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扁桃体增殖体手术的麻醉体会

孙希芝

关键词:扁桃体, 增殖体, 手术, 保持呼吸道通畅, 术后护理, 术中麻醉, 术中镇痛, 用药量, 芬太尼, 延迟, 危险, 清洁, 患儿, 出血
摘要:小儿扁桃体增殖体手术的麻醉要求术中麻醉充分,术后及早清醒,保持呼吸道通畅清洁.以往我们术中用芬太尼镇痛,因担心术后蓄积清醒延迟往往用药量较小,造成术中镇痛不足,患儿清醒后多哭闹烦躁,增加术后护理难度及出血的危险.现我们采用下列办法麻醉20例.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意义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孕足月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20例为实验组,随机选不愿行镇痛的足月孕妇25例为对照组.实验组宫口开大2 cm~3 cm时给予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阻滞(CSEA)镇痛,取L2~3或L3~4间隙穿刺成功后于蛛网膜下腔给予低剂量麻醉剂0.8 ml(其中0.5%布比卡因0.3 ml;芬太尼25 μg,容积为0.5 ml),30 min后于硬膜外腔用病人自控镇痛泵以5 ml/h的速度持续给予0.5%布比卡因10 ml+芬太尼0.1 mg(容积为2 ml)+氯化钠注射液88 ml混合液,至宫口开全时停药.同时严密监测两组产妇的血压(BP)、脉搏(PR)、呼吸(R),比较两组产妇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手术产率、产后24 h出血量、催产素使用率和新生儿评分等方面的差别.结果:实验组镇痛有效率100.0%;实验组宫颈扩张速度快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产程中BP、PR、R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催产素使用、手术产率、新生儿评分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CSEA可有效用于分娩镇痛,并且对产妇BP、PR、R及新生儿评分无影响,可安全应用.

    作者:张春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青春期乳房纤维腺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春期乳房纤维腺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无皮下积液、乳头坏死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青春期乳房纤维腺瘤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有其特殊性,发病年龄是诊断青春型乳房纤维腺瘤的主要依据,应注意鉴别诊断.手术尽量保持乳房的形态与功能.

    作者:汤宁文;陈艳;顾伟青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对国产钒酸氧化法试剂测定血清胆红素方法的评价

    目的:用国产钒酸氧化法试剂测定血清胆红素并对其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批内总胆红素高低值分别为CV=1.78%和1.95%,直接胆红素高低值分别为CV=1.85%和2.3%.总胆红素回收率101.6%、直接胆红素回收率103.3%.总胆红素:Y(计)=0.996X(测)-1.15,r=0.994;直接胆红素:Y(计)=1.003X(测)-0.52,r=0.996.血红蛋白达到15 g/L有极轻微干扰.

    作者:陈建霞;吴有平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摄取能量过多,体力活动减少,肥胖者增多,营养过剩及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增长较快,故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任务已迫在眉睫,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陈丽娟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复尔凯胃管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

    目的:对需长时间鼻饲的患者,如向保证营养供给同时,尽量减轻对病人的不良刺激,提高病人的舒适度.方法:将92例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用复尔凯胃管,对照组(46例)用普通硅胶胃管(14号~16号).观察插管过程中恶心、呕吐、流泪、呛咳现象;插管成功率及病人的反应;插管过程感受及食管刺激症状.结果:观察组在插管过程中流泪、呛咳、恶心、呕吐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插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人均插管时间比观察组短,插管时食管刺激比对照组轻.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由于复尔凯胃管直径小(3.33 mm),长(130 mm),可留置时间长(42 d~90 d),插管过程减少病人的不良刺激及避免更换胃管的痛苦.临床病人较易接受留置复尔凯胃管.

    作者:黄慧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试论显微镜复查工作

    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的广泛应用,对于过去称之为血常规或血液计数仪的术语已更名为实际科学的血液分析或血液分析仪.根据仪器的档次不同,有三分类或五分类不等.不论是三分类还是五分类,都给临床快速提供了更多准确度好、精确度高的参考数据.这些都是手工分析法所无法比拟的.但值得一提的是,血片染色镜检和显微镜计数复查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工作一定不能忽视,再好的仪器均不能代替显微镜检查.为此,本文就仪器无法取代显微镜检查的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叶心梅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心理干预在小儿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高压氧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急、慢性缺氧以及因缺氧所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儿科高压氧主要用于各种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脑性瘫痪、一氧化碳中毒、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但对早产低体重儿原则上不进行高压氧治疗[1],如因病情需要,必须遵照中华高压氧医学分会所制定的31种对婴幼儿治疗适应证[2]进行选择.患儿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不同程度的存在紧张、恐惧心理,家长也焦虑不安,影响高压氧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于2004年9月开始,对进行高压氧治疗的80例患儿,针对其负性心理进行心理干预,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菊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螺旋CT诊断、手术或临床证实的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8次螺旋CT扫描.CT影像表现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征象进行分析.结果: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主动脉壁钙化,真假双腔及剥离的内膜片、破口位置和受累主动脉范围.螺旋CT三维重建可提高内膜破裂口的显示率.结论:螺旋CT具有准确、快捷、简便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是评价和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张伟;王静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疑似病例检测结果分析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自我国普及接种麻疹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麻疹的发病有所增加,尤其是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病例有较多报道.为探索8个月龄内婴儿麻疹病例的变化规律趋势和制定降低小月龄麻疹的对策提供依据,本文收集了2005年1月至7月份太原市8个月龄内麻疹疑似病例血清28份,进行了实验室麻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晓林;石洁平;刘燕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影像诊断

    目的:评价影像检查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3例均进行了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其中2例进行了CT扫描,1例进行了MRI检查.结果:3例均在术前获得明确诊断,2例进行了手术,证实为右侧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结论:IVP、CT、MR等综合影像检查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可靠方法.

    作者:卢小敏;赵相胜;张茂根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至6月在我院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2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对照组12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认知、盆肌保健操锻炼、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健康指导和随意锻炼.结果:护理干预组性生活满意率提高了39.4%,性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性生活问题普遍存在,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后性生活质量.

    作者:施少霞;陈映曼;李娜娜;何柱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诊断

    肾脏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又称错构瘤(hamartoma)、良性间叶瘤(benign mesenchymal tumor),是由成熟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构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3%~3%,是肾脏常见的良性肿瘤[1~3].病理上,AML为一种无包膜的错构瘤性的肿块,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在切面上,AML与正常肾脏有明显的界限.因为肿瘤血管无弹力纤维,易形成假性动脉瘤和内部出血[4].

    作者:张德智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螺旋CT重建在髋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重建功能在诊断复杂性髋关节病变中的优越性越发显现出来,针对其病变常规影像技术显示欠佳的弱点,我们采用螺旋CT扫描对髋关节病变进行多平面重建(MPR)的3D重建而得到冠状、矢状或任意平面及三维图像,使骨盆各关节病变显示的更加准确,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影像效果,对临床治疗,特别为手术方案提供了依据.

    作者:周玉娥;李学军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超声多普勒对老年高血压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对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HHCME)的诊断.方法:应用超声多普勒诊断HHCME28例.并与原发性梗阻型心肌病(OHCM)及高血压左室肥厚(HLVH)进行对比研究.结果:HHCME表现为左室心肌向心性肥厚[IVS厚度(17.6±2.6)mm,LVPW厚度(13.8±2.2)mm],左室内径缩窄舒末(35.2±3.4)mm收末(17.5±2.5)mm,左心收缩功能超常EF(75.7±9.6)%,左心舒张功能减低EFV(46.7±8.1)%.结论:超声多普勒是诊断HHCME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李南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小儿扁桃体增殖体手术的麻醉体会

    小儿扁桃体增殖体手术的麻醉要求术中麻醉充分,术后及早清醒,保持呼吸道通畅清洁.以往我们术中用芬太尼镇痛,因担心术后蓄积清醒延迟往往用药量较小,造成术中镇痛不足,患儿清醒后多哭闹烦躁,增加术后护理难度及出血的危险.现我们采用下列办法麻醉20例.

    作者:孙希芝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DRYSTAR5500型干式打印机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

    干式激光打印机由于无化学污染,不必进行湿处理,清洁过程简单,无需暗室操作,打印质量上乘等优点将在今后的数字化放射科中起到主导作用.本文就使用DRYSTAR5500打印机的体会及优势介绍如下.

    作者:胡安宁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9例气管切开术后致命性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控制呼吸的有效手段,长时间的放置气管套管,易引发气管无名动脉瘘,气管食管瘘,阻塞窒息及严重纵隔气肿等致命性并发症,死亡率极高,对这类并发症的预见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收集自1980年到2005年间胸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严重并发症19例,结合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廖涛;杨丽英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老年人腹部手术切口裂开10例分析

    切口裂开(崩裂),是一种严重并发症,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往往因切口裂开危及生命,使本来顺利或并不复杂的手术因切口裂开而复杂化,给病人带来身心及经济等一系列严重损害.以往报告在医疗机构中切口裂开发生率大约有1%,死亡率在15%左右.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改善及营养支持,术后监护条件提高,切口裂开发生率下降,但仍为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多见于老年手术病人.本文分析我科近年来发生的10例老年术后切口裂开,以期引起同道警惕.

    作者:高魁;托娜;陈秀玲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190例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分析190例生理性绝经1 a以上的阴道出血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非器质性病变21.58%,良性病变65.79%,恶性肿瘤12.63%.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高.

    作者:张慧 刊期: 2005年第20期

  • HPLC法测定清热片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片中绿原酸含量的办法.方法:固定相为Hypersil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30 ℃;检测波长为327 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1 6 μg~0.816 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103.37%,RSD=1.4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片剂的成分含量测定.

    作者:魏文鹏;梁敏 刊期: 2005年第20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