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茹;周维维;张闪闪;王晓琴;张波
目的 优选宁心合剂的佳澄清工艺.方法 比较(双层滤纸)直接过滤法、纸浆板抽滤法、高速离心法、冷藏-高速离心法、壳聚糖絮凝法、水提醇沉法、冷藏-高速离心-壳聚糖絮凝法7种澄清方法对宁心合剂中黄芪甲苷、(R,S)-告依春、丹酚酸B、总多糖含量和澄明度的影响.结果 优选的佳澄清方法是壳聚糖絮凝法,该方法处理后的提取液有效成分保留率高,澄明度和稳定性好.结论 壳聚糖絮凝法可作为宁心合剂的佳澄清工艺,该工艺稳定可行,澄明度较高,有效成分损失少.
作者:田晨颖;庞萌萌;李敏;王垒;窦家聪;高鹏;代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同时测定三黄分散片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Discovery C18(250mm×4.6mm,5.0μm)色谱柱,以0.2%磷酸水(A)(含50mM磷酸二氢钾,pH 2.5)-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分别为254,279和345 nm;应用SPSS对10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7个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 >0.999);精密度、回收率和重复性试验均满足要求.10批样品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分别为130.60 ~ 133.69,42.90 ~44.11,4.81 ~ 5.14,12.12~12.90,5.38 ~ 5.95,4.48 ~4.50,1.31~1.40 mg·g-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批样品中7个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小.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来同时测定三黄分散片中7个有效成分的含量,实现该中药制剂多种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
作者:常金花;刘喜纲;王汝兴;李忠思;刘沛;毕开顺;陈大为;刘翠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益气升陷活血方及其拆方对心梗后心衰低血压大鼠心功能、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心衰模型,将LVEF值≤50%、尾动脉收缩压≤90 mmHg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心衰低血压组、益气升陷活血方组、益气升陷组、活血化瘀组,灌胃干预8周.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功能和左心室结构.结果 与心衰低血压组比较,益气升陷活血方及拆方均可以明显改善大鼠心功能和左心室结构(P<0.05),且全方组优于各拆方组;各拆方组间比较,益气组改善LVEF、LVDs作用优于活血组(P<0.05);改善IVSTd、LVPETs、LVPWTd、LVDd、IVSTs低于活血组(P<0.05)结论 在改善心梗后心衰低血压大鼠心功能、左心室结构方面益气升陷方、活血化瘀方作用各有侧重,而益气升陷活血方作用全面、显著.
作者:王振涛;高雅婵;柴松波;吴鸿;高水波;韩丽华;常红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不同配比的酸枣仁、茯苓的酸枣仁皂苷A及斯皮诺素含量.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规定的HPLC法对酸枣仁皂苷A及斯皮诺素进行测定.结果 生枣仁组生枣仁茯苓比3∶1,炒枣仁组配比为1∶1,生炒各半组配比为3∶1有效成分含量在相应各组中高.结论 生枣仁组配比为3∶1,炒枣仁组配比为1∶1,生炒各半组配比为3∶1,此3个配比在相应组别中配比为佳.
作者:许玲;党凯茹;韩笑;匡宇;胡黄婉茵;彭腾;秦旭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瘀血阻络的相关性.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平分为三组-瘀血阻络型组(A组)、非瘀血阻络型组(B组)、正常组(C组),均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A组与B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分别测定随机血糖、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取大鼠的肾皮质,病理切片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的变化;也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与B组的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明显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的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分别为(24.20 ±4.10) mg/24h和(24.29±3.89) mg/24h,都明显高于C组的(5.93±2.14) mg/24h(P<0.05).A组与B组的TGF-β1表达量明显高于C组(P<0.05),同时A组的TGF-β1表达量也高于B组(P<0.05).形态学观察显示相对于B组,A组的肾小球体积增大,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结论 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中瘀血阻络型的TGF-β1表达量相对比较高,伴随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可导致大鼠病情恶化,也确认了糖尿病肾病瘀血阻络型的存在.
作者:潘永梅;陈志强;贾蕊;马赟;郭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类对世界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研究语言应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角度入手.中医语言是基于一种隐喻认知的语言,隐喻于中医药语言中可谓无处不在.从体验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医概念隐喻的运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与古人对身体空间、农业生产、自然气候、政治战争等各种熟悉环境或事物的体验性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认知的交叉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语言的特征.
作者:谢菁;王鼎;贾春华;彭进;倪达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明确促进柴胡发芽成苗的佳条件.方法 本研究对中柴1-3号及中红柴1号4个柴胡品种进行发芽基质的筛选,以明确促进柴胡发芽成苗的佳条件.结果 疏松的泥炭土与河沙混合基质可以使柴胡种子出苗成活率达到80%以上,远高于田间直播成活率(3%).结论 本研究对柴胡集中育苗以保障柴胡新品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铭松;侯大斌;舒晓燕;刘丹;刘霞;余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基于HPLC图谱与化学成分分析对不同“芝”类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和化学分类学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对12个“芝”类药材的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的灵芝酸A、麦角甾醇含量.以每个样品的HPLC图谱中各色谱峰的峰面积为变量,对“芝”类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各“芝”类药材均含有麦角甾醇,灵芝酸A仅在灵芝属药材中存在,栽培灵芝中灵芝酸A的含量较野生灵芝低.聚类分析表明,12个样品可聚为5类,来源于灵芝科的样品除鹿角芝外均聚为一类,来源于灵芝科的鹿角芝和多孔菌科的另三个“芝”类药材各成一类.结论 采用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传统“芝”类药材分类方法具有一致性,HPLC图谱可用于“芝”类药材的分类和鉴别研究,该研究可为“芝”类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乐巍;吴玉兰;朱苗花;邱蓉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野菜扁竹芽中Ca、Fe、Zn、Cu、Mn微量元素.方法 分别用灰化法和消化法对样品进行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结果 此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2% ~ 3.6%,回收率在91.3%~101.3%之间.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湿法和干法预处理试样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适用于野菜扁竹芽中金属元素测定.
作者:陈晓红;徐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优选补肾温阳化瘀颗粒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该补肾温阳化瘀颗粒的开发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在预实验基础上,选取对有效成分影响较大的浸提时间、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和浸提水量作为试验因素,以样品的多糖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选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 补肾温阳化瘀颗粒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33 h,超声温度为78.7℃,超声时间7.11 min,浸提水量210.9 g.样品的多糖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为2.18%,二项式拟合的复相关系数R2 =0.9371.结论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超声提取工艺稳定,方法操作简便,预测性良好.
作者:马东来;杜会茹;蒋翠岚;赵曼佳;李菁;郑玉光;杜惠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加味驱风一字散联合药液眼浴治疗春季结膜炎的疗效及对复发的作用.方法 106例春季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加味驱风一字散联合眼浴;对照组予奥洛他定眼液.于治疗前后观察眼部和全身情况,1年和2年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及总评分大于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0d、20d后,症状、体征及总评分,治疗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5d、10d、20d时,治疗组有效率(68.89%、93.33%、100%)优于对照组(43.18%、77.27%、86.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2年后随访,治疗组10例、14例复发,对照组37例、40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所有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驱风一字散联合药液眼浴可显著改善春季结膜炎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作用持久,且优于奥洛他定对照组,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彩霞;张静慧;张延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壮药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u.s Miq.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MCI、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龙脷叶中分离鉴定12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烷醇(1)、β-谷甾醇(2)、(Z)-10-Eicosenoic acid(3)、1,3-十四烷酸甘油二酯(4)、亚油酸(5)、硫代乙酸酐(6)、胡萝卜苷(7)、月桂酸(8)、3-羟基-2-羟甲基-吡喃-4-酮(9)、β-谷甾醇油酸酯(10)、3-乙酰氧基咖啡酸(11),异槲皮苷(12).结论 化合物1、3、5、6、9、10、1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韦建华;李亚楠;莫惠雯;陈娜;卢汝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慈菇消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2(GSH-PX2)、固醇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 c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饲料喂食的方法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慈菇消脂胶囊高剂量组、慈菇消脂胶囊中剂量组、慈菇消脂胶囊低剂量组、吡格列酮药物阳性对照组.慈菇消脂胶囊对模型大鼠治疗6周后,观察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血清血脂(TC、TG、SF)、碱性磷酸酶(AKP)、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变化以及GSH-PX2和SREBP-1c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小叶内出现大量脂肪变性,汇管区伴有炎细胞浸润以及部分点状肝细胞坏死,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C、TG、SF均升高,GSH-PX2表达减少、SREBP-1 c mRNA增多.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慈菇消脂胶囊各剂量组,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慈菇消脂胶囊能降低模型大鼠TC、TG、SF含量,降低AKP、提升HL、LPL水平(P<0.05);对GSH-PX2、SREBP-1c mRNA表达有较好调节作用(P <0.05-0.01).结论 慈菇消脂胶囊具有改善肝功能,调节肝脂代谢,调节GSH-PX2、SREBP-1 c mRNA表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从而起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少军;马燕花;白洲霞;王晋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半夏各炮制品中鸟苷、尿苷及腺苷含量的方法,比较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新工艺及传统炮制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色谱柱:SymmetryShield RP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5:85,流速:0.6m1·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鸟苷在4.19×10-3~ 83.8×10-3 μg范围内、尿苷在5.79×10-3 ~ 115.8×10-3 μg范围内、腺苷在1.92×10-3 ~38.4×1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半夏炮制后鸟苷、尿苷和腺苷的含量均降低,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新工艺保留有效成分.结论 半夏炮制对鸟苷、尿苷和腺苷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清半夏和姜半夏下降明显,可能与浸泡溶水以及加入白矾有关.
作者:梁君;王桁杰;张振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对丹参药渣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采用超声法提取丹参药渣中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丹参药渣中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优选丹参药渣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 丹参药渣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00W,提取时间82.27min,乙醇浓度75.46%,温度72.49℃.在此佳提取条件下丹参药渣中多糖提取率为17.25%,理论值为17.36%,与理论值相对误差小于5%.在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中,当丹参残渣多糖的浓度达到2.0 mg/mL时,其对DPPH的清除率为90.82%,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论 采用超声提取法可以充分提取出丹参药渣中的多糖,为中药废弃物的再次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刘佳妮;王硕;白米雪;张公安;张芮;王宁;高圆圆;常正尧;刘有旺;李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贵州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分析其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方法 通过踏查、资料考证和文献整理对贵州地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居民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 贵州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丰富,但部分应用广而少的药食同源植物缺乏保护;部分居民存在食用石蒜、商陆有毒植物,不宜作为食物.结论 必须对贵州药食同源植物以建立良种培育基地和GAP种植基地保护资源;加强向居民宣传药食同源植物的毒副作用及适宜体质类型,确保人们正确地辨认并安全地食用植物.
作者:夏卉芳;王毓;冉从简;张文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选取《临证指南医案》中眩晕病展开研究.首先对证候要素作初步筛选,筛选出病位证候要素20项,病性证候要素16项.继而提取规范共性证素,病位证素8项,分别为肝、胃、肾、脾、胆、神、胸膈和经络;病性证素10项,分别为动风、痰、阳亢、火、气虚、气逆、阴虚、血虚、津伤和惊恐.然后由证素组合基本证型19项,再由基本证型或证素组合反映医案机理的复合证型.后揭示出应用证素分析方法分析医案对于研究医案和指导临床辨证的意义.
作者:董文军;鲁琴;刘今;邢志峰;贾智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槐米芦丁对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一次性注射150mg/kg链脲佐菌素(STZ),建立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动物分为空白组,损伤组,阳性对照组(消渴丸),芦丁保护组,采用连续28d灌胃给药法,通过测定血糖、体重、脏器指数,血清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含量,研究STZ对小鼠模型的损伤程度及芦丁的保护作用.结果 槐米中提取的芦丁能够显著降低模型血糖,改善小鼠体重下降的趋势,降低血清中TC、TG的含量(P<0.01,P<0.05),增强心、肝、肾的SOD活性(P<0.05),降低心、肝、肾中MDA含量(P<0.05).结论 槐米芦丁能够增强Ⅱ型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脂代谢,对糖尿病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兰;蓝璟;龚频;姬海红;赵天雷;杨薪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基于味觉指纹技术,快速辨别10味附子炮制品,包括具有相同“味”或难以用肉眼直接区分的附子炮制品,建立附子电子舌特征图谱.方法 采集10味附子炮制品,运用电子舌技术进行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软独立建模分析(SIMCA)以及统计质量控制分析(SQC)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PCA模型、DFA模型、SIMCA模型、SQC模型均能准确快速辨别10味附子炮制品.其中PCA模型二维图谱识别指数可达98%,在此图谱中附子相同“味”的炮制品有集中的趋势;DFA模型三维图谱辨别效率达99%,DFA模型二维图谱中,相同“味”附子炮制品有集中的趋势,其结果与PCA模型一致;SIMCA模型验证得分达90分,SQC模型识别指数达91%.根据附子雷达图谱进行分析,建立附子电子舌特征图谱.结论 基于味觉指纹技术,应用电子舌可明显快速辨别10味附子炮制品,并总结附子炮制品“味”的规律,尝试建立了附子电子舌特征图谱,为附子“味”的研究提出新思路.
作者:黄勤挽;范润勇;陈晓玉;孙佳彬;王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金银花九丰一号和中花一号不同花期不同生长部位的药效成分含量,为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提取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对临沂产九丰一号和中花一号在不同花期的花和叶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九丰一号幼蕾期到金花期的绿原酸含量大于1.5%,中花一号除幼蕾期的其他时期均在1.5%以上,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九丰一号只有叶中的木犀草苷含量大于0.050%,中花一号大白期和叶的木犀草苷含量高于0.050%,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结论 根据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综合分析,确定中花一号大白期为佳采收期,确定九丰一号三青期到二白期为佳采收期,叶中的木犀草苷含量高,可充分利用金银花的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作者:孙清新;冯尚彩;陈楚君;徐帅;郭绍芬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