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相兼脉的形成机理及舌脉症合参临床意义探讨

王河宝;孙悦;丁成华

关键词:相兼脉, 理论依据, 病案, 舌脉症合参, 学术探讨
摘要:相兼脉是指两种以上单一脉相兼而同时出现的脉象.临床上,因为病因病机的演变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相兼脉的存在往往多于单一脉.本文从病因的相兼性、脏腑相关性、病机复杂性、临床症状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相兼脉形成机理及联系实例阐发舌脉症合参的临床意义.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单体逆转肺癌多药耐药作用的研究进展

    文章对肺癌多药耐药的机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膜转运蛋白促进化疗药物外排及改变药物在细胞内分布;启动细胞内解毒作用;细胞凋亡途径异常及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的信号传导通路异常等确定的机制.根据肺癌多药耐药的机制进行中药逆转肺癌多药耐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叶青;王瑞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葛根复方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

    目的 优选葛根复方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中藁本内酯、桂皮醛、甲基丁香酚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优化得到葛根复方中挥发油的优包合工艺.结果 葛根复方中挥发油的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h,验证试验中,藁本内酯、桂皮醛及甲基丁香酚的包合率为别为86.58%±0.009%,73.34%±0.001%,68.89%±0.020%,包合物得率为67.98%±0.047%.结论 所确定的包合工艺挥发油的包合率高、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周晶;李玲;崔冬雪;王冰;张彤;袁秀荣;刘素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D-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复方脑得生提取工艺

    目的 采用D-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脑得生方提取工艺.方法 以脑得生方提取工艺的关键参数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进行D-优设计;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得生方中主要指标成分总皂苷、总黄酮和阿魏酸的含量,并以它们的加权含量为因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优选出脑得生方提取的佳工艺.结果 以10.81倍用量、浓度为80%的乙醇回流提取45 min,作为提取的佳工艺.结论 利用D-优设计响应面法能够优选脑得生方提取工艺参数,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有助于脑得生方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朱雨薇;陈超;王淑美;梁生旺;成金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活心方加载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目的 以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脉压(pulse pressure,PP)为观测指标,研究活心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入选58例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载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中药加载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心方,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CAVI、ABI、IMT及P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中药加载组CAVI、IMT降低,与治疗前及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加载组PP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加载组ABI升高,但与治疗前及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心方能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但不能明确对ABI的影响.

    作者:荀培军;尹亚辉;徐燕;尹媛媛;岑戎;黄敏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PTEN/PI3K/AKT信号通路花蕊石抗肝癌细胞增殖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花蕊石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花蕊石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TEN/PI3 K/AKT信号通路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蛋白激酶B(p-Ak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F-κB)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花蕊石具有明显的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花蕊石含药血清可明显上调PTEN/PI3 K/AKT信号通路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I3K及p-Akt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NF-κB mRNA的表达.结论 花蕊石能够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TEN表达水平从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基因NF-κB的异常活化有关.

    作者:李天娇;包永睿;王帅;杨欣欣;孟宪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薏苡仁配伍附子对大鼠心脏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附子单用与附子、薏苡仁配伍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分析不同毒性反应,证明薏苡仁对附子的减毒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附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经方”附子-薏苡仁药对配伍,结合附子煎煮的文献研究,制备附子单煎液、薏苡附子混合煎液,对大鼠进行蒸馏水、附子单煎液、薏苡附子混合煎液的灌胃,对其给药前后的心电图(ECG)进行监测,研究不同煎液对心电P波振幅、R波振幅、T波振幅、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ST间期、ST偏移量、心率的影响;解剖取出大鼠心脏,记录心脏重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开展薏苡仁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结果 附子组与空白组、配伍组的R波振幅、T波振幅、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ST间期、心率均有明显差异,附子组心电图出现多种异常,配伍组异常显著减少.结论 附子与薏苡仁配伍可明显减弱附子对心脏的毒性.

    作者:张蕾;付一程;李宏林;刘巨海;彭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滇西北野生滇龙胆根部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滇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野生滇龙胆根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Inter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5μl.建立10批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确定共有峰,计算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相似度分析,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共确定17个共有峰,图谱相似度大于0.9,10批样品聚为两类,发现各批次样品成分类型基本一致,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检测出5种主要成分马钱苷酸、獐芽菜苷、龙胆苦苷、当药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各批次样品龙胆苦苷含量均大于3.0%.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滇西北滇龙胆药材质量评价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吕伟奇;张霁;左智天;王元忠;张庆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柴胡5种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柴胡不同炮制方法(净制、醋炙、酒炙、麸炒、鳖血炙)对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阐明其炮制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比较分析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 不同柴胡炮制品之间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含量均有变化.结论 柴胡的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作者:庞雪;廖念;周逸群;罗怀浩;邱云;石继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药本科生PBL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该文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构建了中医药本科生PBL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预调查和2轮正式调查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100.0%、95.8%、93.8%;专家的一致性系数Kendall'W分别为0.337、0.188、0.221;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3个方面一级指标类的权重分别为36.23%、33.83%、29.94%;经过2轮的正式征询,后确定21个评价指标,其中得分前五名指标依次为“师生互动”、“学情分析”、“讲授热情”、“中医药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王君明;蔡泓;崔瑛;李金洋;李金花;张月月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从肝脾失调论治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危重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通过多年理论探索及临床总结,笔者发现本病的中医核心病机在于肝脾不调,现代病机与肠-肝轴紊乱密切相关,因此提出“肝病实脾、肝脾同治及调节肠-肝轴”的理论治疗本病,经多年临床验证及其他研究证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经宝;陈彦辰;庞凤舜;秦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对脾气虚模型大鼠血清SOD,CAT和GSH-Px及MDA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治疗脾气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劳倦+饮食失节”复合因素法制作脾气虚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用7d.7d后观察四君子汤对大鼠食量、体重的影响,取大鼠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四君子汤对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脾气虚造模大鼠从第3天起开始出现粪便时干时软、偶有便溏,进食量和饮水量减少,逐渐消瘦,灌服四君子汤后,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大鼠食量、体重均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CAT、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均能升高SOD、CAT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大鼠比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明显(P<0.05).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大鼠比低剂量组大鼠血清CAT含量升高明显(P<0.05).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对GSH-Px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君子汤能改善脾气虚模型大鼠的运化功能,恢复大鼠的食量和体重.四君子汤能恢复与增强体内抗氧化酶防御系统能力,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作者:宫健伟;孙喜灵;王超云;叶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中风后焦虑障碍(PS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针刺干预治疗,西药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药物干预治疗.针刺组选取内关、水沟、百会、印堂、三阴交穴,每穴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电生理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为指标衡量疗效,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皮肤交感神经反应(SSR)的潜伏期与波幅,同时结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改善情况.结果 针刺组、西药组SSR潜伏期、波幅均较治疗前自身有所改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HAMA、SAS评分有所改善,组间HAMA、SAS评分改善方面两组患者并无差异(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PSAD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强;王秀娟;张哲成;薛蓉;李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数字故事与传统讲授结合在温病教学中的构建和应用

    针对中医经典课程《温病学》章节中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聚焦温病名家治疗验案.运用数字故事,设计简洁、清晰、有效的故事情节,讲述方证故事.教师借助故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新的学习经验间产生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对理论反思的能力,为更好学习中医经典奠定基础.

    作者:苏中昊;秦真侠;杨爱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埋线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早中期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埋线疗法在治疗早中期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埋线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埋线进行治疗,疗程3月;用数理统计法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在CT检查、血气分析、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肺CT显示,在磨玻璃影和网格影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中,在PaO2、SaO2、PaCO2三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O2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比较,在症状部分、总分和活动部分3方面,埋线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埋线治疗可以改善早中期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CT征象,增强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步青;王坤芳;薛勤梅;张印斗;张树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蜂眠宁胶囊对D-半乳糖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蜂眠宁胶囊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为蜂眠宁胶囊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用D-半乳糖制备小鼠衰老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搜索试验,测定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及穿越平台次数;并测定各组小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蜂眠宁胶囊低剂量组(0.6g·kg-1·d-1)、高剂量组(0.9g·kg-1·d-1)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减少(P<0.05),且穿越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多(P<0.05,P<0.01);蜂眠宁胶囊高剂量组(0.9g·kg-1·d-1)能显著提升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脑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降低脑组织中MDA的含量.结论 蜂眠宁胶囊能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陈洪燕;敖明章;熊义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维吾尔药欧龙胆与其代用品龙胆的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欧龙胆与其代用品龙胆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欧龙胆与龙胆的性状区别为欧龙胆表面灰棕色;龙胆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区分.显微特征区别:横切中欧龙胆外层为木栓层,皮层宽广,维管束双韧型,含有草酸钙簇晶,无髓部;龙胆外层为表皮细胞,皮层窄,维管束外韧型,中央有髓.粉末鉴别中欧龙胆含有草酸钙簇晶,木栓细胞;龙胆含有草酸钙针晶、石细胞、内皮层细胞、外皮层细胞.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欧龙胆和龙胆的鉴别依据.

    作者:陈燕;李晨阳;何江;赵军;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益气补血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将当归补血加味汤运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术后治疗,探讨益气补血法在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贫血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方法 将接受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术后予以当归补血加味汤口服1周,观察治疗术后第1,3,5,7天的血红蛋白值,并通过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术后对比中见第1,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7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1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明显.结论 益气补血法有利于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贫血状态,对髋关节近期功能快速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玉倩;冯美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知母总皂苷干预T2DM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 通过知母总皂苷药物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T2DM)评价知母总皂苷的降糖降脂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知母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等药物组干预T2DM大鼠,测定前后空腹血糖、糖耐量、胰岛素水平、血脂指标、TNF-α含量,统计学处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知母总皂苷可显著降低T2DM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显著改善T2DM大鼠的糖耐量异常及高血脂症状,能够下调T2DM大鼠肝脏的TNF-α表达.结论 知母总皂苷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药效作用,这可能与知母总皂苷增加了T2DM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关.

    作者:钟艳梅;钟静君;石忠峰;冯毅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老年护理学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人口结构不断变化,老龄人口对于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医老年护理学科逐渐成熟发展.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中医老年护理学的内涵与外延,提炼学科攻关重点与发展方向,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通过梳理现阶段中医老年护理的学术前沿、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及发展前景,从概念、内涵建设、外延发展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医老年护理学学科体系,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梦盈;艾亚婷;王凌;董新秀;耿小红;胡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联合左旋多巴对6-羟基多巴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目的 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联合左旋多巴对6-羟基多巴诱导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定位于SPF级SD大鼠左脑的内侧前脑束(前囟后:-4.4 mm,中线旁:-1.2 mm,硬膜下:-7.8 mm),注射24μg的6-羟基多巴,造模1个月后,将造模大鼠腹腔注射0.5 mg/kg的阿扑吗啡,大鼠向健侧旋转数大于7圈/min为成功PD模型.将40只P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模型组,左旋多巴组(60 mg/kg),β-细辛醚组(15 mg/kg),联合用药组(左旋多巴60 mg/kg+β-细辛醚15 mg/kg).给药组按上述剂量灌胃给药,一天2次,给药30天.末次给药1h后,冰上迅速分离皮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皮质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s 1,ZO-1)、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肌动蛋白(Actin)含量;免疫组化检测紧密连接相关蛋白5(Claudin-5).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都显著减少(P<0.05),ZO-1、Occlu-din、Actin和Claudin-5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大鼠的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都显著增加(P<0.01),ZO-1、Occludin、Actin和Claudin-5的表达都显著减少(P<0.05);与左旋多巴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大鼠的左旋多巴和多巴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联合用药组大鼠的ZO-1、Occludin、Actin和Claudin-5的表达都显著减少(P<0.05).结论 石菖蒲挥发油有效成分β-细辛醚联合左旋多巴具有一定提高PD模型大鼠皮质中BBB通透性的作用.

    作者:黄丽平;马阮昕;冯真英;邓敏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