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芝”类药材HPLC图谱及化学分类学研究

乐巍;吴玉兰;朱苗花;邱蓉丽

关键词:“芝”类药材, HPLC图谱, 化学分类, 聚类分析
摘要:目的 基于HPLC图谱与化学成分分析对不同“芝”类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和化学分类学研究.方法 采用HPLC法对12个“芝”类药材的三萜类和甾醇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的灵芝酸A、麦角甾醇含量.以每个样品的HPLC图谱中各色谱峰的峰面积为变量,对“芝”类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各“芝”类药材均含有麦角甾醇,灵芝酸A仅在灵芝属药材中存在,栽培灵芝中灵芝酸A的含量较野生灵芝低.聚类分析表明,12个样品可聚为5类,来源于灵芝科的样品除鹿角芝外均聚为一类,来源于灵芝科的鹿角芝和多孔菌科的另三个“芝”类药材各成一类.结论 采用化学成分聚类分析的结果与传统“芝”类药材分类方法具有一致性,HPLC图谱可用于“芝”类药材的分类和鉴别研究,该研究可为“芝”类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俞云教授切脉针灸治疗食管癌经验

    目的 为继承名老中医治疗食管癌的经验,提高中医诊疗食管癌的水平.方法 通过跟师学习和文献整理对广东省名老中医俞云教授切脉针炙治疗食管癌经验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俞师切脉针灸治疗食管癌,是以调动人体的内因为主,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扶正与祛邪.结论 俞云教授切脉针灸治疗食管癌经验对中医治疗食管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田黎;刘泽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新工艺对半夏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半夏各炮制品中鸟苷、尿苷及腺苷含量的方法,比较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新工艺及传统炮制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色谱柱:SymmetryShield RP18 (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15:85,流速:0.6m1·min-1,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 鸟苷在4.19×10-3~ 83.8×10-3 μg范围内、尿苷在5.79×10-3 ~ 115.8×10-3 μg范围内、腺苷在1.92×10-3 ~38.4×10-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半夏炮制后鸟苷、尿苷和腺苷的含量均降低,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新工艺保留有效成分.结论 半夏炮制对鸟苷、尿苷和腺苷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清半夏和姜半夏下降明显,可能与浸泡溶水以及加入白矾有关.

    作者:梁君;王桁杰;张振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加味驱风一字散联合药液眼浴治疗春季结膜炎

    目的 研究加味驱风一字散联合药液眼浴治疗春季结膜炎的疗效及对复发的作用.方法 106例春季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加味驱风一字散联合眼浴;对照组予奥洛他定眼液.于治疗前后观察眼部和全身情况,1年和2年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体征及总评分大于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0d、20d后,症状、体征及总评分,治疗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5d、10d、20d时,治疗组有效率(68.89%、93.33%、100%)优于对照组(43.18%、77.27%、86.3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2年后随访,治疗组10例、14例复发,对照组37例、40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所有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眼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驱风一字散联合药液眼浴可显著改善春季结膜炎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作用持久,且优于奥洛他定对照组,能有效降低其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彩霞;张静慧;张延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干预肿瘤乏氧微环境的研究

    文章从中药单体和复方制剂两方面对中药干预肿瘤乏氧微环境的研究进展作一整理,并总结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药理机制之间的关联.中药干预肿瘤乏氧微环境的研究进行了很多,但其过程复杂,需要寻找更加特异的靶点,特异性地干预肿瘤乏氧微环境.随着对肿瘤乏氧微环境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和理论的完善,中药干预肿瘤乏氧微环境的研究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实现中药现代化起到重要意义.

    作者:杨婷;钱亚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重用五味子对真实世界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重用五味子对治疗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近期、远期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近两年来两家医院门、急诊就诊的150例肝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一组、治疗二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一组给予逍遥散加味治疗,疗程8周;治疗二组给予逍遥散加味+五味子30~ 60g治疗,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片0.2g Tid治疗,疗程8周.对比治疗前、治疗后、停药后3个月、6个月的肝功能数值(AST、ALT、TBiL)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所有患者均获疗效.治疗一组有效率88.0%,治疗二组有效率94.0%,对照组有效率90.0%.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数值(AST、ALT、TBiL)较治疗前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二组患者的AST、ALT、TBiL改善好.三组远期疗效和复发率均不全相同,治疗二组(重用五味子组)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结论 重用五味子对于治疗肝功能不全近期和远期疗效均确切,短期无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传皓;王红;崔瑞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经典火神派与卢氏火神派的比较研究

    从基础理论、病因学、辨证论治和方药特点四个方面,对扶阳学派中的经典火神派和卢氏火神派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并提醒各位中医药从业者应该坚持中医的辨证论治的总则,认真鉴别.

    作者:张雪冰;吴生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从神论治失眠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失眠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中医对于失眠治疗有独特的优势,神主失眠学说突出了睡眠的中医整体观,阐明睡眠是人体的生命活动形式,是中医学的特色理论,安神法是临床治疗失眠的常用方法,其效果显著.文章从中医药内治、外治、针灸、数据挖掘、中西医结合五个方面阐述从神理论论治失眠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波;游秋云;黄攀攀;谢光璟;王平;刘保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香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香附子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L.的干燥根茎,有妇科“圣药”之称.查阅近20年来文献,发现从香附子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以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有单萜、黄酮类和三萜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香附子有解热镇痛、抗抑郁等作用.香附子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文章就香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进行整理综述,为现代香附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胡栋宝;陆卓东;伍贤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探讨中医心理临床工具之成长回顾报告

    该研究源于提纲式作业,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基于双相情感障碍等案例引发探索构思成长回顾报告雏形,并尝试探索发展水平报告,后确定并从定义、内容、意义等方面阐述成长回顾报告,为构成和完善中医心理临床工具系统提供新思路.

    作者:李世通;汪卫东;王米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免疫炎症介导角度的清肾颗粒对肾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清肾颗粒对肾纤维化大鼠免疫系统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建立肾纤维化模型,将3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清肾颗粒组(n=8)、百令胶囊组(n=8)、模型组(n=7)、假手术组(n=7)和正常组(n=8).清肾颗粒组按0.3g/(100g·d)灌胃,百令胶囊组按0.06g/(100g·d)灌胃,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组每日给予等量温水灌胃,疗程3周.检测各组大鼠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和24h尿蛋白定量(U-Pro/24h)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和Th17细胞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白介素-17(IL-17)、核因子-κB(NF-κB) p65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相对含量.结果 清肾颗粒组、百令胶囊组、模型组BUN、Scr、U-Pro/24h、外周血Thl7细胞比例、CD4+/CD8+水平及肾组织中IL-17、NF-κBp65、Col-Ⅲ半定量评分均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组和百令胶囊组上述水平显著降低(P<0.01),清肾颗粒组优于百令胶囊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可以通过调节UUO模型大鼠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

    作者:王亿平;章雪莲;王东;胡顺金;茅燕萍;任克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目的 对麝香保心丸进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进一步探索其药效成分的潜在靶标.方法 采用包括口服可利用度预测、类药性评估、主成分分析、分子对接模拟以及药效分子-靶标网络的分析等方法于一体的网络药理学模型,研究麝香保心丸所含中药组分.结果 14个主要药效分子与41个治疗冠心病靶标具有高网络度,且分子对接计算得出10个关键药效分子与靶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推断其协同作用来发挥治疗冠心病.结论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搜寻麝香保心丸中可能的药效活性分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作者:史海龙;王玉成;樊莹莹;龚佳鑫;郭新荣;张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生慧汤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自主活动昼夜节律的影响及对下丘脑生物钟基因的调节

    目的 观察生慧汤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昼夜节律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40只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褪黑素组和生慧汤高、低剂量组,10只相同遗传背景性C57 BL/6J小鼠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给药1个月.用自发活动实验视频分析系统观察小鼠24h内8个时间点的自主活动时间,比较各组8个时点自主活动时间之和(tall)、光照时段4个时点自主活动时间之和(tL)及黑暗时段4个时点自主活动时间之和(tD),并用Cosinor Matlab软件余弦法分析其时间生物学特征;用Real Time-PCR法检测小鼠下丘脑一系列生物钟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tall、tL、tD均显著性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褪黑素组和生慧汤高、低剂量组的tall、tL均显著性缩短(P<0.05,P<0.01),而tD无显著性差异(P>0.05).空白组、褪黑素组和生慧汤高、低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时间均能拟合余弦曲线(P<0.05),呈现典型的昼夜节律,其拟合的余弦曲线振幅排序依次为:生慧汤高剂量组>空白组>生慧汤低剂量组>褪黑素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er1 mRNA、Cry1 mRNA、Clock mRNA、Bmall mRNA和Rev-erba mRNA表达均显著性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褪黑素组Per1 mRNA、Cry1 mRNA、ClockmRNA、BmallmRNA、Rev-erba mRNA表达均显著性上调(P<0.01);生慧汤高剂量组Per1 mRNA、Cry1 mRNA、Clock mRNA、BmallmRNA、Rev-erba mRNA表达显著性上调(P<0.01);生慧汤低剂量组Per1 mRNA、Cry1 mRNA、Clock mRNA表达显著性上调(P<0.01).结论 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的自主活动丧失正常小鼠昼少夜多的节律特征,表现为自主活动增多.生慧汤和褪黑素能有效的减少自主活动,又以减少白昼自主活动为主,使其恢复昼伏夜出的活动节律,其机制与上调一系列下丘脑生物钟基因有关.

    作者:丁莉;游秋云;王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凉血解毒化瘀法对乙肝相关ACLF T细胞亚群及NK的影响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化瘀法对HBV-ACLF 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索中医药治疗ACLF的可能免疫机制.方法 将58例慢ACLF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的0周、4周、8周分别检测肝功能、T细胞亚群、NK、血清内毒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4周、8周肝功TBIL、DBIL、ALT和AST与0周比均有差异(P<0.05);4周两组间TBIL、DBIL、T细胞亚群及NK有差异(P<0.05);8周两组间ALT、AST、ALB、LPS有差异(P<0.05),而T细胞亚群及NK无差异(P>0.05).结论 凉血解毒化瘀法可以改善HBV-ACLF患者肝脏合成功能、降低LPS水平,短期内改善、调节HBV-ACLFT细胞免疫紊乱状态.

    作者:韩志毅;马文峰;孙新锋;张卫;周小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从认知体验哲学探讨中医概念隐喻的建构

    体验哲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类对世界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结构和意义,研究语言应从人类的经验和认知角度入手.中医语言是基于一种隐喻认知的语言,隐喻于中医药语言中可谓无处不在.从体验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医概念隐喻的运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与古人对身体空间、农业生产、自然气候、政治战争等各种熟悉环境或事物的体验性密切相关.通过隐喻认知的交叉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语言的特征.

    作者:谢菁;王鼎;贾春华;彭进;倪达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基于Fas/FasL途径的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模型睾丸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以“劳倦过度、房室不节”肾阳虚小鼠为模型,从Fas/FasL途径探讨肾阳虚小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发生机制及金匮肾气丸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Colldege效应诱导雄性小鼠房室不节,用强迫小鼠游泳法造成劳倦过度,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4周后,分别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进行睾丸组织的形态学观察,TUNEL法测定小鼠睾丸生殖细胞的凋亡率,利用RT-PCR检测小鼠睾丸组织Fas/FasL mRNA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Fas、FasL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①模型组小鼠睾丸组织曲细精管内支持细胞及各级生精细胞层次不清,结构破坏明显,金匮肾气丸组和睾酮组小鼠睾丸生殖细胞较模型组有一定程度改善.②在透射电镜下,模型组小鼠睾丸细胞中,可以观察到处于凋亡不同阶段的初级精母细胞,凋亡小体.③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主要为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并可见精子细胞凋亡.金匮肾气丸治疗组睾丸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但高于正常组,凋亡细胞类型以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为主.④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Fas/FasL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金匮肾气丸组和睾酮组Fas、FasL mRNA表达较正常组稍高,但与模型组比较,明显降低.⑤模型组Fas在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及初级精母细胞高表达增多,精子细胞高表达增加明显;模型组FasL高表达细胞明显增多,在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及精子细胞、精子中均有分布,无明显定位特异性;金匮肾气丸组和甲基睾酮对肾阳虚模型小鼠的Fas/FasL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房劳-倦劳所致肾阳虚小鼠的睾丸内生殖细胞凋亡率上升,通过Fas、FasL的外源性死亡通路引起生殖细胞凋亡.金匮肾气丸可以通过调节Fas/FasL表达,降低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凋亡.

    作者:朱庆均;肖丽;杨军;侯林;张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从经络视角解读NEI网络对骨质疏松症的调控作用

    NEI网络的调控在骨质疏松发生机制中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显示出其特殊的优势,治疗本病使用频次多的中药以归经为肾、肝、脾三条经络为主,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及经络学说中“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准则,再联系三条经络的循行路径,这三条经能够关联到NEI网络中与本病密切相关的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以及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而相关药物的现代研究也证实归经为这三条经的药物能够通过调控NEI网络中下丘脑-垂体-靶腺(性腺、肾上腺、甲状腺)轴的许多信息物质,实现对机体骨代谢的调控.由此可从经络的视角来解读NEI网络在骨质疏松症发生机制中的调控作用.

    作者:周灵通;宋敏;刘涛;巩彦龙;董万涛;刘小钰;蒋林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百部新碱单体及其口腔崩解片对哮喘小鼠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研究不同剂量百部新碱单体及百部新碱口腔崩解片对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阳性药物地塞米松组(DEX组)、百部新碱高剂量组(H组)、百部新碱低剂量组(L组)和百部新碱制剂组(Z组).小鼠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予2% OVA雾化吸入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炎症变化,PAS染色观察肺组织杯状细胞增生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引喘潜伏期变短(P<0.01)、炎症评分增高(P<0.01)、杯状细胞增生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百部新碱高低剂量组和制剂组小鼠引喘潜伏期变长(P<0.01),炎症评分降低(P<0.01)、杯状细胞增生减轻(P<0.01).结论 不同剂量百部新碱及百部新碱口腔崩解片均对小鼠哮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相同剂量百部新碱制剂的平喘效果强于百部新碱单体.

    作者:易敏;李秀存;梁光平;黄丰;江仁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补肾通络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补肾通络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5例IP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服用补肾通络汤,每日2次;对照组维持西医常规治疗,口服乙酰半胱胺酸0.6g,每日三次,餐前服用;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六分钟步行试验及圣乔治量表问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较治疗前改善(P<0.05),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咳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增加(P<0.05),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圣·乔治问卷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肺功能比较:两组VC、DLCO比较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补肾通络汤对IPF患者呼吸困难、干咳等方面有一定疗效,能够改善IP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六分钟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但对肺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苗青;丛晓东;樊茂蓉;王书臣;任培中;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贵州药食两用同源植物资源与应用探析

    目的 探讨贵州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分析其在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方法 通过踏查、资料考证和文献整理对贵州地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及居民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结果 贵州药食同源植物资源丰富,但部分应用广而少的药食同源植物缺乏保护;部分居民存在食用石蒜、商陆有毒植物,不宜作为食物.结论 必须对贵州药食同源植物以建立良种培育基地和GAP种植基地保护资源;加强向居民宣传药食同源植物的毒副作用及适宜体质类型,确保人们正确地辨认并安全地食用植物.

    作者:夏卉芳;王毓;冉从简;张文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Nrf2/ARE途径在紫草素诱导U937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紫草素诱导U937细胞分化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紫草素潜在靶点相互作用.紫草素处理U937细胞,进行细胞活力、形态观察、NBT还原能力、Nrf2分化相关基因及Nrf2途径相关分子mRNA表达和核蛋白含量检测.结果 紫草素靶点影响Nrf2途径,并且Nrf2能通过蛋白质互作影响分化.紫草素显著抑制U937细胞增殖,升高NBT还原能力、CD11b和CD14mRNA表达、Nrf2核蛋白含量、Nrf2及其下游基因mRNA的表达量.上调细胞Nrf2/ARE途径,增加CD11b和CD14mRNA表达,反之则降低其表达.结论 紫草素上调Nrf2/ARE途径增强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分化.

    作者:马晓茹;周维维;张闪闪;王晓琴;张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