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刘未艾;岳增辉;陈建宏;贺新民

关键词:脑卒中, 肢体痉挛, 中医药疗法, 综述
摘要:综述近年来脑卒中肢体痉挛状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总结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方法和经验,提出循证制定出疗效显著的综合性治疗方案,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脾论治情志病探析

    情志病是中医学特有的病名,其临床病证表现复杂,病情容易反复.文章从脾入手,分析了脾主运化,主思、藏意,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等功能与情志病发生的密切关系,提出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调理中焦气机为主,兼治其它脏腑功能紊乱,并配合心理疏导,语言劝慰,方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翠娟;巩振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多模态PPT演示在小儿推拿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方法之一,要求学生明确掌握穴位定位和手法操作技巧,并运用于小儿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操作性很强.因此,传统的课堂讲授在穴位描画和手法动画演示方面凸显不足,笔者采取多模态PPT演示教学模式,整合文字、图片、表格、声音、视频、动画等模态于PPT文稿中,已经成为目前学校小儿推拿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文章从多模态PPT的构成要素及应用评价两个方面对其在小儿推拿教学中的应用做简要探讨.

    作者:杨丽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浮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浮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综合疗效和总结目前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CBM、CNKI、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5月)中关于浮针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文献,将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总计628例患者,结果显示浮针介入治疗背肌筋膜炎的总有效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RR=1.19,95% CI(1.13,1.26),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浮针介入治疗背肌筋膜炎有效.但临床研究设计需改进研究样本量较小、随机分配方法不严格、未使用盲法、操作缺乏规范标准、未使用统一诊断标准、缺乏客观疗效评价量表、干预措施不一致等问题,而实现构建符合浮针特点的科研模式.

    作者:张浛芮;李应昆;梁静涛;罗诗雨;王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秘精益气法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秘精益气法对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CB)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健康SPF级SD大鼠根据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金水宝低剂量组、金水宝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气管滴入法(200 μg/200 μL)制备CB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滴入生理盐水(0.5 mL/只).造模第2天开始灌胃,桂龙咳喘宁组(0.9g·kg-1)、金水宝低剂量组(0.3g· kg-1)、金水宝高剂量组(0.6g· kg-1)灌服相应剂量中药混悬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10 mL·kg-1),连续灌胃21d.实验第22天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50 mg/kg),待麻醉后断头取肺,双缩脲法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4、IL-10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原生型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itric oxide synthase,cNOS)蛋白表达特征.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TNF-α与IL-1β含量显著升高,IL-4与IL-10含量显著降低,cNOS表达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大鼠TNF-α与IL-1β含量明显下调,IL-4与IL-10含量显著增高,cNOS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 金水宝胶囊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强抗炎细胞因子活性,调节促炎、抗炎细胞因子间的失衡状态,有效调节肺组织中cNOS的表达,从而对CB大鼠产生治疗作用.

    作者:王浩;王杰鹏;方芳;刘娜;鲁晨希;张千一;郭靠山;方朝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拔根塞源法结合微创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拔根塞源法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肛瘘的效果.方法 将南京市中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入院的111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组采用拔根赛源法结合微创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总疗效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伤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保护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拔根赛源法结合微创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能够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愈合时间.

    作者:司中华;王业皇;刘飞;郑雪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中医经典理论的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渊源探讨

    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探讨分消走泄法治疗湿热病渊源,通过梳理中医经典理论,结合临证实践经验,研究“分消走泄法”内涵,与“辛开苦降法”相关,可用“和法”概之.发现“分消走泄法”不仅应用于外感湿热病的治疗,凡邪在少阳,瘟疫邪伏膜原,疟疾及内伤病中气血不和、营卫不调、脏腑失调、以及痰饮病等,乃至危急重症所形成的湿热证,均可参照“分消走泄法“而顺势利导,变通使用,不必拘泥于温病.通过对分消走泄法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该法的实质,拓展其应用范围,对临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兰;吕波;高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数脉迟脉临床意义探讨

    众所周知,数、迟二脉,不论在通常所说的二十七部脉、二十八部脉中,还是在三十部脉中,均被列为纲脉.临床上也经常见到数、迟脉,而且影响着临床医生的辨证诊断结果.因此,明辨其特征及临床意义则颇为重要.文章从数脉的临床意义(主热证、主寒证、主危证)、迟脉的临床意义(主寒证、主热证、主瘀证)以及辨数脉、迟脉的个体相对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提高临床辨证以及用药的准确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利;何建成;庄燕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cAMP、cGMP、IP3、DAG含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数字法将7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并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cAMP、cGMP水平,经由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清IP3、DAG水平.结果 针刺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比对照组(71.79%)显著增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浆cGMP、血清IP3、DAG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浆cAM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精神功能缺损症状,这可能与针刺调节血浆cAMP、cGMP水平,降低血清IP3、DAG含量有关.

    作者:刘欢;那儿布力·巴合提别克;孙飒;辜琨;周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补体-炎症受体系统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三七注射液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纤维化大鼠血清补体C3a、C5a和肾组织Toll样受体(TLR)1、TLR2的影响.方法 将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36)、假手术组(n=36)、模型组(n=36)和三七注射液组(n=36),每组在给药后第4周、8周、12周三个时间点各处死大鼠12只.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LR1、TLR2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C3a、C5a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大鼠BUN和Scr、血清C3a和C5a、肾组织TLR1、TLR2蛋白表达的水平在各时间点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组对比,三七注射液组大鼠BUN和Scr、血清C3a和C5a、肾组织TLR1、TLR2蛋白表达的水平在各时间点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三七注射液可能通过下调TLR1、TLR2蛋白表达的水平,同时降低C3a、C5a的水平,调节补体-炎症受体系统,从而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

    作者:吴金玉;黄志敏;唐宇;江旖旎;邱少彬;黄仁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气养阴健脾法对小鼠胃肠动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考察以益气养阴健脾法为指导组成的方剂对正常及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加活性炭法测定胃内容物残留率;墨水推进法测定小肠推进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胃动素(MTL).用环磷酰胺经腹腔注射制备免疫抑制模型.结果 益气养阴健脾法组方药物中、高剂量组对正常小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肠激素水平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免疫抑制状态下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胃排空率和胃肠激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以益气养阴健脾法指导组方的药物对正常小鼠及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水平均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一驰;凌云;周春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于世家教授自拟安眠方对PCPA诱导失眠大鼠脑内递质及GABA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安眠方镇静催眠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多巴胺(DA)含量,以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及酶联免疫法检测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结果 安眠方三个剂量组的5-HT检测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通过不同检测方法测定GABA,结果均提示安眠方中、高剂量组GAB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安眠方对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脑组织的5-HT没有明显影响,说明该制剂不是通过影响5-HT神经递质产生的镇静催眠作用.但安眠方对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脑组织的GABA含量却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王亚茹;于世家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针刺对焦虑大鼠心房利钠肽及其受体的影响

    目的 研究针刺对不可预知的慢性情绪应激(Chronic emotional stress,CES)焦虑模型大鼠心脏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及其利钠肽受体-A(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 type A,NPR-A)的影响,探讨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效应的外周作用机理.方法 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针刺组(10只).模型和针刺组采用CES方法复制焦虑模型.选用具有“宁心安神”作用的“内关”和“神门”穴进行针刺治疗,每次治疗30min,隔日1次,持续15 d.运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焦虑行为;免疫组化法观察左、右心房ANP及NPR-A的表达.结果 (1)模型组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的次数(open-arms entries,OE)占进入开臂和闭臂总次数的百分比(0E%)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1),针刺组OE%值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5);(2)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心房和右心房ANP及NPR-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较模型组左心房和右心房ANP及NPR-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作用的发挥可能与其调节外周左、右心房ANP及NPR-A水平有相关.

    作者:何建才;余曙光;周奇志;张承舜;魏大能;杨名己;谢光春;黄文琴;田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白细胞变化规律探讨

    目的 探讨太阴病(脾阳虚证)“欲解时”白细胞变化的规律.方法 造“太阴病(脾阳虚证)”大鼠模型,经药物干预后,检测不同时间节点的外周血细胞中白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白细胞数表现为昼高夜低的节律性变化;子时模型组的白细胞数低于正常组、药物组,但在2、3、4天升高,反应出疾病的发展阶段;与模型组比较,正常组与药物组的白细胞数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在子时运用药物能有效的调节白细胞数的变化.结论 太阴病(脾阳虚证)中白细胞存在昼夜变化节律;子时模型组的白细胞数低于正常组、药物组.

    作者:赵协慧;李杰;吴萍;张广梅;王仁嫒;张发斌;杨艳;陈湘宏;刘占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药促进骨再生的研究进展

    基于传统“肾主骨生髓”和“瘀祛新生”的中医理论,许多中药被证实具有促进骨再生的作用.文章通过利用“中药、成骨、血管化”等关键词检索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对近年来传统中药促进骨再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便利.

    作者:关德强;于波;李欣;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消化道动力学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 观察“以俞调枢”法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消化道动力学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探索该疗法改善胃肠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各30只,空白治疗组、模型治疗组每日固定22min,并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每日固定22min,不实施背俞指针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并比较4组大鼠胃电图、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Cajal间质细胞分布数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模型治疗组在胃电主频率和平均振幅、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Caja1间质细胞数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②模型对照组与模型治疗组、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胃电主频率和平均振幅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③模型对照组与模型治疗组、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胃内残留率显著升高,小肠推进比率显著降低(P<0.01);④模型对照组与模型治疗组、空白治疗组、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其Cajal间质细胞数量得以显著降低(P<0.01).结论 “以俞调枢”法具有较好的改善胃肠动力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Cajal间质细胞的表达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胡雄丽;陈峭;谢胜;税典奎;覃婧;侯秋科;颜春艳;刘珊;覃凤传;刘礼剑;韦金秀;梁梦月;陈家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菊苣不同部位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含量的HPLC法测定

    目的 建立HPLC方法测定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在菊苣植株不同部位的含量,为菊苣各部位的利用提供依据,为优良品种选育建立基础.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SP色谱柱(5μm,4.6mm×260 mm),流动相乙腈:超纯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C,检测波长267 nm.结果 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分别在0.05~0.3μg,1.2~7.2 μ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和0.998.山莴苣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3%.软化后的芽球山莴苣素含量低,山莴苣苦素未检出.结论 建立的方法测定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含量具有较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较大的线性范围.为菊苣的质量评价和合理利用,选育品种或改进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施天慧;凡杭;陈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鳄嘴花鲜药对阿霉素NS模型抗肾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目的 观察鳄嘴花鲜药对NS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的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6组,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建立N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鳄嘴花高、中、低剂量组.相应处理连续灌胃5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24h尿蛋白、血液生化等指标的影响,肾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并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α-SMA、E-cadherin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鳄嘴花高、中、低组尿蛋白、血脂等水平均明显降低,肾组织α-SMA蛋白表达量下降,E-cadherin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 鳄嘴花有降低肾病综合征大鼠尿蛋白、降低血脂、提高血清蛋白等作用,改善肾纤维化,进而抑制肾病综合征大鼠肾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张洁帅;钟希文;戴卫波;张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桃红四物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IL-1β、IL-6表达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IRI)大鼠TNF-ot、IL-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LIRI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2月龄雄性SD大鼠102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 Reperfusion,IR)、TD-IR组(IR+I ml桃红四物液+3 ml蒸馏水灌胃)、TZ-IR组(IR+2 ml桃红四物液+2ml蒸馏水灌胃)和TG-IR组(IR+4 ml桃红四物液灌胃),各组根据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又分为0h、2h、4h、8h四个时相组.复制右后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6含量变化,RT-PCR检测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①与正常组比较,IR、TD-IR、TZ-IR、TG-IR四组血清中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表达升高(P<0.05),其中TD-IR、TZ-IR两组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在相同时间点较IR组降低(P<0.05),而TG-IR组则升高(P<0.05).②TD-IR、TZ-IR、TG-IR三组骨骼肌中TNF-α、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较IR组降低(P<0.05).结论 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TNF-α、IL-1β、IL-6表达均升高.②于再灌注损伤后2h,TNF-α、IL-1β、IL-6含量达到高峰,并在2h至8h时间段维持在较高水平,再灌注损伤逐渐加重.③桃红四物液能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TNF-α、IL-1β、IL-6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危害.④中剂量桃红四物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佳.

    作者:申震;朱付平;刘天举;潘成熙;罗伟业;周富强;李武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金叶败毒颗粒对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评价围术期口服金叶败毒颗粒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切除术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流程中对患儿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扁桃体切除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金叶败毒颗粒治疗组(J组)和对照组(C组).对照组围术期给予抗病毒,抗感染,补充维生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金叶败毒颗粒口服.观察两组患儿术后4h、术后24h、术后48h的疼痛评分,苏醒室躁动评分,术后体温、术后进半流质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恶心呕吐、术后出血、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比较,J组患儿术后24h疼痛评分显著降低[(3.86±1.76) vs(6.66±2.34),P<0.05],苏醒室躁动评分显著减少[(3.6±0.6)vs(5.2±0.8),P<0.05],术后进半流质时间明显早于C组[(28.80±4.75)h vs(42.75±7.15)h,P<0.05],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4.85±1.06)d vs(7.25±0.88)d,P<0.05].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加速康复外科流程中,围术期口服金叶败毒颗粒可缓解术后疼痛和减少躁动,患儿可尽早地进半流质饮食,缩短总住院时间,且不增加相关并发症.

    作者:李正时;韩东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

    目的 使用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肾炎康复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据库,筛选随机对照研究,利用筛选出的实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及系统评价.结果 检索出67篇满足要求的研究,一共纳入4084名患者,随访期中位数为12周(2~ 24周).对蛋白尿的Meta分析表明,肾炎康复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蛋白水平,加权化均数差(WMD)为-0.49,95% CI [-0.56,-0.43],P<0.05.对血肌酐水平进行了分析,WMD为-14.69,95% CI[-16.33,-13.05],P<0.05,表明肾炎康复片能降低慢性肾炎患者血肌酐水平.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尚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甘文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