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红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CO2形成气腹,术后出现上腹及右肩部疼痛不适,我们称之为胸-肩痛.为探讨胸-肩痛发生的原因,我们在手术中随机将患者分为二组,一组气腹压为12 mmHg(1 mmHg=0.133 kPa),一组气腹压为15 mmHg.结果:气腹压为15 mmHg者19例出现胸-肩痛,气腹压为12 mmHg者,术后无一例发生胸-肩痛.结论:由此我们认为气腹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压为12 mmHg较为适宜.
作者:王爱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免疫层析法(C-C快速法)和糖原试验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三种方法分别对102例送检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以PCR法作参比,免疫层析法敏感性为86.7%,转异性为97.7%;糖原试验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96.6%.结论:PCR法有较高灵敏度,免疫层析法有一定灵敏度和专一性,基层医院可以采用.
作者:常海萍;薛玲莉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外科中常见病之一,约占肠梗阻的40%.其发病原因主要与手术创伤和腹腔内炎症有关,若诊断失误,治疗不及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现结合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汇报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名煜;刘志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的广泛应用,对于过去称之为血常规或血液计数仪的术语已更名为实际科学的血液分析或血液分析仪.根据仪器的档次不同,有三分类或五分类不等.不论是三分类还是五分类,都给临床快速提供了更多准确度好、精确度高的参考数据.这些都是手工分析法所无法比拟的.但值得一提的是,血片染色镜检和显微镜计数复查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工作一定不能忽视,再好的仪器均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查.为此,本文就仪器无法取代显微镜检查的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叶心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在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怎样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促进内护教学的发展.
作者:黄黎;李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速避林联合异舒吉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1年5月至2004年1月年龄>60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20例,给予速避林0.4 ml,每日2次皮下注射,异舒吉10 mg每日1次静脉点滴(疗程7 d);对照组20例,单用异舒吉10 mg每日1次静脉点滴,两组用药期间不停服硝酸酯类药物,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的治疗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舒吉联合速避林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较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福建;徐爱平;张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集贸市场日趋繁荣并在我县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食品摊贩行业以其投入少、赚钱快的特点备受企业下岗职工等一部分人的青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实现农副产品交换的需要而进入集贸市场经营.集贸市场多设在居民聚集区,食品制售设施简单,种类齐全,价格相对便宜,供应时间可早可晚等等,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生活,但是不容乐观和忽视的是食品卫生问题.
作者:吴有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寻找对脑血管病患者便秘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52例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2例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经心理护理、指导饮食、适当运动、定时指导排便、辅以排便药及灌肠护理措施后,均能顺利排出粪便,无一例因排便困难而出现病情加重.结论:心理护理、指导饮食、适当运动、定时指导排便、辅以排便药及灌肠等护理措施,能减轻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的排便痛苦,减少排便引起的并发症,对提高脑血管病伴便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梁运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动脉灌注溶栓治疗时应做到:第一,密切观察患肢温度,肢端皮肤颜色变化.第二,灌注时观察一般情况的变化.第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赵丙翠;杜美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由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是我国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利用超高倍显微镜系统与传统的培养法对226例临床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柳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1 例一1.1 故障现象 XG-500型500 mA X线机用户反映穿透力不足,影像不清晰,锐力度差,不能正常使用.
作者:方江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西洋参功能的进一步了解,西洋参及其制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市场需求大,价格昂贵,不法商人常用小枝生晒参经加工后假冒西洋参,欺骗消费者,本文就如何正确鉴别西洋参和生晒参作一讨论.
作者:殳迎春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静脉注射立止血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极其罕见,本文分析总结了1例术前使用立止血后发生过敏性休克婴儿的抢救和护理,认为静脉注射立止血后应密切注意药物反应,及早发现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在抢救时应使患儿去枕仰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保暖,密切观察皮肤颜色、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通过本例的报告,提醒临床医务人员应加强立止血不良反应的观察和监护,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翠君;黄林华;郑汉琪;庄春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近些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不但要作出正确的临床评估和治疗评估,还要选择更为合理的治疗措施.
作者:郭瑞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胺碘酮系苯呋喃衍生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其特点是:疗效高,安全性大.笔者自1998年以来,以此药治疗40例心房颤动病人,34例恢复窦性,6例无效,有效率达85%.
作者:张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影像检查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3例均进行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其中2例进行了CT扫描,1例进行了MRI检查.结果:3例均在术前获得明确诊断,2例进行了手术,证实为右侧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结论:IVP、CT、MR等综合影像检查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可靠方法.
作者:卢小敏;赵相胜;张茂根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儿童肾积水时,一次给药完成CT增强扫描和静脉肾盂造影(IVP)两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例既需要CT增强扫描又需行IVP检查的患儿,在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行CT扫描,然后在电视透视下根据需要点片完成IVP.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完成检查,得到无异于分别单独检查的CT增强和IVP影像资料,均获得了成功.结论:采用一次给药完成CT增强扫描和IVP两种检查的方法,不仅为临床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同时又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继志;顾维;王斌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颅脑损伤患者104例,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其血糖,并随访其转归情况:同时选取无糖尿病史的健康者48例作对照组.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糖均值分别为(8.83±5.85)mmol/L、(4.63±1.31)mmol/L,56例血糖升高患者血糖均值为(10.31±4.35)mmol/L;104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为27%,对照组死亡率0,血糖升高患者死亡率为46.4%,非血糖升高患者死亡率为4.2%;存活组患者血糖升高率为39.5%,死亡组患者血糖升高率高达92.8%.结论:血糖监测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董艳;季广厚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似胎盘早剥的30例患者进行超声观察.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67%(26/30),诊断错误4例(漏诊2例,误诊2例),占13.33%.将胎盘早剥的声像图分析归纳为4型:胎盘后血肿型40.00%(12/30),边缘血肿型16.67(5/30),胎盘局限增厚型23.33%(7/30),胎盘外型6.67%(2/30).结论:对临床疑似胎盘早剥的病例进行超声检查具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铭东;牟元界;杨建红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通过对社区儿童计免接种情况调查,进一步完善改进计免工作管理现状,以实现让每一名儿童都能获得免疫的目标.对于流动儿童的管理需投入更大的精力.
作者:田叶彦 刊期: 200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