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旨;许家佗
汤宗明教授系贵州省首届省级名中医,临证近半个世纪,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麻、痿为主要表现者的中医药辨治经验深有研究,独具匠心,疗效如期.汤宗明教授认为,以麻、痿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总以气营不足,瘀滞四末,络脉失养为主要病机,临证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益气通阳、和营行痹收功,疗效确切.文末撷取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作者:严兴茂;王安宁;简政义;田琦;朱广文;陈宗军;汤宗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THD)组合方案治疗克罗恩病(CD)的疗效、安全性和优势,为中西医结合防治CD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THD的组合方案和单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云南白药联合小剂量THD组合方案治疗,对照组只接受THD单独治疗.比较两组的CD活动度、粘膜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等,评价THD的组合方案和单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DAI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CD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CDAI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病情和临床应答率明显得到改善,提示云南白药联合THD组合方案治疗CD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THD治疗CD.治疗后观察组黏膜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7.2% vs 2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常见的是外周神经炎,其次是嗜睡、皮炎、便秘、肝功能损害、烦躁和焦虑等.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虽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RP值和ESR值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CRP值和ES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云南白药联合THD组合方案治疗CD的消炎作用明显强于单用THD治疗CD.云南白药联合小剂量THD组合方案治疗CD,效果较好,可协同提高THD的疗效,为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CD提供依据.
作者:刘木先;崔舒丹;刁娜;彭亮;谷艺修;朱小彤;李明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周细胞是位于微血管系统内皮细胞基底膜侧的一种血管壁细胞,既有维持血管完整性、稳定性的功能.其功能受阻是导致脏器纤维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F)的发病机制与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缺血缺氧、间质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密切相关,诸多研究表明周细胞的功能在RIF的进展中充当重要角色.我们认为RIF的中医病机可概括为微型癥积,并提出“周细胞-信号通路-微型癥积-肾间质纤维化”相关性科学假说.
作者:黄伟;沈金峰;谢娟;罗富里;晏子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蕲艾条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蕲艾条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5天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I)及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MMSE、MOCA、BI及F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蕲艾灸大椎、肾俞结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殃血性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严宏达;梅全喜;陈普生;戴卫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李碧教授对慢性肾炎的辨治有独到经验,提出“重邪实”辨治本病.认为慢性肾炎是风、湿、热、毒、瘀等实邪侵扰人体,与人体正气相搏于肾,导致肾关不固、封藏失守、精微外泄,主水功能失职,形成蛋白尿或(和)血尿,进一步造成肾及相关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非单纯正虚所能导致;“重邪实”论治,畅达肾关,往往能迅速恢复肾脏机能、改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控制病情反复发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可靠有效的途径.
作者:刘星;吕允涛;李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文章对《临证指南医案》中不饥症的原因、分类辨治经验作了分析总结,认为叶天士治疗不饥症以宣通胃气为主,或辛开通调以祛中焦痹阻,或苦降以开上焦气痹,或柔剂以温通补下,或甘寒以滋润益阴,或清营滋阴以救津液.
作者:李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研究水浴热烫炮制对栀子中栀子苷(Geniposide)含量的影响,建立佳的水浴热烫炮制方法.方法 将霜降前和霜降后采收的栀子经过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的水浴热烫处理后,用HPLC检测其中栀子苷含量.结果 栀子的佳采收期为霜降后,即1/3青2/3黄时采收为宜;水浴热烫炮制佳方法为90℃下处理10min,Geniposide的含量可达7.12%.结论 霜降后采收的栀子中Geniposide含量高于霜降前采收的;水浴热烫炮制法可提高栀子中Geniposide含量.
作者:蒋元斌;林丛发;郭慧慧;钟爱清;曾峰;陈弘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三种姜汁(干姜煮汁、生姜煮汁、生姜榨汁)的成分类别及其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GC-MS,UPL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生姜煮汁,生姜榨汁和干姜煮汁的挥发性成分、姜辣素成分以及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三种姜汁的成分类别及含量存在差异.结论 不同姜汁成分差异显著导致不同姜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钟凌云;何平平;吕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七叶一枝花是一种多功效的珍稀中药材,从蛋白质层面对其展开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目前为止,对七叶一枝花蛋白质提取的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为了建立适用于七叶一枝花各组织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本研究采用4种方法,分别对七叶一枝花的根、茎、叶、萼片和种子进行蛋白质的提取,并根据蛋白质得率和电泳图谱质量进行初步评价.研究表明,蛋白质得率由高到低的分别是尿素裂解液法、Trizol提取法、磷酸缓冲液提取法和STD裂解液法;凝胶电泳检测显示,尿素裂解液法提取的蛋白质完整性好、斑点的丰度高,STD裂解液法不理想.因此尿素裂解法提取的蛋白质综合评价好.
作者:宋发军;胡家会;林爱华;张丽;张蕊;孟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在明确了胞外嘌呤物质为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的基础上,分析P1、P2两大类特异性嘌呤受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概述嘌呤-受体对哮喘的影响,归纳出嘌呤-受体在哮喘发作与治疗中的作用,并在嘌呤物质及其特异性受体方面,对三伏灸治疗哮喘的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嘌呤受体的研究,将发展为探讨三伏灸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热点.
作者:康佩芝;陈铭;董亚琴;许金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琼玉膏抗衰老以及下丘脑nf-kb炎症通路的激活与GnRH1基因甲基化相关性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①观察比较6只24月龄自然衰老SD大鼠和6只2月龄青年SD大鼠下丘脑衰老相关蛋白及其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nRH1、Sirt1、DNMT1、DNMT3a的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GnRH1、Sirt1、DNMT1、DNMT3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做统计学分析.MSP法检测老年鼠和青年鼠GnRH1基因甲基化情况.②通过分离新生SD大鼠下丘脑神经元干细胞,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下丘脑神经元干细胞衰老模型,比较正常神经元干细胞组、D-半乳糖衰老组以及不同浓度琼玉膏干预组之间炎性因子及NF-κB表达的差异.结果 ①GnRH1、Sirt1、DNMT1的蛋白及其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老年鼠中明显降低,与青年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NMT3a的蛋白及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老年鼠中无明显变化,与青年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鼠中GnRH1基因出现部分甲基化,青年鼠中GnRH1基因未发生甲基化.②D-半乳糖诱导建立的神经元干细胞衰老模型呈现炎性指标高表达以及NF-κB信号通路激活;琼玉膏可抑制炎性因子、nuclear P65的表达水平以及NF-κB的转录活性;并且,随着琼玉膏浓度从45 μg/ml增加到90μg/ml,其提前干预D-半乳糖诱导的神经元干细胞衰老的作用也相应增强.结论 琼玉膏抗衰老的可能分子机制在于降低下丘脑神经元干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和NF-κB转录活性,进而能够逆转衰老进程中Gn-RH1基因甲基化及其表达水平下降.
作者:张梦斯;廖茜珣;曲卫玲;刘焕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麻辛汤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的临床疗效观察,客观评价麻辛汤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中医药抗哮喘新药的开发、应用及推广提供一条新的途径.方法 6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患儿按完全随机方法分到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以2008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急性期治疗方案》为基础治疗方案,在此基础治疗上治疗组予“麻辛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易坦静口服治疗;疗程中第1天、7天作为疗效评价时点,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脱落病例3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1例,共完成观察病例数57例.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降低气道阻力上两组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辛汤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辨证为寒哮的临床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项珊;冯晓玲;王文丽;黄廷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当归补血汤干预NRF2-Notch信号调控辐射旁效应“毒损髓络”的机制.方法 将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全身辐射组,半身辐射组,给药1、2、3组.4Gy 137Cs-γ射线照射辐射各组小鼠,除全身辐射组外均仅照射小鼠上半身,给药各组并用不同剂量的当归补血汤灌胃1周,处死小鼠取脾和骨髓.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状态改变,并检测体重和脾指数的变化;cck8法检测骨髓细胞的增殖活力;realtime RT-PCR、Western-blot技术检测小鼠骨髓的NRF2-Notch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同正常对照组相比:仅辐射各组小鼠生存状态明显弱于给药各组,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活力降低(P<0.05);骨髓细胞NRF2、Notch1、Jagged1及PCNA基因mRNA表达下调(P<0.05);骨髓细胞Jagged1、HES1及PCNA蛋白表达下调,全身辐射组尤为明显.服药1周后,除给药1组外,给药各组骨髓细胞活力增加(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骨髓细胞NRF2 mRNA表达增加,激活Notch通路,其下游节点基因HES1表达上调(P<0.05),靶基因PCNA表达增加(P<0.05);骨髓细胞Jagged1、HES1及PCNA蛋白表达量均增加,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实验各组小鼠骨髓细胞Cleaved Notch1的表达成阴性.结论 当归补血汤可能通过上调NRF2基因的表达,激活Notch通路,促进辐射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分化,缓解电离辐射靶效应或旁效应造成的骨髓抑制,促进造血免疫系统重建.
作者:丁香;王丽帆;刘志强;李慧宁;李妍;杨小娟;王晓玲;汪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干燥综合征被认为是仅次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常见风湿免疫病.随着风湿免疫科的发展,该病的中西医治疗也逐渐规范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分别从西医治疗、辨证施治、针药并治以及中西医结合等方面阐述了中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治疗近况,对该病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并加以简单归纳,为今后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参考.
作者:赵文甲;刘维;吴沅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经典理论之一,通过阐述其理论内容及与肠道菌群间的关系,探讨肠道菌群对机体免疫的重要影响.这将从现代医学研究层面证实中医相关经典理论的正确性,以期提高中医药的研究水平,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作者:郑海涛;范奕熳;袁海霞;袁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基本的要素之一,具有中介、气化、防御的生理功能,针灸能够通过调动“气”的功能发挥治疗作用;在分子水平上,针灸能够介导自噬信号传递,并协调自噬相关代谢平衡以及清除受损蛋白来发挥效应.笔者检索近年的研究后发现,针灸的作用在宏观与微观上具有某种相似性,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就相关方面作一简要阐述,以期为针灸的治疗作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研究.
作者:高原;张伟波;刘丁龙;寿崟;虎力;徐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不同种质黄芩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对10种不同种质黄芩样品进行测定.利用中国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种不同种质黄芩药材的指纹图谱共检出11个共有峰,相似度较高,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结论 不同种质黄芩主要有效成分之间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可利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评价不同种质黄芩药材.
作者:管仁伟;王幼鹏;魏丕振;吕玲霞;辛立红;林慧彬;林建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西医对血液的化生及其功能的认识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对维持人体血细胞数量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干细胞具有先天之精属性,是先天之精在细胞层次的存在形式.造血干细胞属于先天之精的一部分,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以及微环境的调控作用,维持着精血之间的动态平衡.精血同源,在HSCs的层面上,可理解为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协同平衡作用.
作者:许献光;黄进;丁富平;张玉卓;许银坤;植耀锋;梁嘉颖;张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普遍存在着治、效不统一的矛盾,“狭窄”、“斑块”与心肌细胞“缺血”之间的非对应关系常常让临床医生找不到真正的抓手,无法解决以“狭窄”为导向的新技术治疗带来的若干残余和后遗风险,这为中医整体思维理念的植入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核心,蕴含“治未病”及康复思想的全程干预策略体现了整体观的时间连续性;基于体质,兼顾形、神,抓住本宗(气血),散收并蓄体现了整体观的空间统一性.张军平教授深受其用,临证获效无数,略总结一二,以飨同道.
作者:周欢;张军平;王彬;李萌;王晓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三伏热敏麦粒灸与西医常规治疗对寒湿瘀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分为两组.实验组(n=31):在三伏天采用热敏麦粒灸方法,选取患侧内膝眼、犊鼻穴、鹤顶穴、血海、阳陵泉.初伏、中伏、末伏,每伏连续治疗3天,每天1次,共治疗9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n=31):采用西药外用常规治疗,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根据患者膝关节痛处面积的大小,取药5cm左右涂于患处,并轻轻搓揉,尽量让药物渗透于皮内,每日3-4次,初、中、末伏连续治疗.三伏天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VAS评分、AKS评分、生活质量评估及两组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膝关节的VAS评分(P<0.05),提高膝关节的AKS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膝关节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膝关节的AKS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 三伏热敏麦粒灸治疗寒湿瘀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部爱贤;王立国;熊俊;贺丹;胡鑫才;郭荣传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