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以抗肿瘤为主要活性的蜈蚣肝毒性的实验研究

田莎;徐晓燕;廖柳;田雪飞;姚天振

关键词:蜈蚣, 肝毒性, 抗肿瘤活性, 肝癌
摘要:目的 研究蜈蚣多肽对正常裸鼠和皮下移植性H22荷瘤裸鼠肝毒性的差异.方法 分别对正常裸鼠和皮下H22荷瘤裸鼠予以蜈蚣多肽灌胃给药14 d,观察裸鼠的一般情况、肿瘤生长情况、肝毒性.结果 低剂量蜈蚣多肽对荷瘤裸鼠的抑瘤率为32.74%.低剂量蜈蚣多肽使正常裸鼠ALT增高,高剂量蜈蚣多肽使正常裸鼠AST增高.低剂量蜈蚣多肽作用下,荷瘤裸鼠的ALT较正常裸鼠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蜈蚣多肽高剂量作用下,荷瘤裸鼠的AST、AST较正常裸鼠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蜈蚣多肽有一定抗肝细胞癌作用.相同剂量蜈蚣多肽对荷瘤裸鼠与正常裸鼠的肝损伤存在差异,蜈蚣肝毒性与抗肿瘤活性可能具有相关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转录组的厚朴次级代谢产物途径基因挖掘及分析

    目的 利用厚朴叶和茎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与厚朴次级代谢产物相关的转录本信息.方法 厚朴转录组数据库中的8707条Unigene可注释到代谢途径中,并对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222条Unigene参与了18个次级代谢途径;涉及苯丙素、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代谢,涉及Uningene数目分别为50个,17个和55个;叶和茎中差异表达序列数目为96个,其中上调数量为62个,下调数量为34个.结论 对厚朴次生代谢的转录本信息进行了挖掘,并绘制了苯丙素类和萜类基因调控图.

    作者:时小东;顾雨熹;代娇;盛玉珍;陈放;徐莺;庄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归脾汤的文献分析研究

    归脾汤是中医经典名方,应用广泛,但其文献研究未见报道.选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资料主要来源,采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以1989 ~2016年研究归脾汤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发表年代、期刊分布、文献类型、研究疾病、药理实验等5个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定量描述,揭示其分布特点,探索其发展趋势,并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归脾汤的深入研究及中医经典理论及方剂的继承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吕美君;贾连群;杜莹;冷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针结合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疗法结合火针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中属内翻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和电针对照组31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火针治疗,电针每日1次,火针每5日1次,选穴参照《针灸大成·胜玉歌》中踝跟骨痛治疗处方,电针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每日1次.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20天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优26例,良7例,可0例,差0例;电针对照组优4例,良4例,可19例,差4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结合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损伤疗效理想,且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周彬;金瑛;曹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附子水提物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附子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附子水提取物作用于白血病CEM细胞24、48、72h后,经MTT试验计算其抑制率;镜下观察CEM细胞形态改变;DNA凝胶电泳检测CEM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附子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附子水提物作用CEM细胞24、48、72h后的半数抑制生药浓度(IC50)分别为1.74,0.15和0.04mg/ml.实验组镜下CEM细胞体积缩小,胞膜皱缩,膜表面微绒毛发生缺失或脱落,胞浆浓缩,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凝聚,附在核膜周边,出现新月形、圆形等凋亡小体的特征性改变.凝胶电泳见附子提取物处理组出现了明显的DNA梯形条带.结论 附子水提物具有抑制白血病CEM细胞的增殖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朱大诚;温伟接;胡敏文;陈秀珍;陈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师承与院校教育结合的新模式探索

    中医师承教育是先于院校教育而发展起来的中医传道授业的传统模式,师承教育的存在与中医萌芽和发展休戚与共,也是促进传统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动力,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中医药的发展赢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同时也为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作者:张夏炎;顾伟;陈喆;卞艳芳;郑国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穴位贴敷诱发的急慢性接触性皮炎中CD11c表达差异性分析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所致的急、慢性接触性皮炎中CD11c的表达差异性.方法 选取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哮喘过程中所诱发的急、慢接触性皮炎患者各1例.以正常皮肤作对照,光镜下观察皮损处皮肤组织中CD11c的分布部位和数量的差异性.结果 ①正常皮肤中CD11c只表达于表皮层,真皮层几乎未见分布;②与正常皮肤相比,两者皮损处CD11c表皮真皮层均有分布,但以真皮层血管周围为主;③与正常皮肤相比,两者皮损处CD11c的分布数量明显增多,以急性接触性皮炎更为显著.结论 从CD11c分布情况可以看出CD11c的表达与接触性皮炎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可以认为CD11c变化是接触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推测可以据此鉴别急、慢性接触性皮炎.进一步推测CD11c+细胞在接触性皮炎中的分布同样也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但总体以真皮层血管周围为主,由此推测CD11c+细胞参与上述部位的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密切相关,但临床证据不足.

    作者:杜林钗;刘兰英;王和生;吴文忠;张聪;刘成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脑梗死侧支循环建立的中医认识

    基于中医理论,阐述“血脉”与解剖学中“血管”的关系及脑梗死侧支循环的中医认识,在脑梗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理论依据.根据《内经》、《络病学》等理论,中医的“血脉”系统涵盖了解剖学中血管系统,两者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脑梗死病变特点及中医认识,脑梗死侧支循环的中医治疗当重视气血痰.

    作者:陈蕴博;马民;陈照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秀丽线虫SKN-1/Nrf2调控的中药抗氧化和缓解Aβ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氧化应激是衰老和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被认为是脑功能退行性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β淀粉样蛋白(Aβ)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的功能从而增加ROS水平.Aβ蛋白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和脑细胞死亡,氧化应激对AD发病起到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表明氧化应激和Aβ蛋白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氧化诱导是Aβ毒性产生的重要机制,抗氧化剂可用来缓解神经毒性作用.由于模式生物秀丽线虫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高达40%,使得秀丽线虫成为研究衰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有效模型.其神经递质和神经元的功能也与人类的高度相似,并且在线虫体内与人类保守性同源的SKN-1/Nrf2信号通路,调控抗氧化过程,对Aβ毒性具有缓解作用.

    作者:周玲;黄敏;王长江;蔡铭;曾冬敏;鲜林娥;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槐花炮制品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 优化槐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比较不同槐花炮制品(生品槐花、炒制槐花、槐花炭)中总黄酮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闪式提取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生品槐花总黄酮,观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电压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佳提取条件,并在该条件下比较不同槐花炮制品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差异.结果 闪式提取法提取槐花中总黄酮的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料液比70ml·g-1,提取电压90V.不同槐花炮制品中总黄酮提取率有明显的不同,炒制槐花高(14.23%),其次为生品槐花(13.17%),后是槐花炭(9.31%).结论 研究优化了闪式提取法提取槐花总黄酮的佳工艺,并为深入理解不同槐花炮制品不同功效主治与总黄酮含量变化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马艳琴;郭珊珊;马进;刘亚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运脾柔肝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运脾柔肝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肠道推进率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IBS-C模型组,低、中、高剂量运脾柔肝方组和莫沙必利组.通过冰水灌胃建立大鼠IBS-C模型,运脾柔肝方组和莫沙必利组分别给予低、中、高浓度的运脾柔肝方(12.2g·kg-1,24.4g·kg-,48.8g·kg-1)灌胃,正常对照组和IBS-C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用墨水推进实验测定肠道推进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结肠组织c-kit蛋白含量和ICC的形态.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BS-C模型组大鼠的大鼠粪便粒数和含水量明显减少,肠道推进率明显降低,c-kit表达含量降低(P<0.05),ICC形态结构发生改变.而运脾柔肝方组和莫沙必利组大鼠粪便粒数和含水量、肠道推进率、c-kit表达含量均高于IBS-C模型组((P<0.05),ICC形态结构也趋于正常.结论 运脾柔肝方通过改善IBS-C大鼠ICC形态和数量来改善其排便和肠道推进率.

    作者:李慧;夏军权;张伟;孙建梅;田耀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临床疗效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性,验证中医药在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优势.方法 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Pubmed数据库2000年以来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相关文献,阅读全文并筛选出需要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根据改良版Jadad量表对RCT文献质量进行评分,采用RevMan5.3对符合条件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 选定符合标准的文献18篇,试验总样本数为1428例.中医药(中医药+西药)方案与西医(手术+西药)疗效对比[OR=2.60,95%CI(1.94,3.67),Z=6.47,P<0.00001];单纯中医药与西医对照组疗效对比[OR=2.45,95% CI(1.68,3.58),Z=4.66,P<0.00001];中医药联合西药与西药疗效对比[OR =2.72,95% CI(1.74,4.52),Z=11.30,P<0.00001].结论 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志强;翟晓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张之文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常用方药规律研究

    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医家对其论述颇多,涉及病因、辨证等多方面.张之文教授从温病的视角论治该病,疗效显著,思路新颖.该研究统计张之文教授治疗该病的常用方药,解析用药思路.

    作者:吴文军;李白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吉林省地榆资源分布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研究影响地榆在吉林省分布的各个生态因子,寻找吉林省地榆分布的主要的生态因子,建立吉林省地榆分布的Logistic模型,分析地榆在吉林省的资源分布情况.方法 对地榆在吉林省各地区分布进行实地调查,利用GIS技术获取地榆在各个分布点的各项生态数据和各分布点的经纬度等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吉林省地榆分布主要的正态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对地榆分布有显著影响的生态因子.结果 吉林省地榆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有三个主成分,分别为代表降水量因子、温度因子和土壤因子.海拔、纬度、年均温变化范围、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干季降水量、干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是显著影响吉林省地区地榆品种分布的因素(P<0.05).结论 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对吉林省的地榆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做出有效的分析.

    作者:韩曦英;王哲;关树光;齐伟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瑞香素在TNF-α诱导的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中的抑炎作用

    目的 探讨瑞香素(DAP)对TNF-α诱导的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炎症反应的影响,阐明瑞香素调节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FLS细胞分为FLS组,Model组,DAP组,TP组;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65,P-P65在CIA大鼠FLS内的蛋白表达及定位情况;采用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上清中的含量.结果 DAP组中P-P65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Model组(P<0.05);同时DAP组中P-P65的荧光强度较Model组明显减弱;DAP组中IL-6,TGF-β,ICAM-1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细胞上清分泌水平明显低于Model组(P<0.05),而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细胞上清分泌水平明显高于Model组(P<0.05).结论 TNF-α可诱导FLS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活化,瑞香素可降低NF-κB信号通路中P65的磷酸化水平,调节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炎症反应.

    作者:代婵;王洁莹;邓慧敏;曾小平;况南珍;傅颖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腧穴者-其态各异,动、敏为本

    目的 探讨腧穴的概念.方法 从腧穴的起源谈起,详述了针灸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腧穴分别表现为以痛为腧、以络为腧、以应为腧等不同的形态及功能态.结果 腧穴是不同疾病及疾病不同阶段反应于体表的不同形态及功能态的反应部位.结论 腧穴是与疾病相关的分布于体表、个体化的、动态的、敏化的部位.痛点、痛面、痛线、病络及有特殊感应的部位皆属于腧穴范畴.

    作者:焦琳;陈日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凉血润肤方浸浴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凉血润肤方浸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治疗组联合凉血润肤方浸浴,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0,P=0.037<0.05),治疗组PASI和DLQI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凉血润肤方浸浴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步鑫;刘爱民;黄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参酮冠心片有效成分组方配伍比例研究

    目的 研究双参酮冠心片中西洋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3个有效组分的佳配伍比例并进行验证试验.方法 以小鼠抗乏氧试验和小鼠抗疲劳试验结果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双参酮冠心片中西洋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3个有效组分的配伍比例,获得2个优配伍组合,两个优配伍组合分别设140 mg·kg-1和70 mg·kg-1两个剂量组以大鼠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试验验证佳配伍比例的合理性.结果 根据抗乏氧和抗疲劳试验得出的2个优配伍组合,优配伍1和优配伍2(西洋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的比例分别为1∶1.5∶1.5和1∶1.5∶2),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优配伍1优于优配伍2.结论 双参酮冠心片西洋参总皂苷、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山楂叶提取物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佳配伍比例为1∶1.5∶1.5.

    作者:赵宏宇;张春柳;刘新宇;王玉;邸琳;仲崇琳;杨美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金雀根药材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 对金雀根进行鉴定研究,为安全用药和开发利用建立基础.方法 对原植物进行看、量、嗅、尝等性状鉴定,并对药用部位根进行微观形态及薄层色谱鉴定.结果 药材性状特征、粉末及根横切面显微特征均较明显,薄层色谱展开分离结果较好.结论 为制定规范化金雀根药材质量标准及扩大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王士民;孙成;魏欣;俞年军;张旋;邢丽花;胡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艾滋病中医证候病机学研究进展

    收集近十年来艾滋病中医证候学、病机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根据证候病机学的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症状病机三个研究层次,归纳总结艾滋病中医证候病机学的研究进展,并对艾滋病的中医学研究提出展望.

    作者:钟妮;李钢磊;王志威;艾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色泽龙眼肉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龙眼肉药材的色泽,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分析色泽与5-H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日光下观察各样品的色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5-HMF的含量.结果 不同样品的色泽从棕黄色到黑褐色,随着色泽的加深,5-HMF的含量升高.龙眼干及冷藏密封保存的龙眼肉,尽管色泽较深,但5-HMF含量的升高并不明显.同一药材市场购买的多个龙眼肉样品的质量不等.结论 龙眼肉的色泽与5-HMF的含量具有相关性,龙眼肉冷藏密封保存或以龙眼干的形式贮藏,建议龙眼肉药材中5-HMF的限量值不得高于0.02%.

    作者:吴翠;唐春风;马玉翠;巢志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