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境锋;孙升云
相兼脉是指两种以上单一脉相兼而同时出现的脉象.临床上,因为病因病机的演变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相兼脉的存在往往多于单一脉.本文从病因的相兼性、脏腑相关性、病机复杂性、临床症状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相兼脉形成机理及联系实例阐发舌脉症合参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河宝;孙悦;丁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观察脾气虚模型大鼠与鱼藤酮损伤模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gⅡ)、脑钠肽(BNP)及其受体表达差异,探讨鱼藤酮损伤线粒体模型与脾气虚证大鼠模型之间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SPF级SD雄性大鼠共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正常组、脾气虚组、鱼藤酮高剂量组、鱼藤酮中剂量组、鱼藤酮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脾气虚组通过饮食不节和力竭游泳的方法建立模型,造模共计15d.鱼藤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通过注射2.0、1.5、1.0ml/kg体重的无菌鱼藤酮油进行干预,1次/d,4周.造模结束后,取大鼠心肌组织,Elisa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AgⅡ、BNP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gⅡ受体和BNP受体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AgⅡ和BNP含量表达.HE染色对心肌组织形态进行观察.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脾气虚组AgⅡ含量显著升高(P<0.05),BNP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脾气虚组相比,鱼藤酮组各组AgⅡ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BNP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脾气虚组AgⅡ受体蛋白含量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气虚组相比,鱼藤酮组AgⅡ受体蛋白含量表达具有明显变化,但是高剂量组与脾气虚组蛋白表达为相近;与正常组相比,脾气虚组BNP受体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气虚组相比,鱼藤酮高剂量组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鱼藤酮干预线粒体工作环境方法复制脾虚证模型大鼠与正常脾气虚模型大鼠心肌组织AgⅡ、BNP及其受体表达有关联,为鱼藤酮复制脾气虚证候模型大鼠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谷丽艳;宋囡;贾连群;王德山;单德红;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蜂眠宁胶囊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为蜂眠宁胶囊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用D-半乳糖制备小鼠衰老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定位航行试验、空间搜索试验,测定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及穿越平台次数;并测定各组小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蜂眠宁胶囊低剂量组(0.6g·kg-1·d-1)、高剂量组(0.9g·kg-1·d-1)逃避潜伏期均明显减少(P<0.05),且穿越平台次数均显著增多(P<0.05,P<0.01);蜂眠宁胶囊高剂量组(0.9g·kg-1·d-1)能显著提升D-半乳糖所致衰老小鼠脑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降低脑组织中MDA的含量.结论 蜂眠宁胶囊能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具有抗衰老作用.
作者:陈洪燕;敖明章;熊义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以院内制剂温胆颗粒为研究对象,建立快速、简便、环保、样品用量少、便于实现自动化和易与色谱分析技术联用的中药复方制剂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方法 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富集温胆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结合NIST谱库检索分析其成分类别及相对含量.结果 共检测出163种挥发性的成分,鉴定出74个色谱峰,占检出挥发性成分总含量的96.35%.其中主要化学成分是芳樟醇、丁香酚甲醚、异丁香酚甲醚、β-细辛醚、欧细辛醚、桔利酮、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A、反式藁本内酯等,结合文献确定其主要来源为复方中的生姜、石菖蒲、川芎等药材.结论 运用HS-SPME-GC/MS技术可快速检测温胆颗粒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可应用于相关复方挥发性成分的血清药化学和脑组织液药化学研究工作.
作者:刘军锋;昝俊峰;王平;游秋云;方颖;田代志;张丽萍;呙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以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脉压(pulse pressure,PP)为观测指标,研究活心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入选58例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载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中药加载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心方,疗程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CAVI、ABI、IMT及PP,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中药加载组CAVI、IMT降低,与治疗前及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加载组PP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加载组ABI升高,但与治疗前及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心方能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但不能明确对ABI的影响.
作者:荀培军;尹亚辉;徐燕;尹媛媛;岑戎;黄敏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测定生长期内不同月份纹党皂苷的含量变化,研究纹党品质形成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人参皂苷含量测定法,用甲醇超声提取后以正丁醇萃取,萃取液回收正丁醇后,残渣用甲醇定容;精密取定溶液低温挥干,加1%香草醛-冰醋酸0.5ml,加入高氯酸0.5ml,60℃下静置反应30min,冷水浴2min后,加入5ml冰醋酸,在540hm处测定总皂苷含量.结果 纹党生长期内不同月份总皂苷含量4月含量高,8月增长幅度大,9月开始下降.结论 纹党总皂苷含量受温度和季节的变化影响较大,纹党皂苷含量积累符合植物开花期、结果期成长的变化规律.
作者:靳贵林;侯嘉;崔治家;李富云;杨扶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中医治疗疗效甚佳,而临床工作中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皮肤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分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其指导下对荨麻疹的舌苔、脉象等辨证要点和临症经验,并主要就卫气营血辨证中的精髓“透热转气”对温邪位置、病机变化、病情发展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选药原则等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目的在于通过对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与荨麻疹的相关性讨论,探究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荨麻疹诊疗的指导作用.
作者:郭静;肖敏;彭丽;王栩芮;周策;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云南产荞麦蜂花粉多糖(PBPB)与红花蜂花粉多糖(PBPC)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分别用PBPB 75 mg·kg-、150 mg·kg-1、300 mg·kg-与PBPC 75 mg·kg-、150 mg·kg-、300 mg·kg-1灌胃给药,连续14天后,分别检测相应免疫指标.结果 与Cy模型对照组相比,PB-PB中、高剂量组与PBPC低、中、高剂量组能使小鼠胸腺指数与脾指数回升,能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结论 PBPB与PBPC对Cy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与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左绍远;林春榕;万顺康;罗永会;魏淑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动物药是我国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活性高、疗效独特、资源广的特点,其用药历史悠久,临床意义重大.但动物药取材于药用动物整体或其各种器官、组织或其代谢产物和病理产物,基原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特殊.与植物药研究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相比,动物药研究起步较晚,物质基础薄弱,尤其缺乏符合动物药成分特点的研究策略与技术手段.蛋白质、氨基酸是大多数动物药的主要组成成分,亦是许多动物药材发挥独特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就历年来动物药中蛋白质、氨基酸成分分析检测技术及其在药材品质评定、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为发展和建立符合动物药特色的研究策略和技术提供参考.
作者:陈银芳;章常华;魏学鑫;余日跃;涂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葛根复方挥发油的包合工艺,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包合物,以挥发油中藁本内酯、桂皮醛、甲基丁香酚包合率及包合物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优化得到葛根复方中挥发油的优包合工艺.结果 葛根复方中挥发油的佳包合工艺条件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8,包合温度为30℃,包合时间为1h,验证试验中,藁本内酯、桂皮醛及甲基丁香酚的包合率为别为86.58%±0.009%,73.34%±0.001%,68.89%±0.020%,包合物得率为67.98%±0.047%.结论 所确定的包合工艺挥发油的包合率高、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周晶;李玲;崔冬雪;王冰;张彤;袁秀荣;刘素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后不同时间大鼠脑内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的脑缺血模型,芯片方法观察miRNA的表达差异,RT-PCR进行验证.结果 与3天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miRNA有2个上调,1个下调;与15天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组miRNA有5个上调,4个下调.随后,选取3个miRNA使用RT-PCR验证各组大鼠脑内miRNA差异表达,同芯片结果相符.结论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3天和15天miRNA均能产生影响,提示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急性期和修复期都具有治疗作用.另外,相比较而言,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后15天miRNA影响的数量更多,可能其促进修复的作用更具有优势.
作者:刘微;丁文婷;郭建超;张洋;周乐全;关莉;林锐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知母总皂苷药物干预2型糖尿病大鼠(T2DM)评价知母总皂苷的降糖降脂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STZ)结合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知母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等药物组干预T2DM大鼠,测定前后空腹血糖、糖耐量、胰岛素水平、血脂指标、TNF-α含量,统计学处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知母总皂苷可显著降低T2DM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显著改善T2DM大鼠的糖耐量异常及高血脂症状,能够下调T2DM大鼠肝脏的TNF-α表达.结论 知母总皂苷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脂药效作用,这可能与知母总皂苷增加了T2DM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状态有关.
作者:钟艳梅;钟静君;石忠峰;冯毅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火炭母水提物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法、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造模,观察火炭母水提物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火炭母水提物的镇痛作用.结果 火炭母水提物可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及抑制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并缓解由热板法和醋酸所致的疼痛.结论 火炭母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蔡家驹;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新研究发现慢性应激是触发帕金森病(PD)的重要因素,神经可塑性改变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课题组前期发现疏肝解郁方药逍遥散治疗慢性应激疗效显著,相关机制在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介导下,对神经可塑性产生影响.文章探讨了慢性应激基于BDNF/GR信号通路,引起神经可塑性改变,进而触发PD的相关机制,并试图揭示调肝方药逍遥散调节慢性应激触发帕金森病的分子机制,为寻求防治帕金森病的新靶点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富文俊;曹国平;富丽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澳大利亚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医药在澳大利亚具有合法的地位,中药材在澳大利亚使用非常普遍,而目前澳大利亚还没有系统开展中药材的本土化种植.文章从澳大利亚中药材本土化种植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对中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作者:曾学文;Henry Lau;胡小勤;吴玉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舌象参数特征,初步探讨其与空腹血糖指标的相关性,为无创性舌诊辅助糖尿病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及风险预警提供客观化依据.方法 应用Smart TCM-Ⅰ型中医生命信息分析系统采集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舌象参数特征,建立舌象参数与空腹血糖指标的关联.结果 糖尿病组的整体舌色参数(TC_R、TC_G、TC_B、TC_H、TC_V)、苔色参数(CC_R、CC_G、CC_B、CC_H、CC_S、CC_V)、舌形参数(CRACK_VAL、ENLARGEDTHIN_VA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裂纹参数与空腹血糖指标具有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舌象参数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反映空腹血糖的变化,可能为临床提供无创性辅助诊断依据.
作者:郝一鸣;王忆勤;张之辰;储忠;曹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刺糖多糖及异常黑胆质成熟剂(ASMq)对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生长的影响.方法 建立S180荷瘤小鼠动物模型,采用体内试验方法,分别检测刺糖多糖与其复方ASMq对S180实体瘤小鼠抑瘤率及相关脏器指数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实验(ELISA)对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刺糖多糖与其复方ASMq同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刺糖低剂量组的抑瘤作用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刺糖多糖与其复方ASMq均可提高荷瘤小鼠血清TNF-α、IFN-γ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糖多糖及其复方ASMq可抑制荷瘤小鼠瘤块的生长,能促进荷瘤小鼠免疫细胞分泌TNF-α.
作者:向阳;杨晨晨;王薇;常军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健脾益气方下调Vimentin蛋白水平对肝癌细胞的影响,探讨健脾益气方防治肝癌的机制.方法 利用TGF-β1诱导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 EMT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并结合Vimentin裂解剂和Caspase抑制剂,观察7.5%、15%、30%浓度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干预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Vimentin、Caspase-3、PARP-1与Caspase-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健脾中、高剂量组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均可以降低肝癌细胞Vimentin和PARP-1蛋白表达量(P<0.01),其下调程度与二者的裂解程度,及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和凋亡率趋势一致;并升高肝癌细胞Caspase-3、降低Caspase-1蛋白的表达(P<0.01).Vim裂解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和早期凋亡率在各实验组中均为高值,其肝癌细胞中各蛋白表达趋势与健脾组一致,但下调或上调程度更明显.Casp抑制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侵袭抑制率在各实验组均为低值,早期凋亡率在各实验组中也仅高于EMT模型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0.01),PARP-1表达上调(P<0.01),Viment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mentin和PARP-1无蛋白裂解片段出现.健脾各剂量组中以中剂量组效果佳.结论 15%浓度的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干预效果佳.健脾益气方可能通过下调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Vimentin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并诱导部分肝癌细胞凋亡;导致Vimentin蛋白下调的原因可能在于Caspase-3对它的裂解.此过程中,健脾益气方一方面利用Caspase-3/Vimentin裂解片段形成的正反馈促凋亡信号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另一方面可能利用Vimentin水平的下调导致NLRP3/Caspasee-1炎症信号通路减弱,干预肝癌炎症微环境.
作者:卓少元;谢金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探讨姜黄素及其类似物H8治疗糖尿病肾病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用5mg·kg-1姜黄素及其类似物H8灌胃治疗小鼠6周,HE染色观察肾病理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肾组织中白介素6(IL-6)与核转录因子(NF-κB) mRNA表达;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肾组织中IL-6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肾组织中NF-κB蛋白表达.结果 姜黄素及其类似物H8能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小鼠体质量、血糖、血脂(P<0.01,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肾组织炎症侵袭减轻.姜黄素及其类似物H8可显著降低尿素(UR)、肌酐(CR)、尿酸(UA) (P <0.01,P<0.05);经过H8治疗,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中1L-6,NF-κB mRNA显著降低(P<0.01,P<0.05),并且IL-6和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姜黄素及其类似物H8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治疗糖尿病肾病小鼠.
作者:韩鹏飞;李洪志;于晶;张羽飞;包海花;柏合;陶晶;袁晓环;初彦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平胃散如何影响湿阻脾胃证模型ICC内、外Ca2+浓度及G蛋白偶联—PLC—IP3信号途径,并揭示平胃散调节胃肠运动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湿阻脾胃证模型动物血清建立“湿阻脾胃证ICC模型”.动物血清的制备: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湿阻脾胃证动物模型方法造模,造模20天后,分别取正常组动物血清,湿阻模型组动物血清,给药组动物血清及自然恢复组血清.用Ⅱ胶原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肠ICC,经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学鉴定成功后,通过细胞造模后血清给药,观察细胞内PLC活性,IP3、IP3R含量以及细胞内、外Ca2+浓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降低(P<0.05),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自然恢复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升高(P<0.05),PLC活性升高(P<0.05),IP3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P3R含量升高;平胃散组细胞内、外Ca2+浓度水平均升高(P<0.05),PLC活性大幅升高(P<0.05),IP3含量升高(P<0.05),IP3R含量升高(P<0.05).结论 平胃散可能是通过影响G蛋白—PLC—IP3信号途径,使ICC细胞内Ca2+浓度周期性震荡恢复,产生起搏电位,而起到调节胃肠运动.
作者:杨旭;王琦越;黄秀深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