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藜芦醇对肺炎克雷伯菌的致病性影响

彭黎;孙树梅;周浩;张亚莉;欧阳妮;谷艺修;李春富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秀丽隐杆线虫, 感染, 白藜芦醇
摘要:目的 利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探讨白藜芦醇对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性影响.方法 取同期化处理后的L4期线虫,经肺炎克雷伯菌感染5d后,洗涤、离心,转移至96孔板内(10只/孔),每孔加入LB溶液40μl、M9缓冲液160μ1、FUDR及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每组5个复孔,20℃静置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0,0.1,0.2,0.4,0.8mg/ml),空白对照组L4期线虫经大肠埃希菌OP50喂养5d后转移至96孔板内,不加白藜芦醇;每24h观察线虫生存情况.结果 经Log Rank检验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与0mg/ml白藜芦醇比较,0.2,0.4,0.8mg/ml浓度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5,x2值分别为29.262,35.148,37.040);0.1mg/ml浓度的白藜芦醇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x2=0.05);同时采用Log Rank检验法对0.2,0.4,0.8mg/ml三组浓度白藜芦醇对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进行组间比较发现,该三组对线虫生存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 >0.05,x2值分别为0.05,0.25,0.56).结论 在秀丽隐杆线虫-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模型中,高浓度白藜芦醇能使感染后线虫生存时间延长,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线虫生存时间并无明显影响.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安全快速测定僵蚕中白僵菌素含量的高效液相方法研究

    目的 优化高效液相测定方法及白僵菌素提取的前处理条件,为僵蚕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样品采用超声处理,色谱柱为Symmetry(R) C18(4.6ram×250 r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70∶ 30),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波长215 nm.结果 白僵菌素在1.749~81.88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回收率为90.41%~96.99%,RSD为2.92%(n=6);17批僵蚕中白僵菌素含量在0~0.3153mg/g之间,质量差别大.结论 该方法安全快速,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僵蚕药材质量评价.

    作者:陈辉;何金晓;刘佳灵;陶玲;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于世家教授自拟安眠方对PCPA诱导失眠大鼠脑内递质及GABA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安眠方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多巴胺(DA)含量,以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及酶联免疫法检测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 安眠方三个剂量组的5-HT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通过不同检测方法测定GABA,结果均提示安眠方中、高剂量组GAB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安眠方对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脑组织的5-HT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该制剂不是通过影响5-HT神经递质产生的镇静催眠作用.但安眠方对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脑组织的GABA含量却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王亚茹;于世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促进骨再生的研究进展

    基于传统“肾主骨生髓”和“瘀祛新生”的中医理论,许多中药被证实具有促进骨再生的作用.文章通过利用“中药、成骨、血管化”等关键词检索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对近年来传统中药促进骨再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便利.

    作者:关德强;于波;李欣;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一种新型智能精准艾灸设备的研制

    介绍一种新型智能精准艾灸设备的研制.根据艾灸的作用方法及应用特点,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艾灸精准智能温控处理:改良除烟处理装置避免艾灸时出现的烟雾困扰;新型材料设计的艾灸盒简便灵活,环保并且便于清洁.艾灸设备实现了温控、杜绝烫伤、免除烟雾、节约材料以及更智能化极大的发挥艾灸的温热效应,利于临床应用和社会推广.

    作者:唐菊丽;李恒聪;李佳;冉国平;彭延辉;魏芹芹;瞿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马归液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马归液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马归液组和索利那新组3组,分别口服中药马归液与西药索利那新、马归液、索利那新,治疗45d.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3组的平均尿流率、大尿流率、尿量、排尿记录、OABSS、QOL.结果 治疗后,马归液组、中西结合组与索利那新组的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尿量、排尿记录、OABSS、QOL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组与中西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马归液组、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索利那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马归液组总有效率与中西结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马归液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具有明确疗效,经济实惠,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蔡蔚;谢海平;龙蠡;杨华伟;谢晓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SD大鼠肠道乙酸、血清内毒素水平变化及安肠汤干预研究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SD大鼠肠道乙酸及血清内毒素水平变化并探究安肠汤干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SD大鼠11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丽珠肠乐组、安肠汤组(低、中、高剂量组),16只/组.造模后给予各干预措施,分别于第10天处死各组大鼠,取肠道粪便及血清标本检测.①采用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肠道乙酸含量;②采用显色基质鲎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内毒素.结果 ①肠道乙酸:模型组大鼠肠道乙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②血清内毒素:各对照组大鼠血清内毒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下调(P<0.05).安肠汤中剂量组对肠道乙酸、血清内毒素下调明显,靠近空白对照组.结论 UC大鼠肠道乙酸及血清内毒素水平能够有效反映UC大鼠病情程度,并与其病情呈正相关性.安肠汤能有效降低UC大鼠肠道乙酸及血清内毒素含量,对改善病程发展及预后发挥积极作用,可能与其能有效修复并维持UC大鼠肠道内环境稳态有关.

    作者:钟元帅;韦日娜;孙平良;刘佳丽;杨坤;袁代解;耿曙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cAMP、cGMP、IP3、DAG含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数字法将7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并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cAMP、cGMP水平,经由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P3、DAG水平.结果 针刺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比对照组(71.79%)显著增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浆cGMP、血清IP3、DAG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浆cAM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精神功能缺损症状,这可能与针刺调节血浆cAMP、cGMP水平,降低血清IP3、DAG含量有关.

    作者:刘欢;那儿布力·巴合提别克;孙飒;辜琨;周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模态PPT演示在小儿推拿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方法之一,要求学生明确掌握穴位定位和手法操作技巧,并运用于小儿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操作性很强.因此,传统的课堂讲授在穴位描画和手法动画演示方面凸显不足,笔者采取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模式,整合文字、图片、表格、声音、视频、动画等模态于PPT文稿中,已经成为目前学校小儿推拿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文章从多模态PPT的构成要素及应用评价两个方面对其在小儿推拿教学中的应用做简要探讨.

    作者:杨丽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组织Stk32c基因表达及逍遥散干预的表观遗传学机制初探

    目的 通过中药复方逍遥散干预慢性应激损伤模型大鼠,对Stk32c基因表达进行验证,并对其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修饰变化进行探索,以期从表观遗传学角度阐释慢性应激损伤机制及逍遥散对慢性应激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 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应激模型组、逍遥散治疗组三组,每组3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两组造模采用Cart多相慢性应激大鼠模型并加以改进,逍遥散治疗组在造模同时每只每天给予逍遥散2 ml,连续造模21天.采用RT-PCR一步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区Stk32c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equenomMassARRAY法检测Stk32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结果 慢性应激损伤大鼠海马Stk32c mRNA及其相应蛋白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调,其基因启动子区某些特定位点(特别是引物方案2的CpG_6、CpG_27.28、CpG_39位点)的甲基化程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逍遥散治疗能够明显逆转慢性应激引起的Stk32c mRNA及其相应蛋白的表达变化,相应位点DNA甲基化程度较慢性应激模型组显著下调.结论 Stk32c基因启动子区特定位点甲基化程度升高可能是慢性应激造成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逍遥散可能通过干预相应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发挥抗慢性应激损伤作用.

    作者:孙琪;郭维;江东;马会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变异系数权重法祁菊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目的 考察祁菊花不同采收期有效成分含量动态变化,确定其佳采收期.方法 HPLC-UV法测定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UV-VIS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运用变异系数权重的模糊物元模型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期祁菊花整体质量.结果 各采收期祁菊有效成分含量均达到《中国药典》规定,随着采收期的不同,有效成分含量呈现动态变化,由模糊评判法处理结果得出,当祁菊花开放程度达到50%时,有效成分含量水平较高,药材整体质量好,为佳采收期;祁菊与其他种菊花相比较,各有效成分含量均较高,具有扩大推广运用价值.结论 祁菊花佳采收期为花盛开50%时,整体质量较好,因此当花盛开50%时可做祁菊合理采收期.

    作者:米晓兰;韩红梅;王雪媛;刘锐;肖波;何燕峰;王彦军;李天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调节菌群及黏膜免疫防治疾病的探讨

    人体黏膜上共生大量的菌群,菌群与黏膜免疫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生长发育,形成动态平衡.菌群附着于黏膜,与黏膜直接接触,菌群通过代谢产物等作用于黏膜免疫,与其形成的动态的平衡微环境共同维系宿主的生理功能稳定.中医药常与菌群及黏膜直接接触,虽有很多研究表明中医药与菌群及黏膜免疫关系密切,但相关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故,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试从菌群及黏膜免疫角度进行探讨,旨在为中医药调节菌群及黏膜免疫防治相关疾病的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刘天浩;袁嘉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IL-1β、IL-6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TNF-ot、IL-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 Reperfusion,IR)、TD-IR组(IR+I ml桃红四物液+3 ml蒸馏水灌胃)、TZ-IR组(IR+2 ml桃红四物液+2ml蒸馏水灌胃)和TG-IR组(IR+4 ml桃红四物液灌胃),各组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又分为0h、2h、4h、8h四个时相组.复制右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RT-PCR检测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IR、TD-IR、TZ-IR、TG-IR四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表达升高(P<0.05),其中TD-IR、TZ-IR两组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在相同时间点较IR组降低(P<0.05),而TG-IR组则升高(P<0.05).②TD-IR、TZ-IR、TG-IR三组骨骼肌中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较IR组降低(P<0.05).结论 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TNF-α、IL-1β、IL-6表达均升高.②于再灌注损伤后2h,TNF-α、IL-1β、IL-6含量达到高峰,并在2h至8h时间段维持在较高水平,再灌注损伤逐渐加重.③桃红四物液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危害.④中剂量桃红四物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佳.

    作者:申震;朱付平;刘天举;潘成熙;罗伟业;周富强;李武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白芍对斑马鱼促血管生成和抗血栓作用的研究

    目的 采用斑马鱼模型比较白芍不同部位、主要成分及主要代谢产物的促血管和抗血栓生成作用.方法 采用Tg(VEGFR2:GFP)系荧光转基因斑马鱼为模型动物,分别将白芍总样、不同萃取部位、芍药苷、白芍苷和芍药苷代谢素-Ⅰ设置三个药物剂量组,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计数不同给药组有血流的斑马鱼体节间血管数;以三氯化铁为血栓诱导剂,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不同给药组对斑马鱼腹部血管血流停止时间的影响.结果 白芍总样、石油醚萃取物、水层样品、芍药苷、白芍苷和芍药苷代谢素-Ⅰ均表现出抑制血栓生成、促进血液流动的活性;正丁醇相、乙酸乙酯相和芍药苷代谢素-Ⅰ能够明显增加具有血流的节间血管数量.结论 芍药苷代谢素-Ⅰ具有显著的抑制血栓生成、促进血液流动的活性且优于总样和芍药苷.

    作者:段文娟;李月;杨国红;何秋霞;张瑞凌;王晓;刘峰;赵恒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秘精益气法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秘精益气法对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SPF级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金水宝低剂量组、金水宝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气管滴入法(200 μg/200 μL)制备CB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滴入生理盐水(0.5 mL/只).造模第2天开始灌胃,桂龙咳喘宁组(0.9g·kg-1)、金水宝低剂量组(0.3g· kg-1)、金水宝高剂量组(0.6g· kg-1)灌服相应剂量中药混悬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10 mL·kg-1),连续灌胃21d.实验第22天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50 mg/kg),待麻醉后断头取肺,双缩脲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4、IL-10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蛋白表达特征.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与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4与IL-10含量显著降低,cNOS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大鼠TNF-α与IL-1β含量明显下调,IL-4与IL-10含量显著增高,cNOS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 金水宝胶囊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强抗炎细胞因子活性,调节促炎、抗炎细胞因子间的失衡状态,有效调节肺组织中cNOS的表达,从而对CB大鼠产生治疗作用.

    作者:王浩;王杰鹏;方芳;刘娜;鲁晨希;张千一;郭靠山;方朝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挖掘中医治疗黄疸病用药配伍规律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黄疸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指导.方法 选取193例主要诊断为黄疸病的患者病历为研究资料,应用统计学与数据挖掘软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病历涉及处方总数428个、涉及中药总数172味,使用频率排名前10的中药为茵陈、茯苓、泽泻、甘草、白术、黄芩、栀子、木通、龙胆草、生姜;常用核心药物配伍组合有26组,主要归于6个大类.结论 中医药治疗黄疸病体现了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活血化瘀、温化寒湿、补益肝肾等多种治法.该研究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房赤;雍苏南;孙克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植物资源调查

    以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8个生境的药用苔藓植物为研究对象,认真梳理药用苔藓植物组成和药用价值,系统分析其多样性,揭示药用苔藓物种多样性与生境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兴安岭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收集到29种药用苔藓植物,隶属于19个科、24个属;在8个生境中,药用苔藓物种种类由高到低依次为湿润土生>湿润石生>混交林下>干燥石生>木生>干燥土生>水生=云杉林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s种间均匀度指数高分别为湿润土生药用苔藓(2.963),云杉林下药用苔藓(239.549),湿润土生药用苔藓(0.915),混交林下药用苔藓(0.436);凤尾藓6个生境中均有分布,而黄牛毛藓、大叶藓、泽藓、梨蒴珠藓、白齿藓、深绿绢藓、东亚万年藓等药用苔藓植物仅在1个生境中分布.大兴安岭典型自然保护区药用苔藓多样性在湿润土生中丰富,种类和分布与生境存在依存关系.

    作者:萨如拉;石松利;白迎春;樊丽雅;王登奎;白学良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雀儿舌头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雀儿舌头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雀儿舌头石油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MTT法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从雀儿舌头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β-谷甾醇(2),白桦酯酸(3),粉蕊黄杨二醇(4),过氧麦角甾醇(5),二羟基蒲公英烷(6),3α-羟基木栓烷-2-酮(7),乌索酸(8).化合物5对人前列腺细胞株PC-3、胃癌细胞株MGC-803、人神经母瘤细胞株SK-N-SH的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5、6和8为首次从雀儿舌头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魏光璞;孟启;徐淼;于镜坤;刘荐慧;龙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耳鸣的从脾虚论治

    目的 提出耳呜病证从脾虚论治的观点,明确临床治疗思路.方法 发掘中医古籍文献关于耳呜与脾虚的记载,结合从脾虚论治耳鸣的临床报道及科室耳鸣数据库中辨证分型统计及临床疗效,探讨耳鸣与脾虚的关系,分析脾虚在耳鸣辨证论治中的意义.结果 中医古籍文献记载从脾虚角度论治耳鸣颇为丰富,大量临床报道从脾虚治疗耳鸣有效,科室耳鸣数据库大样本资料提示脾虚型占耳鸣证型分型中51.98%,采用健脾益气法治疗耳呜总体有效率达86.49%.结论 耳鸣与脾虚关系密切,临床需重视脾虚引起的耳鸣,从脾虚论治耳呜可能是临床治疗耳鸣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余亚斌;李明;黄平;张剑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目的 使用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据库,筛选随机对照研究,利用筛选出的实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结果 检索出67篇满足要求的研究,一共纳入4084名患者,随访期中位数为12周(2~ 24周).对蛋白尿的Meta分析表明,肾炎康复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蛋白水平,加权化均数差(WMD)为-0.49,95% CI [-0.56,-0.43],P<0.05.对血肌酐水平进行了分析,WMD为-14.69,95% CI[-16.33,-13.05],P<0.05,表明肾炎康复片能降低慢性肾炎患者血肌酐水平.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甘文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气通腑方干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益气通腑方对老年严重脓毒症并急性胃肠损伤(AGI)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70例老年严重脓毒症AG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女性11例,男性24例,平均年龄(74.58±10.66)岁,APACHE Ⅱ评分为(24.4±2.6)分,对照组女性10例,男性25例,平均年龄(73.72±10.81)岁,APACHE Ⅱ评分为(23.8±4.1)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病因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腑方鼻饲或口服,2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28天死亡率、APACHE-Ⅱ评分、急性胃肠损伤评分、SOFA评分,以及肠黏膜屏障指标: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内毒素(ET)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死亡4例(11.4%),对照组13例(37.1%),两组患者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AGI评分、SOF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外周血DAO、D-乳酸、iFABP、ET与治疗前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给予益气通腑方能改善老年脓毒症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症状和降低死亡率,其机制与减轻肠道黏膜损害并降低肠道通透性、促进胃肠蠕动,打断了肠源性感染与MODS之间的恶性循环有关.

    作者:高志凌;金魁;赵越;杨明;聂卫群;王龙梅;董婷;Fei Cao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