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成花;高赛男;白玉华;马莹;李春香
动物药是我国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活性高、疗效独特、资源广的特点,其用药历史悠久,临床意义重大.但动物药取材于药用动物整体或其各种器官、组织或其代谢产物和病理产物,基原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特殊.与植物药研究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相比,动物药研究起步较晚,物质基础薄弱,尤其缺乏符合动物药成分特点的研究策略与技术手段.蛋白质、氨基酸是大多数动物药的主要组成成分,亦是许多动物药材发挥独特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就历年来动物药中蛋白质、氨基酸成分分析检测技术及其在药材品质评定、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为发展和建立符合动物药特色的研究策略和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陈银芳;章常华;魏学鑫;余日跃;涂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鳄嘴花(CN)鲜榨汁及鲜药水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n=10),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低、高剂量鳄嘴花鲜榨汁组,低、高剂量鳄嘴花鲜药组,连续给药15d,末次给药2h后,除正常组腹腔注射花生油,其余各组均用0.1% CCl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16h后取材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与CCl4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血清ALT、AST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GSH-Px水平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MDA水平不同程度降低(P<0.01);肝脏病理学检查显示,各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的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结论 鳄嘴花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瑶;钟希文;张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莱菔叶药材进行生药学鉴别研究.方法 从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特征等方面对莱菔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莱菔叶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斑点均清晰明显.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完善了莱菔叶药材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单易行、准确可靠,可作为莱菔叶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评价的参考依据.
作者:张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症之一,严重者常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因此诊治痛经对改善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沈英森教授注重中医经典研究,通过把握病机,辨证施治,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脾虚、气滞血瘀型痛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境锋;孙升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化斑解毒汤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左西替利嗪片5mg(次/d)、维生素C片0.2g(3次/次)、复方甘草酸苷片50mg(3次/d)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适量(日两次).治疗组给予中药化斑解毒汤煎汤内服外敷,并选双侧曲池及足三里作穴位自血疗法,疗程均为6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7.48%,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疗程第2、4及第6周的灼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随访观察4周,对照组复发率(52.50%)明显高于治疗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斑解毒汤联合穴位自血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良好,复发率低.
作者:肖卫棉;杨文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南海海域Euplexaura rhipidalis种属柳珊瑚的丙酮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部位的抗肿瘤活性,探讨强活性部位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丙酮提取物及其萃取部位作用于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肝癌细胞HepG2,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甲醇重溶部位(EM)以低、中、高浓度作用于A549和Hep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EM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强,对A549和HepG2细胞的IC50值均小于10 μg·ml-1,优于或接近阳性对照5-FU;EM能显著诱导细胞凋亡并呈现良好的浓度依赖性,中高浓度时对细胞G2/M或S期有周期阻滞作用.结论 甲醇重溶部位是柳珊瑚Euplexaura rhipidalis主要的抗肿瘤活性部位,能抑制A549和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诱导凋亡、阻滞周期的作用.
作者:贡文秀;袁慧慧;汤华;张文;蓝闽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风为临床常见疑难重症,其有效治疗方案缺乏,因此对该病的预防,尤其是一级预防尤为重要.目前,中医预防价值较高,取得了一定进展,其具体形式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法、保健功法和中医护理等.为此,文章就其进展进行阐述.综述结果提示中医对该病一级预防的精髓仍有待深入挖掘.期望出现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充实该领域研究.
作者:蒋立;王爱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甘草含药血清对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迁移、增殖及细胞内多胺(腐胺、精脒、精胺)含量的影响,探讨甘草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枪头(Tips)划痕法建立GES-1细胞损伤迁移模型,NIH Image J软件统计分析细胞迁移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细胞内多胺含量.结果 10%甘草含药血清可加速GES-1细胞迁移(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P<0.01);在损伤后24 h或36 h,10%甘草含药血清可促进GES-1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P<0.01);10%甘草含药血清可提高胃黏膜上皮损伤修复过程细胞内腐胺、精脒和精胺含量(与空白对照组血清组比较P<0.05,P<0.01).结论 益气健脾中药甘草可促进胃黏膜损伤修复,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内多胺(腐胺、精脒、精胺)含量,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有关.
作者:宋厚盼;李如意;魏艳霞;余黄合;李鑫;袁振仪;黄惠勇;秦裕辉;蔡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她的记载散在于汗牛充栋的中医经典著作中.新安医学以医著宏富著称,《赤水玄珠》是十大新安医著之一[1].笔者将本书所记载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挖掘整理,主要包括塞药法、熏洗法、敷药法、药熨法、艾灸法、口腔护理、中药灌肠法及肛门栓剂通便法等,从护理学视角展示了新安名著《赤水玄珠》的学术价值.
作者:施慧;方正清;袁亚美;王建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僵蚕的基原、产地、功效及规格修治的药用历史沿革进行本草考证.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并结合现代的研究文献.结果 查清了基原、产地、功效及规格修治的源流变迁.结论 考证出僵蚕基原初为“食桑者,四月头番蚕,病风自死”,目前也可人工用白僵菌感染家蚕4~5龄幼虫制得;考证出除文字记载的河南颖川外,山东棣州也应为僵蚕重要历史产区,当前主产区为江浙、安徽、四川、广东等地;僵蚕不仅有平肝息风、化痰散结的功效,还有望用于抗血栓、降糖降脂及抗肿瘤;规格等级初要求为“色白、条直、质硬”,后又增加了“断面光亮”及其它显微特征分析.上述结论有利于后续借助现代分子药学及药理学技术,更好地研究僵蚕的临床应用及质量监控,使其更好的造福人类.
作者:闻崇炜;石莉;赵烨清;欧阳臻;詹志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远志皂苷(TEN)对与细胞保护相关的热休克蛋白(HSPs)mRNA水平的调节作用,筛选受TEN调节并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中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功能的HSPs基因.方法 以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为体外模型,研究在实验中设置对照组(control)、TEN低剂量组(1μg/ml)、TEN中剂量组(2μg/ml)、TEN高剂量组(4μg/ml),每组6孔细胞.将SH-SY5Y以2×103 cells/cm2的密度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细胞贴壁并培养24h后进行给药处理,药物作用SH-SY5Y细胞24h后,以TRIZOL试剂提取总RNA并合成c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候选HSPs的mRNA水平.结果 相比control组,剂量为4μg/ml的TEN可显著上调HSP27、HSPB5、Grp78、Grp75、Hsc70、HSP70的mRNA水平(P<0.05).结论 远志皂苷诱导多个HSPs分子的表达上调,有可能是远志调节神经细胞内Aβ代谢的关键环节和远志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药理作用的重要基础之一.
作者:梁丽英;贺毅;陈晶;陈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刺糖多糖及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对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采用体内试验方法,分别检测刺糖多糖与其复方ASMq对S180实体瘤小鼠抑瘤率及相关脏器指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实验(ELISA)对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刺糖多糖与其复方ASMq同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刺糖低剂量组的抑瘤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刺糖多糖与其复方ASMq均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TNF-α、IFN-γ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糖多糖及其复方ASMq可抑制荷瘤小鼠瘤块的生长,能促进荷瘤小鼠免疫细胞分泌TNF-α.
作者:向阳;杨晨晨;王薇;常军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云南产荞麦蜂花粉多糖(PBPB)与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用PBPB 75 mg·kg-、150 mg·kg-1、300 mg·kg-与PBPC 75 mg·kg-、150 mg·kg-、300 mg·kg-1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分别检测相应免疫指标.结果 与Cy模型对照组相比,PB-PB中、高剂量组与PBPC低、中、高剂量组能使小鼠胸腺指数与脾指数回升,能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结论 PBPB与PBPC对Cy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与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左绍远;林春榕;万顺康;罗永会;魏淑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温经汤治疗妇科实寒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冰水冷冻法制备寒证大鼠模型,造模第1天开始,治疗组大鼠给予温经汤灌胃.择动情间期断头取血,采用双抗体夹心的ABC-ELISA法检测血清HIF-1α、ET、VEGF的水平;取子宫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子宫组织HIF-1α、ET-1、VEGF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子宫组织中的HIF-1 αmRNA、VEGFmRNA.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HIF-1α、ET-1值升高,子宫组织HIF-1α、ET-1、VEGF、HIF-1αmRNA、VEGF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大鼠血清HIF-1α、ET-1值降低,子宫组织HIF-1α、ET-1、VEGF、HIF-1 αmRNA、VEGF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P<0.05).结论 温经汤可通过调整妇科实寒证模型大鼠子宫组织局部乏氧状态,改善子宫功能,治疗妇科实寒证疾病.
作者:王晓松;王蓓;姚晓光;路帅;边哲;高月红;刘亚倩;任笑笑;郭小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火炭母水提物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造模,观察火炭母水提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火炭母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火炭母水提物可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及抑制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缓解由热板法和醋酸所致的疼痛.结论 火炭母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蔡家驹;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花蕊石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花蕊石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TEN/PI3 K/AKT信号通路中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蛋白激酶B(p-Ak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RT-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因子活化B细胞κ轻链增强子(NF-κB)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花蕊石具有明显的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花蕊石含药血清可明显上调PTEN/PI3 K/AKT信号通路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PI3K及p-Akt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NF-κB mRNA的表达.结论 花蕊石能够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TEN表达水平从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基因NF-κB的异常活化有关.
作者:李天娇;包永睿;王帅;杨欣欣;孟宪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该文综述了中药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分列中药对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促进作用;中药对炎症反应、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中药对肿瘤的免疫调节作用三个方面的理论与实验证据.同时综述了中药多糖类、苷类、生物碱类活性物质对机体的免疫促进或抑制作用.有些中药能促进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有些能抑制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有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有些通过免疫调节发挥很好的抗肿瘤作用.中药免疫调节作用在疾病防治方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
作者:周悦芳;范培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中风后焦虑障碍(PS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针刺干预治疗,西药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药物干预治疗.针刺组选取内关、水沟、百会、印堂、三阴交穴,每穴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电生理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为指标衡量疗效,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检测两组患者的皮肤交感神经反应(SSR)的潜伏期与波幅,同时结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改善情况.结果 针刺组、西药组SSR潜伏期、波幅均较治疗前自身有所改善,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HAMA、SAS评分有所改善,组间HAMA、SAS评分改善方面两组患者并无差异(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PSAD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强;王秀娟;张哲成;薛蓉;李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过食肥甘、过食肥甘同时过逸,导致生痰致瘀、痰瘀互结,而发肝癖的特点,为临床基于甘满生痰防治肝癖的思路提供参考.方法 以高糖饲料饲养模拟过食肥甘、致痰湿内生、痰瘀互结而生肝癖;以丙基硫氧嘧啶(PTU)抑制代谢率、减少消耗模拟过逸.观察其对血脂、肝脏脂肪变的影响,以探讨甘满生痰对肝癖的致病机制,为饮食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提供依据.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高糖1组、高糖2组和对照组.高糖1组饲以高糖低代谢饲料,高糖2组饲以高糖饲料,对照组饲以正常饲料.16周后,禁食不禁水12h,麻醉后取血清检测肝功能、血脂,取肝脏组织进行油红0及HE染色.结果 甘油三酯(TG):高糖2组高于其他两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糖1组高于其他两组,谷丙转氨酶(ALT):高糖1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高糖1组高于其他两组,脂肪肝程度:高糖两组均有脂肪变性,2组较1组严重,对照组为阴性.结论 高糖饮食能导致肝脏一定程度的脂肪变性,并能导致血脂、肝功能异常;过食肥甘是酿成痰湿、郁久化瘀、痰瘀互结损伤肝脏而致肝癖的重要原因.
作者:徐睿熙;李亮;衡先培;杨柳清;王志塔;邹平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该研究从中医心理与欧美心理诊疗过程对比、与中医内科诊疗过程对比这两方面展开探讨,通过“独特性与本土化、灵活性与智能化、敏锐性与多元化、一贯性与规范化、创新性与现代化”等特征展现学科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作者:李世通;汪卫东;王米渠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