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叶氏糖肾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路建饶;张传富;陈秀峰;张黎明;田军;陈杰;韩海燕;胡静;陈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叶氏糖肾方, 脐疗,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叶氏糖肾方加脐疗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药组和综合组,分别使用西药、中西药和中西药加脐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每组50例.结果 中西药组和综合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分另为84%、88%和60%),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eGFR明显高于西药组,综合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叶氏糖肾方对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24h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衰竭,尤其是脐疗能明显减少中医证候积分,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仕沛教授治疗中风的学术经验

    广东省著名经方家黄仕沛精研中医古籍五十余年,专研伤寒论二十余年,多次在全国各大院校巡讲,介绍“临床运用经方学术的思想”,其著作《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及《梦回伤寒四大金刚》深受中医学子尊崇.黄老师临证以方证对应为核心思想,处方严谨而不失灵活,用药精简量重而主次分明,效如桴鼓.同时,在运用经方治疗中风病方面经验丰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维,尤善用“中风三方”,收效往往出奇制胜.

    作者:曾丽玲;黄仕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四君子汤对脾气虚模型大鼠血清SOD,CAT和GSH-Px及MDA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治疗脾气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采用“劳倦+饮食失节”复合因素法制作脾气虚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用7d.7d后观察四君子汤对大鼠食量、体重的影响,取大鼠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四君子汤对各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脾气虚造模大鼠从第3天起开始出现粪便时干时软、偶有便溏,进食量和饮水量减少,逐渐消瘦,灌服四君子汤后,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大鼠食量、体重均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SOD、CAT、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均能升高SOD、CAT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君子汤低剂量组大鼠比高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明显(P<0.05).四君子汤高剂量组大鼠比低剂量组大鼠血清CAT含量升高明显(P<0.05).四君子汤高、低剂量组对GSH-Px活性有升高的趋势,但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君子汤能改善脾气虚模型大鼠的运化功能,恢复大鼠的食量和体重.四君子汤能恢复与增强体内抗氧化酶防御系统能力,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作者:宫健伟;孙喜灵;王超云;叶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慢性应激触发帕金森病神经损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调肝方药逍遥散保护作用的探讨

    新研究发现慢性应激是触发帕金森病(PD)的重要因素,神经可塑性改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课题组前期发现疏肝解郁方药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疗效显著,相关机制在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介导下,对神经可塑性产生影响.文章探讨了慢性应激基于BDNF/GR信号通路,引起神经可塑性改变,进而触发PD的相关机制,并试图揭示调肝方药逍遥散调节慢性应激触发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为寻求防治帕金森病的新靶点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富文俊;曹国平;富丽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甘草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及多胺含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甘草含药血清对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迁移、增殖及细胞内多胺(腐胺、精脒、精胺)含量的影响,探讨甘草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枪头(Tips)划痕法建立GES-1细胞损伤迁移模型,NIH Image J软件统计分析细胞迁移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多胺含量.结果 10%甘草含药血清可加速GES-1细胞迁移(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P<0.01);在损伤后24 h或36 h,10%甘草含药血清可促进GES-1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P<0.01);10%甘草含药血清可提高胃黏膜上皮损伤修复过程细胞内腐胺、精脒和精胺含量(与空白对照组血清组比较P<0.05,P<0.01).结论 益气健脾中药甘草可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多胺(腐胺、精脒、精胺)含量,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有关.

    作者:宋厚盼;李如意;魏艳霞;余黄合;李鑫;袁振仪;黄惠勇;秦裕辉;蔡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刺糖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刺糖多糖及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对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采用体内试验方法,分别检测刺糖多糖与其复方ASMq对S180实体瘤小鼠抑瘤率及相关脏器指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实验(ELISA)对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刺糖多糖与其复方ASMq同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刺糖低剂量组的抑瘤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刺糖多糖与其复方ASMq均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TNF-α、IFN-γ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糖多糖及其复方ASMq可抑制荷瘤小鼠瘤块的生长,能促进荷瘤小鼠免疫细胞分泌TNF-α.

    作者:向阳;杨晨晨;王薇;常军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针药联合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症状相关机制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平胃散联合“胃三针”对肿瘤化疗后呕吐患者的止呕疗效及可能相关机制的探讨.方法 将80例第三周期化疗后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化疗后给予平胃散加减联合“胃三针”止呕,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格拉司琼静滴止呕,每日2次,各服用1周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TL及P物质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1、3、7天的呕吐症状分级及止呕疗效,及伴随症状的评估等.结果 治疗后第1、3、7天对照组各级恶心呕吐减少例数均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呕吐积分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呕吐积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MTL水平明显升高,P物质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MTL及降低P物质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胃散加减联合“胃三针”可有效抑制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机制可能与提高了化疗后的血清MTL及降低了P物质相关.

    作者:杨锦亮;金建宁;马艳;李建红;马玉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以老年肌少症、虚弱症及糖尿病为范例探讨中医“以证统病”实现共病管理的可行性

    我国因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面临巨大的挑战.老年人群往往多病共存、多重用药,共同导致不良预后.因此,共病管理成为老年疾病科研工作者的热门议题.西医思维模式预示其困境,而中医整体观念完全契合共病管理理念.本文以老年虚弱症、肌少症以及糖尿病为例,从中西医的角度分别论证其共同的病理环节,探讨“以证统病”进行共病管理的可能性.

    作者:钟文;谢春光;高鸿;刘桠;晁俊;方传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08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总结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HER-2阳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共108例三阴性和53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术后患者纳入研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47岁左右,主要术式为改良根治术,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36.1%的患者腋下淋巴结阳性,49.3%的患者Ki67阳性,术后转移8例(7.4%).与HER-2过表达患者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年龄低,更偏向于选择保乳术,Ki67表达水平高.三阴性乳腺癌主要中医临床特征表现为虚实夹杂,虚证为气阴两虚和冲任失调,实证为痰浊、血瘀、毒结等,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中医临床特征相似.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有所差异,但中医临床表现两者相似,提示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诊治乳腺癌可能更多从宏观处着眼,并不受限于基因靶目标.

    作者:刘静;陆德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火炭母水提物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火炭母水提物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造模,观察火炭母水提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火炭母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火炭母水提物可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及抑制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缓解由热板法和醋酸所致的疼痛.结论 火炭母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蔡家驹;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滇西北野生滇龙胆根部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建立滇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野生滇龙胆根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Inter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5μl.建立10批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确定共有峰,计算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相似度分析,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共确定17个共有峰,图谱相似度大于0.9,10批样品聚为两类,发现各批次样品成分类型基本一致,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检测出5种主要成分马钱苷酸、獐芽菜苷、龙胆苦苷、当药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各批次样品龙胆苦苷含量均大于3.0%.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滇西北滇龙胆药材质量评价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吕伟奇;张霁;左智天;王元忠;张庆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从肝脾失调论治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危重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通过多年理论探索及临床总结,笔者发现本病的中医核心病机在于肝脾不调,现代病机与肠-肝轴紊乱密切相关,因此提出“肝病实脾、肝脾同治及调节肠-肝轴”的理论治疗本病,经多年临床验证及其他研究证实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经宝;陈彦辰;庞凤舜;秦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李时珍的生卒时间存疑再考——写于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前

    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有关文博物品和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等方面进行查考,探讨李时珍的生卒时间.认为李时珍生于明正德十三年春夏之交,(1518),卒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之秋.在李时珍的出生日月尚无准确的史实依据条件下,建议将每年的新历5月26日或农历5月26日作为李时珍诞辰纪念日,建议将每年的新历10月26日定为李时珍的逝世纪念日,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作者:王剑;梅全喜;赵中振;张月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舌象参数特征及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初探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舌象参数特征,初步探讨其与空腹血糖指标的相关性,为无创性舌诊辅助糖尿病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及风险预警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 应用Smart TCM-Ⅰ型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采集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舌象参数特征,建立舌象参数与空腹血糖指标的关联.结果 糖尿病组的整体舌色参数(TC_R、TC_G、TC_B、TC_H、TC_V)、苔色参数(CC_R、CC_G、CC_B、CC_H、CC_S、CC_V)、舌形参数(CRACK_VAL、ENLARGEDTHIN_VA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裂纹参数与空腹血糖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舌象参数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反映空腹血糖的变化,可能为临床提供无创性辅助诊断依据.

    作者:郝一鸣;王忆勤;张之辰;储忠;曹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叶氏糖肾方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叶氏糖肾方加脐疗治疗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西药组和综合组,分别使用西药、中西药和中西药加脐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治疗观察,每组50例.结果 中西药组和综合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分另为84%、88%和60%),24h尿蛋白定量和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eGFR明显高于西药组,综合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研究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叶氏糖肾方对脾肾气虚、湿浊瘀阻型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24h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衰竭,尤其是脐疗能明显减少中医证候积分,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建饶;张传富;陈秀峰;张黎明;田军;陈杰;韩海燕;胡静;陈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D-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复方脑得生提取工艺

    目的 采用D-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脑得生方提取工艺.方法 以脑得生方提取工艺的关键参数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进行D-优设计;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得生方中主要指标成分总皂苷、总黄酮和阿魏酸的含量,并以它们的加权含量为因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优选出脑得生方提取的佳工艺.结果 以10.81倍用量、浓度为80%的乙醇回流提取45 min,作为提取的佳工艺.结论 利用D-优设计响应面法能够优选脑得生方提取工艺参数,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有助于脑得生方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朱雨薇;陈超;王淑美;梁生旺;成金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龟羚帕安丸对PD大鼠中脑黑质IL-1β、iNOS、 IL-6、 IFN-γ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黑质IL-1β、IL-6、iNOS、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6-OHDA注射法建立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10mg· kg-1),龟羚帕安丸高、中、低剂量组(4,2,1g· kg-1),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其他组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给药30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脑黑质IL-1β、IL-6、iNOS、IFN-γ蛋白表达.结果 龟羚帕安丸能明显抑制炎症因子IL-13、IL-6、iNOS、IFN-γ表达.结论 龟羚帕安丸通过降低IL-1β、IL-6、iNOS、IFN-γ表达,通过抗炎作用,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可能是龟羚帕安丸治疗PD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常学辉;张良芝;宁亚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G蛋白偶联—PLC—IP3信号途径探讨湿阻脾胃证模型ICC Ca2+调节机制及平胃散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脾胃证模型ICC内、外Ca2+浓度及G蛋白偶联—PLC—IP3信号途径,并揭示平胃散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湿阻脾胃证模型动物血清建立“湿阻脾胃证ICC模型”.动物血清的制备: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湿阻脾胃证动物模型方法造模,造模20天后,分别取正常组动物血清,湿阻模型组动物血清,给药组动物血清及自然恢复组血清.用Ⅱ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肠ICC,经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学鉴定成功后,通过细胞造模后血清给药,观察细胞内PLC活性,IP3、IP3R含量以及细胞内、外Ca2+浓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降低(P<0.05),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自然恢复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升高(P<0.05),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升高;平胃散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升高(P<0.05),PLC活性大幅升高(P<0.05),IP3含量升高(P<0.05),IP3R含量升高(P<0.05).结论 平胃散可能是通过影响G蛋白—PLC—IP3信号途径,使ICC细胞内Ca2+浓度周期性震荡恢复,产生起搏电位,而起到调节胃肠运动.

    作者:杨旭;王琦越;黄秀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的远志皂苷对SH-SY5Y细胞内热休克蛋白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远志皂苷(TEN)对与细胞保护相关的热休克蛋白(HSPs)mRNA水平的调节作用,筛选受TEN调节并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中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功能的HSPs基因.方法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体外模型,研究在实验中设置对照组(control)、TEN低剂量组(1μg/ml)、TEN中剂量组(2μg/ml)、TEN高剂量组(4μg/ml),每组6孔细胞.将SH-SY5Y以2×103 cells/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细胞贴壁并培养24h后进行给药处理,药物作用SH-SY5Y细胞24h后,以TRIZOL试剂提取总RNA并合成c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HSPs的mRNA水平.结果 相比control组,剂量为4μg/ml的TEN可显著上调HSP27、HSPB5、Grp78、Grp75、Hsc70、HSP70的mRNA水平(P<0.05).结论 远志皂苷诱导多个HSPs分子的表达上调,有可能是远志调节神经细胞内Aβ代谢的关键环节和远志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药理作用的重要基础之一.

    作者:梁丽英;贺毅;陈晶;陈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紫外检测法测定芪丹复感颗粒中藁本内酯含量

    目的 建立芪丹复感颗粒中藁本内酯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岛津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并对此方法的线性范围、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等进行考察,建立川芎中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mm ×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5∶ 35),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0℃.回归方程为:Y=471534 +991.6(r=0.9994,0.1595~ 0.9571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RSD=1.14%,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分离度好,可用于藁本内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伊博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湖南产半夏及其炮制品中尿苷和鸟苷含量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并测定湖南产半夏药材炮制前后尿苷、鸟苷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及文献记载的方法炮制半夏药材,用HPLC法测定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应用Agilent ZORBX SB-C18色谱柱,以水(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 尿苷和鸟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 11μg·ml-1、1.4~14μg·ml-1,加样回收率为99.83%,100.47%,RSD分别为1.58%,1.27%.生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652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534mg·g-1;姜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13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165mg·g-1;法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71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237mg·g-1.结论 炮制过程中尿苷和鸟苷含量均有所减少,姜半夏中尿苷和鸟苷和含量相对较低.用HPLC法同时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中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其准确性高、专属性强,能为湖南产半夏的炮制规范提供依据.

    作者:魏来;罗志勇;周强;张茂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