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晗;张明泉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所致的急、慢性接触性皮炎中CD11c的表达差异性.方法 选取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哮喘过程中所诱发的急、慢接触性皮炎患者各1例.以正常皮肤作对照,光镜下观察皮损处皮肤组织中CD11c的分布部位和数量的差异性.结果 ①正常皮肤中CD11c只表达于表皮层,真皮层几乎未见分布;②与正常皮肤相比,两者皮损处CD11c表皮真皮层均有分布,但以真皮层血管周围为主;③与正常皮肤相比,两者皮损处CD11c的分布数量明显增多,以急性接触性皮炎更为显著.结论 从CD11c分布情况可以看出CD11c的表达与接触性皮炎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可以认为CD11c变化是接触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推测可以据此鉴别急、慢性接触性皮炎.进一步推测CD11c+细胞在接触性皮炎中的分布同样也存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但总体以真皮层血管周围为主,由此推测CD11c+细胞参与上述部位的炎症反应可能与血管密切相关,但临床证据不足.
作者:杜林钗;刘兰英;王和生;吴文忠;张聪;刘成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电针疗法结合火针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中属内翻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3例和电针对照组31例.联合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火针治疗,电针每日1次,火针每5日1次,选穴参照《针灸大成·胜玉歌》中踝跟骨痛治疗处方,电针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每日1次.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20天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优26例,良7例,可0例,差0例;电针对照组优4例,良4例,可19例,差4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结合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内翻损伤疗效理想,且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周彬;金瑛;曹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性,验证中医药在治疗病理性瘢痕的优势.方法 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Pubmed数据库2000年以来发表的相关文献.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相关文献,阅读全文并筛选出需要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根据改良版Jadad量表对RCT文献质量进行评分,采用RevMan5.3对符合条件的研究文献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 选定符合标准的文献18篇,试验总样本数为1428例.中医药(中医药+西药)方案与西医(手术+西药)疗效对比[OR=2.60,95%CI(1.94,3.67),Z=6.47,P<0.00001];单纯中医药与西医对照组疗效对比[OR=2.45,95% CI(1.68,3.58),Z=4.66,P<0.00001];中医药联合西药与西药疗效对比[OR =2.72,95% CI(1.74,4.52),Z=11.30,P<0.00001].结论 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管志强;翟晓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陈皮加压蒸制新工艺的适应性并优选加压蒸制陈皮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闷润时加水量、闷润时间、蒸制温度、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陈皮的外观性状、气味、挥发油总量、柠檬烯的含量和橙皮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陈皮加压蒸制的佳工艺.结果 确立了加压蒸制陈皮的佳炮制工艺为:闷润时加水量为陈皮量的100%,闷润时间为2h,蒸制时间为40 min,蒸制温度为115℃.结论 陈皮加压蒸制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可为陈皮炮制新方法提供新思路.
作者:孙佳彬;覃艺;张红玲;范润勇;潘婷;王瑾;兰泽伦;岳美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藤黄属植物岭南山竹子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现代色谱技术对岭南山竹子树皮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鉴定获得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岭南山竹子树皮中获取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二氢槲皮素(2),Isojarcareubin(3),Jacareubin (4),Dulxanthone-B(5),齐墩果酸(6),2-羟基丁二酸甲酯(7).结论 化合物2、3、4、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余辅松;邓华;赵李妮;梁振纲;杨先会;邓世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对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ERK5/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 H9C2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9C2损伤组,5%含药血清组和10%含药血清组.H9C2损伤组的培养基中加入2.67μmol/L的ADR,两含药血清组培养基中加入2.67μmol/L的ADR和5%或10%的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共培养44h.检测实验末各组细胞p-ERK5、ERK5、p-CREB、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p-ERK5表达明显下调,p-CREB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含药血清组p-ERK5下调及p-CREB上调均相对缓慢(P<0.05).各组细胞ERK5、CREB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温阳振衰颗粒能抑制ERK5蛋白的过度去磷酸化和CREB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这可能是其治疗慢性心衰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蔡虎志;王笑莹;陈青扬;陈新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测16个月在西双版纳四个不同海拔诺丽的农艺性状.方法 通过对诺丽的生长量,物候及产量观测,比较其农艺性状差异.结果 不同海拔诺丽在各方面表现差异明显:海拔560m生长快、结果多、成熟果大;海拔730m开花结果较晚,结果较少;海拔890m在各方面表现差,少量结果;海拔1000m在冬季来临时全部冻死.结论 海拔在600m以下更适宜诺丽果生长,且开花结果较早,产量较高;海拔在600~750m,可以栽培但产量偏低;而海拔在750m以上,不建议种植诺丽.
作者:管燕红;张忠廉;张丽霞;王延谦;李海涛;李晓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紫癜肾1号方联合雷公藤多苷片(TWP)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我院关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型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轻型HSPN患儿7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TWP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加TWP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7.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7.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紫癜肾1号方联合TWP治疗儿童轻型紫癜性肾炎血尿加蛋白尿型有较好疗效.
作者:翟文生;李冰;杨濛;张霞;张建;郭庆寅;任献青;丁樱;黄岩杰;宋桂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瑞香素(DAP)对TNF-α诱导的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炎症反应的影响,阐明瑞香素调节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FLS细胞分为FLS组,Model组,DAP组,TP组;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65,P-P65在CIA大鼠FLS内的蛋白表达及定位情况;采用Real-Time PCR、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关炎症因子的mRNA相对表达量及上清中的含量.结果 DAP组中P-P65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Model组(P<0.05);同时DAP组中P-P65的荧光强度较Model组明显减弱;DAP组中IL-6,TGF-β,ICAM-1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细胞上清分泌水平明显低于Model组(P<0.05),而IL-10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细胞上清分泌水平明显高于Model组(P<0.05).结论 TNF-α可诱导FLS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活化,瑞香素可降低NF-κB信号通路中P65的磷酸化水平,调节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炎症反应.
作者:代婵;王洁莹;邓慧敏;曾小平;况南珍;傅颖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归脾汤是中医经典名方,应用广泛,但其文献研究未见报道.选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资料主要来源,采用布拉德福文献离散律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以1989 ~2016年研究归脾汤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文献发表年代、期刊分布、文献类型、研究疾病、药理实验等5个方面分别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定量描述,揭示其分布特点,探索其发展趋势,并对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归脾汤的深入研究及中医经典理论及方剂的继承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吕美君;贾连群;杜莹;冷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考察盐制对泽泻抗脂肪肝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灌胃给予生泽泻和盐泽泻后,取肝脏测定肝指数,检测TG、TC、ALT和AST的含量,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生泽泻组和盐泽泻组小鼠的肝指数分别为5.35%和5.08%,TG含量分别为4.99 mmol·L-1和2.04 mmol·L-1,TC含量分别为7.38mmol·L-1和5.10 mmol·L-1,AST含量分别为75.99 mmol·L-1和67.02 mmol·L-1,ALT含量分别为50.55 mmol·L-1和45.33 mmol·L-1.肝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发现生泽泻组和盐泽泻组小鼠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均减轻,减轻的程度盐泽泻大于生泽泻.结论 灌胃给予盐泽泻后小鼠的脂肪肝病变情况较给予生泽泻的小鼠有明显好转,表明盐制可增强泽泻抗脂肪肝的作用.
作者:宋丽;潘瑞;田兴勇;何茂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以“肺癌”和“中药”为关键词,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纳入330项专利,对其基本概况、用药规律、研究阶段进行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 这些中药专利复方中使用频率高的药物包括黄芪、甘草、白花蛇舌草等,药物分类归经以补气药、清热药为主,主入肺、脾、胃经,60%以上的专利可提供部分体内外实验或临床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结论 治疗肺癌中药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快,以个人和企业申请为主,用药较为合理,但临床疗效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宋如珺;胡芳;沈夕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随着中医健康管理越来越深入人心以及中医“状态”理念的提出,二者的结合为PCOS的中医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状态的特征进行状态辨识、给予个性化调摄方案,并对疗效进行动态评价,即“整体、个性、动态”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作者:黄娜;俞洁;汪梦洁;周亚男;吴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高脂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近年来,中医药对其诊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通过对高脂血症患者舌象、脉象以及证候三方面特征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及分析,对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候及舌象、脉象特征进行分类归纳;并简要概括了高脂血症动物模型舌脉象研究,以期为高脂血症的临床诊疗及其中医四诊规范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与思路.
作者:宋雪阳;许朝霞;王忆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研究影响地榆在吉林省分布的各个生态因子,寻找吉林省地榆分布的主要的生态因子,建立吉林省地榆分布的Logistic模型,分析地榆在吉林省的资源分布情况.方法 对地榆在吉林省各地区分布进行实地调查,利用GIS技术获取地榆在各个分布点的各项生态数据和各分布点的经纬度等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吉林省地榆分布主要的正态因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对地榆分布有显著影响的生态因子.结果 吉林省地榆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有三个主成分,分别为代表降水量因子、温度因子和土壤因子.海拔、纬度、年均温变化范围、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干季降水量、干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是显著影响吉林省地区地榆品种分布的因素(P<0.05).结论 主成分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对吉林省的地榆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做出有效的分析.
作者:韩曦英;王哲;关树光;齐伟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参附芎泽方对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方药组,每组10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压力超负荷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纯净水,方药组给予参附芎泽方(含生药量6.4g/kg)相应的等体积药液.以20ml/kg的容积灌胃,一日1次,连续8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AngⅡ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AngⅡ含量增高,心肌组织中TGF-β1与CTGF表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参附芎泽方药组血清TNF-α、AngⅡ含量降低,心肌组织TGF-β1与CTGF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模型组心肌纤维可见明显断裂、部分溶解,排列紊乱,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而方药组心肌纤维排列较为整齐,心肌细胞轻度肿大.结论 参附芎泽方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AngⅡ含量,抑制心肌组织TGF-β1和CTGF的表达等途径干预心肌纤维化进程.
作者:于远望;蔡倩玮;钟伟;韩曼;王永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灵芝多糖提取与纯化工艺.方法 以多糖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多糖提取的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次数;分别以多糖吸附率与解吸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多糖上样与洗脱参数.结果 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为: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2h,提取率可达到83.87%;灵芝多糖纯化工艺:选择AB-8为佳树脂:上样液浓度2.0mg·ml-1,上样液pH=7,上样流速1.0ml·min-1,上样径高比为1∶8,上样量2.0BV;洗脱剂为30%乙醇,洗脱用量3BV,洗脱液pH =8,洗脱流速1.0ml·min-,多糖的纯度为47.21%.结论 该灵芝多糖提取与纯化工艺成本低廉,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段晓颖;郭娇;马秋莹;鲁静;辛笑迪;徐立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氧化应激是衰老和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被认为是脑功能退行性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β淀粉样蛋白(Aβ)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的功能从而增加ROS水平.Aβ蛋白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和脑细胞死亡,氧化应激对AD发病起到重要作用,许多研究已表明氧化应激和Aβ蛋白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氧化诱导是Aβ毒性产生的重要机制,抗氧化剂可用来缓解神经毒性作用.由于模式生物秀丽线虫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高达40%,使得秀丽线虫成为研究衰老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有效模型.其神经递质和神经元的功能也与人类的高度相似,并且在线虫体内与人类保守性同源的SKN-1/Nrf2信号通路,调控抗氧化过程,对Aβ毒性具有缓解作用.
作者:周玲;黄敏;王长江;蔡铭;曾冬敏;鲜林娥;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寒冷刺激与高盐饮食共同作用下,大鼠血压是否有波动,并设置中药组,观察用药后血压能否恢复到正常值.方法 选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寒痉汤组、通心络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其余三组给予合8%氯化钠饲料,均饮用纯净水.模型组、寒痉汤组、通心络组食用高盐饲料的同时,每天置于(-15±2)℃的冰柜中3h,实验8周,每周用大鼠无创血压分析系统测量三次血压,取平均值.结果 在寒冷与高盐饮食共同作用下,从第2周开始模型组、寒痉汤组、通心络组血压出现升高,分别为[(153.75±16.23)、(164.00±26.94)、(151.00±18.41) mmHg],且明显高于正常组(130.88±20.92)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血压达到高峰,模型组、寒痉汤组、通心络组分别为[(165.25±12.60)、(175.50±14.46)、(167.00±10.80) mmHg],正常组血压稳定在正常值(115.88±10.83)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周给予寒痉汤组、通心络组中药治疗,用药两周后,两组血压均有下降,但寒痉汤组血压降至正常范围(121.13±10.83) mmHg,通心络组血压仍偏高(146.50±9.58)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寒冷与高盐饮食复合作用可以导致大鼠血压升高,应用温阳散寒解痉中药可以使大鼠血压降至正常水平.
作者:张洁晗;张明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朱丹溪在论述消渴病因、病机、脉诊、治则治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并进行系统阐述,其中对于辨证论治理论的贡献尤为突出.朱氏继承并发展前人所论消渴病因;开创“阳有余阴不足”“相火妄动”及“六郁致消”学说阐述消渴病机;通过脉诊对消渴病进行辨证,进而提出保护正气、滋阴泻火、三消分证论治等消渴治疗的新理论.朱丹溪独特学术思想在消渴“因、机、证、治”方面的认识,丰富了消渴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王仁和;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