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艳梅;钟静君;石忠峰;冯毅凡
目的 探讨远志皂苷(TEN)对与细胞保护相关的热休克蛋白(HSPs)mRNA水平的调节作用,筛选受TEN调节并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中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功能的HSPs基因.方法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体外模型,研究在实验中设置对照组(control)、TEN低剂量组(1μg/ml)、TEN中剂量组(2μg/ml)、TEN高剂量组(4μg/ml),每组6孔细胞.将SH-SY5Y以2×103 cells/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细胞贴壁并培养24h后进行给药处理,药物作用SH-SY5Y细胞24h后,以TRIZOL试剂提取总RNA并合成c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HSPs的mRNA水平.结果 相比control组,剂量为4μg/ml的TEN可显著上调HSP27、HSPB5、Grp78、Grp75、Hsc70、HSP70的mRNA水平(P<0.05).结论 远志皂苷诱导多个HSPs分子的表达上调,有可能是远志调节神经细胞内Aβ代谢的关键环节和远志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药理作用的重要基础之一.
作者:梁丽英;贺毅;陈晶;陈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治疗脾气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劳倦+饮食失节”复合因素法制作脾气虚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用7d.7d后观察四君子汤对大鼠食量、体重的影响,取大鼠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四君子汤对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脾气虚造模大鼠从第3天起开始出现粪便时干时软、偶有便溏,进食量和饮水量减少,逐渐消瘦,灌服四君子汤后,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大鼠食量、体重均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CAT、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均能升高SOD、CAT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大鼠比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明显(P<0.05).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大鼠比低剂量组大鼠血清CAT含量升高明显(P<0.05).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对GSH-Px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君子汤能改善脾气虚模型大鼠的运化功能,恢复大鼠的食量和体重.四君子汤能恢复与增强体内抗氧化酶防御系统能力,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作者:宫健伟;孙喜灵;王超云;叶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新研究发现慢性应激是触发帕金森病(PD)的重要因素,神经可塑性改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课题组前期发现疏肝解郁方药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疗效显著,相关机制在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介导下,对神经可塑性产生影响.文章探讨了慢性应激基于BDNF/GR信号通路,引起神经可塑性改变,进而触发PD的相关机制,并试图揭示调肝方药逍遥散调节慢性应激触发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为寻求防治帕金森病的新靶点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富文俊;曹国平;富丽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鳄嘴花(CN)鲜榨汁及鲜药水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n=10),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低、高剂量鳄嘴花鲜榨汁组,低、高剂量鳄嘴花鲜药组,连续给药15d,末次给药2h后,除正常组腹腔注射花生油,其余各组均用0.1% CCl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16h后取材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与CCl4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GSH-Px水平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1);肝脏病理学检查显示,各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结论 鳄嘴花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瑶;钟希文;张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澳大利亚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具有合法的地位,中药材在澳大利亚使用非常普遍,而目前澳大利亚还没有系统开展中药材的本土化种植.文章从澳大利亚中药材本土化种植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曾学文;Henry Lau;胡小勤;吴玉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广东省著名经方家黄仕沛精研中医古籍五十余年,专研伤寒论二十余年,多次在全国各大院校巡讲,介绍“临床运用经方学术的思想”,其著作《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及《梦回伤寒四大金刚》深受中医学子尊崇.黄老师临证以方证对应为核心思想,处方严谨而不失灵活,用药精简量重而主次分明,效如桴鼓.同时,在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病方面经验丰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维,尤善用“中风三方”,收效往往出奇制胜.
作者:曾丽玲;黄仕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在证候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蜥蜴胃康基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气阴不足、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门诊89例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中医辨证为气阴不足、毒瘀交阻证的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蜥蜴胃康基本方(宁夏密点麻蜥、太子参、黄芪、石斛、乌梅、炒白芍、半枝莲、蛇莓、三七、枳壳、甘草等,由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提供)治疗,每日一剂,水煎三次浓缩为200ml,饭后2h服用,3/日;对照组口服养胃颗粒,每次2袋,3/日.12周疗程结束后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比较P<0.05.随访发现治疗组远期疗效较好,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以证候研究为基础的蜥蜴胃康基本方可有效改善CAG黏膜营养,减少萎缩、杀灭幽门螺杆菌(H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证病结合研究是CAG防治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卫强;魏雪红;朱西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相兼脉是指两种以上单一脉相兼而同时出现的脉象.临床上,因为病因病机的演变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相兼脉的存在往往多于单一脉.本文从病因的相兼性、脏腑相关性、病机复杂性、临床症状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相兼脉形成机理及联系实例阐发舌脉症合参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河宝;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她的记载散在于汗牛充栋的中医经典著作中.新安医学以医著宏富著称,《赤水玄珠》是十大新安医著之一[1].笔者将本书所记载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挖掘整理,主要包括塞药法、熏洗法、敷药法、药熨法、艾灸法、口腔护理、中药灌肠法及肛门栓剂通便法等,从护理学视角展示了新安名著《赤水玄珠》的学术价值.
作者:施慧;方正清;袁亚美;王建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联合左旋多巴对6-羟基多巴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定位于SPF级SD大鼠左脑的内侧前脑束(前囟后:-4.4 mm,中线旁:-1.2 mm,硬膜下:-7.8 mm),注射24μg的6-羟基多巴,造模1个月后,将造模大鼠腹腔注射0.5 mg/kg的阿扑吗啡,大鼠向健侧旋转数大于7圈/min为成功PD模型.将40只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模型组,左旋多巴组(60 mg/kg),β-细辛醚组(15 mg/kg),联合用药组(左旋多巴60 mg/kg+β-细辛醚15 mg/kg).给药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一天2次,给药30天.末次给药1h后,冰上迅速分离皮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皮质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 1,ZO-1)、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肌动蛋白(Actin)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5(Claudin-5).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都显著减少(P<0.05),ZO-1、Occlu-din、Actin和Claudin-5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大鼠的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都显著增加(P<0.01),ZO-1、Occludin、Actin和Claudin-5的表达都显著减少(P<0.05);与左旋多巴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大鼠的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联合用药组大鼠的ZO-1、Occludin、Actin和Claudin-5的表达都显著减少(P<0.05).结论 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β-细辛醚联合左旋多巴具有一定提高PD模型大鼠皮质中BBB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黄丽平;马阮昕;冯真英;邓敏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该文综述了中药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列中药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促进作用;中药对炎症反应、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中药对肿瘤的免疫调节作用三个方面的理论与实验证据.同时综述了中药多糖类、苷类、生物碱类活性物质对机体的免疫促进或抑制作用.有些中药能促进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有些能抑制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有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些通过免疫调节发挥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中药免疫调节作用在疾病防治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
作者:周悦芳;范培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化斑解毒汤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左西替利嗪片5mg(次/d)、维生素C片0.2g(3次/次)、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适量(日两次).治疗组给予中药化斑解毒汤煎汤内服外敷,并选双侧曲池及足三里作穴位自血疗法,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7.48%,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疗程第2、4及第6周的灼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随访观察4周,对照组复发率(52.50%)明显高于治疗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斑解毒汤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良好,复发率低.
作者:肖卫棉;杨文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并测定湖南产半夏药材炮制前后尿苷、鸟苷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及文献记载的方法炮制半夏药材,用HPLC法测定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应用Agilent ZORBX SB-C18色谱柱,以水(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 尿苷和鸟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 11μg·ml-1、1.4~14μg·ml-1,加样回收率为99.83%,100.47%,RSD分别为1.58%,1.27%.生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652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534mg·g-1;姜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13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165mg·g-1;法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71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237mg·g-1.结论 炮制过程中尿苷和鸟苷含量均有所减少,姜半夏中尿苷和鸟苷和含量相对较低.用HPLC法同时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中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其准确性高、专属性强,能为湖南产半夏的炮制规范提供依据.
作者:魏来;罗志勇;周强;张茂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醋炙香附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α-香附酮的含量、醇浸膏得率、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优选醋香附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香附佳醋炙工艺为闷润时间75 min,炒制温度145℃,炒制时间8.5 min.结论 优选的醋香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制备出质量可控的醋香附饮片.
作者:曲晓兰;曲宝仁;刘克;高红莉;段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薏苡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其叶片生理指标、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盆栽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不同时期的叶片净同化率、比叶重、叶绿素、气孔阻力、蒸腾速率、绿叶面积、粒灌浆时间、线性灌浆速度、籽粒百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单穗穗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结果 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薏苡叶片净同化率下降、比叶重减少、叶绿素降低、气孔阻力增加、蒸腾速率下降、绿叶面积减小、籽粒灌浆时间缩短、线性灌浆速度降低、籽粒百粒重降低、单株有效穗数分化减少、单穗穗粒数减少、结实率下降、单株产量下降.结论 在遭受各期干旱胁迫下薏苡叶片各项生理指标影响较大,籽粒变小,产量降低,但籽粒蛋白质、脂肪含量增加.
作者:敖茂宏;宋智琴;申刚;蒙秋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莱菔叶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 从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特征等方面对莱菔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莱菔叶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斑点均清晰明显.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完善了莱菔叶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莱菔叶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健脾益气方下调Vimentin蛋白水平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探讨健脾益气方防治肝癌的机制.方法 利用TGF-β1诱导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 EMT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并结合Vimentin裂解剂和Caspase抑制剂,观察7.5%、15%、30%浓度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干预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Vimentin、Caspase-3、PARP-1与Caspase-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健脾中、高剂量组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均可以降低肝癌细胞Vimentin和PARP-1蛋白表达量(P<0.01),其下调程度与二者的裂解程度,及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和凋亡率趋势一致;并升高肝癌细胞Caspase-3、降低Caspase-1蛋白的表达(P<0.01).Vim裂解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和早期凋亡率在各实验组中均为高值,其肝癌细胞中各蛋白表达趋势与健脾组一致,但下调或上调程度更明显.Casp抑制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在各实验组均为低值,早期凋亡率在各实验组中也仅高于EMT模型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0.01),PARP-1表达上调(P<0.01),Viment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和PARP-1无蛋白裂解片段出现.健脾各剂量组中以中剂量组效果佳.结论 15%浓度的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干预效果佳.健脾益气方可能通过下调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Vimentin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并诱导部分肝癌细胞凋亡;导致Vimentin蛋白下调的原因可能在于Caspase-3对它的裂解.此过程中,健脾益气方一方面利用Caspase-3/Vimentin裂解片段形成的正反馈促凋亡信号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另一方面可能利用Vimentin水平的下调导致NLRP3/Caspasee-1炎症信号通路减弱,干预肝癌炎症微环境.
作者:卓少元;谢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并鉴定凤尾草中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对凤尾草水提取物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三个化学部位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物质筛选.利用制备薄层色谱及凝胶柱色谱法对上述筛选结果进行目标分离和制备,应用核磁共振及质谱对上述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乙酸乙酯与甲醇两个化学部位的薄层板上均能观察到类白色或淡黄色抑制斑点区;对抑制的斑点进行目标分离,鉴定出3个蕨素类,分别为:乙酰蕨素B(1),蕨素C(2),蕨素C-3-0-β-D-葡萄糖苷(3).结论 3个蕨素类化合物为凤尾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物质.
作者:彭财英;高映;崔航青;黄应正;舒积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云南产荞麦蜂花粉多糖(PBPB)与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用PBPB 75 mg·kg-、150 mg·kg-1、300 mg·kg-与PBPC 75 mg·kg-、150 mg·kg-、300 mg·kg-1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分别检测相应免疫指标.结果 与Cy模型对照组相比,PB-PB中、高剂量组与PBPC低、中、高剂量组能使小鼠胸腺指数与脾指数回升,能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结论 PBPB与PBPC对Cy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与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左绍远;林春榕;万顺康;罗永会;魏淑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葛根复方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中藁本内酯、桂皮醛、甲基丁香酚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优化得到葛根复方中挥发油的优包合工艺.结果 葛根复方中挥发油的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h,验证试验中,藁本内酯、桂皮醛及甲基丁香酚的包合率为别为86.58%±0.009%,73.34%±0.001%,68.89%±0.020%,包合物得率为67.98%±0.047%.结论 所确定的包合工艺挥发油的包合率高、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周晶;李玲;崔冬雪;王冰;张彤;袁秀荣;刘素嬛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