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盈;艾亚婷;王凌;董新秀;耿小红;胡慧
目的 对人工养殖蛤蚧和野生蛤蚧药材品质进行评价,并为蛤蚧的人工养殖规范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测定两种来源的蛤蚧的钙(Ca)、镁(Mg)、磷(P)、硒(Se)、锌(Zn)、铜(Cu)6种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养殖和野生蛤蚧这6种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如钙元素的含量高于4.51%,野生蛤蚧锌元素含量高达52.0 mg/kg;除铜、锌元素外,两种来源的蛤蚧中磷、钙、镁、硒4种元素的含量均相差不大.结论 作为药材使用人工养殖和野生蛤蚧应该是安全等效的.
作者:韦筱媚;黄勇;赵成坚;李力;徐永莉;谷颖乐;张月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风为临床常见疑难重症,其有效治疗方案缺乏,因此对该病的预防,尤其是一级预防尤为重要.目前,中医预防价值较高,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具体形式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法、保健功法和中医护理等.为此,文章就其进展进行阐述.综述结果提示中医对该病一级预防的精髓仍有待深入挖掘.期望出现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充实该领域研究.
作者:蒋立;王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以院内制剂温胆颗粒为研究对象,建立快速、简便、环保、样品用量少、便于实现自动化和易与色谱分析技术联用的中药复方制剂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方法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富集温胆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结合NIST谱库检索分析其成分类别及相对含量.结果 共检测出163种挥发性的成分,鉴定出74个色谱峰,占检出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6.35%.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芳樟醇、丁香酚甲醚、异丁香酚甲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桔利酮、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A、反式藁本内酯等,结合文献确定其主要来源为复方中的生姜、石菖蒲、川芎等药材.结论 运用HS-SPME-GC/MS技术可快速检测温胆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可应用于相关复方挥发性成分的血清药化学和脑组织液药化学研究工作.
作者:刘军锋;昝俊峰;王平;游秋云;方颖;田代志;张丽萍;呙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醋炙香附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α-香附酮的含量、醇浸膏得率、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优选醋香附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 香附佳醋炙工艺为闷润时间75 min,炒制温度145℃,炒制时间8.5 min.结论 优选的醋香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制备出质量可控的醋香附饮片.
作者:曲晓兰;曲宝仁;刘克;高红莉;段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滇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野生滇龙胆根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Intersil-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和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5μl.建立10批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确定共有峰,计算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进行相似度分析,并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滇龙胆根部指纹图谱共确定17个共有峰,图谱相似度大于0.9,10批样品聚为两类,发现各批次样品成分类型基本一致,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检测出5种主要成分马钱苷酸、獐芽菜苷、龙胆苦苷、当药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各批次样品龙胆苦苷含量均大于3.0%.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滇西北滇龙胆药材质量评价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吕伟奇;张霁;左智天;王元忠;张庆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文章以中医文献为切入点,在简要考察“天癸”概念的提出及其发展的中医认知后,进一步结合道家内丹学文献,对“天癸”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发现中医“天癸”理论与道家内丹的元气、元精、元神理论密切相关,认为借助道家内丹理论可以为我们理解天癸的丰富内涵、认识天癸的本质提供借鉴参照.
作者:叶明花;蒋力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择时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不同时辰血压及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探讨其降压机制.方法 11周龄雄性SH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另选WKY大鼠为正常组.针刺组在辰时给予电针双侧“曲池、足三里”穴,西药组在辰时给予卡托普利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只作捆绑处理.治疗4周后,各组分别在辰、午、酉、子四个时辰随机选取4只大鼠,测量鼠尾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测定血清ET-1、NO水平.结果 ①从不同时辰的SBP比较,辰、酉、子时的SBP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高于正常组(P<0.05),午时的SBP模型组和针刺组高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辰、午、酉、子时的SBP,西药组和针刺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辰时的针刺组SBP低于西药组(P<0.05),午时高于西药组(P<0.05).而不同时辰的DBP比较,四个时辰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西药组与钎刺组在辰时、午时低于模型组(P<0.05),其余时辰无差异(P>0.05);辰时的针刺组低于西药组(P<0.05),其余时辰无差异(P>0.05).②ET-1:辰时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高于正常组(P<0.05),其余组间无差异(P>0.05);午时针刺组高于其他三组(P<0.05);酉时四组比较无差异(P>0.05);子时针刺组低于正常组、模型组(P<0.05);③NO:四个时辰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 择时针刺可以降低SHR大鼠总体SBP和DBP,尤其在辰时降压效果好,在子时针刺与卡托普利降低ET-1结果相同,其降压效应与降低血清ET-1有关.
作者:王艳君;李红奇;李雪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脾胃证模型ICC内、外Ca2+浓度及G蛋白偶联—PLC—IP3信号途径,并揭示平胃散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湿阻脾胃证模型动物血清建立“湿阻脾胃证ICC模型”.动物血清的制备: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湿阻脾胃证动物模型方法造模,造模20天后,分别取正常组动物血清,湿阻模型组动物血清,给药组动物血清及自然恢复组血清.用Ⅱ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肠ICC,经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学鉴定成功后,通过细胞造模后血清给药,观察细胞内PLC活性,IP3、IP3R含量以及细胞内、外Ca2+浓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降低(P<0.05),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自然恢复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升高(P<0.05),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升高;平胃散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升高(P<0.05),PLC活性大幅升高(P<0.05),IP3含量升高(P<0.05),IP3R含量升高(P<0.05).结论 平胃散可能是通过影响G蛋白—PLC—IP3信号途径,使ICC细胞内Ca2+浓度周期性震荡恢复,产生起搏电位,而起到调节胃肠运动.
作者:杨旭;王琦越;黄秀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新研究发现慢性应激是触发帕金森病(PD)的重要因素,神经可塑性改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课题组前期发现疏肝解郁方药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疗效显著,相关机制在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介导下,对神经可塑性产生影响.文章探讨了慢性应激基于BDNF/GR信号通路,引起神经可塑性改变,进而触发PD的相关机制,并试图揭示调肝方药逍遥散调节慢性应激触发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为寻求防治帕金森病的新靶点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富文俊;曹国平;富丽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鳄嘴花(CN)鲜榨汁及鲜药水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n=10),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低、高剂量鳄嘴花鲜榨汁组,低、高剂量鳄嘴花鲜药组,连续给药15d,末次给药2h后,除正常组腹腔注射花生油,其余各组均用0.1% CCl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16h后取材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与CCl4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GSH-Px水平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1);肝脏病理学检查显示,各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结论 鳄嘴花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瑶;钟希文;张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通过对李时珍《本草纲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有关文博物品和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等方面进行查考,探讨李时珍的生卒时间.认为李时珍生于明正德十三年春夏之交,(1518),卒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之秋.在李时珍的出生日月尚无准确的史实依据条件下,建议将每年的新历5月26日或农历5月26日作为李时珍诞辰纪念日,建议将每年的新历10月26日定为李时珍的逝世纪念日,开展系列纪念活动.
作者:王剑;梅全喜;赵中振;张月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并测定湖南产半夏药材炮制前后尿苷、鸟苷含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及文献记载的方法炮制半夏药材,用HPLC法测定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应用Agilent ZORBX SB-C18色谱柱,以水(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 尿苷和鸟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 11μg·ml-1、1.4~14μg·ml-1,加样回收率为99.83%,100.47%,RSD分别为1.58%,1.27%.生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652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534mg·g-1;姜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13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165mg·g-1;法半夏中尿苷的平均含量为0.0171mg·g-1,鸟苷平均含量为0.0237mg·g-1.结论 炮制过程中尿苷和鸟苷含量均有所减少,姜半夏中尿苷和鸟苷和含量相对较低.用HPLC法同时测定半夏及其炮制品中尿苷和鸟苷的含量,其准确性高、专属性强,能为湖南产半夏的炮制规范提供依据.
作者:魏来;罗志勇;周强;张茂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葛根复方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中藁本内酯、桂皮醛、甲基丁香酚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优化得到葛根复方中挥发油的优包合工艺.结果 葛根复方中挥发油的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h,验证试验中,藁本内酯、桂皮醛及甲基丁香酚的包合率为别为86.58%±0.009%,73.34%±0.001%,68.89%±0.020%,包合物得率为67.98%±0.047%.结论 所确定的包合工艺挥发油的包合率高、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周晶;李玲;崔冬雪;王冰;张彤;袁秀荣;刘素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针刺疗法是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为提高其疗效,更好地促醒,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建议针刺治疗时,避免出现穴位、经络疲劳现象;面面俱到,头颈、四肢均要刺激;留有余地,综合刺激,优化流程;久病耗气,气虚及血,调和气血.
作者:陈俊琦;陈绮倩;徐敏鹏;刘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文章对肺癌多药耐药的机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膜转运蛋白促进化疗药物外排及改变药物在细胞内分布;启动细胞内解毒作用;细胞凋亡途径异常及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分化的信号传导通路异常等确定的机制.根据肺癌多药耐药的机制进行中药逆转肺癌多药耐药作用机制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叶青;王瑞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云南产荞麦蜂花粉多糖(PBPB)与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用PBPB 75 mg·kg-、150 mg·kg-1、300 mg·kg-与PBPC 75 mg·kg-、150 mg·kg-、300 mg·kg-1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分别检测相应免疫指标.结果 与Cy模型对照组相比,PB-PB中、高剂量组与PBPC低、中、高剂量组能使小鼠胸腺指数与脾指数回升,能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结论 PBPB与PBPC对Cy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与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左绍远;林春榕;万顺康;罗永会;魏淑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欧龙胆与其代用品龙胆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欧龙胆与龙胆的性状区别为欧龙胆表面灰棕色;龙胆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区分.显微特征区别:横切中欧龙胆外层为木栓层,皮层宽广,维管束双韧型,含有草酸钙簇晶,无髓部;龙胆外层为表皮细胞,皮层窄,维管束外韧型,中央有髓.粉末鉴别中欧龙胆含有草酸钙簇晶,木栓细胞;龙胆含有草酸钙针晶、石细胞、内皮层细胞、外皮层细胞.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欧龙胆和龙胆的鉴别依据.
作者:陈燕;李晨阳;何江;赵军;徐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炮制前后薤白的鳞茎和叶子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薤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声波辅助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炮制前后薤白的鳞茎和叶子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进行比较和分析鉴定.结果 从鲜品薤白的鳞茎和叶中分别鉴定出13种和20种化合物,分别占总量的62.5%和59.63%;从炮制后的干品薤白鳞茎和叶中分别鉴定出9种和13种化合物,分别占总量的74.89%和87.66%.结论 炮制前后有共有成分6种,分别为2,3-二甲基二硫醚、3,4-二甲基噻吩、甲基烯丙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丙硫醇、Z-甲硫基丙烯.薤白炮制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存在差异.
作者:韩成花;高赛男;白玉华;马莹;李春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龟羚帕安丸对帕金森病(PD)大鼠中脑黑质IL-1β、IL-6、iNOS、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6-OHDA注射法建立P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10mg· kg-1),龟羚帕安丸高、中、低剂量组(4,2,1g· kg-1),同时设立假手术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其他组予相应药物,连续灌胃给药30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中脑黑质IL-1β、IL-6、iNOS、IFN-γ蛋白表达.结果 龟羚帕安丸能明显抑制炎症因子IL-13、IL-6、iNOS、IFN-γ表达.结论 龟羚帕安丸通过降低IL-1β、IL-6、iNOS、IFN-γ表达,通过抗炎作用,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可能是龟羚帕安丸治疗PD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常学辉;张良芝;宁亚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人口结构不断变化,老龄人口对于医疗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中医老年护理学科逐渐成熟发展.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中医老年护理学的内涵与外延,提炼学科攻关重点与发展方向,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通过梳理现阶段中医老年护理的学术前沿、存在问题、解决对策及发展前景,从概念、内涵建设、外延发展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医老年护理学学科体系,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李梦盈;艾亚婷;王凌;董新秀;耿小红;胡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