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薏苡仁配伍附子对大鼠心脏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蕾;付一程;李宏林;刘巨海;彭欣

关键词:附子, 薏苡仁, 配伍, 心脏毒性
摘要:目的 比较附子单用与附子、薏苡仁配伍对大鼠心电图的影响,分析不同毒性反应,证明薏苡仁对附子的减毒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附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经方”附子-薏苡仁药对配伍,结合附子煎煮的文献研究,制备附子单煎液、薏苡附子混合煎液,对大鼠进行蒸馏水、附子单煎液、薏苡附子混合煎液的灌胃,对其给药前后的心电图(ECG)进行监测,研究不同煎液对心电P波振幅、R波振幅、T波振幅、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ST间期、ST偏移量、心率的影响;解剖取出大鼠心脏,记录心脏重量,运用统计学方法开展薏苡仁对附子毒性的影响.结果 附子组与空白组、配伍组的R波振幅、T波振幅、PR间期、QRS间期、QT间期、ST间期、心率均有明显差异,附子组心电图出现多种异常,配伍组异常显著减少.结论 附子与薏苡仁配伍可明显减弱附子对心脏的毒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风一级预防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风为临床常见疑难重症,其有效治疗方案缺乏,因此对该病的预防,尤其是一级预防尤为重要.目前,中医预防价值较高,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具体形式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法、保健功法和中医护理等.为此,文章就其进展进行阐述.综述结果提示中医对该病一级预防的精髓仍有待深入挖掘.期望出现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充实该领域研究.

    作者:蒋立;王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维吾尔药欧龙胆与其代用品龙胆的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欧龙胆与其代用品龙胆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欧龙胆与龙胆的性状区别为欧龙胆表面灰棕色;龙胆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区分.显微特征区别:横切中欧龙胆外层为木栓层,皮层宽广,维管束双韧型,含有草酸钙簇晶,无髓部;龙胆外层为表皮细胞,皮层窄,维管束外韧型,中央有髓.粉末鉴别中欧龙胆含有草酸钙簇晶,木栓细胞;龙胆含有草酸钙针晶、石细胞、内皮层细胞、外皮层细胞.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欧龙胆和龙胆的鉴别依据.

    作者:陈燕;李晨阳;何江;赵军;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刺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患者术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POC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氧自由基损伤、调节中枢胆碱能系统与突触功能、提高应激水平,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文章从这些方面就针刺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机制进行阐述.

    作者:黎娜;艾琪;殷洁;刘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僵蚕本草源流考证

    目的 对僵蚕的基原、产地、功效及规格修治的药用历史沿革进行本草考证.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并结合现代的研究文献.结果 查清了基原、产地、功效及规格修治的源流变迁.结论 考证出僵蚕基原初为“食桑者,四月头番蚕,病风自死”,目前也可人工用白僵菌感染家蚕4~5龄幼虫制得;考证出除文字记载的河南颖川外,山东棣州也应为僵蚕重要历史产区,当前主产区为江浙、安徽、四川、广东等地;僵蚕不仅有平肝息风、化痰散结的功效,还有望用于抗血栓、降糖降脂及抗肿瘤;规格等级初要求为“色白、条直、质硬”,后又增加了“断面光亮”及其它显微特征分析.上述结论有利于后续借助现代分子药学及药理学技术,更好地研究僵蚕的临床应用及质量监控,使其更好的造福人类.

    作者:闻崇炜;石莉;赵烨清;欧阳臻;詹志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云南产两种蜂花粉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云南产荞麦蜂花粉多糖(PBPB)与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用PBPB 75 mg·kg-、150 mg·kg-1、300 mg·kg-与PBPC 75 mg·kg-、150 mg·kg-、300 mg·kg-1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分别检测相应免疫指标.结果 与Cy模型对照组相比,PB-PB中、高剂量组与PBPC低、中、高剂量组能使小鼠胸腺指数与脾指数回升,能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结论 PBPB与PBPC对Cy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与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左绍远;林春榕;万顺康;罗永会;魏淑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德尔菲法的中医药本科生PBL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该文运用德尔菲(Delphi)法构建了中医药本科生PBL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预调查和2轮正式调查的专家积极性系数分别为100.0%、95.8%、93.8%;专家的一致性系数Kendall'W分别为0.337、0.188、0.221;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3个方面一级指标类的权重分别为36.23%、33.83%、29.94%;经过2轮的正式征询,后确定21个评价指标,其中得分前五名指标依次为“师生互动”、“学情分析”、“讲授热情”、“中医药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王君明;蔡泓;崔瑛;李金洋;李金花;张月月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滇西北野生滇龙胆根部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滇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野生滇龙胆根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Inter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5μl.建立10批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确定共有峰,计算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相似度分析,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共确定17个共有峰,图谱相似度大于0.9,10批样品聚为两类,发现各批次样品成分类型基本一致,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检测出5种主要成分马钱苷酸、獐芽菜苷、龙胆苦苷、当药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各批次样品龙胆苦苷含量均大于3.0%.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滇西北滇龙胆药材质量评价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吕伟奇;张霁;左智天;王元忠;张庆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天癸理论相关概念探析

    文章以中医文献为切入点,在简要考察“天癸”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的中医认知后,进一步结合道家内丹学文献,对“天癸”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发现中医“天癸”理论与道家内丹的元气、元精、元神理论密切相关,认为借助道家内丹理论可以为我们理解天癸的丰富内涵、认识天癸的本质提供借鉴参照.

    作者:叶明花;蒋力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药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层次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涉及到抑制炎性反应,稳定易损斑块;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壁的微血管新生,增加斑块稳定性;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与新生;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抑制斑块增殖和破溃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抑制斑块内出血、溃疡及斑块脱落,减少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作者:钟伟;王永刚;于远望;郑刚;齐婧;尚俊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埋线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早中期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埋线疗法在治疗早中期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埋线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埋线进行治疗,疗程3月;用数理统计法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在CT检查、血气分析、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肺CT显示,在磨玻璃影和网格影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中,在PaO2、SaO2、PaCO2三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O2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比较,在症状部分、总分和活动部分3方面,埋线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埋线治疗可以改善早中期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肺CT征象,增强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步青;王坤芳;薛勤梅;张印斗;张树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对脾气虚模型大鼠血清SOD,CAT和GSH-Px及MDA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治疗脾气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劳倦+饮食失节”复合因素法制作脾气虚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用7d.7d后观察四君子汤对大鼠食量、体重的影响,取大鼠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四君子汤对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脾气虚造模大鼠从第3天起开始出现粪便时干时软、偶有便溏,进食量和饮水量减少,逐渐消瘦,灌服四君子汤后,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大鼠食量、体重均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CAT、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均能升高SOD、CAT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大鼠比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明显(P<0.05).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大鼠比低剂量组大鼠血清CAT含量升高明显(P<0.05).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对GSH-Px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君子汤能改善脾气虚模型大鼠的运化功能,恢复大鼠的食量和体重.四君子汤能恢复与增强体内抗氧化酶防御系统能力,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作者:宫健伟;孙喜灵;王超云;叶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柴胡5种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柴胡不同炮制方法(净制、醋炙、酒炙、麸炒、鳖血炙)对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阐明其炮制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比较分析柴胡不同炮制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 不同柴胡炮制品之间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含量均有变化.结论 柴胡的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挥发性成分的数量和含量均有一定影响.

    作者:庞雪;廖念;周逸群;罗怀浩;邱云;石继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董燕平教授从相火妄动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理论探讨

    相火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理论深邃隐奥,临床应用相对较少,目前用相火学说指导治疗自身免疫病者,国内外鲜见.自身免疫病病因发病机制不明,大多属于疑难病,是中西医面对的共同难题.董燕平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反复思索,发现相火和免疫系统发生地雷同,相火的生理、病理功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相近并创立了“肾元亏虚,相火妄动”理论.临床上,以此为指导进行自身免疫病的辨证治疗效果明显.自身免疫病因发病机制不明,大多属于疑难病,是中西医面对的共同难题.

    作者:张铁军;张雪娟;苗华为;董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当归防治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对当归防治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肺实质破坏为特征的肺纤维化是多种间质性肺疾病的后阶段,其发病迅速、常规激素疗法效果有限而预后差.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报道,中药防治肺纤维化已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当归的重要作用也引起学者的关注.

    作者:任春贞;骆亚莉;刘永琦;卢志伟;李玲;王风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蜥蜴胃康基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不足、毒瘀交阻证临床研究

    目的 在证候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蜥蜴胃康基本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气阴不足、毒瘀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门诊89例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中医辨证为气阴不足、毒瘀交阻证的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采用蜥蜴胃康基本方(宁夏密点麻蜥、太子参、黄芪、石斛、乌梅、炒白芍、半枝莲、蛇莓、三七、枳壳、甘草等,由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提供)治疗,每日一剂,水煎三次浓缩为200ml,饭后2h服用,3/日;对照组口服养胃颗粒,每次2袋,3/日.12周疗程结束后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比较P<0.05.随访发现治疗组远期疗效较好,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以证候研究为基础的蜥蜴胃康基本方可有效改善CAG黏膜营养,减少萎缩、杀灭幽门螺杆菌(H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证病结合研究是CAG防治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卫强;魏雪红;朱西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莱菔叶药材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目的 对莱菔叶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 从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特征等方面对莱菔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莱菔叶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斑点均清晰明显.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完善了莱菔叶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莱菔叶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相兼脉的形成机理及舌脉症合参临床意义探讨

    相兼脉是指两种以上单一脉相兼而同时出现的脉象.临床上,因为病因病机的演变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相兼脉的存在往往多于单一脉.本文从病因的相兼性、脏腑相关性、病机复杂性、临床症状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相兼脉形成机理及联系实例阐发舌脉症合参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河宝;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甘草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及多胺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甘草含药血清对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迁移、增殖及细胞内多胺(腐胺、精脒、精胺)含量的影响,探讨甘草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枪头(Tips)划痕法建立GES-1细胞损伤迁移模型,NIH Image J软件统计分析细胞迁移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多胺含量.结果 10%甘草含药血清可加速GES-1细胞迁移(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P<0.01);在损伤后24 h或36 h,10%甘草含药血清可促进GES-1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P<0.01);10%甘草含药血清可提高胃黏膜上皮损伤修复过程细胞内腐胺、精脒和精胺含量(与空白对照组血清组比较P<0.05,P<0.01).结论 益气健脾中药甘草可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多胺(腐胺、精脒、精胺)含量,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有关.

    作者:宋厚盼;李如意;魏艳霞;余黄合;李鑫;袁振仪;黄惠勇;秦裕辉;蔡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叶氏糖肾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叶氏糖肾方加脐疗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药组和综合组,分别使用西药、中西药和中西药加脐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每组50例.结果 中西药组和综合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分另为84%、88%和60%),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eGFR明显高于西药组,综合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叶氏糖肾方对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24h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衰竭,尤其是脐疗能明显减少中医证候积分,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建饶;张传富;陈秀峰;张黎明;田军;陈杰;韩海燕;胡静;陈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该文综述了中药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列中药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促进作用;中药对炎症反应、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中药对肿瘤的免疫调节作用三个方面的理论与实验证据.同时综述了中药多糖类、苷类、生物碱类活性物质对机体的免疫促进或抑制作用.有些中药能促进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有些能抑制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有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些通过免疫调节发挥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中药免疫调节作用在疾病防治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

    作者:周悦芳;范培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