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兵;何明幸;付文金;刘建良;邓任堂
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常因感染、胰岛素停用或剂量不足、饮食过量或创伤等诱发.一旦发生,应积极治疗,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是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程春燕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人群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状况及不同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对肝炎患者病情与预后影响.方法: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抗HAV-IgM、HBV-M、HCV-IgM、IgG等均采用ELISA法.结果:302例病毒性肝炎,单纯HAV感染43例,单纯HBV 197例,HCV感染21例,HEV 3例,HBV合并HAV感染24例,HBV合并HCV混合感染8例,HAV合并HCV感染3例,HBV-HDV重叠感染1例,HAV-HBV和HCV混合感染2例.结论:年龄21岁~69岁,男性221例,女性81例,HBV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病毒性肝炎占所有肝炎总数77.1%(233例),重型肝炎占18.91%,慢性肝炎占45.03%,急性肝炎占36.09%,重型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均远高于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患者.这说明病毒感染类型对肝炎的发展及预后有很大关系,混合感染是慢性肝病患者发展成重型肝炎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芝 刊期: 2006年第23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遍生育年龄的增大,因孕妇活动少、巨大儿、胎位不正、导致难产的孕妇越来越多,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剖宫产术已成为较为安全的手段,但剖宫产术后产妇因切口疼,子宫收缩疼,输液管、导尿管的牵攀造成哺乳体位不适,甚至难受,使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与顺娩后产妇相比要困难得多,因此母乳喂养体位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母乳喂养的成败,为指导好这部分产妇,学会正确的哺乳体位姿势,经过作者长期摸索得到几种行之有效的改良后的剖宫产后哺乳体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畅 刊期: 2006年第23期
随着交通事业发展,交通事故多发,严重的胸腹多发伤事故也随之增多.严重的胸腹多发伤患者死亡率极高,但若能抢救及时,急救护理正确得当,极大部分的严重胸腹多发伤患者都可以康复.本文介绍我院对严重胸腹多发伤的急救及其护理的经验.
作者:刘丽萍;蔡亚男;谢静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各种磁共振(MRI)检查方位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 MRI 表现,比较不同的检查方位对子宫畸形诊断率的区别.结果:8例先天性子宫畸形中,冠状位诊断8例,横断位诊断8例,矢状位诊断3例,冠状位组与横断位组间无差异,冠状位组、横断位组与矢状位组间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RI 冠状位与横断位对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率高,而矢状位只能做为补充方位.
作者:黄劲柏;徐海波;孔祥泉;刘定西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结果:结核病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肺外结核较多见,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之前,血沉检测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PPD试验失去诊断价值.结论: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感染,CD4细胞计数和血沉检测对于指导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乔俊康;费文革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对电视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COOK导丝疏通术及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梗阻或通而不畅的两种方法进行近期疗效比较,探讨治疗输卵管梗阻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4月输卵管梗阻或通而不畅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COOK导丝疏通术为研究组,另53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通液术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前输卵管梗阻、通而不畅、通畅情况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差异有差异性(P<0.01).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CooKRoadrunner导丝疏通组输卵管通畅率为53.54%,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通液组输卵管通畅率为21.57%.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结果表明,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CooKRoadrunner导丝疏通组输卵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宫腔镜下输卵管口插管通液组输卵管通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玲;汪星星;黎建英;梁兴桂 刊期: 2006年第23期
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其实质是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使血浆中呈液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丝,因而凝血是属于生理生物化学范畴的课题,涉及血液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诸多领域[1].由于这些相关学科研究的日益深入,不断地给凝血的理论和实践注入新的内容,因此,在测定方法学上也由过去精密度低的方法过渡到精密度高的方法.
作者:李玲芬 刊期: 2006年第23期
通过对各种药物误服后救治的研究,提出相关的治疗措施,以便于临床救治应用.
作者:殷秀芹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老年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对31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合并症、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的观察,分析老年肺结核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老年肺结核病情重、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X线表现不典型、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率高.结论: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均不典型,并发症多,易造成误诊.
作者:裴换絮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为基础,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护理人员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和增进健康知识,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1],与此同时,对提高护理人员增进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对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建立健康的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本组对102例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从入院至治愈出院的尝试,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任连琴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时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导乐陪伴分娩的1 300例孕妇为研究组,以1996年至2000年12月非导乐陪伴分娩的1 000例孕妇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将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导乐陪伴分娩组的自然分娩总产程时间(7.8±3.2)h明显缩短,自然分娩率(77.5%)显著提高,剖宫产率(19.3%)、新生儿窒息率(1.6%)、产后出血率(2.5%)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提高产时质量.
作者:魏俊芳;侯艳梅;李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分析经腹超声检查(US)胰腺癌(PCA)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4例PCA,超声诊断13例,漏诊1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PCA准确率92.8%(13/14),漏误诊率7.2%(1/14),肿瘤所在胰腺的位置,肿瘤的大小,肿瘤的超声回声特点是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提高胰腺肿块的图像质量,提高病变的清晰度,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肠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至2005年间共收治肠结核患者62例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手术治疗者23例,占37.1%;非手术患者均行三联抗痨支持治疗1年后治愈.结论:肠结核的早期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术后有效的抗痨治疗与全身支持治疗是治愈疾病的关键.
作者:郭红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临床先兆及特殊表现,总结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及时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所有发生的头位难产病例,从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分析产前、产时的各种表现与难产的关系,从而总结难产的处理方法.结果:尽早发现难产信号,及时处理,以促进分娩顺利进行,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结论:胎膜早破是头位难产的早期信号[1],产程延长、滞产、宫缩乏力是头位难产的表现,正确及时处理胎头与骨盆的位置关系是处理头位难产的关键,可以减少剖宫产率,预防胎儿窒息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龙慧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利丹诺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术是中期妊娠引产的一种常见的手术,它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感染率低等优点,但如果操作及护理不当,亦会引起许多并发症.术前如何做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耐受力以及各项术前准备,术时术后如何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宫缩、产程进展情况,产后如何做好健康指导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本文通过对260例中期妊娠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患者所进行的术前、术时及术后的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避免了各种因护理不当造成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我们对关于此手术的一些术前、术时、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做了详细的阐述.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保证中期妊娠引产患者早期康复及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姚桂莲;冯俊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0年以来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5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多发生在围生期内,主要由新生儿窒息、早产、败血症所致.结论: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高度警惕,及早发现、早期干预、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巧玲;史东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小儿咽部疾病相当常见,往往以发热伴腹痛或单纯以腹痛就诊.现就以腹痛为突出表现的咽部疾病100例分析如下.
作者:景醒师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病原体是乙型肝炎病毒(HBV).自60年代中期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以来,对HBV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HBV感染后,在组织细胞与血清等体液中,会有各种类型的感染标志物出现,通过对这些感染标志物的检测分析,对HBV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程、传染性、预后与转归、治疗评估都能作出较为准确合理的判断,有助于认识病情发展的规律性,疾病的流行情况与发展趋势,考核药物的效果,提供预防对策.
作者:赵兵;何明幸;付文金;刘建良;邓任堂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同侧侧卧位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间的450例枕横位和枕后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采取同侧侧卧位,对照组不做卧姿要求,对照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同侧侧俯卧位能通过纠正胎方位达到降低难产率,减轻时母婴危害,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郝俊香 刊期: 200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