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女性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之一.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的应用,其发病率明显增长,特别是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发病率越来越高,我们应用咪康唑及氟康唑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仙翠;张月倩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开胸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疗方法.方法:研究1980年1月至1999年12月贲门癌切除术3 845例中发生的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结果:6例中,2例死亡、4例治愈.结论: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发现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早期明确诊断,是控制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贲门癌开胸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非常罕见,我科从1980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施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3 845例,仅发生6例,占0.2%.例数虽少,但因起病急骤,往往几小时内起病,处理上稍有延误,便会危及生命.本文就此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预防及处理措施.
作者:孙诠;常飞云;杨斌;王宏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LC手术合并阑尾切除的适应证、方法和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治疗胆囊疾病合并阑尾疾病25例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5例中1例中转,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结论:LC手术合并阑尾切除具有痛苦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经济等优点,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赵建刚;印概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抑制异常增生的瘢痕,是整形外科的一大难题.康宁克痛-A,尿糖皮质激素药物,近年来,确认它对预防瘢痕增生有较好的效果.将康宁克痛加入局麻药内,术中局部浸润注射,在局麻的同时,不增加手术步骤,能早期用药,以达到预防瘢痕增生的目的,共治疗26例患者,效果满意.
作者:杨英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粘连性肠梗阻是临床外科中常见病之一,约占肠梗阻的40%.其发病原因主要与手术创伤和腹腔内炎症有关,若诊断失误,治疗不及时将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现结合我院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人,汇报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名煜;刘志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术后感染的部分原因与患者在手术室内接受麻醉和手术过程中被细菌污染或使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有关.尽可能降低作为医院内感染重要组成部分的术后感染,做好院内感染重点科室之一的手术室感染管理极为重要[1],而要做好这一工作,首先必须明确手术室中与术后感染有关的各种环节,然后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本文作者总结多年来手术室感染管理的经验,结合本院实际,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手术室中与术后感染有关的主要环节.
作者:闵改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熟记恶性肿瘤编码原则,认真阅读病案内容,准确做好恶性肿瘤的ICD-10编码.
作者:黄妍璇;谢建英;黄亚容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活动性肺结核是常见的结核病,脊柱结核也是临床上非常值得重视的肺外结核病,如果不能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截瘫.活动性肺结核合并脊柱结核的诊治更加复杂.从1992年1月至2003年6月,我们对25例活动性肺结核合并脊柱结核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陈俊林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体检普查获取有关健康的重要信息,筛选出危害我区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针对筛选结果,适时加以干预.方法:选择白碱滩区2003年至2004年各厂处单位体检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体检表为我院统一设计),体检共计6 100人,资料全部合格5 869人,其中男性3 676人,平均年龄(38±8)岁,女性2 193人,平均年龄(35±4)岁,调查资料用EXCEL表录入计算机,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区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等的患病率均明显偏高,且随年龄增加呈现不断升高趋势,各种疾病患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尤其脂肪肝、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在男性尤为突出.结论:我区人群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居前三位的依次是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面对发病率高且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各种疾病,如何能从源头进行有效干预,从而减少发病,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米敬轩;陈武;施小蕾;刘秋梅;马娉;姚海燕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本地区解脲脲原体(Uu)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Z)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试剂盒,对315例患者进行解脲脲原体药敏检测分析.结果:本地区患者解脲脲原体对强力霉素(DOT)、原始霉素(PRI)、交沙霉素(JOS)、四环素(TET)、克拉霉素(CLA)、红霉素(ERY)、阿奇霉素(AZI)、环丙沙星(CIP)、氧氟沙星(QFL)、的敏感率分别为98.5%、84.8%、84.1%、78.4%、66.7%、28.6%、8.9%、8.2%、4.2%.结论: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明显不同,甚至对部分抗生素出现极强的耐药性.药敏检测结果能很好地指导本地区临床大夫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盲目使用及滥用抗生素.
作者:阮月芹;韩兆东;宋向芹;周玉明;孔祥华;陈佳荣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护理程序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296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296例患者290例成功完成治疗任务,成功率97.9%,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9.2%.结论:护理程序的应用调动了护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责任心,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贾秋云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自我国普及接种麻疹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麻疹的发病有所增加,尤其是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病例有较多报道.为探索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病例的变化规律趋势和制定降低小月龄麻疹的对策提供依据,本文收集了2005年1月至7月份太原市8个月龄内麻疹疑似病例血清28份,进行了实验室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林;石洁平;刘燕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对颅内脂肪瘤的认识.材料:6例病人脂肪瘤通过CT与MR检查,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肿瘤位于胼胝体,1例位于右侧裂,另1例位于纵裂.结果:脂肪瘤在MRT1加权,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所有病例CT扫描均为低密度.结论:CT值为负值,脂肪瘤通常伴有先天性发育异常.CT与MR诊断十分可靠.
作者:李新明;韩燕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颅脑血管成像的技术方法及优化扫描参数.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33例疑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进行颅脑CTA检查.扫描延迟时间使用直接确定延时时间法及智能监测自动触发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通过3D软件的多平面重建(MRP),大密度投影(MIP)及立体漫游容积技术(VRT)重建颅脑血管图像.结果:33例中31例血管显示良好,符合诊断要求.共发现颅脑动脉瘤7例,动静脉畸形6例,颅脑肿瘤性病变4例,颅脑血管未见异常14例,通过CTA重建均能明确诊断.结论:CT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性脑血管疾病检查手段.扫描延迟时间以智能监测触发扫描方法为优,VRT重建的图像质量佳.
作者:林珏慧;林顺发 刊期: 2005年第20期
目的:旨在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盆腔瘀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经盆腔静脉造影证实为盆腔瘀血症的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其二维声像图、CDFI及PW特征,并与盆腔静脉造影做对比核实.结果:50例盆腔瘀血症患者声像图特征与盆腔静脉造影结果相符合.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盆腔瘀血症具有一定优越性.
作者:韩清;王英华 刊期: 2005年第20期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动脉灌注溶栓治疗时应做到:第一,密切观察患肢温度,肢端皮肤颜色变化.第二,灌注时观察一般情况的变化.第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赵丙翠;杜美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选择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4年7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0例,观察围气腹期和气腹前后血压、心率、血氧的变化.
作者:刘学良;薛亚丽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由于卧床、恐惧及对营养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引起便秘.便秘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且常加重病情,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再出血的一个常见因素,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原因之一.我们通过对病人进行正确的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实施物理治疗等,从而减少了便秘的发生,减少了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王亚萍;关晓华;孙敏敏 刊期: 2005年第20期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在功能和形态上都有特征性改变.又由于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用药品种多,因而,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复杂性.了解认识老年病人用药的特殊性、复杂性,对于我们做好老年病人用药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关晓华;钱曙萍;高红珍 刊期: 2005年第20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西洋参功能的进一步了解,西洋参及其制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市场需求大,价格昂贵,不法商人常用小枝生晒参经加工后假冒西洋参,欺骗消费者,本文就如何正确鉴别西洋参和生晒参作一讨论.
作者:殳迎春 刊期: 200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