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文;孟宪镛;徐克成;史逸才;魏群
本文采用损伤家兔眼浅层角膜、感染金葡菌或绿脓杆菌,造成金葡菌和绿脓杆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采用环丙沙星滴眼液治疗,并分别与利福平和丁胺卡那霉素滴眼液比较.结果表明:环丙沙星滴眼液对金葡菌和绿脓杆菌性角膜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作用较利福平和丁胺卡那霉素滴眼液快而强,并能有效地预防角膜溃疡的形成.提示:国产环丙沙星滴眼液可作为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济良;黄金华;邵政一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报道在160例乙肝中检出31例HDV感染者,慢活肝、肝硬化中阳性率分别为27.3%(21/77)、25.0%(6/24),高于慢迁肝中阳性率3.2%(1/31)(P<0.05).8例抗HDIgM阳性者中HDAg阳性者滴度低,HDAg阴性者滴度高;3例抗HDIgG、IgM同时阳性者病情活动且重,单纯抗HDIgG阳性者病情轻.HBeAg、HBVDNA阳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19.4%(6/31)、10.2%(5/49),抗Hbe阳性、HBVDNA阴性中HDV感染率分别为30.6%(19/62)、29.3%(22/75),提示HDV感染对HBV复制有抑制作用,对肝脏慢性化起一定促进作用,抗HDIgM阳性者说明肝内有HDV复制,病情活动.
作者:黄通伟 刊期: 1994年第02期
试用卡介苗配合治疗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6例初治失败或多次复发的病例,前后对照取得较好效果.16例中8例显效、4例有效,总有效率75%;肾活检8例中,显效5例,有效1例.疗效出现在卡介苗配合治疗后2~20周(平均8±4.2周),皮质激素不敏感型可转变为敏感型,且能减少复发率.长期使用(长达15个月)无副作用出现.
作者:陈钰生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本文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记录肝癌动脉血流速度,以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气室模型及其等效电路为基础,并对血流速度曲线作B样条函数模似,从而计算出肝癌动脉的阻力,为肝动脉栓塞术后肝癌动脉的栓塞程度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评价手段.本文同时还比较多巴酚丁胺使用前后肝癌动脉血流的变化,从而提高了肝癌动脉血流评价的灵敏度.
作者:刘艳华;陈鸿;钮红音;王春民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分析肺心病并发低渗血症63例临床资料.本组60岁以上患者占81.0%;有呼吸衰竭、右心功能不全者占65.1%;血浆渗透压<260mosm者病死率高达72.7%.治疗应视具体情况而予补纳、限水,慎用利尿剂、加强营养、改善缺氧等,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作者:张鸿;邵井兰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分析60例肺心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临床资料,并就其发病机理、防治方法作了回顾性分析和探讨,以图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提高MOF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仲桂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人参多糖脂质体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实验结果提示人参多糖脂质体对小鼠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被激活的巨噬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表面突起及微绒毛增多,胞浆内线粒体、溶酶体增生.
作者:张天一;徐永生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288例患者手术后胃进行观察,发现残胃癌9例,占3.13%,其中早期残胃癌1例;胃癌切除后复发癌29例,占10.07%.结合临床对残胃癌及残胃复发癌的分类、定义、发病率及引起残胃癌的因素进行了讨论.诊断主要靠胃镜及活检.减少和防止残胃癌的发生有赖于:(1)对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需胃镜定期随访,尤其对毕氏Ⅱ式患者;(2)胃大部切除术后,尽可能选用毕氏Ⅰ式;(3)对青年人的消化性溃疡,应从严掌握手术指证;(4)发现残胃有隆起、糜烂、色泽改变或溃疡等病变,应多处作活检,以了解有无癌灶存在.
作者:曹娜英;孟宪镛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83名接触棉尘的健康者作肺功能测定,并与39名不接触棉尘的健康者对照.其中男性均为吸烟者;女性均为不吸烟者.结果表明,MMEF、PEFR、V25%~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1和P<0.05).在男性吸烟组,VC,MBC,FEV1%也有明显下降(P<0.01).作者认为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部位在小气道,吸烟者因损害严重可累及大气道.以往对棉尘反应的肺功能评估仅以FEV1%为指标,不能反映早期的变化,有必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丁松云;戴蝶英;陈晓笑;卞云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本文研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对体外培养大鼠中脑多巴胺(DA)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取胚胎腹侧中脑,制成细胞悬液,常规体外培养.实验分为:正常 对照组、高浓度MPTP(30μmol/ml)组、低浓度MPTP(3μmol/mD组和胆碱能神经元对照组.培养细胞定期抽出作免疫组化和荧光组化染色.高浓度MPTP组培养10天,荧光组化阳性细胞已基本消失,此后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反应的阳性细胞开始减少,至体外培养2周,每孔平均仅剩14.5个,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残存的DA神经元突起缩短或消失.低浓度MPTP组培养2周后,大部分荧光组化阳性细胞消失,但对T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影响.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体外生长不受MPTP干扰.实验结果提示MPTP对大鼠中脑DA神经元同样具有特异性损伤作用,其损伤程度与MPTP浓度有关.
作者:陆璐;徐慧君;田美玲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本文报道肺癌脑转移30例,占同期肺癌的4.2%.80%有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等呼吸系统症状.70%有颅内压增高表现,100%有神经系统症状,其中感觉运动障碍63.3%,颅神经损害43.3%,精神障碍20.0%,癫痫样抽搐10.0%.诊断脑转移以颅脑CT检查为主.对颅内单发灶尽量手术切除,辅以化疗和放疗;对颅内多发灶无法切除者,给于全身化疗加颅脑放疗.综合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5.6月和2.8月,其中1年生存率分别为55.5%和16.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
作者:刘玲祥;周锦华;江坚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将6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用熊去氧胆酸150mg/次,每日3次,疗程3月;对照组(29例)仅用复合维生素B、肝太乐.结果:治疗组乏力、肝区痛、消化道症状消失及肝功能ALT、SB恢复正常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朱勇根 刊期: 1994年第02期
非选择性地对70例风湿性疾病患者测定其泌乳素(PRL)基础水平,其中32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风湿性关节炎,3例皮肌炎和3例硬皮病、另以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32例SLE中有10例高泌乳素血症,且血PRL和SLE活动指数相关.同时测定PRL和抗核抗体(ANA)表明,该10例中7例ANA阳性.以上结果提示免疫调节激素PRL在SLE发病中有一定作用.
作者:樊冀伟;支剑笙;范亚平 刊期: 1994年第02期
麝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粗面内质网囊泡发达,可直接进入滤泡腔.经微吞饮作用,由胶质小泡将滤泡腔中胶体再摄入滤泡上皮细胞,同溶酶体融合,分解产生甲状腺激素.
作者:毕书增;张天一;林琳;贾林征;张正民;张定轩;朱承嗣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分析20例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治疗情况.透析前均有不同情况的并发症,其中8例表现为多系统脏器衰竭.透析过程中检测空腹血糖11例,平均血糖为10.68mmol/L;并发腹膜炎2例.治疗结果:治愈13例(65%);死亡7例(35%),死亡原因为多系统脏器衰竭.结合文献就本病的透析指征、方法选择、并发腹膜炎的鉴别诊断、血糖增高的原因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朱悦东;严冲 刊期: 1994年第02期
本文从一般中小型医院病房监护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设计研制了病房单片机监护系统,并分析其在病房监护工作中的优点、功能、适用范围.同时对本系统的设计、联网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作者:高建华;堵俊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68例肺癌组织进行纤维连接蛋白(Fn)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癌周基膜Fn在肺腺癌随着分化的不成熟而表达减少或消失.在肺腺癌与鳞癌中表达方式不全相同.间质中Fn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型及分化无关,而与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密切相关,提示与肿瘤的运动、浸润及诱生血管提供肿瘤生长有关.
作者:李晓宇;江明;肖玉凤;陆璐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对2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在输注胎盘脐带血前后进行甲种胎儿球蛋白(AFP)检测,并测定脐带血中AFP含量.结果发现,胎盘脐带血中AFP值高达460.25±53.25ng/ml,病人甲种胎儿球蛋白值随着输入胎盘脐带血量的增多而逐渐增高,推测本组病例为输入性AFP增高血症.认为AFP增高病例在作鉴别诊断时要考虑到这一因素.
作者:许晨;许忠仁;纪成斌 刊期: 1994年第02期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例不同肝病患者与12例正常对照者血浆氨基酸水平,探讨氨基酸谱型对肝病诊治的临床意义.结果发现,急性病毒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的氨基酸谱不尽相同.分析氨基酸谱型对肝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血浆氨基酸与多数常规肝功能试验结果无相关性,仅BCAA/AAA比值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提示氨基酸谱型的异常主要反映了肝细胞代谢状态的改变.血浆氨基酸分析对肝病治疗中正确使用氨基酸溶液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石平;徐克成;孟宪镛;李炳源;叶林 刊期: 1994年第02期
以过碘酸钠法为基础,选用一定实验条件制备酶标抗体,探讨制备过程中影响酶标抗体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与抗体比例在1:1.5时,其标记率适当,容易获得质量较好的酶标抗体;Sephadex G-200柱层析法纯化交联产物明显优于硫酸铵沉淀法.
作者:顾静;杨锦媛;周庆;陆璐 刊期: 199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