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友萍;戴淑婷
目的: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合并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8例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手术均在伤后5 d~7 d进行,术前股骨髁上牵引,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约3个月~12个月,平均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结论: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术后早期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史彤;冯建立;段天玉;席志彬 刊期: 2004年第16期
近年来,特别<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实施以来,血液来源日趋紧张,时有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延缓的择期手术,尤其是由于异体输血可能引起AIDS传播的危险,所以自体输血在临床上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笔者自1998年以来对100多名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了自体输血.人均采用量为600ml,分别安全回输给患者自身,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中2例Rho(D)阴性患者自体输血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许大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实验室曾在检测不同实验项目EIA板30块,其中有36份抗-HCV,30份HBsAg前后双孔阳性,随后对前孔33份标本和对应成品血辫做双孔平行复测,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且OD值相差甚微;而对其后对应孔33份标本和成品血辫做双孔平行复测,两者检测结果却不相符(原标本血结果仍呈阳性,血辫结果呈阴性).为究其原因,笔者从采血到检测全质控过程对标本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实验项目的后对应孔33份血前后两次检测结果不符是由于使用TECAN CENESIS RST-150自动加样系统加样时,前一孔强阳性标本连带污染后边对应孔的标本所致.
作者:曹俊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GI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7例AM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予AMI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点滴GIK 24 h.30 d后,对两组病例24 h内血糖、血钾、心功能变化,及30 d内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死亡率等进行组间分析.结果:治疗组30 d内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例治疗24 h内心功能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早期使用GIK安全有效.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2003年度全院共检出的167株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用VITEK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共检出葡萄球菌138例,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79%;肠球菌29例,以粪肠球菌为主,占90%.药敏结果显示: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高达9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50%,对庆大霉素、氯霉素较敏感;肠球菌对四环素、氯霉素耐药率>50,对其他几种抗生素敏感率>50%.结论: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肠球菌稍好,临床医生应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王红;邱小燕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肺转移瘤的特殊CT表现形式,提高CT诊断能力.方法:对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有原发肿瘤,肺部出现转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转移瘤的特殊CT表现为空洞样及空泡样转移.其中空洞样转移4例,空泡样转移2例.结论:结合临床和CT征象,可对表现特殊的肺转移瘤做出正确论断.
作者:尉志刚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目前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此疗法能迅速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缓解症状,挽救病人生命.据有关文献报道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时,内科药物治疗的病死率达80%~90%,而应用急诊PTCA治疗可明显减少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达50%以下[1].
作者:曾小芳;李庐;方少意;李素玲;林少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对30例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术前要求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压力,稳定情绪,由被动心理转为主动配合心理;术中严密监护,积极给予支持治疗;术后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神经情况,负压引流及出院以后的康复治疗.
作者:周围;肖丽涛;任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6期
在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是常用的护理操作.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的提高,不但可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可以密切护患关系.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静脉穿刺术的操作.根据笔者多年来的静脉穿刺术的临床经验,现将工作中常用静脉穿刺的技巧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文涛 刊期: 2004年第16期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为自身骨质疏松及间接外力作用而引起,由于股骨头血运较差,闭合复位效果不佳,长时间易造成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院自l 995年实施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6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边靖;李春荣 刊期: 2004年第1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 ahyponea syndrome,OSA-HS)是指由于上呼吸道阻塞性病变引起的以睡眠中响亮打鼾声、反反复复的睡眠呼吸暂停、夜间低氧血症、日间嗜睡等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成人于7h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时间至少10 s以上,或呼吸暂停指数(即每小时呼吸暂停的平均次数)>5[1].
作者:谢平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在孤立性蝶窦疾病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经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蝶窦疾病病人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4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或改善.结论:经鼻内镜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及微创的手术方式.
作者:尹承江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HBsAg阳性血清乙型肝炎前S1蛋白(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含量检测的关系.探讨Pre-S1的应用价值.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25例HBsAg阳性血清HBV-DNA的含量,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re-S1蛋白.结果:在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标本中Pre-S1Ag阳性率为89.3%、HBV-DNA阳性率为98.6%.在HBsAg、HBeAb、HBcAb同时阳性标本中Pre-S1Ag阳性率为34.6%、HBV-DNA阳性率为30.7%.在不同HBV血清模式(HBV-M)中Pre-S1Ag的出现与HBV-DNA的含量有正相关的关系.结论:Pre-S1Ag与HBeAg、HBV-DVA有较好的相关性,Pre-S1Ag与HBV-DNA一样可以作为HBV复制的指标,对乙肝五项检测有重要补充作用,尤其适合县市级以下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石贺芹;贾新芳;吴松远;齐光;杨作云 刊期: 2004年第16期
骨髓组织细胞内铁是人体铁重要储存形式,其胞内铁分布形态可反映体内铁动力学变化,对一些血液病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1].我们对各种溶血性贫血骨髓组织细胞内铁所表现的形式进行研究、发现,随溶血发生的病因、病理机制,溶血发生的场所不同,其铁存在的形式也有差异.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依古丽;万树栋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取平阳霉素8 mg(1支)溶于1%利多卡因3 ml~5 ml中,根据病变部位,瘤体大小,类型及年龄决定用量多少,做瘤体局部注射.结果:经6个月~12个月随访,治愈88例(69.84%),基本治愈18例(14.29%),好转20例(15.87%),按160个瘤体统计,治愈和基本治愈138个瘤体,占86.25%.
作者:杨改娥 刊期: 2004年第16期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主要由胎盘分泌,代表滋养层细胞增生程度的标志物之一.HCG是一种糖蛋白,由两个以非共价键结合的亚单位:α亚单位和β亚单位组成.
作者:梁红萍 刊期: 2004年第16期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病人的急性阑尾炎,其特点是起病急,发病迅速,大多数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疾患,误诊率高,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诊断与治疗不能与年轻人同等看待.现将我院外科近15 a来收治的86例总结如下.
作者:裴明强 刊期: 2004年第16期
无痛性人工流产既能有效终止妊娠,又可减轻受术者疼痛及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笔者采用术前利多卡因阻滞宫颈旁神经的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春兰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应用螺旋CT特殊扫描技术扫描肺部孤立性结节病变并对扫描后图像进行后处理,以大程度显示病灶自身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诊断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材料及方法:CT机SIEMENS SMATOSFSPRIT,病人为我院2002年至2004年2月肺部发现孤立结节住院病人.病人先进行常规CT扫描,对孤立性结节行1mm~2 mm薄层扫描,范围从病灶上缘至病灶下缘.部分病人行靶扫描.扫描后图形行靶重建、多层面重建及立体三维重建等后处理.结果:应用上述特殊扫描技术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后的肺部孤立性结节,在病灶自身特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显示上明显优于普通扫描,为诊断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使得我科影像诊断的符合率大大提高.
作者:查春宇 刊期: 2004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下肺结核的X线表现特点,旨在提高对下肺结核的临床X线诊断水平.资料和方法:收集我院经痰查结核菌或/和临床抗结核治疗追踪证实的下肺结核45例,对它们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其X线表现特点.结果:X线表现①渗出与实变38例:表现为大片状或/和小片状阴影,密度相对较高,边缘模糊,内常见虫蚀样空洞和支气管充气征.②空洞9例:多为薄壁空洞,内外壁多光滑,无或少液平面,出现同侧或对侧支气管播散有特征性.③团块阴影7例:边缘无或浅分叶,周围常见卫星病灶.④腺泡结节状阴影27例.⑤纤维条索状阴影29例.⑥钙化病灶8例.⑦胸膜增厚3例.⑧合并胸椎结核1例.结论:下肺结核的X线表现多数具有特征性,X线诊断在临床中占重要位置,但少数易误诊.须进行必要的鉴别诊断.
作者:黄楚绵;陈振强;黄映宏;刘国瑞;郭岳霖 刊期: 2004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