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龙;张斌豪
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是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根据术后应用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呼吸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以及不当的使用方式而给病人造成的危害,医护人员提供以相应的护理和监测,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玲;李红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本文报道了我院采用切吸仪(APLD)[2]行腰椎间盘切吸术600例的体会.髓核切吸平均重量1.8 g,经1个月~12个月的随访,优良率2000年以后达94%,2000年以前90%.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新方法,据国内外多数报道,疗效满意,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时间短,一次性治疗率高,无严重并发症.笔者认为应严格选择适应证.精确定位下施术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孙万兴;桑俊勇;姜丽花;董瑞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的肾脏安全性.方法:60例做增强CT扫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肌酐(Cr)<110 μmol/L]和肾功能轻度损害组(B组,Cr介于111 μmol/L~178 μmol/L之间).所有患者于造影前及造影后24 h、48 h、72 h抽血测定肾功能尿素氮(BUN)、尿酸(UA)、Cr,另外收集尿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α1-MG.结果:A组使用碘普罗胺造影后24 h、48 h、72 h的BUN、UA和Cr等各项指标的改变与造影前基础值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尿α1-MG在造影后24 h有显著升高(P<0.05),但其值尚在正常范围,无临床意义.B组的Cr和尿α1-MG在造影后24 h和48 h有不同程度升高,它们与基础值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72 h后大致恢复到基础值水平.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比较安全,对肾功能轻度损害的患者有一过性肾脏损伤,但是这种损伤在短期内可恢复.
作者:胡洁之;翁志蓬;刘杰明;潘石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0例欲选择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于用药前后进行B超检查.结果:用药前B超检查选择适应证,选择出具有药物流产适应证者313例,筛查出带环妊娠、宫外孕及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药物流产禁忌证及不适应证者共27例.用药后B超检查判断药流效果,药物流产成功者284例,流产不完全者26例,继续妊娠者3例,使临床选择其他方法流产.结论:超声监测在药物流产前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钙(Ca)、葡萄糖(Glu)、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蛋白(TP)、尿酸(UA)及尿液(Cr)、该测定中不同标准基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血清校准液和水溶性标准液校准仪器,测定上述生化项目并进行t检验.结果:100份血清样品测定结果只有Ca存在统计学差异.80份尿样品测定结果中Cr有明显差异.Cr 50倍稀释前后测定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准确性实验结果中,Cr用水溶性标准校准仪器,测定水溶性样品准确度高.血及尿Cr回收试验结果,分别以血清校准液和水溶性标准液定标测定结果为佳.结论:标准液基质效应对临床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建议血清样品测定用血清校准液,水溶性样品用水溶性标准液.
作者:陈志龙;张斌豪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常用术式,我科自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间共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7例.有关体会如下.
作者:张照宏;吴业友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专护生开展护理教学查房模式.方法:规范护理教学查房模式、人员结构、现场准备、查房的步骤.结果:提高了护生专业知识水平和专科临床护理技能,锻炼了护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结论:在查房中,设计以护生为主讲的教学模式,可以教给护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调动护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蔡立慧;方毅贞;李庐;黄芳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必可酮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疗效及其对大呼气流速 (PEF)的影响.方法:45例患儿给予必可酮吸入,疗程12个月,同时口服酮替芬3个月,测定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PEF,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控制14例(31.1%),显效20例(44.4%),有效8例(17.8%),总有效率93.3%,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PEF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必可酮吸入治疗小儿CVA安全有效.
作者:王晓乐;蔡坚;郑忠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提高老年患者的康复治愈率.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3年7月住院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常规骨科术后护理组各34例,康复护理组术后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护理程序.结果:68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康复护理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的康复护理可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
作者:林爱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6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共67例,占所有病例的97.10%,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生率在乙型肝炎患者中为主,其中慢性肝炎患者中为32例;慢性重型肝炎11例;肝硬化为24例.通过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或胰岛素治疗,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肝源性糖尿病多见于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在控制饮食、保肝、抗病毒和胰岛素治疗后,效果较好.
作者:张毅;许东发;陈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妇女宫颈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宫颈分泌物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我院门诊不孕患者和非真菌、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的CT共5 467例.结果:CT的感染率为9.26%,而且存在季节性的感染,夏季的感染率高于冬季(χ2=60.689,P<0.01);CT在不同年龄组的妇女中感染率差异存在显著性(χ2=17.582,0.01
作者:蔡桂丰;黄翠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教师专业发展终体现于个体的专业性发展,依赖于教师个体对专业性发展的追求,是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方向是: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道德的培养;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形成.
作者:樊永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气管高反应性,在外源性和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1].哮喘的治疗原则以抗感染为主,辅以支气管扩张药物.近年来,我们在上述方案的同时加用丙种球蛋白,效果显著.
作者:张金浩;董爱兵 刊期: 2005年第08期
脑出血患者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营养支持、给药,观察有无应急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但插胃管时常屡遭失败,有时因反复插管造成患者鼻黏膜损伤,耗费了护士不少时间和精力,给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为了提高该类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我们仔细分析了插管失败的原因,对插管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体会如下.
作者:赵敏;侯月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成人慢性肠套叠的CT表现及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28例成人慢性肠套叠的病人,全部均为继发性, 27例良性病变,其中息肉15例,平滑肌瘤6例,腺瘤2例,4例脂肪瘤;1例为腺癌.分析其CT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①成人慢性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史长,可自行复位,肠壁血运障碍发生率较少;②成人慢性肠套叠CT表现为靶形肿块,肾形肿块或慧星尾征,CT发现原发病变7例.结论:成人慢性肠套叠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可以明确诊断,但对原发病变的发现及定性有一定的限度.
作者:赖寿伟;杨华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笔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椎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治疗观察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古立香;彭福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是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在三维空间上通过拉弧或多野非共面集束照射,使靶区的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一致,靶区得到剂量均匀的精确高剂量,周围组织或器官受到较少剂量,从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放射反应和后遗症.3DCRT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精确放射治疗手段,通过精确定位、精确计划及精确治疗三个过程,保证了放射治疗的精确性.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终要通过直线加速器来实现,故规范直线加速器的使用和管理,在保证3DCRT的准确实施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我院自1997年7月开展3DCRT以来,通过规范直线加速器的使用和管理,保证了3DCRT的准确实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作者:王永刚;刘跃;陈宏;林旭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预防中风病人便秘的护理.方法: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障碍与饮食习惯,实施心理疏导与平衡饮食.结果:本组72例病人,只有4例发生便秘,发生率为5.5%;心律失常发生14例,发生率19.6%,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中风病人进行饮食指导及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郑冬杏;黄春燕;洪贵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听力缺陷是新生儿出生时常见异常之一,据调查统计,先天性听力缺失的发病率在新生儿占1 ‰~3 ‰,这种情况如能及时发现,及早干预(如配戴助听器,进行耳聋康复治疗)可利用婴儿神经发育的可塑性,使婴儿的语言功能尽可能得到正常发育,将听力缺失时对婴儿各方面的不利影响降低到低程度.上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纷纷立法进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我院自2002年9月起利用耳声发射,即OAE对本院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传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检测肿瘤患者凝血指标(APTT、Fbg)与恶性肿瘤部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生物活性法检测了67例恶性肿瘤,35例良性肿瘤、22例炎性病变标本中的血凝指标(APTT、Fbg).结果:Fbg在3组病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APTT、Fbg的表达又与恶性肿瘤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的生存期有关(P<0.01),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APTT、Fbg在恶性肿瘤侵蚀、转移过程中有异常表现,可决定预后及部分生物学行为.
作者:沙云凤;季之森;商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