<0.001,P<0.001,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并存病多,胆囊病变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宜在症状出现48 h内手术治疗.

    作者:马春兄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我院自1992年至2002年间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123例,手术治疗107例,非手术治疗16例,死亡1例.现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徐维华;赵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间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患者IL-2、sIL-2R的含量.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IL-2含量为(67.76±32.62)pg/ml,与健康对照组(127.15±57.05)pg/ml,相比明显降低(P<0.01),sIL-2R含量为(96.91±50.14)pg/ml,与健康对照组(92.11±34.1)pg/ml相比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出现免疫功能低下,临床检测患者IL-2、sIL-2R含量在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于建平;张少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53例非手术患者,从一般处理、用药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32.5%,好转率为59.7%,95例随访至今,情况良好.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工作必不可少.

    作者:张霞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后化疗期间的护理

    目的:总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2例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122例中117例坚持完成全程化疗,随访2 a~5 a,其中8例复发,有效率达93%.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及膀胱灌注的健康教育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全程化疗,从而有效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50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50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探讨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门诊500例受检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定.结果:显示阳性89例,占17.8%,其中男性68例,女性21例,心绞痛伴ST段呈水平型下移57例,占87.7%,ST段呈下斜型下移7例,ST段呈弓背型抬高1例,ST段呈上斜型下移31例,假阳性31例.结论:ST段压低的形态对判断心肌缺血有较大意义.

    作者:罗淑珍;师丽峰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PACS数据存储方案和安全性策略

    PACS即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是医院整体数字化、网络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学影像领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趋势为要求,以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全面解决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为目的的综合系统.随着PACS在医院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其影像数据存储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已成为医院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我院PACS数据存储、备份方法和安全策略.

    作者:崔志敏;黄斌;周利宏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应用干湿疗法治疗小儿烧伤26例临床对比分析

    我院治疗烧伤一般以干燥暴露疗法为主,虽说治愈了不少小儿烧伤患者,但是深Ⅱ度创面愈合后大多有瘢痕形成,影响患儿发育,功能受到限制,故我院从2000年至2005年对小儿烧伤选择性将浅Ⅱ度和深Ⅱ度中小面积治疗分两组进行治疗,其中干燥疗法组13例,湿润疗法组13例,将两组病例作一对比分析.观测治疗发现,湿润疗法对小儿烧伤治疗比干燥疗优越性多,其中主要有:患儿受限少,治疗时间短,创面愈合快,患儿疼痛轻,创面渗出少,机体内环境稳定,不受条件限制,便于广大基层医院应用等优点.

    作者:赵元宏;黄秀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为临床开展心力衰竭健康教育提供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参考.方法:随机对112例愿意合作的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信息需求表,以问卷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想了解的健康内容是发病原因和急救常识,其次为疾病转归、饮食调护、用药知识等.结论: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案,不断给予调整,才能有的放矢,突出成效.

    作者:李楚红;卢远征;王素容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CT门诊患者心理护理

    患者在CT检查时,大多数患者在检查前未曾接触过,对其检查的目的,过程和要求不了解,没有心理准备,故而出现紧张焦虑,烦躁不安.CT护理人员就患者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素养、社会阅历等,对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以综合观察、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保证CT检查的顺利完成.

    作者:令狐世平;张晓红;臧芳芳;景巧珍 刊期: 2006年第20期

  • 静脉放血稀释疗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208例护理体会

    目的:本文介绍静脉放血稀释疗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208例护理体会,以探讨该疗法中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提高疗效.方法:就该疗法的目的、意义、方法等作详细介绍.结果:本疗法简单、方便、经济、可靠,患者痛苦小.结论:对重症肺心病在综合治疗无显著疗效的情况下,采用此措施,不失为佳手段.

    作者:毕梅梅 刊期: 2006年第2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