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8例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分析

刘静;陆德铭

关键词: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 HER-2过表达, 病理特征, 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总结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与HER-2阳性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共108例三阴性和53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术后患者纳入研究.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47岁左右,主要术式为改良根治术,主要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36.1%的患者腋下淋巴结阳性,49.3%的患者Ki67阳性,术后转移8例(7.4%).与HER-2过表达患者比较,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年龄低,更偏向于选择保乳术,Ki67表达水平高.三阴性乳腺癌主要中医临床特征表现为虚实夹杂,虚证为气阴两虚和冲任失调,实证为痰浊、血瘀、毒结等,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中医临床特征相似.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与HER-2过表达乳腺癌患者有所差异,但中医临床表现两者相似,提示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药诊治乳腺癌可能更多从宏观处着眼,并不受限于基因靶目标.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相兼脉的形成机理及舌脉症合参临床意义探讨

    相兼脉是指两种以上单一脉相兼而同时出现的脉象.临床上,因为病因病机的演变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相兼脉的存在往往多于单一脉.本文从病因的相兼性、脏腑相关性、病机复杂性、临床症状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相兼脉形成机理及联系实例阐发舌脉症合参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河宝;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益气补血法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 将当归补血加味汤运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术后治疗,探讨益气补血法在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贫血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疗效.方法 将接受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术后予以当归补血加味汤口服1周,观察治疗术后第1,3,5,7天的血红蛋白值,并通过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1,3,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值术后对比中见第1,3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7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1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明显.结论 益气补血法有利于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贫血状态,对髋关节近期功能快速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玉倩;冯美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讨中医心理学核心竞争优势

    该研究从中医心理与欧美心理诊疗过程对比、与中医内科诊疗过程对比这两方面展开探讨,通过“独特性与本土化、灵活性与智能化、敏锐性与多元化、一贯性与规范化、创新性与现代化”等特征展现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作者:李世通;汪卫东;王米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纹党生长期内不同月份总皂苷含量变化研究

    目的 通过测定生长期内不同月份纹党皂苷的含量变化,研究纹党品质形成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人参皂苷含量测定法,用甲醇超声提取后以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回收正丁醇后,残渣用甲醇定容;精密取定溶液低温挥干,加1%香草醛-冰醋酸0.5ml,加入高氯酸0.5ml,60℃下静置反应30min,冷水浴2min后,加入5ml冰醋酸,在540hm处测定总皂苷含量.结果 纹党生长期内不同月份总皂苷含量4月含量高,8月增长幅度大,9月开始下降.结论 纹党总皂苷含量受温度和季节的变化影响较大,纹党皂苷含量积累符合植物开花期、结果期成长的变化规律.

    作者:靳贵林;侯嘉;崔治家;李富云;杨扶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蒙药香青兰挥发油类成分的提取及GC-MS分析

    目的 研究蒙药香青兰挥发油的提取方法及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青兰挥发油,并探讨了不同蒸馏方法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同时对所提取的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结果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青兰挥发油的佳条件为:浸泡12小时,蒸馏2小时,料液比为1∶15.GC-MS分析显示香青兰挥发油含有50种左右的有机物质,采用NIST标准谱库检索,并根据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核对,鉴定出相对含量在0.10%以上的化合物18个.结论 香青兰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为该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李雅丽;邹广平;郭小强;孟婷婷;季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维吾尔药欧龙胆与其代用品龙胆的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欧龙胆与其代用品龙胆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欧龙胆与龙胆的性状区别为欧龙胆表面灰棕色;龙胆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区分.显微特征区别:横切中欧龙胆外层为木栓层,皮层宽广,维管束双韧型,含有草酸钙簇晶,无髓部;龙胆外层为表皮细胞,皮层窄,维管束外韧型,中央有髓.粉末鉴别中欧龙胆含有草酸钙簇晶,木栓细胞;龙胆含有草酸钙针晶、石细胞、内皮层细胞、外皮层细胞.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欧龙胆和龙胆的鉴别依据.

    作者:陈燕;李晨阳;何江;赵军;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天癸理论相关概念探析

    文章以中医文献为切入点,在简要考察“天癸”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的中医认知后,进一步结合道家内丹学文献,对“天癸”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发现中医“天癸”理论与道家内丹的元气、元精、元神理论密切相关,认为借助道家内丹理论可以为我们理解天癸的丰富内涵、认识天癸的本质提供借鉴参照.

    作者:叶明花;蒋力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动物药中蛋白质、氨基酸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动物药是我国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活性高、疗效独特、资源广的特点,其用药历史悠久,临床意义重大.但动物药取材于药用动物整体或其各种器官、组织或其代谢产物和病理产物,基原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特殊.与植物药研究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相比,动物药研究起步较晚,物质基础薄弱,尤其缺乏符合动物药成分特点的研究策略与技术手段.蛋白质、氨基酸是大多数动物药的主要组成成分,亦是许多动物药材发挥独特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就历年来动物药中蛋白质、氨基酸成分分析检测技术及其在药材品质评定、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为发展和建立符合动物药特色的研究策略和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陈银芳;章常华;魏学鑫;余日跃;涂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温经汤对妇科实寒证模型大鼠子宫HIF-1α、ET-1及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温经汤治疗妇科实寒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冰水冷冻法制备寒证大鼠模型,造模第1天开始,治疗组大鼠给予温经汤灌胃.择动情间期断头取血,采用双抗体夹心的ABC-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ET、VEGF的水平;取子宫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子宫组织HIF-1α、ET-1、VEGF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子宫组织中的HIF-1 αmRNA、VEGFmRNA.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HIF-1α、ET-1值升高,子宫组织HIF-1α、ET-1、VEGF、HIF-1αmRNA、VEGF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大鼠血清HIF-1α、ET-1值降低,子宫组织HIF-1α、ET-1、VEGF、HIF-1 αmRNA、VEGF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P<0.05).结论 温经汤可通过调整妇科实寒证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局部乏氧状态,改善子宫功能,治疗妇科实寒证疾病.

    作者:王晓松;王蓓;姚晓光;路帅;边哲;高月红;刘亚倩;任笑笑;郭小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老年护理学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人口结构不断变化,老龄人口对于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医老年护理学科逐渐成熟发展.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中医老年护理学的内涵与外延,提炼学科攻关重点与发展方向,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通过梳理现阶段中医老年护理的学术前沿、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及发展前景,从概念、内涵建设、外延发展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医老年护理学学科体系,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梦盈;艾亚婷;王凌;董新秀;耿小红;胡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与抗感染西药联用中的增效减毒相互作用

    提高抗感染药物合理用药水平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而耐药性的产生与不断提高是抗感染药物使用中的主要问题.该文讨论中药与抗感染药物联用中发生的增效减毒的有益相互作用,为临床更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作者:徐志立;张莹;陶小军;张明波;窦德强;康廷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风一级预防的中医研究进展

    中风为临床常见疑难重症,其有效治疗方案缺乏,因此对该病的预防,尤其是一级预防尤为重要.目前,中医预防价值较高,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具体形式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法、保健功法和中医护理等.为此,文章就其进展进行阐述.综述结果提示中医对该病一级预防的精髓仍有待深入挖掘.期望出现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充实该领域研究.

    作者:蒋立;王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温胆颗粒中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目的 以院内制剂温胆颗粒为研究对象,建立快速、简便、环保、样品用量少、便于实现自动化和易与色谱分析技术联用的中药复方制剂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方法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富集温胆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结合NIST谱库检索分析其成分类别及相对含量.结果 共检测出163种挥发性的成分,鉴定出74个色谱峰,占检出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6.35%.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芳樟醇、丁香酚甲醚、异丁香酚甲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桔利酮、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A、反式藁本内酯等,结合文献确定其主要来源为复方中的生姜、石菖蒲、川芎等药材.结论 运用HS-SPME-GC/MS技术可快速检测温胆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可应用于相关复方挥发性成分的血清药化学和脑组织液药化学研究工作.

    作者:刘军锋;昝俊峰;王平;游秋云;方颖;田代志;张丽萍;呙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僵蚕本草源流考证

    目的 对僵蚕的基原、产地、功效及规格修治的药用历史沿革进行本草考证.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并结合现代的研究文献.结果 查清了基原、产地、功效及规格修治的源流变迁.结论 考证出僵蚕基原初为“食桑者,四月头番蚕,病风自死”,目前也可人工用白僵菌感染家蚕4~5龄幼虫制得;考证出除文字记载的河南颖川外,山东棣州也应为僵蚕重要历史产区,当前主产区为江浙、安徽、四川、广东等地;僵蚕不仅有平肝息风、化痰散结的功效,还有望用于抗血栓、降糖降脂及抗肿瘤;规格等级初要求为“色白、条直、质硬”,后又增加了“断面光亮”及其它显微特征分析.上述结论有利于后续借助现代分子药学及药理学技术,更好地研究僵蚕的临床应用及质量监控,使其更好的造福人类.

    作者:闻崇炜;石莉;赵烨清;欧阳臻;詹志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浓度的远志皂苷对SH-SY5Y细胞内热休克蛋白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远志皂苷(TEN)对与细胞保护相关的热休克蛋白(HSPs)mRNA水平的调节作用,筛选受TEN调节并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中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功能的HSPs基因.方法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体外模型,研究在实验中设置对照组(control)、TEN低剂量组(1μg/ml)、TEN中剂量组(2μg/ml)、TEN高剂量组(4μg/ml),每组6孔细胞.将SH-SY5Y以2×103 cells/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细胞贴壁并培养24h后进行给药处理,药物作用SH-SY5Y细胞24h后,以TRIZOL试剂提取总RNA并合成c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HSPs的mRNA水平.结果 相比control组,剂量为4μg/ml的TEN可显著上调HSP27、HSPB5、Grp78、Grp75、Hsc70、HSP70的mRNA水平(P<0.05).结论 远志皂苷诱导多个HSPs分子的表达上调,有可能是远志调节神经细胞内Aβ代谢的关键环节和远志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药理作用的重要基础之一.

    作者:梁丽英;贺毅;陈晶;陈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鳄嘴花对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鳄嘴花(CN)鲜榨汁及鲜药水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n=10),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低、高剂量鳄嘴花鲜榨汁组,低、高剂量鳄嘴花鲜药组,连续给药15d,末次给药2h后,除正常组腹腔注射花生油,其余各组均用0.1% CCl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16h后取材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与CCl4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GSH-Px水平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1);肝脏病理学检查显示,各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结论 鳄嘴花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瑶;钟希文;张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五味石榴微丸对小鼠肠胃蠕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五味石榴微丸对小鼠肠胃蠕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阳性药(通便灵)组(1g·kg-1),五味石榴微丸0.25g·kg-、0.5g·kg-1、1g·kg-1组.灌胃7d后,采用小鼠胃内容物称量及小鼠灌胃墨汁方法,通过计算各组小鼠胃排空率和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研究五味石榴丸对胃肠蠕动的影响;通过测量小鼠血清胃动素含量研究五味石榴微丸对胃肠蠕动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通便灵能明显提高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和胃排空率(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五味石榴微丸能明显提高小鼠胃排空率及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 <0.05,P<0.01);通便灵组和五味石榴微丸组可以提高小鼠血清胃动素含量(P<0.05,P<0.01).结论 五味石榴微丸能增强小鼠的肠胃蠕动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胃动素分泌有关.

    作者:王日康;张国松;李惠兰;扶蔚琴;胡林娣;沈明;李东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数字故事与传统讲授结合在温病教学中的构建和应用

    针对中医经典课程《温病学》章节中的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聚焦温病名家治疗验案.运用数字故事,设计简洁、清晰、有效的故事情节,讲述方证故事.教师借助故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新的学习经验间产生联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和对理论反思的能力,为更好学习中医经典奠定基础.

    作者:苏中昊;秦真侠;杨爱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董燕平教授从相火妄动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理论探讨

    相火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理论深邃隐奥,临床应用相对较少,目前用相火学说指导治疗自身免疫病者,国内外鲜见.自身免疫病病因发病机制不明,大多属于疑难病,是中西医面对的共同难题.董燕平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反复思索,发现相火和免疫系统发生地雷同,相火的生理、病理功能与免疫系统功能相近并创立了“肾元亏虚,相火妄动”理论.临床上,以此为指导进行自身免疫病的辨证治疗效果明显.自身免疫病因发病机制不明,大多属于疑难病,是中西医面对的共同难题.

    作者:张铁军;张雪娟;苗华为;董燕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滇重楼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研究

    目的 为了研究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soluble inorganic pyrophosphatase,sPPase)基因在滇重楼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对滇重楼的sPPase基因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和原核表达研究.方法 根据滇重楼cDNA文库中筛选到的sPPase的EST序列,克隆了滇重楼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基因PpsPPase的cDNA全长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和同源性分析,预测编码蛋白,并对其进行各种理化性质分析;将PpsPPase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上,并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 (DE3)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结果 滇重楼中PpsPPase的开放阅读框ORF为621bp,编码206个氨基酸,与高粱中sPPase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为94%;PpsPPase编码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是23.4kDa,理论等电点pI为5.6,特异识另区域即位于98-104位之间即DNDPMDV.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ASY-E1-PpsPPase,并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中,经SDS-PAGE分析表明PpsPPase在大肠杆菌中能够表达,当1PTG诱导2h时表达量较高.结论 首次从滇重楼中克隆得到可溶性无机焦磷酸酶基因PpsPPase,为滇重楼生长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爽;董栩;许燕;李国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