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海
生理性衰老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从古至今,人们从未间断过对延缓衰老的探索.中医理论认为,衰老与脾肾关系十分密切.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胃运化腐熟水谷,为后天之本.脾肾功能的健全直接关系机体衰老的进展.据统计,《本草纲目》中收录了100多味具有轻身延年功效的药物,其中很多皆入脾肾两经.文章拟从《本草纲目》中轻身延年药物入手,揭示补益脾肾两脏与延缓衰老的关系,对今后抗衰老的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芙蓉;王平;曾兰;毛迎迎;孔明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痛证为临床常见病症,仲景运用芍药方治疗痛证结构严谨,配伍灵活,与解表、行气、温里、补益等药相配,通过增减芍药剂量,发挥不同疗效.该文通过仲景方运用芍药的剂量、频次、配伍研究仲景治疗痛证的遣药组方特点.
作者:陈岚;贾波;邓怀涵;贾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改变,导致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是导致认知障碍的高危因素.目前关于糖尿病认知障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主要从胰岛素及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障碍、胆固醇代谢异常、氧化应激三方面对近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同时探讨中医对糖尿病认知障碍的认识,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明淑萍;刘玲;屈月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随着中医健康管理越来越深入人心以及中医“状态”理念的提出,二者的结合为PCOS的中医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大数据背景下,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状态的特征进行状态辨识、给予个性化调摄方案,并对疗效进行动态评价,即“整体、个性、动态”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
作者:黄娜;俞洁;汪梦洁;周亚男;吴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制备抑郁症失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三草安神方组给予水煎三草安神方制成的药液(7.8g·kg-1·d-1,1ml· 100g-1),西药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合奥氮平制成的溶液(盐酸帕罗西汀片:10mg·kg-1·d-1,奥氮平:3mg·kg-1·d-1,1ml· 100g-1),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天,1次/日.对比观察.结果 体重实验结果:造模后,造模组大鼠体重缓慢增加,此后,造模组与空白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叭).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大鼠体重均显著上升(P <0.01,P <0.05).蔗糖偏好实验结果:造模后,造模组大鼠蔗糖偏好低于空白组大鼠蔗糖偏好(P<0.05),给药7d和给药14d后,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大鼠蔗糖偏好较模型组的蔗糖偏好均得到提升(P<0.01,P<0.05).ELISA检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5-HT含量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NE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5-HT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Glu和GAB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Glu/GABA比值亦有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三草安神方组大鼠血清和脑皮质中Glu和GABA含量都有所降低(P<0.01,P<0.05)且Glu/GABA比值亦有降低(p<0.01).结论 三草安神方有助于改善抑郁症失眠大鼠抑郁和睡眠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神经递质有关.
作者:龙清华;赵宾宾;王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肾痛风泰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独活、葛根素、龙胆苦苷;采用HPLC法对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甲醇∶1%乙酸=72∶ 28;检测波长:250nm.结果 独活、葛根、牛膝的薄层色谱法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葛根素在4.905~49.05μg/m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5,n=6),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为1.73%(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为护肾痛风泰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李思雨;刘纪青;简晖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朱丹溪在论述消渴病因、病机、脉诊、治则治法等方面,提出新的观点,并进行系统阐述,其中对于辨证论治理论的贡献尤为突出.朱氏继承并发展前人所论消渴病因;开创“阳有余阴不足”“相火妄动”及“六郁致消”学说阐述消渴病机;通过脉诊对消渴病进行辨证,进而提出保护正气、滋阴泻火、三消分证论治等消渴治疗的新理论.朱丹溪独特学术思想在消渴“因、机、证、治”方面的认识,丰富了消渴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王仁和;杨宇峰;石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情境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中医基础理论》课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并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情境教学法可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且有助于掌握本门课程的知识、对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对本科阶段要学习的其它主干课程有横向到纵向的贯通作用,起到连接理论课和临床课的作用.结论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吉丽;倪羽佳;孙海涛;薛崇祥;康子茜;唐晓;梁丽娜;张琳;隋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健脾化痰方对前胃癌(MFC)裸鼠肝转移模型瘤组织中P53,Bcl-2,Survivin,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健脾化痰方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MFC细胞接种于裸鼠脾脏中,建立裸鼠肝转移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氟尿嘧啶(5-Fu)组及健脾化痰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处理动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法分别检测P53,Bcl-2,Survivin,Bax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健脾化痰方各组均能下调P53,Bcl-2,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上调Bax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论 健脾化痰方的抗胃癌作用与下调P53,Bcl-2,Survivin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有关.
作者:许瑶;沈明勤;许尤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阿胶浆治疗产后贫血-(PA)对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两家综合性医院顺产分娩的符合条件的275例PA患者(70g/L≤Hb< 100g/L),按1∶1比例随机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产后48 h抽血检测血液分析及铁代谢指标,并完成生活质量量表SF-36简表的填写,试验组给予口服复方阿胶浆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6周随访,复查血液分析和铁代谢指标,并填写生活质量量表.结果 终共有252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133例,对照组119例.数据分析结果如下:(1)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Hb浓度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治疗前后血清铁(SI)和血清铁蛋白(SF)水平的变化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PSI=0.867,PSF=0.085);试验组产妇总体生活质量以及生理机能(PF)、精力(VI)、情感职能(RE)3个维度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总=0.026,PPF=0.002,PVI=0.0001,PRE=0.038).(2)治疗6周后,试验组的Hb浓度和IRF的有效率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的SI和SF水平较试验组升高更明显(PSI<0.001;PSF<0.001);试验组产妇总体生活质量以及精力、情感职能两个维度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总=0.019,PVI=0.008,PRE =0.012).(3)相关分析发现,Hb浓度与贫血产妇的总生活质量评分、精力和情感职能两个维度评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与口服铁剂相比,复方阿胶浆能更快更显著地纠正气血两虚证产妇的贫血状态,从而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芳;李相宜;马丹丽;李道成;杜佩英;罗颂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蛋白信号转导通路是一条完整并广泛存在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途径,与脑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是调节脑缺血后细胞因子反应的关键通路.文章从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概况、活化和调节机制、与脑缺血的关系以及脑缺血后针刺干预对其的影响进行综述,并为针刺治疗脑缺血作用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线索.
作者:艾琪;殷洁;胡鑫豪;刘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以“肺癌”和“中药”为关键词,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纳入330项专利,对其基本概况、用药规律、研究阶段进行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 这些中药专利复方中使用频率高的药物包括黄芪、甘草、白花蛇舌草等,药物分类归经以补气药、清热药为主,主入肺、脾、胃经,60%以上的专利可提供部分体内外实验或临床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结论 治疗肺癌中药专利申请数量增长较快,以个人和企业申请为主,用药较为合理,但临床疗效待进一步验证.
作者:宋如珺;胡芳;沈夕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腧穴的概念.方法 从腧穴的起源谈起,详述了针灸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腧穴分别表现为以痛为腧、以络为腧、以应为腧等不同的形态及功能态.结果 腧穴是不同疾病及疾病不同阶段反应于体表的不同形态及功能态的反应部位.结论 腧穴是与疾病相关的分布于体表、个体化的、动态的、敏化的部位.痛点、痛面、痛线、病络及有特殊感应的部位皆属于腧穴范畴.
作者:焦琳;陈日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内涵发展是中医养生康复的核心,外延建设是围绕学科发展而不断补充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内涵建设方面应该明确内涵定义,从相关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等方面着手,从服务对象、服务场所及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拓展是外延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楚的界定其内涵与外延,对于规范学科构建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梳理其现存问题并对展望其发展趋势,有助于形成丰富的中医养生康复理论体系并将其理论和实践推到更高水平.
作者:张瑜;胡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凉血润肤方浸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8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治疗组联合凉血润肤方浸浴,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40,P=0.037<0.05),治疗组PASI和DLQI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凉血润肤方浸浴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步鑫;刘爱民;黄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附子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附子水提取物作用于白血病CEM细胞24、48、72h后,经MTT试验计算其抑制率;镜下观察CEM细胞形态改变;DNA凝胶电泳检测CEM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附子水提物对白血病CEM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附子水提物作用CEM细胞24、48、72h后的半数抑制生药浓度(IC50)分别为1.74,0.15和0.04mg/ml.实验组镜下CEM细胞体积缩小,胞膜皱缩,膜表面微绒毛发生缺失或脱落,胞浆浓缩,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凝聚,附在核膜周边,出现新月形、圆形等凋亡小体的特征性改变.凝胶电泳见附子提取物处理组出现了明显的DNA梯形条带.结论 附子水提物具有抑制白血病CEM细胞的增殖作用,其抑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朱大诚;温伟接;胡敏文;陈秀珍;陈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不同龙眼肉药材的色泽,测定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量,分析色泽与5-H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日光下观察各样品的色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5-HMF的含量.结果 不同样品的色泽从棕黄色到黑褐色,随着色泽的加深,5-HMF的含量升高.龙眼干及冷藏密封保存的龙眼肉,尽管色泽较深,但5-HMF含量的升高并不明显.同一药材市场购买的多个龙眼肉样品的质量不等.结论 龙眼肉的色泽与5-HMF的含量具有相关性,龙眼肉冷藏密封保存或以龙眼干的形式贮藏,建议龙眼肉药材中5-HMF的限量值不得高于0.02%.
作者:吴翠;唐春风;马玉翠;巢志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吲哚美辛亲水凝胶贴剂的化学促渗剂,比较薄荷油与氮酮促渗特点.方法 基于体外透皮扩散动力学模型试验,利用HPLC-工作曲线进行定量,分别以3%、5%、7%、10%、15%氮酮(Azone)与3%、5%、7%、10%、15%薄荷油(Mint oil)作为吲哚美辛经皮给药的化学促渗剂,进行离体透皮扩散试验,建立高、中、低强度的参比化学促渗体系.结果 确定以3% Azone、5% Mint oil、7% Mint oil分别作为付罐研究参比化学促渗低、中、高组;不同比例氮酮对IM促渗效果不同,两者不存在明显线性关系,存在佳促渗作用的Azone的比例,而0~7% Mint oil与促渗效果间呈现线性增加关系.结论 筛选的氮酮与薄荷油具有良好的促渗效果,薄荷油作为天然的中药促渗剂,效果显著.
作者:谢伟杰;张永萍;徐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雷火灸相关穴位对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放疗的同时雷火灸足三里、膏肓,对照组行放射治疗.两组均常规用药.结果 治疗组QOL评分,食欲、疲乏、睡眠评分在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火灸可提高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患者食欲、疲乏及睡眠状况.
作者:许梦娜;陈理;马扬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厚朴叶和茎转录组测序数据挖掘与厚朴次级代谢产物相关的转录本信息.方法 厚朴转录组数据库中的8707条Unigene可注释到代谢途径中,并对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222条Unigene参与了18个次级代谢途径;涉及苯丙素、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代谢,涉及Uningene数目分别为50个,17个和55个;叶和茎中差异表达序列数目为96个,其中上调数量为62个,下调数量为34个.结论 对厚朴次生代谢的转录本信息进行了挖掘,并绘制了苯丙素类和萜类基因调控图.
作者:时小东;顾雨熹;代娇;盛玉珍;陈放;徐莺;庄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