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韩友萍;戴淑婷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钠, 尿激酶, 阿司匹林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常规AMI用药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100万U~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于30 min内静脉滴入,低分子肝素钠5000 U脐周皮下注射,每12 h1次,连用7 d,阿司匹林300 mg,每日1次,3 d~5 d改为100 mg/d,长期服用,用药后观察胸痛情况、心电图、心肌酶及并发症.结果:20例心肌梗死患者再通率达80%,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治疗AMI有效、安全.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1999年至2003年市直医疗机构消毒检测结果分析

    本文报告了1999年至2003年对市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检测结果.共抽检样品843份,合格657份,合格率为77.9%.其中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手术室空气、无菌物品、紫外线灯的合格率分别为73.2%、69.3%、97.3%、68.9%、71.2%、76.4%.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有逐年下降局势.建议医疗机构必须重视消毒工作,加强监督检测.

    作者:李淑霞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O例疗效观察

    我科2003年1月至2004年2月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118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治疗组60例,为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男43例,女17例;年龄41岁~78岁,平均(59±9)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1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6例,自发型心绞痛4例,梗死后心绞痛2例,混合性心绞痛37例.

    作者:柴慧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婴幼儿喉部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婴幼儿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病理诊断的1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CT资料.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1个月.患儿均以进行性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就诊.结果:12例病人中,7例可见喉部的局限性的直径5 mm~12 mm的软组织结节;3例可见喉部黏膜的弥漫性的不规则的软组织增厚,病变累及声门、喉室或喉前庭等结构,其中2例向上累及咽部结构和向下浸润气管黏膜;在高窗宽和低窗位条件下,2例患儿喉室下部的气管内可见游离的有蒂的带状物,蔓延侵犯喉下方的气管.结论:CT检查可以了解肿瘤位置、形态、大小范围和病变向深部组织的浸润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作者:刘国瑞;方文辉;罗育新;郑文斌;沈延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后果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疗单位在医疗纠纷中必须提供有效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作为证据记录病历尤为重要,它的真实性、逻辑性及可信性等对减少医疗纠纷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日常医疗程序、医疗文书书写中易发生纠纷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年轻护士与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同样也是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轻护士由于临床经验缺乏,因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针对这一问题,加强了对年轻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我院妇产科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共勉.

    作者:安风梅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病人的急性阑尾炎,其特点是起病急,发病迅速,大多数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患,误诊率高,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诊断与治疗不能与年轻人同等看待.现将我院外科近15 a来收治的86例总结如下.

    作者:裴明强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X线分析

    目的:分析下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下肺结核的临床X线诊断水平.资料和方法:收集我院经痰查结核菌或/和临床抗结核治疗追踪证实的下肺结核45例,对它们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其X线表现特点.结果:X线表现①渗出与实变38例:表现为大片状或/和小片状阴影,密度相对较高,边缘模糊,内常见虫蚀样空洞和支气管充气征.②空洞9例:多为薄壁空洞,内外壁多光滑,无或少液平面,出现同侧或对侧支气管播散有特征性.③团块阴影7例:边缘无或浅分叶,周围常见卫星病灶.④腺泡结节状阴影27例.⑤纤维条索状阴影29例.⑥钙化病灶8例.⑦胸膜增厚3例.⑧合并胸椎结核1例.结论:下肺结核的X线表现多数具有特征性,X线诊断在临床中占重要位置,但少数易误诊.须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

    作者:黄楚绵;陈振强;黄映宏;刘国瑞;郭岳霖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超声诊断卵巢囊腺瘤38例

    囊腺瘤为卵巢肿瘤中常见的肿瘤,且恶变率高.临床术前常无法明确其性质,超声检查可提供术前大致病理类型及预选治疗方案.本文对38例卵巢囊腺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对囊腺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秀芬;梁铜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微创手术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42例均经颅脑CT扫描确诊,均伴有中线明显移位,伴脑疝者7例,双侧硬膜下血肿5例,血肿量60 ml~180 ml,平均105 ml.手术方式:①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在局麻下,于血肿的低位切开头皮,电钻钻孔,切开硬膜缓慢放出积血后,插入直径约5 mm硅胶引流管,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待流出的冲洗液转为清亮时将管固定留置.外接引流袋引流24 h~72h后拔除.②YL-Ⅰ型穿刺针血肿冲洗引流术,在局麻下,用长2 ml~2.5 ml,直径3 mm的针钻一体器械,在电钻驱动下进入血肿腔,拔出钻头后将空针套管锁定,由正中孔注水测孔引流,用含地塞米松冰盐水反复冲洗;待流出的冲洗液转为清亮时将正孔用盖帽封闭,侧孔外接引流袋引流24 h~72 h后拔针,不需缝合头皮.结果:术后1周复查CT,本组36例血肿清除干净.血肿清除量达85%左右者5例,在随访中有4例残余积液吸收,1例因重度脑萎缩未完全吸收.1例复发.结论:YL-Ⅰ型穿刺针钻血肿冲洗引流较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马万明;朱俊荷;贾国俊;高武云;周维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和护理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 a来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41例急救和护理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1例病人,经综合性治疗和系统护理,36例有效控制出血,安全度过急性出血期,5例出血未能有效控制,中转紧急手术,术后2例因肝肾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在急性出血阶段,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决定于能否及时确诊、及时治疗和系统、有效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刘君会;徐庭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常规AMI用药的基础上,应用尿激酶100万U~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于30 min内静脉滴入,低分子肝素钠5000 U脐周皮下注射,每12 h1次,连用7 d,阿司匹林300 mg,每日1次,3 d~5 d改为100 mg/d,长期服用,用药后观察胸痛情况、心电图、心肌酶及并发症.结果:20例心肌梗死患者再通率达80%,无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治疗AMI有效、安全.

    作者:韩友萍;戴淑婷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模拟定位机与直线加速器铅块托架不适配情况下面颈联合野适形铅块的制作方法

    鼻咽癌的根治性放疗布野以面颈联合大野加下半颈锁骨区前野及耳颞部侧野加全颈切线野为主野[1].面颈联合野为不规则大野,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多个铅块组合铅挡.由于采用组合铅块,相邻铅块的间隙会发生漏射,每次组合铅块的重复性不会太好.近年来由于面罩的广泛应用,整体适形铅块的制作及固定,实现了面颈联合野的等中心照射,提高了治疗的精度.我科在模拟定位机(SIEMENS)与加速器(Varian600c)的铅块托架不适配的情况下,通过适形铅块的制作,实施了面颈联合野的等中心照射,方法供大家探讨.

    作者:王永刚;刘跃;李英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纤维肌痛综合征9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院3 a来诊治的FMS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FM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别对幼年原发性FMS、成年原发性FMS、继发性FMS的一般情况,首诊主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治疗的反应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和分析继发性FMS和原发症状的关系.结果:幼年原发性FMS患者5例,首诊主诉均为阵发性,痉挛性两下腹疼痛,成人和幼年原发性FMS患者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肠激惹征,尿急,痛经史,肌痉挛和腹痛的发生率高于继发性FMS患者,原发性FMS患者没有发现实验室异常,继发性患者实验室检查和原发病相一致.继发性FMS患者大多在原发症状改善后才因主诉全身疼痛而确诊.在治疗效果上继发性患者好于原发性(43%,21%,P<0.05),幼年原发性FMS患者无1例有效.结论:FMS是一个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作者:谭军;谭魁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

    目的:探讨不合理用药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方法:用文献检索法检索中文期刊已报道的药源性疾病并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绝大多数药源性疾病均由不合理用药引起.结论:只有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才能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刘小莲;刘道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凝血实验的质量控制

    随着人们对血栓与止血的研究,凝血实验将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它不仅对止血与血栓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对抗凝药物治疗的监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实验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凝血实验的质量控制概述如下.

    作者:白丽;孟艳秋;刘英淑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产科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

    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科整体护理中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将健康教育纳入住院的全过程,始终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知识.1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基础1.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护士要不断加深对整体护理内涵的理解和知识更新.医德高尚、医疗护理技能娴熟、操作准确利落及谈吐清晰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

    作者:马冬玲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GI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O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GI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AM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予AMI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点滴GIK 24 h.30 d后,对两组病例24 h内血糖、血钾、心功能变化,及30 d内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死亡率等进行组间分析.结果:治疗组30 d内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例治疗24 h内心功能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早期使用GIK安全有效.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急诊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此疗法能迅速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缓解症状,挽救病人生命.据有关文献报道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时,内科药物治疗的病死率达80%~90%,而应用急诊PTCA治疗可明显减少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达50%以下[1].

    作者:曾小芳;李庐;方少意;李素玲;林少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ACL-6000凝血分析仪的维护及错误提示释疑

    ACL-6000是由意大利生产的全自动高效率凝血分析仪,它可以为临床提供凝血和纤溶试验分析.它可以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定量(D-DIMER)、血浆因子VⅢ(FVⅢ)等多项目的测定.为了使它每天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我们应当做到如下保养及维护.

    作者:刘建红;郝崇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 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蝶窦病变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疾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蝶窦疾病病人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经鼻内镜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手术方式.

    作者:尹承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